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猪养殖利润从哪里来怎样降低养猪成本
生猪养殖利润来源就是通过技术和经验不断的降低成本,就可以达到客观的利润。
降低成本:
一、鸡粪喂猪。为了降低养猪成本,养猪户应同时饲养一定数量的鸡,利用鸡粪喂猪。鸡粪经过加工处理、烘(晒)干杀菌,或鲜收加在饲料中喂猪,不降低营养水平,能达到节约饲料的效果。
二、开豆腐坊养猪。加工豆腐中,产生的豆腐渣和豆浆水其粗蛋白质含量高,用来喂猪,猪增重快、出栏早。
三、开油坊养猪。配制全价饲料,需要豆饼。市售豆饼一般价格很高,加工油料,可利用榨油后的豆饼,也可利用榨油后的胡麻饼、葵花饼、花生饼、菜籽饼、油籽饼(和豆饼营养价值相当)调配全价饲料,这样可降低养猪成本。
四、种草养猪。种草即是种青饲料,青饲料要选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合猪食用的品种,并要多品种搭配,使各种青饲料的营养互补,同时还要有利于青贮。如能满足猪全年青饲料的需求,可代替50%~60%精料。可种植的青饲料有:鲁梅克斯、串叶松香草、紫花苜蓿、美国菊苣、美国籽粒苋、俄罗斯饲料菜等。
五、酿酒、酿醋养猪。利用酒糟、醋糟配制全价混合饲料喂猪,猪爱吃,生长快。
2. 猪价越跌越猛,怎样才能让养猪户减少损失
猪价越跌越猛,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养殖户,对于养殖户来说,养猪必需的成本是不可减少的,但是猪肉价格过低,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存在亏本的现象,那么从养殖户的角度来说,应该怎么应对这种变化呢?市场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猪肉价格变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关注市场状况,采取对应的措施,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除了上文我们说到了因素之外,养殖户还应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这样就可以将养殖的成本控制到最低,当猪肉处于价格比较低的时候,要加快更新的速度,淘汰一些产能比较落后的猪,提高整个养殖场的生产效率,控制生产升本,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
3. 农村养猪怎么减少成本,控制风险有什么好的办法
要控制养殖总数。农村养殖一定一次性不可以养殖比较多,并且养殖时还要瞅准市场的需求。例如一年可以分3-4次购入小猪崽,一次购入2-3头,那样就可以平摊减少经营风险,与此同时一次性投资成本也不高,而且还能紧随第一次生猪出栏率市场销售后在购买第三批小猪崽,那样循环往复就可以确保周年纪念有生猪供货,能够进一步降低价格行情稍低风险性等。关键在于减少"猪种"成本费。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精饲料能自己在农村选购饲料原材料依照预混料配方进行生产,乡村购买的粮食作物及粮油加工副产物未经零售商,价格低。预混料配方一般是公开的,保密的是饲料,市场上有饲料售卖的,可以购买饲料添加自身配的精饲料中,质量与饲料生产厂家基本一样,其费用将下降25%之上。假如懂饲料添加物设计方案得话自主设计饲料降低成本大量。
4. “养猪大户”被曝买不起猪饲料,出现猪吃猪惨剧,养猪的该何去何从
“养猪大户”被曝买不起猪饲料,出现猪吃猪惨剧,养猪的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一些流动资金,其次是协调对应的饲料供应商,再者就是减少对应的一些规模,另外就是分时段进行售卖。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养猪大户”被曝买不起猪饲料,出现猪吃猪惨剧,养猪的该何去何从。
一、应该加强自身的一些流动资金
首先是应该加强自身的一些流动资金 ,对于养猪大户而言应该加强自身的流动资金,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手段可以使得养猪大户获得更多的一个舒缓期间,可以让他们有更高的一个自主权。
养猪户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对于猪的饲料喂养,并且提前吨饲料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一些发展的需求,并且需要预留一些流动资金才可以更好地运转对应的一些业务。
5. 如何降低生猪养殖成本
降低养猪成本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六条:
1.喂杂种一代猪
当地土种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猪、汉普夏猪、长白猪等)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养效果好。因此,要在养猪户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技术。
2.喂配合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配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全价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而不浪费,且日粮容积与猪的采食量相适应,饲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饲料必须生喂,严禁煮熟,可拌成湿拌料(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
3.实行保护性养殖
①改善猪舍小气候。传统的土法养猪,猪舍内温度、湿度均顺其自然,导致夏秋高温多湿,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猪的生长潜力。因此,夏秋季可在猪舍外栽植藤蔓类植物遮阳降温,冬季推广塑料薄膜暖棚养殖技术,不断改善猪舍小气候。②定期搞好驱虫和疫病免疫注射。
4.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
传统的吊架子育肥是把猪的育肥期分成几个阶段,按各个不同阶段采用精料、粗料结合进行催肥。此法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猪生长慢,周期长,出栏率低。如果改用断奶后的小猪到出售前的肥猪一直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日龄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的直线育肥,可有效地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
5.供给充足的饮水
猪体内1/3~1/2的重量是水,细胞代谢及各种生化反应都要在水的参与下才能进行。缺乏水则影响猪的食欲,降低对饲料的利用率。
6.适时屠宰
肉猪生长可分为幼猪、中猪和大猪三个阶段,各阶段猪每增重1千克平均耗料量依次为2.5、2.9和5千克,而且当体重达到90~100千克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猪超过90千克后越养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千克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屠宰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千克屠宰最合适。
6. 猪价跌破成本线,牧原缩水1300亿,为何还有猪企斥巨资养猪
猪价下跌,公司开始亏损了,怎么看都不应该扩大规模,养猪企业是不是脑袋傻了?我觉得并不是,一半是无奈只能扩张,另一半是等下一个周期;为什么这么说呢?
