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是什么
支出、费用与成本的联系如下:
1、支出与费用的联系:支出的范围比费用大。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税支出、利润分配支出和营业外支出五大类支出,雀桥但只有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税支出三类支出可转化为费用。
2、费用与成本的联系:费用的范围比成本大。费用包括期间费用和生产费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围,期间费用不能转化为成本,只有生产费用才能转化为成本,依据会计准则,对象化后的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
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如下:
1、内容不同
企业的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所得税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六大类。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划分为生产费 用、期间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三大类。
成本是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价值。包括:原材料、 燃料等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折旧费用,工资等。
2、影响因素不同
成本与企顷岁猜业特定资产或劳务相关,而费用则与特定期间相关。成本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劳务所付出代价的量度,而费用则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金额。成本不能抵减收入,只能以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费用则必须冲减当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
3、表现形式不同
费用是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支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常性业务,是为了在室特定的目的而由经济主雀型体的支付行为而导致的资源的减少。
2. 简答题 费用支出成本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三者的核算对象不同,列支范围不同。三者各有各的核算内容,既不能互相串用,也不能混淆归并,更不能互相混淆。在《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中,对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列支范围和核算方式,都有严格规定。
具体内容如下:
(一)支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开支与耗费。企业的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所得税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六大类。
(二)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划分为生产费 用、期间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三大类。
(三)成本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价值。包括:原材料、 燃料等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折旧费用,工资等。
二、支出、费用与成本的联系
(一)支出与费用的联系:支出的范围比费用大。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税支出、利润分配支出和营业外支出五大类支出,但只有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税支出三类支出可转化为费用。
(二)费用与成本的联系:费用的范围比成本大。费用包括期间费用和生产费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围,期间费用不能转化为成本(这里的成本就是产品成本),只有生产费用才能转化为成本,依据会计准则,对象化后的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
(2)支出费用和成本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成本费用支出对利润的影响:
从利润表的角度来看费用、支出、成本三者的关系更加直捷:成本的变化直接并同步地影响着营业利润的变化;而费用支出的变化对营业利润没有影响。但成本和费用支出都影响总利润。
利润表中各种指标的运算关系:
1、主营业务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营业利润(4=1-2-3)
5、其他业务收入
6、其他业务成本
7、销售费用
8、管理费用
9、财务费用
10、投资收益
11、营业外收入
12、营业外支出
13、利润总额(13=4+5-6-7-8-9+10+11-12)
14、所得税费用
15、净利润(15=13-14)
从上面利润表中的运算关系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成本对营业利润有直接影响。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多少,营业利润就同步减少多少;反之就同步增加多少。
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大期间费用以及营业外支出,只对利润总额有直接影响,而对营业利润却没有影响。
3. 在成本会计中,支出,费用,成本三者的区别,请举例说明,谢谢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1、内容不同。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它费用。
2、计算期不同。费用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
3、对象不同。费用的计算是按经济用途分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产品。
4、计算依据不同。费用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费用,是指除成本外,应该归属于当期的支出。
支出,是指发生的所有人力、物力、资金的耗费;支出包括成本和费用。
成本,一般是指计入资产价值的耗费,构成资产的实体。
成本和费用又有很大的区别。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理解词语意思:
1、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理解词的比喻义则寻找本体释义,理解代词义则寻找上句释义,理解词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则从整体阅读出发,结合作者感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句释义。
2、“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这些词语的基本义、比喻义、语境义。把握词语的基本义要从分析词语来源、词类、结构入手,对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
4. 支出费用成本有什么区别
支出、费用和成本实质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但三者在核算中有者本质的区别。
一、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
(一)支出的概念与构成。支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 生的一切开支与耗费。一般而言,企业的支出可分为资本性支 出、收益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所得税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 润分配性支出六大类。
(1)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受益期 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的支出,即发生支出不仅与本期收入有 关,也与其他会计期间的收入有关,而且主要是为以后各期的 收入取得而发生的。这种支出通常形成企业的长期资产,如企 业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收益性支出是指支出 的受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内,即一项支出的发生仅与本期收 益的取得有关,这种支出通常由本期的收益来弥补,如企业为 生产经营而发生的材料耗费、支付的职哗御工薪酬、购买办公用品 支出等的开支。
(3)投资性支出是指让渡本企业资产的使用 权形成的支出。它一般形成的是对外投资,如股票投资、债券 投资等。
