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年度平均固定成本怎么计算
扩展阅读
cass重构工具栏是哪个 2025-05-20 14:32:42
巴霍巴利王哪里有资源 2025-05-20 14:06:57

年度平均固定成本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 2023-04-22 04:44:14

❶ 如何计算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

应该是以加权平均法算的吧。可以举个例子来理解:假设原资产为0,1月份新增资产100万,1月份的固定资产评价总值为100万,2月份又新增300万,那么,这个300实际计提是全年12个月中的10个月,也就是10/12.2月份的计提平均总值就是100+300X10/12。
拓展资料:
存货计价加权平均法是指存货在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的情况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也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是以存货的数量作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出该种存货的平均单位,以此作为发出存货的单价计价标准。其一般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实际成本均单价一期初结存该种本兰商进读种一存货的数量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本期此早发出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加权平均法由于在月末一次计算全月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因此,在月份当中,存货明细帐中除了逐笔登记存货收入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外,对发出的存货可以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发出存货的单价和金额,并随时结出帐面库存存货的数量;待月宋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之后,再登记金额。这样,加权平均法计价核算的工作量较少,也比较简便。其缺点在于,发出存货的计价核算工作都要集中于月末进行,加大了月末的工怍量;同时也不便于日常随时掌握存货占用资金的变动情况。
加权平均进价法指的是商业企业结转批发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它根据每种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平均单价,再据以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和库存商品金额。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宴扒档品数量);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以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结存商品金额,但其工作量较大,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的企业和前后进晌乱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❷ 平均固定成本的平均成本的计算公式

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量的成本,具体地: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总产量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产量
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产量

❸ 平均年成本的计算公式

平均年成本的计算公式=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年平均成本就是一年内的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

这种方法解清激决的问题主要是不能计算完整现金流量,从而不能计算净现值或其他指标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虚友

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是指该资产引起的现金流出的年平均值。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额与使用年限的比值。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答誉袜值,它是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现值与年金现值系数的比值,即平均每年的现金流出。

❹ 平均成本怎么算

1、平均成本=总成虚巧手本/产量。

2、平均成本差嫌也叫平均总成本,是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宽搏。

3、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❺ 管理经济学企业年固定成本怎么算

固定成本总额;总成本。
1、固定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枣简低点业务量;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是固定金额。
2、总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迟搭+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凳旦裤。

❻ 固定成本怎么算

问题一:固定成本包括哪些罩则东西? 又称“固定费用”。指在业务量的一定变动幅度内,成本总额并不随之变动而保持相对稳定的那部分成本,如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车间生产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等。这些成本就其总额来说,在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一定变动幅度内,虽不随之增减而增减,但就单位产品或商品负担的成本来说,则随着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而成反比例的变动。即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增加,单位产品或商品分摊的成本随之减少;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减少,单位产品或商品分摊的成本随之增加。由于产品成本和商品流通费中有固定成本,因此,增加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就能降低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要降低单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主要应从节约各个时期的绝对支出数和增加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着手。

问题二: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如何区分计算? 在一定销售额的范围内,不随销售额增减而变化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而随着销售产品数量增减而同步变化的成本称为变动成本。??主要的固定成本包括销售经理和销售人员的工资,销售办公费用,培训师的工资,被增训销售人员的工资,例行的销展示费用,返敏保险,一些固定税收,固定交通费用,固定娱乐费用,折旧等等。??变动成本通常包括提成和奖金,邮寄费,运输费,部份税收(增值税),交通费,广告和销售促进费等。

问题三: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包括哪些 企业经营生产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固定成本包含机器的折旧,场地的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分析经营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盈利之间的关系来推算盈亏平衡点的。 1.固定成本:指成本中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部分。 企业经营生产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2.变动成本:指成本中随产量增减而变化的部分。企业经营生产的变动成本一般包括材料、工资等。变动成本可以表示为单位产量变动成本与产品产量之积。 3.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C=F+V=F+v×Q C表示总成本,F表示固定成本,V表示变动成本,v表示单位产量变动成本,Q表示产品产量。 盈亏平衡点的测算在通常状况下,企业总收入等于单位产品售价与产品产量之积。当达到盈亏平衡时,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有以下等式: vQ+F=PQv表示单位产量变动成本,Q表示产量,F表示固定成本,P表示单位产品售价。经等式变换得到下式: Q=F/(PCv)该等式即为盈亏平衡点产量的计算公式。其中的Q就是维持收支平衡时的最小产量。

问题四:固定成本的计算工式是什么? 固定成本a=(p-b)X-EBIT,这个是固定成本的计算公式

问题五:平均固定成本的平均成本的计算公式 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量的成本,具体地:平均总成本=总成本/总产量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产量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产量