养猪企业上市后,企业就不是一个人的了,所以业绩很重要,规模非常重要,股东们只看到了这个情况,要求发展,所以这个时候亏钱也想着投资,等以后还要赚钱,真正懂养猪的很多人说了并不算,这样就会给公司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如果是资金链条断了,后边就完了;如果坚持了下来,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些;
养猪是一个大行业,永远都会存在,所以大企业要发展,要下个周期赚钱肯定也得一直扩大规模,除非是没钱了;现在看牧原的利润还是不错的,公司放着那么多钱,股东还有公司肯定也想继续投资;而且当时为了打压猪价,上边也给养猪企业下了出栏的目标,所以也得扩大规模来完成了;
上市企业缺钱以后借钱还是很容易的,所以只要专注主业好好做一般都没问题;再有真正的大股东们都在股市赚很多钱,高价的时候卖给散户,股价低的时候又接回来,这样他们优势就很大了;
猪价现在下跌不赚钱,股市下跌是正常的,而且还会继续下跌很多,直到下个周期猪价出现反弹;咱们散户养猪人,淘汰弱残,想办法降低成本,控制好猪别发生非州猪瘟就能熬过去了;
猪价跌破成本线,牧原缩水1300亿,为何还有猪企斥巨资养猪?
要知道牧原是老养殖企业,有丰富的养殖经营管理的经验,他不比去年冲着养猪高额利润和政府的补贴而来的企业,猪肉是国人的主要肉食品,现在有的猪企斥巨资养猪是聪明的做法,这批肥猪什么时间出栏?是在春节前出栏,出栏时间恰好是肥猪价格高的季节,现在新涌入养猪业的新企业亏本惨重,基本没有多少企业能够有胆量和能力斥巨资养猪,养猪企业少了,竞争力减少了,春节猪肉价格就会恢复正常的价格,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这次肥猪价格持续下降,与养殖企业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企业不懂养殖业的经验管理,是养猪业的门外汉,不懂就要交学费,门外汉是要交学费的,这些企业没有经营过畜牧业生产,所以都是按照工业生产方式养猪。这些养殖企业一是在不适宜出栏的季节仍然大量养殖出栏肥猪,使市场肥猪长期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肥猪价格持续下跌。养猪人都知道,春节后到端午节前是一年中猪肉消费的淡季,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最便宜的季节,一般都要控制在这段时间内的肥猪出栏数,尽量减少肥猪的出栏。今年春节后在这段时间内新投资跨界养猪企业争先恐后大量出栏肥猪,造成肥猪在猪肉消费淡季大量出栏上市,形成了肥猪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肥猪价格长期萎靡不振。二是养殖企业人为地增加猪肉消费淡季的猪肉供应量,一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发现市场的肥猪价格持续下降,他们按照工业生产方法囤积可以出栏的肥猪进行继续养殖,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间肥猪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知道大肥猪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一般是两头大肥猪的出肉量相当于三头正常出栏肥猪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猪肉供大于求,价格就会持续下降。本来春节后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养殖企业的这个不当操作使萎靡不振的猪肉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三是生产没有计划,盲目扩产,盲目竞争导致肥猪的出栏数量大增。四是屠宰企业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对白条猪继续降价,白条猪下降幅度小,导致猪肉的消费量没有增加,销售量不增,出栏肥猪大增,市场上猪肉价长期维持在高价位上,餐饮业被迫维持原来的销售价格,导致猪肉消费量维持不变。
从年初开始,肥猪价格持续下降,早在一个多月前肥猪就已经亏本了,肥猪亏本主要是由于育肥仔猪费用高,一般占肥猪市场成本的40%左右,每斤肥猪的育肥仔猪费用就达到6元左右,如果销售价格低于每斤13元就已经亏本了,仔猪的高费用造成了肥猪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现在养殖企业是严重亏本,这次肥猪价格长期持续下降,养猪人是亏惨了,去年所赚的钱逐渐倒出, 现在国内生猪养殖数量仍然不足,根据统计,现在生猪养殖数量仅恢复到2017年的95%,我国每年生猪的正常递增是5%左右,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发展速度,缺额在20%左右,因此,国内的生猪生产并没有饱和,与正常发展速度比较,缺口还是大的,到秋季后进入猪肉消费旺季,肥猪供应的缺口就会显示出来,猪肉价格是要上升的。国家只要现在把目前多余的肥猪收购一部分,使市场供需达到平衡,肥猪价格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的价位。现在大肥猪存栏量已经大幅度减少,等待出栏的肥猪数量也不多,并且近期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也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得这些国家不得不加大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国外在着急“抢猪肉”,国内也会抓紧趁肥猪价格低的时期冷贮猪肉以供应激。一些养殖企业亏本惨重,有的已经没有能力继续从事于养猪,在这次竞争中将被淘汰出局,从事于原来的产业,热钱将大量撤出养猪业。因此,不要认为现在的肥猪价已经跌破成本线,养猪是不会有人继续养殖的,那你就错了,现在是市场经济,物价有下跌就有上涨,况且常规情况下春节是国内猪肉消费的旺季,价格是会大幅度的提高的,所以投资扩产是理智的做法。
