1. 成本结转的方法
(一)零毛利法
所谓零毛利法,就是本期以收入金额为限结转成本,使毛利额为零。
这是
基于谨慎性原则的保守做法。但是,这里存在一个期限问题,如果取得的收入大于剩余成本,应将剩余成本一次结转完毕,如果预计在成本结转期内不能完全转销该产品的库存成本,则应在到期前的最后一次结转时将剩余成本全部结转计入营业成本。
(二)固定毛利率法
固定毛利率法,通俗地讲就是事先确定一个固定的毛利率,各期都保持不变,对应地确定一个销售成本率,从而确定本期需要结转的销售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成本率=1-固定毛利率
本期结转营业成本=某剧目本期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率
(三)计划收入比例法
计划收入比例法是指在事先确定的营业成本结转周期内,以总成本占计划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作为计划营业成本结转率,计算确定本期应结转的相应营业成本和应确定的期末存货。
(四)场次比例法
场次比例法要求企业相关部门事先预计一个剧目所有的演出场次,将总成本按照场次予以平均,每期根据演出场次直接乘以单位场次成本即是该期需要结转的营业成本
2. 结转生产成本怎么计算
工厂生产完的产品,月末的时候要把产品结转到库存商品,也就是把所有的工人的工资,材料费用以及制造费用都结转到生产成本,然后再由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
3. 结转销售成本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
结转销售成本金额可以从下面四种方法来考虑结算。
1、第一可以通过产品销售的成本和数量来计算的。其公式是:结转成本金额=产品销售数量与生产成本之积。
2、第二可以使用收入百分比法。本月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百分比等于本月收入除以全年总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 在一般商业企业中,计算转销售成本金额时,当商品成本与价格之间的毛利率比较平衡时,是比较适合运用收入百分比法结转销售成本的。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因为工业生产的产品的毛利率不太稳定。
3、第三种是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数量为权数计算每种材料的实际平均单价,作为发材料的计价依据。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等于平均单价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平均单价等于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加上本期入库存货实际成本之和再除以期初结存存货。该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微小并且月尾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其是需要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商品数量与库存商品的单价相乘。
4、第四种是通过使用进销台账法。全月平均法等于(期初金额+入库金额)除以(期初数量+入库数量) 。该种方法比较适合用于进销商品库存数量比较大的商业贸易公司。运用进销账法,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各种商品的出入库数量和进价、留结余情况、结存情况,到月末就自动计算出每种商品的出库成本。
拓展资料:
结转销售成本是销售商品的成本,计算从库存商品到营业成本的过程。从细方面来说,结转成本是对企业商品、劳务、资产和产品等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核算成本,可以记为损益类账目分类科目。在做会计分录时,借方计入企业劳务、商品等成本,贷方期末余额计入本年利润,结算转入余额为0。
4. 建筑企业怎么结转收入与成本
建筑企业怎么结转收入与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每月根据专案部确认的产值(工程量)或工程部稽核的产值(工程量)确认收入,年底根据甲方、监理公司确认的数额确认年度收入,并对年度其他月份进行适当调整。产值确认后,根据合同毛利率等确认合同毛利,记入“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与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的差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在承包经营方式下,应确认的合同毛利应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结算管理费和内部借款利息。即:
合同毛利=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结算管理费。
1.每月根据专案部确认的产值(工程量)或工程部稽核的产值(工程量)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本年利润
贷:公司内部往来——上缴款
公司内部往来——综合费
2.年末根据工程部核实的专案年度施工产值(工作量)进行收入和成本的调整(调减用负数)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3.工程完工后,应根据决算档案,扣除以前年度确认的收入和成本,来确认当期收入和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4.计算各期应交纳的税金及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等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等
工程结算
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时,按结算单所列金额,通过“应收账款”和“工程结算”科目反映。“工程结算”科目反映累计已结算的合同款,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已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本科目只在工程完工时与“工程施工”科目对转。“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应收未收的进度款。
(1)确认应收的进度款
借: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
贷:工程结算
(2)收到进度款后,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
(3)根据合同协议约定,所收到的预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工程款
工程决算
工程完工决算后,应将工程结算科目与工程施工科目冲抵,冲抵后,工程施工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均为零。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建筑企业如何确认插收入与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有时一项工程需要干一两年,每个月会发生成本费用,但是结算并没有下来,书本上说按完工百
推荐资料: 郭德纲:你这半辈子.mp3
更多"郭德纲"相关资料>>
揪错 ┆ 评论zyq135333[雅典娜女神]
一、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是在工程完工结算后确认收入和成本的。
二、帐务处理
1、收入的确认结转
(1)收到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2)工程完结算后,结转收入
借:预收帐款
贷:工程结算收入
(3)同时,将收入结转到利润中
借:工程结算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成本的确认及结转
(1)工程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支出时
借:工程施工
贷: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科目
(2)工程完工结算后
借:工程结算成本
贷:工程施工
(3)同时,将成本结转到利润中
借:本年利润
贷:工程结算成本
由于建筑行业施工周期长,与其他行业不同,实际工作中,收入和成本的结转都是在完工结算后。
一、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是在工程完工结算后确认收入和成本的。 二、帐务处理 1、收入的确认结转 (1)收到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2)工程完结算后,结转收入 借:预收帐款 贷:工程结算收入 (3)同时,将收入结转到利润中 借:工程结算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成本的确认及结转 (1)工程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支出时 借:工程施工 贷: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科目 (2)工程完工结算后 借:工程结算成本 贷:工程施工 (3)同时,将成本结转到利润中 借:本年利润 贷:工程结算成本 由于建筑行业施工周期长,与其他行业不同,实际工作中,收入和成本的结转都是在完工结算后。
房地产公司预交营业税,何时结转收入与成本
等你们销售房屋时确认收入.
