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养芡实需要什么成本
扩展阅读
为什么中国石油价格不同 2025-07-28 14:56:11
治白斑病费用要多少 2025-07-28 14:54:37

养芡实需要什么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5-09 20:12:23

⑴ 芡实种植需要什么条件

1、环境

南北各地都有生长,从黑龙江到云南,广东。需要水生环境,常栽培在沼泽、池塘里面。主产区在湖南、安徽南部、广东、苏南。直播很适合在大片深水区种植。一般水深30到90厘米水流动性小,但是不能不流动,适合湖边栽植配运蠢。水位能调节的地方最适合。

2、温度

喜欢温暖环境,阳光充足的地方也比较温暖。不耐寒,怕寒,适合生长在20到30度的环境里。育苗移栽,需要白天25度左右,晚上15度左右。但是随着苗的生长,后期白天温度保持22度,晚上还是15度,低一度也没关系。

3、水深

栽植水深不超过1.2米,1.5米以上就不能种植了。一般水深30到90厘米种植。 清塘后灌10厘米水播种,育苗期水深15厘米,适当比之前增加水深。标准就是心叶不能被淹没。不然影响生长。以后随着悄首生长增加水深。夏季极端高温时期,要灌深水,防止伤害。温度低也要保温,灌深一点。但都不能过心叶。

4、光照

需要充足的光照,来完全植株以及结实的生长发育,向阳植物,不耐阴,不要种植在有树荫的湖边,最好是无遮挡的地方。芡实不怕强光照射。需要一定光照才能生长良好。一年有几个月阴天,雨天的地方不适合种植,或者种植产量低。
芡实种植需要向阳、温暖,土壤肥沃的大片水面积环境。这样能够生长培陪足够良好。种植可以尽可能满足生长条件。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厘米,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直径10-130厘米,盾状,有或无弯缺,全缘,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叶柄及花梗粗壮,长可达25厘米,皆有硬刺。花长约5厘米;萼片披针形,长1-1.5厘米,内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弯硬刺;花瓣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2厘米,紫红色,成数轮排列,向内渐变成雄蕊;无花柱,柱头红色,成凹入的柱头盘。浆果球形,直径3-5厘米,污紫红色,外面密生硬刺;种子球形,直径10余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鉴别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药性鉴别

麸炒芡实:多用于脾虚泄泻。

相关论述

1、《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2、《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⑵ 芡实的种植技术方法

芡实种植技术
芡实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仁,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在我国分布很广,华东各省的面积较大,喜温湿环境,适应性强,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以土层深厚松软、富含有机质的湖荡土栽培为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芡实的种植技术吧!
芡实种植技术
播种育苗
长江流域于4月上旬浸种,水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则在15℃以上,经10多天播种。播种前5~7天,在田中开挖好2.0~2.5米见方、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育苗时不能断水,水深随芡苗生长可逐渐加至15厘米左右。芡苗心叶不能被泥埋没。
芡实种植技术
移苗假植
1、芡实种子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5千克种子约需0.2~0.4亩秧田,按此标准在移苗前把秧田准备好,秧田中灌水15厘米左右。在育苗池中移苗时带子起苗,就地洗净根上附泥,幼苗以35~50厘米见方的株行距移栽秧田内。
2、栽苗时只要把种子和“发芽茎”栽入土中即可,切忌埋没心叶。秧田不能断水,刚假植时保持15厘米左右,返青后再逐渐加深至30~40厘米。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
芡实种植技术
适时定植
1、在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每5千克种子的芡苗约可定植8~10亩大田),定植前按2米(紫花苏芡)或2.3米(白花苏芡)见方的株行距(亩栽125~166株)开穴,穴挖成上面正方形(边长1.4米左右),下面锅底形,深15~20厘米。
2、开穴时要清除杂草,并施入适量基肥,过1~2天待穴内泥水澄清后就可移苗定植。芡苗栽于穴的中心,深度以刚埋没根和地下茎高为度(心叶顶端必须露在土外),一般7~10天就可返青。湖荡种芡,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定植时可按潭草的位置扒塘和种芡。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可把潭草全部拔掉。
芡实种植技术
田间管理
1、芡苗栽活后至少要进行1~2次查苗补缺,保证全苗,定植时水深不宜浅于30~40厘米,成活后可逐渐增加至70~10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2~1.5米。在浅水稻田种芡,水深以保持30~40厘米为宜。
2、芡苗种植时在芡叶封行前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耘田除草3~5次,耘田除草可结合壅根,即在耘草时应逐次将穴边泥土向穴中推进壅根,操作时不能损伤植株,施追肥可与耘草壅根相结合。
3、芡苗的施肥方式一般采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根外喷施(封行后),肥球是用泥土和肥料沤制而成。每100千克细土加50千克腐熟粪肥、2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和10千克氯化钾。施肥时把捏成鹅蛋大的肥球,均匀地塞在根系四周的耕作层内。
4、芡苗开花结实期于睛天傍晚在叶面喷施几次磷肥(0.2%磷酸二氢钾)和硼肥(0.1%硼酸),能明显地提高产量和质量。7~8月份水温高于35℃以上时应在清晨经常泼凉水于叶面,以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
芡实种植技术
病虫防治
1、叶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叶缘有许多圆形病斑,初为暗绿色,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极易腐烂穿孔,潮湿时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层,病重时病斑可连合成片,使整张芡叶腐烂。
【防治】芡叶斑病除轮作和不偏施氮肥外,还可叶面喷雾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2、叶瘤病
【症状】病原为真菌,7~8月发病较多。初发病时叶面出现淡绿色黄斑,后隆起肿大呈瘤状,直径为4~40厘米,高2~8厘米。
【防治】芡叶瘤病除轮作外,在发病季节还可叶面喷雾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0.2%磷酸二氢钾。
3、炭疽病
【症状】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片上,常常危害叶缘和叶尖,严重时使大半叶片枯黑死亡。
【防治】清除病株病叶,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或大水泼浇,隔7天1次,连续2~3次

