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发出存货的成本如何从计划调整到实际成本
扩展阅读

发出存货的成本如何从计划调整到实际成本

发布时间: 2022-12-06 03:58:20

Ⅰ 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期末应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这是为什么

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期末应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因为月末会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先结转计算成本先,再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后,就是变成了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Ⅱ 初级会计实务:关于存货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核算

-4.03%表示本月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节约了4.03%
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未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在计划成本下材料的总分类核算,明细分类核算,收发与结存都是按计划成本价登记的)
所以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成本差异—L材料(2900000*4.03%=116870) 11687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0600
---辅助生产成本 24180
制造费用 10075
管理费用 2015

Ⅲ 计划成本法怎样进行存货核算

计划成本法的核算公式:

1、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数量×计划单价;

2、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3、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4、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

(3)发出存货的成本如何从计划调整到实际成本扩展阅读

核算程序

企业应首先考察与存货成本相关的各种因素,规定存货的分类、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单位计划成本。除一些特殊情况外,计划单位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

其次,取得存货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取得存货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中,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进行登记。

还有,平时领用、发出存货都按计划成本计算,账户,经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

Ⅳ 怎样将实际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应该设置“材料采购”、“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三个科目:
“材料采购”科目核算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
“原材料”科目核算按计划价格从“材料采购”科目结转过来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材料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金额。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为正数,余额在借方;反之,本材料成本差异为负数,余额在贷方。
平时材料申领、加工、转移等操作,会计部门均以计划成本进行核算。到月底要将发出的材料调整为实际成本需要将正差异(或负差异)加到材料的计划成本中去,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首先要计算当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然后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乘以(1+材料成本差异率)才可得到企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十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十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当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当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Ⅳ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主要有: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一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法
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2、移动加权平均法。
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三)个别计价法
它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Ⅵ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在什么时候调整为实际成本

在会计实务中,大型的企业公司由于业务量大,企业与企业之间长期的供销合作,诚信誉度,所采取的日常采购暂收暂付估价预算核算的一种方法。但会计核算必须是实质重于形式,当某业务终结后,应及时办理业务的实际成本核算和账户结转。

Ⅶ 如何按计划成本核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求答案

对于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发出材料的成本平时可先按事先制订的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确定,月终再通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额,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Ⅷ 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是什么

(一)先进先出法。x0dx0a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一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x0dx0ax0dx0a(二)加权平均法。x0dx0a加权平均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x0dx0a1、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x0dx0a公式为:x0dx0a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x0dx0a本x0dx0a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x0dx0a=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x0dx0a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x0dx0a2、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x0dx0a公式为:x0dx0a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x0dx0a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x0dx0a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x0dx0ax0dx0a(三)个别计价法。x0dx0a它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x0dx0a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x0dx0a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