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怎么计算库存成本总额
扩展阅读
小餐饮店产品定位多少好 2025-05-20 09:06:46
装修的工具叫什么 2025-05-20 09:05:30
怎么区分石油和四氯外观 2025-05-20 08:48:40

怎么计算库存成本总额

发布时间: 2023-04-25 23:45:00

① 库存商品成本怎么算

存货取得成本计算公式:存货取得成本包括订单成本和取得成本。订单成本=固定订单成本+年订单数×每单可变成本=固定订单成本+年库存需求÷每单订单订货量×每单可变成本购置成本=年需求×单价成本核算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概念:或称移动平均是指接收货物的成本加上原存货的成本除以接收货物的数量加上原存货的数量来计算加权单价,而采用发货存货的计价方法。特点:它的优点是允许管理人员及时跟踪库存余额,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和发放和持有的库存成本是客观的。缺点是平均单价需要每次收货计算一次,计算工作量较大,不适用于收货频繁的企业。适用范围:是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成本核算方法。
单项计价法概念:又称个体鉴定法、具体鉴定法、批量实际鉴定法。该方法假设存货的成本流与实物流一致,根据各种存货确定每批存货的采购批次或生产批次和期末存货,并根据采购或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出每批出外库存和期末库存的成本。特点:使用这种方法是合理和准确计算即将离任的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确定外向的批次库存和剩余库存批次为了确定收入,所以实际操作的工作负载很重,困难。适用范围:适用于易于识别、存货种类不多、单位成本高的存货计价,如房地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全月加权平均法概念:加权平均法是指通过剔除当月收到的总成本和当月的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交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特点:该方法仅在月末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平均单价是在市场价格涨跌时计算的,库存成本的分配更加均衡。但这种方法通常不能从账上提供已发行和已关闭存货的单价和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适用范围:适用于每一时期存货成本变动不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十七条
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帐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② 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公式

库存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金额=(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是比较均衡的,因此,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对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如超市、百货公司等),由于经营的商品种类、品种、规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价格标价,采用其他成本计算结转方法均较困难,因此广泛用这一方法。

(2)怎么计算库存成本总额扩展阅读:

库存金额的作用:

1、聚敛功能

一般账户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在这里,股票市场起着资金 “蓄水池”的作用。

2、配置功能

资源的配置,一般账户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利用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从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能最有效的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调节功能

个人账户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股票市场一边连着储蓄者,另一边连着投资者,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库存商品核算

③ 库存商品成本怎么算

成本价*数量=结转金额;数量 = 月末库存。

成本价 = 平均成本,每次进货时更新成本价,新成本价=(旧成本价*旧库存数 + 本次进货价*本次进货数)/(旧库存数+本次进货数)。

要加工再销售的成本:购进半成品成本+加工费+人工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还要看你公司的性质,有没有其他的费用支出,像运费什么的)加工成品的进入库存商品科目,金额就是以上总额。

(3)怎么计算库存成本总额扩展阅读:

库存商品成本注意事项:

按照单位所属行业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成本费用核算,掌握成本费用列支范围、扣除标准。

熟悉税收政策、各种税费的税率、计提依据等。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各种账簿要设置齐全,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根据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

④ 如何计算库存金额

库存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金额=(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是指企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用什么价格来记账,以及在库存商品的明细账上是否反映商品的实物数量。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所提供的核算孙高指标来划分,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为数量金额核算法和金额核算法。

数量金额核算法是同时采用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两种量度对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核算方法,它既可以提供库存商品的数量指标,又可提供库存商品的金额指标,数量金额核算法又可分为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两种。

(4)怎么计算库存成本总额扩展阅读

企业购入商品可以采用进价或售价核算。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和进价的差价额,可以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月末应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将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商品饥慎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毛 利 率 = (销售毛利 / 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 = 商品销售收入 - 销售退烂凯敬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 = 销售净额 - 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货成本 - 本期销售成本