⑶ 芡实买什么样的好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一,看产地。我国幅员辽阔,淡水资源丰富,适宜芡实生长的水域比较多,浙江,安徽,河北等地都有生长,但以江苏地区出产的芡实最好,被广大客商誉为“苏芡”。

江苏的几大淡水湖都有芡实,洪泽湖,高邮湖,太湖、微山湖、白马湖、宝应湖、宝应运东里下河湖泊等都有芡实出产。二,看生长方式。目前芡实已经有大面积人工养殖,很多大户动则承包几千亩、上万亩的滩涂水面进行人工养殖芡实,少则几百亩、几十亩养殖,甚至有些农户家前屋后的池塘里都种上芡实。
另一种就是纯野生的生长方式,无人管理,无人知晓,秋天人们去野外寻找收获。三,看水面的还是水下的。水面的籽是指秋天把水面的苞割下,然后除去外皮得到的种子;而水下的,是自然老熟沉入水底,人们用网从水底打捞上来得到的种子。四,看加工方式。一种是机器加工,除去坚硬的种壳,得到种仁,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哪一个机械厂研制出能剥出完整的芡实种仁的机械,所以,机械加工的芡实米都是碎的,至少碎成两半。

鲜芡实剥壳机芡实碎米另一种是人工剥除外壳,有两种方法,一,用刀把芡实剁开,取出种仁,也是碎的;二,用一种特制的剪刀(看剪尖部分)剪除外壳,得到完整的种仁。特制剪刀剪出的圆米五,后期加工。主要是用硫磺,漂白粉等化学品处理,具体方法我不清楚,自己从来不这么做,也不需要这么做,呵呵。还有就是抛光处理,把芡实米的外表颜色去除了,显得光亮洁白,很好看。六,看价格。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比较,大家就不难得出什么样的芡实质优价廉了。物以稀为贵,江苏芡实产量大,价格相对要低,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商每年要来我们这里收购芡实,一大卡车一大卡车,要拉好多天,这些运费自然不会是客商自己买单哦,呵呵。

人工养殖的芡实要那么多投资,要种子,要化肥,要农药,要人工管理费,要滩涂承包费,还有风险(夏天发大水,芡实闷在水底会死了),自然也比野生的贵哈。水下的质量要比水上的好很多,出米率也高,自然也要贵哦。一个人工一天才剪2-3斤米,圆米贵点有道理啊。如果不是送礼的话,干吗要那种抛光处理的呢,它除了好看以外,就是高价格的标志,少了的是营养成分,呵呵,这是实在话。七,以上是在购买芡实之前应该了解的,那么经过比较后买回来的芡实又该怎么鉴定呢?先介绍几种方法,1,看颜色,“苏芡”是白色的,用手抄之后,手上会留下较多的白色粉;高邮湖野生芡是红色的;2,准备下锅煮之前先用清水泡一下,要泡久一点,半小时--2小时,看水面有没有起泡沫,起泡沫比较多的是水上米,泡沫比较少的是水下米;3,煮烂后品尝,有点泔水味的是水上米,纯正的湖水味道的是野生水下米,什么味道也没有的,可能就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芡实米了

