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会计学中摊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释
扩展阅读
文字工具栏变大怎么办 2025-05-24 13:30:57
文字协作工具哪里有 2025-05-24 13:22:28
经营肉类产品从哪里进货 2025-05-24 13:13:09

会计学中摊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释

发布时间: 2023-04-03 23:21:20

⑴ 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是什么样的呢

摊余成本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1)会计学中摊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释扩展阅读:

初始摊余成本就是取得债券的实际成本=买价+相关费用。而所谓的实际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来对债券在有效期内的现金流进行折现,使得折现所得现值总额等于取得债券的实际成本(即初始摊余成本)。

在收到债券利息的账务处理为,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等于初始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这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就是对初始摊余成本的调整额。调整额为正,则摊余成本会增加,调整额为负,则摊余成本会减少。

⑵ 如何理解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用插值法计算出实际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本期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应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120.4125。

⑶ 会计中摊余成本的概念是什么期初的摊余成本怎么计算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摊余成本计算方式:

假设A企业溢价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元,实际发行价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后一次性偿还本金100元。

100×10%×(P/A,i,5) + 100×(P/F,i,5) = 125

其中(P/A,i,5)为利率为i,期数为5期的年金现值系数;(P/F,i,5)为利率为i,期数为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

用插值法计算出实际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本期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应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

=120.4125;

(3)会计学中摊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释扩展阅读:

摊余成本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摊余成本不能在一年之内通过某种经济运作转化为可用资金,例如有企业的长期设备,减值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摊余成本

⑷ 摊余成本科目怎么理解这个科目有什么用

摊余成本科目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这个科目是为了解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提出的科目。

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摊余成本的概念适用于对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中,与实际利率法对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相联系。

将摊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对摊销金融资产(负债)的计量中,根据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的定义,即在定义“当前”时点上,金融资产(负债)摊余成本在金额上等于其账面价值。

实际上,在金融资产(负债)的存续期间,其摊余成本也等于其账面价值。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4)会计学中摊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释扩展阅读帆烂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派轿贺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尘派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⑸ 什么是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的方法,与它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实际利率法。

它俩形影不离。没有实际利率法就无所谓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实际利率法下的必然结果。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如何理解“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见下图。

【提示】

做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分录,是理解摊余成本的一个好的方法,理解后,公式就不用记了。

附:各年会计处理分录:

(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贷:银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20×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

贷:投资收益 l0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3)20×1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

贷:投资收益 10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4)2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

贷:投资收益 109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

贷:投资收益 11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41-45-50-55)59

贷:投资收益 118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等 12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⑹ 谁能通俗解释下摊余成本个什么概念,看了半天都不懂,书本的定义都不知在说什么。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讲个故事吧。比如说,企业发行一种债券,面值是1250元,票面利率是4.72%,期限是5年。

其实企业是想募集1250元的,但是他发现按照他这个票面利率发行的话,没人买。后来企业折价卖,卖1000元。

本来价值1250元的债券,现在卖1000元,果然有人贪便宜买了。比如老王买了一份,很开心,到处跟人家说花了1000元买了1250元的东西,赚了250元。

到了第一年年末,老王收到企业给的利息59元,这时他的邻居跟他说,现在市场利率是10%,你的1000元拿去做投资的话,应该有100元的收益啊,可你现在只收到了59元(1250X4.72%),还差41块钱呢。

老王一听急了,就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说现在我没钱给你,那41块钱就当是我再管你借的吧。老王后悔莫及,但是也没办法,谁让自己贪便宜呢。这样第一年年末,老王自己记账的时候,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借给他们1041块钱了。

第二年年末,老王算投资收益,当然就要用1041的本金来算了(1041X10%=104.1),这时企业还是给老王59块钱,差了45块钱,老王又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还是没钱,这时老王自己说,那45块钱就当是我借给你的啊。回家后,老王恨恨的说,我可是已经借给他们1086块钱了(1041+45)。