你销售时是不会形成收入与成本不配比的情况的.
因为你们现在只是预缴.并没有影响损益.
你们现在只要做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不走进损益的科目的.
房地产企业该何时结转收入和成本?
当房屋竣工验收后应结转收入与成本,并抓紧与承建单位的工程结算工作,对某些工程的质保金可以让承建单位 先开建筑发票入开发成本待付款,
1、结转销售收入时: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结转成本时:
借:开发产品
贷:开发成本
3.同时做: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开发产品等等;
建筑行业本月没有收入怎么结转成本
与业主结算时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收到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平时发生的成本 借:工程施工—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月底结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工程完工时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成本
工程施工科目在完工时按照余额结平,平时不用结转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建筑企业怎么确认收入
施工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成本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收支而确定。完工程度是据形象进度来确认,但进行会计核算是根据应付开支和应计收入核算。
建安合同额与实际主营业务成本不会是一致的,因为主营成本除了施工合同额外,还有很多承包外的开支。
至于按完成的进度计算利润情况,不能按收付实现制方法核算,而要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应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二、合同成本不能够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由此可以看出,建造合同准则在确认合同收入上比《施工企业会计制度》更为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地遵循了谨慎原则。
因此,按新准则提供的会计资讯更能符合有关使用者的要求。但是同时,也向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工程管理业务的流程以及较高的判断能力。
具体来说:
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施工企业按工程量清单分期确认收入,一般是简单易行的。
按其确认的依据不同通常有三种确认方法:
1.是以企业当期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清单单价确认本期收入,这种方法优点是当期实耗的材料、人工、机械费与当期确认的收入配比最为接近,便于会计成本核算;缺点是企业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没有经过业主的许可,也没有通过监理工程师的验证,当期收入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其中一部分工作量有可能是企业虚报或虽已发生但由于质量或其他原因监理和业主并不认可,这就造成收入进账不实。
2.是以企业上报的计量支付报表,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的工作量确认为收入。它也是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工程量清单单价作为计价基础。确认本期收入这种方法确认的收入虽然没有通过业主的批复,但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业主都会承认。
3.是以业主批复的计量支付表上的工作量确认为收入,这种方法确认的收入最为准确,具有法定效益。但它的缺点是过于滞后,等业主的批复回到企业再作收入时,其发生成本费用已经是下一期的资料了,这就是收入和费用很难再当期实现合理配比。当然还有其他的收入确认方法,但使用较少,暂不赘述。
一般情况还是以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的计量支付表上的工作量确认收入比较简便且合理。
5. 生产成本结转怎么算
生产成本结转计算方法:1、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结转: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总工时;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时×分配率。2、袜纯姿对完工产品制造成本进行计算结转: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3、对销售成本进行计算结转: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资料拓展
生产成本结转主要包括分配和结转制造费用、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告绝计算和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裤猛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贷方登记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生产过程尚未完工产品的成本,即期末在产品成本。该账户的明细分类账应按产品品种分别设置。
6. 结转销售成本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
对于销售成本的结转,可以从下列三种方法考虑:
第一种:收入百分比法
第二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第三种:进销台账法
收入百分比法
一般在商业企业中,当成本与价格之间也即毛利率比较均衡时,可以运用收入百分比法结转,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工业企业。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它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的商品数量*库存商品的商品单价。
进销台账法
进销台账适用于进销商品库存量比较大的商贸企业,启用进销台帐,财务人员可以了解每种商品的出入库、结存情况,月底自动计算每种商品的出库成本。
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
1.领用原料及支付工资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贷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完工产品入库时做: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期初产品成本+本期入库产品成本)/期初产品数量+本期入库产品)}**产品销售数量
贷:库存商品
结转销售商品成本是指销售商品时发生的成本的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有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做法。随销售随结转即在商品销售的同时结转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终一次结转成本。结转销售成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分散结转方式,一种是集中结转方式。商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方式:
1、分散结转方式是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户逐一计算商品销售成本,逐笔登记结转的方式。这种方式计算工作量较大,但能提供每个品种的商品销售成本详细资料。
2,集中结转方式是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户的期末结存数量乘以进货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按大类汇总,在商品类目账上倒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并进行集中结转,不再逐笔计算和结转每个品种的商品销售成本的方式。这种方式工作简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种商品的销售成本。
摘要
对于销售成本的结转,可以从下列三种方法考虑:第一种,收入百分比法第二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第三种,进销台账法。结转销售商品成本是指销售商品时发生的成本的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有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