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本表怎么做
、原材料费用,这是制作表格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内容。表格里要体现要长,宽,厚度,价格,面积等。
2、加工费,有的产品需要外加工,表格里要体现出来。比如厂内没有激光割,产品表面要涂装等。
3、开模费,有的产品要另外开模,不开模成本可能会更高,所以表格里最好要体现开模的预估费用。
4、包装费,产品做好后采用什么方式包装,表里要体现出来。比如用纸箱还是其它的东西包装,这些都会产生费用。不同的包装方式,成本也不一样。
5、其它费用,其它的小配件,或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可归结到这一类。细分一点还包括厂内的人工费,水电费等。
6、售后服务费,有的产品维护成本高,也可以把售后服务费这一块加到其它费用里。总之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B. 赠送客户产品如何做账纳税
一、自产(按税法规定视同销售)
1、赠送的时候(自产的产品为前提)
借:营业外支出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二、外购
1、入库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
2、赠送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库存商品
(2)赠送商品成本明细表怎么做扩展阅读: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原材料”等科目。
确认盘亏、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等科目。
期末,应将“营业外支出”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是企业财务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C. 销售成本表怎么做
1、进货表货号,名称,规格,单价,数量,金额。
2、销货表日期,货号,名称,单价,数量,金额,进货价其中的名称、进货价根据货号从进货表获取。
一是稽查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的单价,有些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的销售利润,故意提高产品单价结转销售成本,降低库存产品的成本;稽查时根据“产成品”明细账把结存产品单价与贷方结转销售成本的产品单价进行比较。
如果两者有较大出入,说明结转销售成本的单价有问题,需按结转销售成本的计价方法进行复核调整。
二是审查结转销售数量是否正确。稽查结转销售成本计价方法,是在肯定销售数量正确的情况下计算的,如果结转的销售数量不实,企业多转产品销售数量,则销售成本总额亦随之扩大;稽查时要以“销售汇总表”中的销售数量与“产成品”明细账贷方结转销售成本的数量进行对照核查。
三是查看产品差异(采取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是否在已售产品与结存产品之间合理分摊,转入销售成本的差异额是否正确。要验算结存产成品所负担的差异率与转入销售成本的差异率是否一致,即差异额除以产品结存数量。
D. 成本核算明细表怎么弄
1、打开工作表,制作以下形式的表格。字段包括:产品品号、元器名称、数量、单价等。
E. 赠送给客户产品,如何做帐
1、赠送给客户的产品视同销售,借记:销售费用
贷记:产成品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值增 税)(必须按正常售价计算)
2、做宣传用自己的产品同上视同销售,
借记:管理费用(宣传费)
贷记:产成品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必须按正常售价计算)
F. 赠送库存商品给客户怎样做账
赠送库存商品给客户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视同销售行为: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非同一县(市),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9、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6)赠送商品成本明细表怎么做扩展阅读: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11月28日,财税(2005)165号文件:
一、纳税人以代销方式销售货物,在收到代销清单前已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
二、对于发出代销商品超过180天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视同销售实现,一律征收增值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代销商品满180天的当天。
视同销售行为是从会计和税法两个角度来说的,会计上认为这些行为由于大多数不符合常规会计上的收入确认标准,而从税法上看,它们与销售行为类似,所以需要缴纳增值税,并对其所获相关收益进行计量并对其所得缴纳所得税。
无论是对外直接销售,还是内部自己使用,在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金时,一律是按照其产品的市场价而不是按成本价。
G. 赠送商品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赠送商品的账务处理:
1、赠送的礼品、物品,根据赠送的对象不同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款),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视同销售的情形: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非同一县(市),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他机构用于销售;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H. 赠送商品如何进行成本核算,该走什么科目
1、赠送其他单位的商品,商品成本及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列支科目为“营业外支出”,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
2、接收其他单位赠送的商品,如果取得相关增值税发票,则相应确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方科目是“资本公积”,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
贷:资本公积
3、如果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不确认增值税进项额,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资本公积
(8)赠送商品成本明细表怎么做扩展阅读:
计算成本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