重点原因有以下三点:
1,任何产业,都有自己的周期性,猪价跌破成本线,标志着上一轮谷峰的结束,未来将会有新一轮谷底的缓慢过渡,但最终依然会出现新的一轮行情。
2,生猪产业是我国的民生产业,和粮食产业一样,同样具备着国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2019年2020年,我国政府加大了扶持猪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政策,足以说明国家层面对于生猪产业的重视程度。
3,我国有13亿公民,从最近这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每年的猪肉缺口大约在20%左右,若以我国近几年的年消费猪肉平均量约5000万吨计算,那么缺口就是1000万吨。那么1000万吨是什么概念?它接近了美国的猪肉年产总量。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猪企其实依然存在着短缺。
硬刚需,况且是一轮一轮的,跌破成本价,会导致本少无支撑的小中养殖场倒闭关场,退出。到时又迎来一波上扬。
答:因为为下一茬打基础,总不能停产,就像农民种地庄稼不收年年种,给大家算一下种地有多少收入。
从种小麦开始犁一亩地50元,肥料120元,自留种子需50元,买种子2块5毛一斤需要80元,浇两遍水也一亩地十跌度电,16元,打三四次边农药大概60元,收割机50元,按一亩地一千斤收,不算人工,算人公还培钱。
所以为啥猪价跌破成本线还要养猪决不能撂挑子
徐话说的好庄稼不收年年种一顿不吃饿得慌
有赚有赔很正常
人们常说十分钟聪明用七分剩下三分留子孙
首先猪企有补贴,抗风险能力强。其次是现在国外又发生了猪瘟疫情,牛疫情,促使很多出口国家正在压缩出口数量,这必然会造成新一轮的肉价上涨。由于前一段时间大肥猪和进口肉的增加,再加上消费的低迷,促使肉价下滑。还有一些游资的炒作进入到生猪和猪肉的正常规律周期,这也搅乱了猪肉的正常市场,所以大型猪企扩张是以备不时之需,防止再一次发生猪飞上天。
牧源是那里的企业,那里的老板
如果我有资本我也会去养猪。因为在今天的饭桌上,猪肉出现的频率已经超出大米了。这就决定有硬性的市场条件。再其次养猪如果在土地,山坡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它的饲料来源很广泛,能够控制成本。还有就是养猪可以自繁自养,也降低成本。现在就是要低成本,增加合理的人力,低风险养殖。不要投入大规模的资金。
牧原老总比您懂得更深更多,您这是咸萝卜吃多了[what][what][what]
7. 媒体报道有养殖户养一头猪亏四五百元,如何看待当下的生猪行情
生猪行情确实非常差,我觉得养猪户需要进一步缩减自己的养猪规模,同时也需要控制自己的养猪成本。
关于养猪的问题,因为很多养猪户并没有具备专业的养猪知识,很多人也会选择在猪肉价格比较高的时候盲目扩产,直接导致很多养猪户非常容易受到猪肉周期的影响。因为猪肉的价格本身有着一定的规律,当猪肉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时候,很多人的猪肉售价甚至覆盖不了自己的养猪成本。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生猪价格的新闻,有养猪户表示自己没养一头猪会亏损四五百元。因为生猪的价格非常低,生猪的销售价格甚至已经完全不能覆盖自己的养猪成本了。在自己购入到了100多头猪苗之后,自己已经背负了几十万元的贷款。尽管如此,自己依然看不到猪肉价格上涨的希望。
8. 卖一头猪亏七八百元,价格跌破成本线,是什么因素导致的猪价暴跌
因为如今居民们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并不大,反而是猪肉的供应量很大,导致猪肉的价格暴跌。
9. 四川生猪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生猪养殖业到底何时才能重回颠峰
四川生猪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生猪养殖业到底何时才能重回颠峰?
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 ,人们也有许多的闲置资金可以用来投资许多的家庭,将这些闲置资金放入银行里面存起来,这样他的风险是最小的,但是收益也是最低的 ,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坚持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等待着疫情过去 。相信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