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扩展阅读

如何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发布时间: 2022-11-29 21:32:06

‘壹’ 结转原材料采购成本

结转材料采购成本意思是将采购材料时发生的成本计入原材料的成本中,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购买价款+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采购成本不包含进项税额;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进项税额包含在其采购成本之中。

采购费用可分为直接采购费用和共同采购费用两种。
1、直接采购费用是指发生时能直接确认应由某种材料负担的费用,该种费用发生后直接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2、共同采购费用是指应由多种材料共同负担的采购费用,该种费用发生后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分配标准主要有采购数量、价格等。

‘贰’ 材料入库,结转采购成本怎么做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2)如何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扩展阅读

与材料采购的区别

在做会计分录时,这是两个不同的会计科目。

“在途物资”这个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是企业按实际成本进行的会计核算,用于企业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者尚未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应根据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借记“在途物资”等科目,待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再贷记“在途物资”。

“材料采购”这一会计科目是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取得原材料时,先通过该科目核算。

‘叁’ 如何计算,结转材料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一、实际成本法的帐务处理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价入账)
贷:应付账款(估价)
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记账凭证冲回,以便下月付款后,按正常程序记账。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1)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预付款项不足,补足上项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预付款项多付,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二、计划成本的帐务处理
1.货款已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2.货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月末发票账单未到,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价)
月末,调整差异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超支作相反分录)
4、材料成本发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月末,调整计划成本,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超蓝节红原则!

‘肆’ 怎么结转采购成本

首先,采购成本在原材料入库,即借记“原材料”以后,就是以库存成本的概念体现的,所谓结转采购成本,准确地表达,是结转库存成本,是根据原材料的领用出库,按照既定的计价方法进行核算的。

具体是按照实际成本法还是计划成本法,是要由特定企业选择应用的,这种计价方法不但应用于原材料出库,在原材料入库时也表现出不同,主要区别就是是否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根据原材料的领用去向,大致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原材料

拓展资料

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采购成本不包含进项税额;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进项税额包含在其采购成本之中。

采购费用可分为直接采购费用和共同采购费用两种。

1、直接采购费用是指发生时能直接确认应由某种材料负担的费用,该种费用发生后直接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2、共同采购费用是指应由多种材料共同负担的采购费用,该种费用发生后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分配标准主要有采购数量、价格等。

‘伍’ 结转材料实际采购成本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涉及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即:
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同时作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
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下: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记借方,节约记入贷方)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此种方法,以计划成本作原材料入库处理,但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帐款(计划成本)
下月初用红字冲减,待发票帐单到达后再作购入处理。
4、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设置:
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节约差异
发生额:购入材料超支差异
发生额:(1)购入材料节约差异
(2)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
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在计算出差异率后,用各车间、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率相乘,求出各种产品和各车间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以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材料成本差异为依据,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希望能帮到你

‘陆’ 月末结转本月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这怎样做会计分录

一、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月末结转本月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在途物资
三、当企业在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用在途物资;当企业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用材料采购。
原材料账户:
1、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材料实际成本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包括各种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配件、燃料等,不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外购商品。
3、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实际成本(包括买价和运杂费);贷方记减少,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4、明细账户:按原材料的保管地点、类别设置二级科目,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
四、在途物资账户:
1、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3、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记减少,登记已入库的材料成本。
4、明细账户: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6)如何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扩展阅读:
1、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2、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3、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原材料科目

‘柒’ 材料入库,结转采购成本怎么做

采用实际成本购进原材料,货款已付、货物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材料验收入库,计算并结转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材料投入生产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7)如何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扩展阅读:
账务处理:
(一)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时,
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科目。
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科目。
小规模纳税人等不能抵扣增值税的,购入材料按应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
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三)月末,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包括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
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
将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
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借记本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材料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