⑷ 如何养殖鸡头米

鸡头米的种植方法如下:

(1)生物学特性。芡(Euryale ferox)别名芡实、鸡头莲、鸡头米、鸡头苞、刺莲藕等,为睡莲科芡属一年生大型水生植物。广布于东南亚、中国、俄罗斯、日本、朝鲜、印度等地。浆果球形,每果含种子160一200粒。种子豌豆状,种仁黄色,称为“芡米”,种子千粒重2060克左右。喜阳光充足。生长适温20一28-, 10以下停止生长,不耐寒。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略带粘性最为适宜。

(2)播种育苗技术。春季用育苗盘或直接在运粗普通育苗床上播种。整好苗床,浇足底水,撒播,播后上面覆一薄层细土,盖上地膜。在20-25℃下,7--10天可发芽出苗,出苗后及时撤去地膜。长出真叶后分苗,用容器育成苗。苗期要始终保持床土湿润,注意通风。千屈菜耐寒,苗龄大的可适当提早定植。北方早春需在温室中播种。

(3)分株繁殖技术。在春季分株,亦可在秋季进行。连根挖出植株,或将盆栽的从盆中倒出,抖掉部分泥土。用利刃自上而下劈分成若干丛,分出的小丛应带有4-5个芽。然后直接分栽到湿地或上盆。

(4)扦插繁殖技术。扦插在春、夏季进行。从母株上剪取长6-8厘米棚亮的嫩枝作插穗,去掉下部的叶片,保留上部1 -2节的叶片。插人沙床中,扦插深度为枝长的1/2。保湿,并遮荫50%左右,旁和镇每日喷水1-2次,在20-25℃下,7-10天生根。

⑸ 芡实的养殖方法水培芡实盆栽怎么种

1、温度:它在南方至北方都是有种植的,因为它对于温度的适应性是比较强的。所以,一般来说在十度之三十度之间,都是很合适的。不过,非常偏北的地方养殖需注意一下,还是不要太低,不然它也可能被冻伤的。
2、光照:芡实对日照的要求不高,而且,它非常怕太强的闹神光。成长期间内可多接受光照,液咐亏这样对它产量有帮助。但在夏季或者中午日照非常强的时候,就得遮荫了。
3、浇水:芡实相对来说是喜湿的,但太涝也是不行的。可根据季节来调节浇水量。在干旱的时候,可多浇一些,并喷洒些水。而到了雨季的时候,则得做好排水工作。
4、施肥:由于它的适应性是比较好的,因而它对肥料的需求不多。可只在土中混入适量的基肥简搭,平时追肥的量可视情况而定。

⑹ 芡实亩产量及市场售价

芡实,又名鸡头、鸡头菱、鸡头包。在长江流域进入8月,鸡头米就将上市。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吃鸡头米还能翻出这些新花样:连壳煮熟,抓一把随身带着,像嗑瓜子一样嗑着吃,煮熟后的潮湿的米粒,卖到20——30元一斤,;把叶柄和花梗摘下来,撕去外皮,像青菜一样炒着吃,在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非常畅销,仅杆子的亩产值就可以达到5000元左右。

芡实,在长江流域、乃至黄河流域的一些水乡,种植较多。到了夏天,圆形叶子铺满了水面,长长的梗探出水面,顶端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开得正艳,非常美观。

中国的芡实分为两大类:野芡实,又称北芡,浑身带刺,连花萼底下也毛茸茸地布满了细刺,像一个小仙人球;北芡在长江以北等地广为种植,因为浑身布满细刺无法触摸,一不小心双手就要流血,农民只能等整片田里的鸡头米全部成熟,掉落到淤泥里才能一起采收,而此时鸡头米往往已经偏老,只能被制成干米,用作药材或者糕点原料。此外,受本身品种制约,刺芡缺乏糯性,吃口也较差。