(4)所得税费支出是指企业在取得经营所得与其他 所得的情况下,按国家税法规定应向政府缴纳的税金支出。所 得税费支出作为企业的一项费用,直接冲减当期收益。
(5)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支出, 如企业支付的罚款、违约金、赔偿金、赞助费用以及非常损失 等。这些支出尽管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与 其收入的取得还是有关系的,因而也把它作为当期损益的扣减 要素之一。
(6)利润分配支出是指企业实现的利润在扣除所 得税后形成税后利润,即净利润,在对净利润分配过程中形成 的开支,如支付股利等。
(二)费用的概念与构成。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和提 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划分为生产费 用、期间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三大类。
(1)生产费用。生产费 用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它是 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劳动耗费。如生产产品而消耗的材料、支付 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车间组织生产产品的费用。
(2)期间费用。即经营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经营的正 常进行而发生的各项支出。与企业的销售、经营和管理活动相 关的劳动耗费。它包括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 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 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 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上缴上级管理费、 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财务报告审计费、筹 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等。)、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 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 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等。)和财务费用(财 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 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 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乱腊岩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 扣等。)。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与当期收入进行配比,直接 冲减当期损益。期间费用也称期间成本。
(3)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 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 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 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期末与“期间费用”相同 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三)成本的概念与构成。
(1)广义成本与狭义成本。 成本有广义与狭义局尺之分,广义的成本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 定的目的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例如耗费的金钱、时间、物资, 甚至还包括精神等。狭义成本仅指产品生产成本,是指工业企 业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所以,也称为制造成 本或生产成本。
(2)理论成本与现实成本。狭义成本又包括 理论成本与现实成本,理论成本需要运用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 来解释,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部分: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 资料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劳动者 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并用公式W=C+V+M 来表示。其中生 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C)也叫不变资本,劳动者为自 己劳动创造的价值(V)也叫可变资本,理论成本是指不变资 本(C)和可变资本(V)之和,即产品的生产过程物化劳动和 活劳动的耗费的货币表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原材料、 燃料等的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
2)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工具的价值。
3) 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但在实际工作 中,为了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减少损失,加强经济责任, 严格界定了成本开支范围,明确规定哪些费用开支允许列入产 品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产品成本。例如对于一些不 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也 应列入产品成本之中。而按照理论成本的定义应列入产品成本 但未列入,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而是作为期 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按这种规范计算出来的成本叫 现实成本,也叫做核算成本或制度成本。
二、支出、费用与成本的联系
(一)支出与费用的联系。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 支出、所得税支出、利润分配支出和营业外支出,这些支出并 非全部能转化为费用,其中只有三项支出能转化为费用,即资 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税支出,资本性支出分期转化为 费用(生产费用或期间费用),例如固定资产支出通过折旧转 化为费用(生产费用或期间费用),无形资产通过摊销转化为 费用(生产费用或期间费用)。收益性支出直接转化为费用, 例如购买办公用品,借记“管理费用”,即直接转化为期间费 用。所得税支出直接转化为所得税费。
(二)费用与成本的联系。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 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围,期间费用不能转化为成本(这里的成 本就是产品成本),只有生产费用才能转化为成本,依据会计 准则,对象化后的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例如某企业一车间三 月份发生生产费用20000 元,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 品负担生产费用12000 元,乙产品负担生产费用8000 甲产品生产成本12000元,乙产品生产成本为8000 三、支出、费用与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支出与费用、费用与成本的联系看,三者之间有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尽管三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均是企业经济利益的 流出,但是不可替代的。通过三者的比较,支出的范围最大, 可分为五大类支出,只有三类支出可转化为费用,说明费用范 围比支出小;费用包括生产费用、期间费用、所得税费用,按 照成本核算范围,期间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而是于期末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只有生产费用才能 转化为成本,即对象化后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
5. 支出、费用和成本有什么区别
支出包括费用和成本
成本是指进货和生产所产生的直接支出。
费用是指管理、销售、融资等方面的支出。
