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转移为什么这么便宜
扩展阅读
怎么画钻石水彩 2025-07-28 21:53:34
裱画的工具哪里有买 2025-07-28 21:45:46
八三年五元钱什么价格 2025-07-28 21:44:21

成本转移为什么这么便宜

发布时间: 2022-12-07 03:33:23

Ⅰ 什么叫转移成本

转移成本是指客户从一个企业转向另一个企业需要面临多大障碍或增加多少成本,即客户为更换企业所需付出的各种代价的总和。

转移成本可以归为一下三类:第一类是时间和精力上的转换成本,包括学习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第二类是经济上的转换成本,包括利益损失成本、金钱损失成本等;第三类是情感上的转换成本,包括个人关系损失成本、品牌关系损失成本。相比较而言,情感转换成本比起另外两个转换成本更加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1)成本转移为什么这么便宜扩展阅读:

转移成本的成因

在网络经济下,消费者的转移壁垒或被厂商锁定的成本很大程度来源于市场网络外部性特征,即消费者的效用会随着使用该商品的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消费者在不兼容的品牌之间转移则意味着网络效用的损失或不同网络效用的替代差异。在网络经济中,锁定和转移成本是规律,而不是例外。

Ⅱ 为什么中国工人成本低外国人把工厂都开在中国,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以至于中国变成世界工厂为什么中国

中国人工成本可不低啊,比东南亚都高了几倍了,比西非国家更高得多,但国外都在中国开厂的原因并不是看中人工成本,而是中国及其完善的配套与产业链,光完善的物流体系都不知道省多少物流成本了,这才是人家所看重的。现在很多媒体都在报道现在外资撤离,工厂都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但是他们却从来不报道今年中国的FDI增加了多少?!因为不黑中国的经济不行啊。
还有你说的为什么不能让身价高?当年越南就干过这样的蠢事,自己的产品没竞争力却强行提高身价。所以为什么中国现在成为山寨大国,从山寨中获得技术基础才能有创新的能力,创新不是拍脑门子就能出来的,要长久的技术积累才能下来。
其实现在中国这几年人工成本不断在上涨了,政府每年在提高最低工资,所以很多受不住的工厂都倒闭了,上涨始终要有个幅度,不能一步登天。近几年不是在搞产业升级吗?提高人力成本就是一个手段,其实政府老早就发现了,当一个企业增加几个百分点的人力成本就受不了的话,就证明这是一个高耗能低产能的淘汰企业,如果继续留着这种僵尸企业才是人工成本一直停滞不前的最大阻碍。

Ⅲ 经济学中的转移成本是指什么

转移成本
转移成本是消费者在购买一件商品以取代原有商品的过程中,过渡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比方说在19世纪的美国,南方使用的是5英尺轨距的铁轨,而北方使用的是4.85英尺轨距的铁轨。南北战争之后,北方获得了胜利,所以便决定统一南北方的轨距。如果我们将统一南北方轨距视作是一项消费行为的话,那么北方用来造新的钢轨和新的路基的费用属于消费成本的话,那么为了使南方的火车能够适用于4.85英尺轨距的铁轨而改造火车轨距的费用就属于转移成本。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件商品的消费成本一样的话,那么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转移成本低的商品。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一件商品的转移成本越高的话,那么消费者越不愿意进行这次的消费行为。还是以上文的美国为例,由于统一轨距的转移成本很大,所以当时的美国国会迟迟没有下定决心统一轨距,而是采取了诸多的过渡措施。这么一拖就是三十年,直到1886年,南方超过11000英里的铁轨才被改变成为标准的4.85英尺的铁轨。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一件商品的转移成本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忠诚度,使消费者轻易不愿意改投它家。

http://ke..com/view/64679.html?wtp=tt

Ⅳ 全部成本转移价格为什么存在很多缺点、可能是最差的选择呢

全部成本法下,管理层为了降低单位存货成本,增加利润,过量生产,对企业不利

Ⅳ 什么是产品转移成本

产品转移成本是:“会令用户变更产品或供应商的行为变得困难或付出更大代价的所有因素”,注意是所有因素。

具体到比如网站、手机等等科技产品的时候,就是会包含“用户在从一个网站转换到另一个网站的过程中感知的货币成本和感知的时间、精力的损失以及心理上的障碍等非货币成本”

这么说很抽象,用楼上的例子来举例顺便做一些夸张的假设,iPhone和Nokia,作为一个Nokia用户,可能尽管我觉得Nokia体验极差除了砸核桃没有其他用处,但我之前被Apple面试拒了,所以我对apple存在极大的偏见,立下毒誓此生不再使用apple的产品。

当然,上面的例子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回到定义上来,根据国内外对转移成本的定义,多数情况下转移成本会包含以下的三类:程序型、财务型和关系型。

首先,程序型的转移成本最典型的的比如注册、填表等诸如此类的paper work,书面意思为:“当顾客要获得一项产品或服务时,他们必须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使得顾客在购买过程中进行更多地投入”。