暑去秋来,春来夏往,时间如梭。转眼到了第五年末,企业借的钱到期了,老王算了算,尼玛,老子刚开始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1250块钱的债券,以为捡到大便宜,谁知道最后总共借给他们1250块钱。

这时企业给老王送来了1250的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59元,还送给老王一面锦旗“助人为乐、品德高尚”。现在老王再也不买债券了,改去学会计去了。案例中,每一期的本金就是摊余成本,就是把这250块钱分摊到每一期。

因为一开始卖1250没人买,企业就卖1000,剩余的250分摊到每一期收,最后总共也能收到1250,。可以用这种方式理解。如果是溢价发行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6)会计学中摊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释扩展阅读: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⑺ 什么是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指用实际利率作为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实际利率是将未来合同现金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

摊余成本并不是通常会计上理解的成本,而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通俗点说,一项资产的摊余成本就是债务人还欠你多少钱,一项负债的摊余成本就是你还欠债权人多少钱。

计算公式是这样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己收回的本金-己发生的减值损失

没看懂是正常的,下面改编CPA会计教材中第一个涉及到摊余成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帮助大家理解一下摊余成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例】20X0年1月1日,小明以1000元购入小李公司的5年期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付息,每年付息59元,到期支付本金,以上条件可算得实际利率为10%。

第一年年末,小明自己盘算,这笔投资可以收到的利息是1000元本金与10%的实际利率计算得到的100元。可是小李公司实际只能支付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得到的59元。小明拿到59元后很不爽,去找小李公司理论,小李公司说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再付给你41元,就算我们又问你借了41元吧,等债券到期时一起还给你。小明心想,现在你已经欠我1041元了。

这个1041元其实就是债券的在第一年年末的摊余成本,可以套用一下上面的公式,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000元)+投资收益(100元)-应收利息(59元)-己收回的本金(0)-己发生的减值损失(0)。

第二年年末,小明自己盘算,这笔投资可以收到的利息是新的本金1041元与10%的实际利率计算得到的104.1元。可是小李公司实际只能支付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得到的59元。小明又去找小李公司理论,小李公司说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再付给你45.1元,就算我们又问你借了45.1元吧,等债券到期时一起还给你。小明心想,现在你已经欠我1086.1元了。

这个1086.1元其实就是债券的在第二年年末的摊余成本,可以套用一下上面的公式,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041元)+投资收益(104.1元)-应收利息(59元)-己收回的本金(0)-己发生的减值损失(0)。

以此类推,省略中间年份的分析,可以通过这张表计算得到每期期末的摊余成本。

金额单位:元

年份 期初摊余成本(a) 实际利息收入(b) 现金流入(c) 期末摊余成本(d=a+b-c)

20X0 1,000.00 100.00 59.00 1,041.00

20X1 1,041.00 104.10 59.00 1,086.10

20X2 1,086.10 108.61 59.00 1,135.71

20X3 1,135.71 113.57 59.00 1,190.28

20X4 1,190.28 119.03 59.00 1,250.31

到了第五年年末,小李公司支付59元利息后,小明可以向小李公司要求偿付的金额为1,250.31元,省略尾数即为小李公司发行债券的票面金额1250元。

⑻ 什么是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但也有两种特殊情况: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2)贷款。已经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摊余成本也不等于账面价值,因为其摊余成本要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⑼ 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指用实际利率作为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实际利率是将未来合同现金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

摊余成本并不是通常会计上理解的成本,而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通俗点说,一项资产的摊余成本就是债务人还欠你多少钱,一项负债的摊余成本就是你还欠债权人多少钱。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⑽ 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摊余成本的意思如下:

摊余成本概念的准则界定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最先提出了“摊余成本”的概念,并以数量计算的方式给出了金融资产或金融乎轿负债(以下简称金融资产(负债))定义。亏李金融资产(负债岁空肆)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摊余成本是指用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相当于借了对方的钱,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支付就获得了资产,那么借了别人多少呢?可以是现在就全部付款的话应支付的金额,也可以是将未来的应付款项折现,这就是借到的钱,即期初摊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