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怎么推导的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但是只有价格高到可以弥补增加的投入成本时,行业才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成本递增的意思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移动,而不是指成本曲线的斜率是正的。
在成本递增行业中需求扩大的长期效应是价格上升,总产量增加,厂商数目增加,但单个厂商的产量既可能增加、可能下降,也可能不变。这取决于新的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LAC向左上方跑是因为,要素价格上升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企业会缩小产量。之所以行业的供给会增加,是因为有很多新的企业加入了这个行业。然而如果只看单个企业,产量会随成本的上升而下降。
(1)成本增加时供给量怎么变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如果只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同理,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加以表示。
2、就生产成本而言,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厂商的利润空间, 从而使得商品的供应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厂商才更有动力增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本商品的供给水平。比如替代品价格上升时,理性的生产者应该降低本商品的产量转而生产替代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成本递增行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供给曲线
Ⅱ 为什么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多而不是越少呢
这里有个前提是价格的成本不变的,当价格越高,利润就越多了,所以原有的厂商会加大生产,也会吸引更多新的厂商加入来投资生产,所以供给量就增加了。
因为价格是由市场均衡决定的,
价格越高意味着需求相对供给更旺盛了,而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当然有动力生产更多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赚更多的钱,一个商品如果定价太高,偏离了供需均衡,那不是真正的价格。
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供给量是与厂商有关的,而需求量是和消费者有关的。
当价格上升时,商家觉得有利可图,便会加大商品的供给量,也就是题主所说的“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而随着价格上涨,消费者本能的会降低需求,也就是下文所说的“价格上涨造成消费者的需求降低”。
价格和供给是正比例的,所以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增加。而价格和需求是反比,所以价格上升,需求量就会下降。
你没有弄清事情发生的顺序,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首先是商家会增加供给量,这时候由于价格过高和供给量过多,消费者的需求就会下降。然后价格降低,供给减少,从而回归正常水平。
还有下面部分谈到了“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一种特别的商品,人们是不会因为它的价格高而减少需求的。因为吉芬商品的特性主要是“必须性”和“不可替代性”。
就比如说,假如明天食盐价格升高了,我们可能还会增加需求。又比如说名贵字画,人们也不会因为它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需求。
Ⅲ 微观经济学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供给曲线怎么变动
1,供给曲线左移,表示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因为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厂家供应量减少;需求曲线不变,消费者需求受商品价格影响,价格不变的话需求曲线不变.
2,需求曲线表示价格变化影响需求,是反比例。供给曲线表示价格变化影响供给,是正比例。特征在于曲线变化趋势,能够在坐标系直接体现。需求曲线,价格和需求成反比,即随着价格增长,需求减低,呈右下倾斜趋势。供给曲线,价格和需求成正比,即随着价格增长,供给增多,呈右上倾斜趋势。
3,供给绝对或相对普遍过剩。
供给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宏观经济不平衡引致微观行为变化,传统的办法是把牛奶往大海里倒,用经济危机来解决。凯恩斯发现战争是一种解决办法。巴塔耶则将凯恩斯理论微观化了。巴塔耶与众不同地认为,与供给匹配的正常需求,同与过剩的供给不匹配的需求,性质不同。对于后者,必然有一种宏观压力使之按照需求曲线向上的方式消费。
拓展资料:
所谓供给是指个别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两个条件:
一是厂商愿意出售;
二是厂商有商品出售,二者缺一不可。
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一般而言,供给量与价格会呈正相关。影响供给的因素包含:相关财货的价格,生产因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供给曲线的特点
1、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2、供给曲线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3、供给与供给量意义不同。
4、供给曲线不只是一条,可有无数条。
Ⅳ 为什么市场供给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
市场供给量取决于决定个别卖者供给量的因素:一种物品的价格、生产该物品使用的投入的价格、可得到的技术,以及预期。此外,市场供给量还取决于卖者的数量。(如果本或杰瑞退出了冰激凌经营,市场供给量就要减少。)供给表表示,在所有其他决定供给量的变量不变时,随着价格变动,供给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和需求曲线一样,我们水平地加总个人供给曲线来得出市场供给曲线。这就是说,为得到任何一种价格时的总供给量,我们把个人供给曲线横轴上表示的个人供给量相加。市场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总供给量如何随着它的价格变动而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
假设糖的价格下降了。这种变动如何影响冰激凌的供给呢?由于糖是生产冰激凌的一种投入,所以,糖的价格下降使销售冰激凌更有利可图。
这就增加了冰激凌的供给: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卖者现在愿意生产更多产量。因此,冰激凌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除了价格以外,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移动。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增加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同样,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减少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简言之,供给曲线表示在所有其他决定供给的因素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变动,该物品的供给量会发生什么变动。当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变动时,供给曲线移动。
Ⅳ 为什么通货膨胀理论里,工资提高成本上升,会导致总供给曲线上升移动
这涉及到通货膨胀理论里的成本推进论。与需求拉上论相反,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这种理论假设厂商对他们的产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商品的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上既定利润。
因此,厂商生产成本的普遍上升将导致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将上涨。
成本推动论在于揭示,即使没有需求面因素作用,通货膨胀仍然可能发生。
拓展资料: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往往可以使得工资过度增加,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而且这种通胀一旦开始,还会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分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样,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可以减少生产数量而提高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厂商都试图成为垄断者。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3)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过程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一样的。
Ⅵ 一物品的成本越高,供应量会增加还是减少
本来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太复杂,但如果是因为政府加税导致的成本增加就好解释了.供给减少
加税导致成本增加,这时要考虑商家会把这部分新增加的成本转嫁给谁? 而不同的商品也是不同的.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生活必需品,它的价格增高人们对于它的需求基本不变,这样把新增加的成本转嫁消费者对于需求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你的获利也没有相应增加,通常情况,供给不变.
而象一些高档耐用品,它的价格增高人们对于它的需求会有很大程度的减少,这样新增加的成本只好由自己消化掉,商品的价格不能提高,否则人们不购买了,这样,企业的获利减少,供给一般会减少.
但经济学的问题都不是绝对的,仅供参考.
Ⅶ 为什么生产成本上升使得利润减少 会减少商品供给量 而不是生产成本上升使得商品价格上升 会增加商品供给
利润等于商品价格减生产成本,似乎生产成本上升就会使得商品价格上升,但实际上由于竞争而形成的社会商品平均价格是相对稳定的,单个企业想卖高价,会卖不出去。那么,这单个企业就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当然,如果这样的企业多了,整个社会会出现商品短缺,这时市场调节又会使商品价格上升,增加商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