支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如企业为购买材料、办公用品等支付或预付的款项;为偿还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及支付账款或支付股利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长期工程费用所发生的支出和生活中的消费支出。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6. 会计中的支出.费用.成本有什么区别
费用包括支出和成本,成本主要是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计入茄唯生产成本
成本和费用的概念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和费用的联系
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
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3.期末应将当颤乎培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1.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2.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
费用的确认应遵循以下两条基本标准:
1.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这一原则限定了费用确认的时间界限。
2.权责发生顷消制。这一原则限定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确认有关收入的
同一期间予以确认,从而为费用的确认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南。确认费用的标准一般
划分收益性支出(效果在本年)和资本性支出(效果在以后若干年
7. 财务会计 支出、费用和成本区别
支培亩出: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各种费用、预付账款等
费用:为生产经营需要而滑顷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成本:为生产、加工产品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购买原材料、生产加工产品等支出。成本包括原材料、直信中陆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
8. 会计中,支出,费用,成本有什么区别
费用包括支出和成本,成本主要是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
成本和费用的概念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和费用的联系
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
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3.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1.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2.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
费用的确认应遵循以下两条基本标准:
1.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这一原则限定了费用确认的时间界限。
2.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限定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确认有关收入的
同一期间予以确认,从而为费用的确认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南。确认费用的标准一般
划分收益性支出(效果在本年)和资本性支出(效果在以后若干年
9. 区分成本,费用,支出
支出即花的钱或物,细分为费用成本。资本化的费用即为成本,通俗来说,花的钱可以算到产品里的叫成本,在产品卖出或使用的时候转出;其它花的钱都算在费用里,费用其实就是杂费、小的支出,月末直接记如三大费用里面就行。另外在会记恒等式里费用和支出是同意
比如你去卖红薯,这个红薯就是成本,在卖红薯的时候,你是坐车去的,这个就是费用。你卖了红薯,取得收入,这个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就是毛利润。毛利润再减去一些税啊(也就是支出)什么的,就是净利润了。嘿嘿。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和我们讲解的。我们听了以后就想笑,笑了以后也知道一点点意思了。
一,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的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物,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因而承担的负债
二,成本的概念我国对成本的定义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美国会计学会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美国会计师协会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获取财物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的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成本大多与支出相联系,只不过是支出一部分与当期相联系,一部分与以后期间相联系。与当期相联系的支出形成了本期的一项费用,与以后期间相联系的支出则形成了企业的一项资产。
三、支出的定义支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常性业务,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由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而导致的资源的减少。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形成一项资产,而费用性支出形成一项费用。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支出的性质来看,其本质就是企业的一种目的性花费,是企业在用的一种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或其他权益性债券、证券来交换另一种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笔者在这里并不把企业这种用来交换其他资产的资产叫做“成本”,而把它叫做支出,以便于和下面我们所说的成本加以区分。企业的支出分成两类,一种为资本性支出,它形成了企业的资产,根据企业内资金的价值运动,经过产、供、销三个阶段,资金从货币资金转换到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回到了货币资金,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最后一个阶段资金都是在“资产———成本———资产”这样一个循环中相互转化,这一种转化都没有脱离一个会计主体。
如,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了原材料,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在产品还没有完全生产出来的时候,原材料的价值转移到了生产成本里,但是这里的生产成本还是由企业支配的,即归企业所有,还没有脱离企业这个会计主体,生产成本转化为库存商品,成本转化为了企业的资产,更是没有脱离企业这个会计主体。另一种是费用性支出。在资金循环的最后阶段,商品转化成了货币资金,这是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的,企业通过交换,把自己的资产“送离”了它原来的会计主体,在送离过程中,形成了企业的一项费用,即费用的形成伴随着企业资产会计主体的转换。上面的论述,我们只讨论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同样,在企业的管理部门或者筹资部门、销售部门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费用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企业资产的会计主体的转换。
10. 会计中支出,费用,成本的区别
首先,费用的范围大于成本。
广义的成本指取得各种资产的代价。
狭义的成本仅指生产产品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即计入成本的费用。所以,发生的费用不一定都是成本,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其次,费用与支出的联系。
支出泛指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四大类。支出中凡与取得营业收入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否则不能。
综上所述,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新资产;成本则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有时有支出相伴随,但支出却不一定是当期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