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绝对成本差异怎么计算
扩展阅读
产品设计在哪里学习 2025-07-02 18:50:42
怎么进中国石油系统 2025-07-02 18:49:50

绝对成本差异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 2022-12-10 20:46:42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❷ 成本差异的成本差异的计算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总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1)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部门的原因,也有非生产部门的原因。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才能确定,但主要责任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主要责任部门是采购部门。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量差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部门还是生产部门。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价差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亦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一般而言,这种差异的责任不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量差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式中,工时既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这取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工时。
(2)耗费差异――价差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
(1)两差异法
两差异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
①耗费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②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三差异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能力差异 (又称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其中,耗费差异与两差异法中的耗费差异概念和计算都相同。两差异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效率差异
即: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❸ 成本差异率怎么算

(1)4月5日,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0(1000×10)
材料成本差异 600【超支】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0600
(2)4月15日,购入材料,材料尚未入库: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5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30
贷:银行存款 69030
(3)4月20日,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甲材料 59600[(6000-40)×1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59000
材料成本差异 600【节约】
(4)4月30日,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 7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70000(7000×10)
材料成本差异率=[(-500)+(600-600)]÷[40000+(10000+59600)]×100%=-0.4562%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70000×(-0.4562%)=-319.34(元)
借:生产成本 -319.34【红字】
贷:材料成本差异 -319.34【红字】

❹ 绝对成本,比较成本的计算

1、“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的区别是:“绝对成本”是一种物品生产出来所必需的成本;而“相对成本”是不同地方,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所需要不同的成本。 2、绝对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必须增加收入,节约支出,即开源节流。绝对成本控制,是控制支出,降低消耗,属于节流方面。 3、“绝对成本”的基本内容: ①按照先进企业的成本水平,作为本企业成本指标,实行成本绝对额层层控制; ②企业把成本指标交给职工学握,成本耗费高,可分配的利益就少,收入就少;成本耗费低,可分配的利益就多,收入就多,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价值在成本的绝对数内互相转化,此消彼涨; ③将各项收入全部列入成本,实行两级分配,第一级分配按企业经济效益确定,第二级分配按职工贡献确定; ④原材料供应部门实行开架领料,明码标价,接受厂内单位订料; ⑤处室实行最低经费限额包干制; ⑥技术干部实行骋请制,按照能力和贡献发放聘金; ⑦用“成本券”作为核算手段,厂内各单位经济往来,按成本价格结算; ⑧绝对成本控制不是长期固定在一个水平上,而要逐步升级,由本地区先进水平逐步上升为全国或国际先进水平; ⑨技术改造项目使成本降低部分,属于企业和社会所有。

❺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有哪些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账务处理分录:
1、购入材料收到发票等结算单据时,按实际采购价格及相关的费用。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2、材料验收入库,按计划价格计入原材料科目,计划价格与采购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3、领用材料,按计划价格出库
借:生产成本(或其他)
贷:原材料
4、月底结转出库材料的成本差异,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余额+本期材料入库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原材料(计划成本)余额+本期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不包括月底暂估入库的材料成本))。
应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出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注意有正负号)
结转分录:
借:生产成本(或其他)
贷:材料成本差异(金额为上面计算的应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正数为正,负数为负)
例: 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计划成本为18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50元;本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800元,计划成本为72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生产领用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5400元。
要求: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3、会计分录
解题:
1、差异率=[-50+(6800-7200)]÷(1800+7200)=-5%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5400×(-5%)=-270元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400+(-270)=5130元
3、具体分录为:
(1)购入时
借:材料采购 6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76
贷:银行存款 7276
(2)入库时 借:原材料 7200
贷:材料采购 6800
材料成本差异400
(3)本月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 5400(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 5400
(4)月底结转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 270(发出材料分摊的差异额)
贷:生产成本 270

❻ 成本差异的分析公式是什么

(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价差)=(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实际数量。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单位产品所耗用工时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每小时计划工资成本;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影响(价差)=(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实际工时。

❼ 成本差异率怎么算

成本差异率如何计算:
成本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计划成本+当月入库计划成本)×100%
成本差异率是指成本差异额与计划成本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成本差异额,是指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正数表示超支差额率,负数表示节约差额率。

❽ 成本差异怎么算

计划成本和实计成本之差即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成本差异。成本差异是企业实行计划成本核算材料成本时才用的。比如企业计划A材料的成本10元而实际A材料购买价11元,材料成本差异1元。

❾ 材料成本差异和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怎么算啊

材料成本差异率=(-1600+1000-2400)/(80000+50000+70000)*100%=-1.5%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5%*160000=-2400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60000-2400=157600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1600+51000+67600-157600=39400
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的70000=67600+2400
望采纳

❿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入、发出及结存,按照计划成本计价。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其本质上还是实际成本,只是将实际成本分为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