用校内和微博举例,我的校内用的好好的,现在让我去开一个微博,但是注册的时候一会儿要填身份证、一会儿要填手机号、密码必须有大小写数字和符号……这些都增加了微博的转移成本,亦即要从校内转移到微博上的成本较高。

其次,财务型转移成本,我在网吧A充了200块的会员,网吧B说我这里上网比网吧A便宜五毛钱,对于多数的用户,是不会放弃网吧A的200块的,至少是在花完之前。

最后是关系型,这一点其实属于心理层面的东西。社交网络是个很好的样本。QQ上有我多数的好友,而微信和QQ关联之后,只要QQ好友有微信我便可以在微信上找到他,那么我从QQ转移到微信的“成本”是很低的。

而如果我这时候去用人人网,可能我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一个好友都没有,那这里损失掉联系的好友就会很多;当然这个例子有一个硬伤,就是我可以两个都用。

更直观的例子是某一个原料换供应商、换采购商的时候,之前合作的越久的供应商和采购商,其关系型的转移成本就越高,因为如果转移新的合作伙伴,就需要重新去建立接触、洽谈、信任、默契等等。当然如果通过某些方法比较之后发现盈利会大于这些转移成本,那也是有可能发生转移的。

Ⅵ 如何提高大客户的转移成本

在与企业的交往中,大客户通常会发现:如果想要更换品牌或供应商,会受到转移成本和只能从现在的供方获得的延迟利益的限制。

这种现象在软件工业中更为明显,各公司竟相向客户提供免费网络软件,引导其使用他们所提供的软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倘若换软件,客户学习新软件所花的时间就会成为一种转移成本,这样,如果新品牌没有显着的优越性时,客户便自愿重复使用老牌子。

所以,企业构建转移壁垒,使大客户在更换品牌和供应商时感到转移成本太高,原来所获得的利益会因为转换品牌或供应商而流失。这是一个加强大客户忠诚度的好办法。那么,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具体说来,常用的方法有:

(1)利用契约关系锁定客户。很多公司使用契约,客户与公司之间的结构性联系使客户很难改变供应商。客户之所以被锁定,是因为如果打破这种状态,成本将得不到补偿。

比如,银行向客户提供一定期限的住房抵押贷款,规定在到期之前如果客户要作出更改,就要缴纳罚金,这样就建立了一种结构性的壁垒。

(2)频数营销。紧紧拉住客户,鼓励客户的重复购买行为。

比如,只要客户不断重复购买或只和这一家公司来往,客户就可以得到奖赏,包括优惠、额外产品和服务等。

(3)捆绑式销售。客户在一家供应商购买所有的产品,可以享受整体费用优惠,实现买卖双方的效益双赢。

比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其他电信运营商都采用了捆绑式销售。联通将移动电话与固定通信产品进行捆绑,宣传其全业务的优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对市话和长话业务的捆绑销售等。这些捆绑销售起到了稳定客户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使客户实现一站式购齐,而且捆绑式服务所产生的费用一般相对便宜,能为客户省钱。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Ⅶ 如何最低成本的转移资产(直系亲属)

1.如果你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房产和汽车也不是登记在公司的名下,即使公司破产了也不会对这些财产产生任何影响的,也就是说债权人不能以这些财产抵偿债务。在有限责任公司的情况下,登记在自己的名下就可以,根本就没有必须办理过户手续。
2.如果将这些财产赠与或者过户给子女,视为赠与,婚姻法明确规定,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父母赠与的财产,除非父母明确表明赠与给一方,否则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作为共同予以分割。

浙江东辰律师事务所01号咨询员

Ⅷ 什么叫转移成本

转移成本是顾客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所需支付的各种成本的总和。

转移成本可以归为一下三类:第一类是时间和精力上的转换成本,包括学习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第二类是经济上的转换成本,包括利益损失成本、金钱损失成本等;第三类是情感上的转换成本,包括个人关系损失成本、品牌关系损失成本。相比较而言,情感转换成本比起另外两个转换成本更加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例如,在19世纪的美国,南部使用5英尺的铁轨,而北部使用4.85英尺的铁轨。南北战争结束后,北方取得了胜利,因此决定统一南北尺度。

如果将南北轨距统一视为一种消费行为,则北部新建铁路和新路基的成本属于消费成本,改造列车轨距使南部列车适合4.85英尺轨距轨道的成本属于转移成本。

转移成本的原因

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的转移壁垒或制造商锁定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即消费者的效用随着商品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消费者在不兼容品牌之间的转移意味着网络效用的丧失或不同网络效用的替代差异。在网络经济中,锁定和转移成本是规则,而不是例外。

当产品和技术的标准化还不完善(或系统间不兼容)时,消费者和制造商如果自愿从一个网络(产品)转移到另一个网络(产品),将面临许多障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转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