另外一个品种称之为南芡,原产地是苏州, 是在苏州广为种植的芡实品种,除了叶片反面有刺外,其余皆光滑如手背。但是南芡也有其缺点,即种壳较厚,达0.3——0.4厘米,有的达0.5厘米,在它最鲜嫩时,也要戴上铜指甲才能剥开,尽管近年来芡实米(指苏芡实米)价格年年攀升,干米达到260元一公斤,可是,加工的成本始终不低。

2003年起,着名蔬菜专家鲍忠洲先生为首的专家组着手对刺芡进行杂交改良,经过8年试验,现在改良的品种已较为成熟稳定,经过改良后的芡实,只在叶片背面残存少量细刺,其余较平滑。经过改良,杂交芡实的亩产量由原来的60千克增加至75—80千宴配宽克(鲜米),干米达到50公斤,增产25%以上;种壳厚度则减至2—2.5毫米,大大降低剥壳难度。根据这两年试验测定,这种芡实还有早熟特点,普通品种在8月20日左右上市,这一种在8月15日就可采摘上市了。 ”

还有一个杂交无刺品种更加奇晌亮特,最薄的种壳厚度却只有1毫米,牙齿能够轻松嗑开,可以制成休闲食品,近年来我国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芡实消费方式——煮熟即磕或者加工成炒货——像磕瓜子一样的吃法,原汁卖链原味,营养丰富,价格昂贵,供不应求。该品种可为上述地区提供最佳的致富途径。

这一休闲品种,是由紫花苏芡和紫花刺芡杂交并系统选育而成,茎秆及果实均无刺,仅叶片反面有刺,采收非常方便。果实圆球形,单果重350克左右,籽粒直径1.0厘米,米仁直径0.8厘米,种壳厚度0.1——0.15厘米,口感远胜于野生刺芡。亩产新鲜籽粒400斤以上。早熟,长江流域4月上旬催芽、育苗,5月中、下旬移苗定植,亩种植150株,长江流域8月中旬始收,10月上中、旬终收。特别适宜加工成炒货食品,或者煮熟即磕的食品。

秋末,还可以和水芹菜轮作,有效利用了冬天的土地。亩用种子一斤。

⑺ 芡实每亩要多少种子种子多少钱一斤

鸡头,又名芡实。一年生水生草本,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其果实可用作中药,对治疗胃病及补肝、补肾等,有很大的用途:其茎可食用。它的种植效益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每667㎡投入鸡头750-800kg,折干品375kg(鲜品与干品比例2:1);当年种植,当年受益。目前市场价,鲜重2.6元/kg,干重5-10元/kg,投入产出比在1:5左右,是当前水产养殖户种植的好品种。 鸡头种植的适宜底质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差。种植前首先要对种植区进行消毒和施肥。尤其是准备在鸡头种植区内放养适量鱼种的,消毒很重要。消毒的时间在种植前7-10 d。消毒的药物一般为生石灰,水位10cm时,用量100kg/667㎡。施肥主要是针对新开挖液镇的种植区,对于多年养殖的区域,淤泥多,底质肥,可不施肥。 鸡头种植前先把鸡头进行人工催芽20-30 d。具体的种植时间一般在谷雨前后。种植的方法有2种:点播和用泥丸进行抛种。点播时一般先在种植区内按放种2-3粒。用泥丸抛种,就是直接用泥将种包裹,然后投入水中。抛种时注意每个泥丸可放2-3粒。种植密度一般行距□□为150-200cm,株距为80cm,每667㎡550穴。鸡头出苗后可视生长的情况进行除苗,控制每穴留苗1株,以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播期水位宜在50-150cm,出苗后水位可在50-250cm。清除杂草和适当施肥(粪肥或闹轮粗氮肥)直到鸡头叶片覆盖为止,目的是为鸡头生长创造适宜环境。种植的水位要视鸡头的生长情况来定。其一加水时不可急,也不可一次性加水太多,加水的高度要视鸡头生长的高度来定。尤其在花期6-9月份水位不能没顶,若鸡头被淹没超过10 d,鸡头则会死亡。其二在鸡头生长的前期和中期桐烂,为防止肥效流失,一般不排水,果期7-10月份则可适当排水。
价格不相同,具体咨询当地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