这一方法是商品流通企业,尤其是商品批发企业常用的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成本的方法。

⑤ 如何计算库存金额

库存金额计算公式:

1、制造业:库存商品数量*库存商品禅闹橘单位成本=库存商品金额,
所有入库存的商品都是结转过成本的,所以直接算就行的。

2、批发零售:库存商品成本贺团价格=库存商品成+运输费+管理费。弯族

⑥ 库存存货怎么计算成本

商品库存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有八种,分别是:

  1. 移动平均法;

  2. 全月平均法;

  3. 先进先出法;

  4. 后进先出法;

  5. 个别计价法;

  6. 计划成本法;

  7. 毛利率法;

  8. 零售价法。

八种库存成本的计算方法具体内容为:

  1. 移动平均法:指移动加权平均法,即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是: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

  2. 全月平均法:指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是: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3. 先进先出法:指先按照先收到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根据这种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计算公式是: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先收到存货的单;

  4. 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相反,指先按照后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根据这种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后收到存货的单;

  5. 个别计价法:指进行存货管理时存货以单个价格入帐的方法,计算公式是:成本=∑发出数量×进货单价;

  6. 计划成本法:指先制定计划价格,按计划价格发出材料,然后按照实际价格分摊材料差异的方法,计算公式是: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

  7. 毛利率法: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是: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8. 零售价法:按照存货成本与零售价格的比率估计存货成本的方法,计算公式是:存货(零售价)×成本÷零售价比率。

⑦ 怎样计算存货的成本

毛利率法计算存货成本方法如下: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毛利率*销售收入。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月购货成本-销售成本
毛利率的定义:
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桐猜谨-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营局基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兆困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

⑧ 存货总成本的计算公式

存货相关总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存货年需要量x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购置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单位储存变动成本x平均储存量)
拓展资料:
存货成本是存货在订货、购入、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存货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般包括购置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以及缺货成本。
存货成本:
1.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中,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2.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袜薯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方法汾配的制造费用。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从事产粗穗品生产和劳务提供人员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3.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告凳者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是衡量企业投入生产、存货管理水平、销售收回能力的综合性指标。

⑨ 按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怎么算

第一年末的存货数量30000-20000=10000件

存货成本总金额:(5+180000/30000)*10000=110000元

第二年存货生产成本总额=(180000/24000+5)*24000=30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12.5元

第二年销售成本=110000+(30000-10000)*12.5=360000元

第二年兄粗存货成本总金额=4000*12.5=50000元

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培尘或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由于完全成本法是将所有的制造成本,不论是固定的还是变动的,都吸收到单位产品上,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9)怎么计算库存成本总额扩展阅读:

完全成本法是从价值补偿角度计算成本的,不论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都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耗费,因而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便于编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核算中确定盈亏的重要依据。

完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到了每一单位产品。因为只要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均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固定制造费用也不例外。从成本补偿的角度讲,用于直接材料的成本与用于固定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

所以,固定制造费用应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一起共同构成产品的成本。而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因此,完全成本法可以促进企业积极扩大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也被归集于产品而随产品流动,因此本期已销售产品和期末未销产品在成本负担上是完全一致的。

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产量大则利润高,所以,客观上完全成本法有配伍刺激生产的作用。这也就是说,从一定意义上讲,完全成本法强调了固定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完全成本法

⑩ 库存商品成本怎么算

根据生产成本账户核算的总成本,然后,再根据自己企业的生产特点,到月末确认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数量,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产成品的单位成本。商品库存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有八种,分别是:移动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的成本流转假设对存货的发出和结存进行计价的方法。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资本保全。
2、个别认定法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汪冲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困颤歼存货的成本。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通常采用个别认定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拓展资料:移动加权平均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进一次材料,如果收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与库存材料的实际平均成本不一致,就要计算一次平均成本;然后按平均成本在领料凭证上标价。
法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库存商品会计处理要求如下: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洞老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