问题六:知道销售额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怎么求达到盈亏平衡时得销售额 例:某企业2005年的销售额是2400万,固定成本是500万,变物世棚动成本是1200万,试求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是多少?该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具体数值是多少?营业状态如何?
解:
单位变动成本:1200/2400=0.5
盈亏平衡销售额:500/0.5=1000万元
该企业盈利2400-500-1200=700万元
营业状态一般

问题七: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关系如何? 边际成本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丁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 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 50元。若生产 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 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征在于它在一定时间范围和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维持不变,但是,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分摊(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向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问题八: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区别 1、直接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能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某项费用是否属于直接计入成本,取决于该项费用能否确认与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直接有关和是否便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通常属于直接成本。2、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 一企业在某时段即使在产量为零时也会发生的成本。总固定成本由诸如畅息支出、抵押支出、管理者费用等契约性开支所组成。3、间接成本就是与生产产品和服务难以形成直接量化关系的资源投入成本。间接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4、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典型的变动成本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

问题九: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计算 盈亏平衡原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销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单位售价*产量
列方程既可以算出盈亏平衡点产量,假设为X件,
(1)当固定成本为50万元时,则500000+10X=20X X=50000(件)
(2)当固定成本为60万元时,则600000+10X=20X X=60000(件)

❼ 固定成本、平均成本、总成本、边际成本之间的换算方法是什么

总成本--总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TC--TVC=TFC
(总可变成本+固定总成本)/总产量=总平均成本
(TVC+TFC)/TQ=
AC
即:总成本/总产量
边际成本为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要增加的成本
MC=△TC/△Q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产量
AFC=TC/Q
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产量
AVC=AC/Q
MC(边际成本)、AC(平均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关系

MC、AC、AVC三条曲线是U形且MC交AC于最低点;MC交AVC于最低点
②AFC是反函数,始终处于下降趋势
一、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①总成本与边际成本:
TC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是MC,MC>0、MC=0、MC<0,TC分别表现递减、最小值、递增
②总成本与平均成本
TC曲线上任一点和原点的连线的斜率是AC,当AC达到期最大时,TC和原点的连线正好也是TC的切线。
③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MC>AC时,AC递减增;MC<AC时,AC递增;MC=AC,AP取得最小值
二、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MC曲线和AC曲线都是U型的,造成这种形状的原因都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的递减或递增,但这两种成本的经济涵义和几何涵义不同,MC曲线反映的是TC曲线上的各点切线的斜率。而AC曲线则是TC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所以MC曲线比AC曲线更早到达最低点。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上。
在这一点,MC=AC,就是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左,AC在MC之上,AC一直递减,AC>MC,就是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在这一点之右,AC在MC之下,AC一直递增,AC<MC,即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AC是随MC的变动而变动的,当MC下降到一个更低点时,相应的AC也要跟着下降,但它同前面较高水平计算平均值,因此就必定大于MC,以至当MC到达最低点以后转而递增,在其未达到平均值时,AC仍在MC之上,并且AC仍继续递减,直到与递增的MC相交,AC才到达最低点,而后转向递增。
而过这一点之后,情况相反,AC还是随MC的变动而变动,当MC上升到一个更高点时,相应的AC也要跟着上升,但它同前面较低水平计算平均,因此就必定小于MC,即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1、总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
总成本TC是产量的函数,由于没有考虑固定成本这一因素,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表明产品产量为零时,TC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也相应增加,总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边际成本率。
平均成本(AC)是每单位产品的成本,等于总成本与产品产量的比值。也就是:AC=TC/Q=f(Q)/Q。在几何意义上AC是TC曲
线上的任一点与原点O的连线的斜率。AC曲线形状为U型,表明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先递减后递增,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的
2、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
一般来说,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产量很小。随着生产的进行,生产要素利用率增大,产量的增长速度大于成本的增长速度,所以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成本又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不考虑最初的短暂情况,那么,它的变动规律主要表现就是:边际成本先是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增加
而增加,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❽ 微观经济学成本论中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的算法

总成本TC=固定成本+可变成本TVC
平均成本AC=总成本TC/数量Q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数量Q
平均可变成本AVC=可变成本TVC/数量Q
边际成本MC=△TC/△Q=d总成本TC/dQ
边际成本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所以边际成本可理解为TC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即是对总成本求导
例如,某产品总成本为TC=0.5Q^2+36Q+9800
其中固定成本为9800
可变成本TVC=0.5Q^2+36Q
平均成本AC=0.5Q+36+9800/Q
平均固定成本=9800/Q
平均可变成本AVC=0.5Q+36
边际成本MC=Q+36

❾ 如何理解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公式

年运行成本是根据每年的实际成本核算得出,已经与市场挂钩,而原始投资额与残值都是计划拟定的,要通过现值系数、终值系数与市场相联系,才能得出相对实际的平均年成本。

这样两个公式就可以清楚的对比理解了,年金终值系数实际上是现值系数与年利率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