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原材料不同计价方式下会计核算需要设置哪些账户
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资”等。
(1)“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2)“在途物资”科目用于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价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在途物资”科目的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3)“应付账款”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借方登记支付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2、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1)“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2)“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材料采购”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材料采购”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❷ 成本核算中包括哪些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辅助生产成本较多的企业,也可以增加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总账科目。
2、“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核算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等。
发生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车间机器设备折旧)
贷:累计折旧
将制造费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和B产品: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制造费用(项目)(成本计算单)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制造费用(项目)(成本计算单)
贷:制造费用
3、“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借方归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分配的制造费用等,贷方登记分配转出的辅助生产成本,最终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算对象负担)、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等负担。
发生辅助生产成本:
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等
将辅助生产成本转出: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制造费用--二车间
管理费用等
贷:辅助生产成本
将制造费用转出: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贷:制造费用--一车间
--二车间
(2)2记录原材料成本要用到哪些账户扩展阅读:
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
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❸ 成本计算类账户有哪些
成本计算账户有:2、生产成本;3、材料采购、4、在建工程。
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经营过程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材料采购”、“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都属于这一类账户。
所以2、生产成本;3、材料采购、4、在建工程是成本计算账户。
1、制造费用是核算产品成本(间接成本)的,但是与成本计算账户的定义不符,其间接地原因就是因为不能确定其具体成本对象,所以要期末分配转入相关产品成本。
5、主营业务成本不是的原因是,“主营业务成本”是费用类账户(损益类)。
(3)2记录原材料成本要用到哪些账户扩展阅读:
1、成本计算类账户的特点:
既可提供某一计算对象的金额指标,又可提供其实物指标;
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转出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成某一阶段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2、成本计算账户的借方按成本计算对象分别汇集各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发生额;
贷方反映已验收入库的材料、产成品及完工工程的实际成本;
期末如有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入库的材料或在产品的成本及未完工程成本。
3、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准
确计算成本,可以掌握成本构成情况,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了解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促使企业加强核算,节约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计算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实物单位,也可以是相对单位。实物单位如件、台、公斤、吨、千瓦小时等。相对单位以标准实物单位表示,标准实物量换算公式为:
标准实物量=实物量×换算系数
确定成本计算单位是为了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利于成本的比较分析。单位确定是否正确合理,尤其是相对单位,对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有一定影响。
❹ 成本核算要设置哪些账户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立"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总账账户和相应的成本、费用明细账。具体如下图所示。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既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也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专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如果没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其他各项职能都无法进行。
❺ 成本核算中包括哪些账户设置
成本核算中包括账户设置如下:
1、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设置生产成本账户,核算生产某一产品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除设置生产成本账户以外,还要设置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还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和材料采购账户、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和制造费用账户等。
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
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5)2记录原材料成本要用到哪些账户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
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