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三国时一件盔甲多少成本
扩展阅读
物流节点选址成本有哪些 2025-05-22 06:45:31
成套化妆品成本如何结转 2025-05-22 06:38:04

三国时一件盔甲多少成本

发布时间: 2022-11-08 04:27:12

❶ 关于三国杀,求熟悉纸牌玩家解答。

1. 三国杀是一个卡牌游戏。卡牌游戏和棋类游戏相比,一般来说有更多的随机性和更低的门槛,以及更短的单局游戏时间,三国杀恰好满足这三者。
2. 三国杀是一个休闲游戏。完全可以不过脑子地玩,不用算计,不用策划,一个人乱玩,甚至所有人乱玩,都没有关系,大不了死了出局。玩三国杀的时候可以充分地放松。
3. 三国杀的两个来源:三国背景、杀人游戏,都是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因此无论从吸引新人还是保持新鲜感上都占了优势,并且大大降低了推广成本。
其他还有一些,但是都不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三国杀》游戏配件
1、标准版 四个种类共153张牌
身份牌10张:1主公,3忠臣,4反贼,2内奸
25张角色牌
104张游戏牌+4张EX游戏牌
10张体力牌
2、军争篇 ■使用的游戏牌有52张,其中基本牌共32张,锦囊牌共14张,装备牌共6张。
3、风
8张角色牌+2张神武将牌(神武将牌并非必需,不影响游戏进行)
4、火
8张角色牌+2张神武将牌(神武将牌并非必需,不影响游戏进行)
建议角色分配
游戏人数 主公 忠臣 内奸 反贼
4 1 1 1 1
5 1 1 1 2
6 1 1 1 3
6 1 1 2 2
7 1 2 1 3
8 1 2 1 4
8 1 2 1 4
9 1 3 1 4
10 1 3 2 4
游戏开始之前,首先挑选出与玩家数量对应的几张身份牌给每名玩家随机地分发一张身份牌。如果拿到主公,需立刻亮出身份牌。除了主公外,其他玩家的身份一定要保密。
在游戏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三国杀》卡牌资料
1、【杀】
出牌阶段,攻击范围内对除自己以外的一名角色使用,效果是对该角色造成1点伤害。
★游戏开始时攻击范围是1。
★每个出牌阶段只能使用一张【杀】。
2、【闪】
当受到【杀】的攻击时,可以使用一张【闪】来抵消【杀】的效果。
★闪通常情况下只能在回合外使用或打出。
3、【桃】
桃能在两种情况下使用:
1)在出牌阶段,可以使用它来回复1点体力。
2)当有角色处于濒死状态时,可以对该角色使用【桃】,防止该角色的死亡。
★例如,一名角色的剩余体力为2点,此时受到【闪电】造成的3点伤害,此时该角色处于濒死状态,该角色或其他任何人合计需使用2张【桃】才能救回(2-3+2=1)。
★出牌阶段,若没有损失体力,不可以对自己使用【桃】。
(二)特殊牌
★身份牌10张:1主公,3忠臣,4反贼,2内奸
★体力牌10张锦囊牌 锦囊牌代表了可以使用的各种“锦囊妙计”,每张锦囊上会标有【锦囊】字样。锦囊分为两类,标有沙漏记号的叫“延时类锦囊”,除此之外的锦囊为“非延时类锦囊”。
决斗
出牌阶段,对除自己外任意一名角色使用。由目标角色先开始,轮流打出一张【杀】。【决斗】对首先不出【杀】的一方造成1点伤害,而另一方视为此伤害的来源。
◆使用【决斗】有可能让自己受伤。
过河拆桥
出牌阶段,对除自己外任意一名角色使用。选择该角色的手牌(随机选择一张)、装备区或判定区里的一张牌,该角色弃置这张牌。
◆尽管目标角色判定区里的牌不属于某个玩家,依然可以令其弃置那张牌。
顺手牵羊
出牌阶段,对除自己以外,距离1以内的一名角色使用。选择并获得该角色的手牌(随机选择)、装备区或判定区里的一张牌。
◆使用顺手牵羊时,注意装备区里的马和目标角色装备区里的马。
万箭齐发
出牌阶段,对除自己以外的所有角色使用。按行动顺序结算,除非目标角色打出一张【闪】,否则该角色受到【万箭齐发】对其造成的1点伤害。
◆必须指定除自己外的所有角色为目标,然后依次(从下家开始)选择是否打出【闪】。
南蛮入侵
出牌阶段,对除自己以外的所有角色使用。按行动顺序结算,除非目标角色打出一张【杀】,否则该角色受到【南蛮入侵】对其造成的1点伤害。
◆必须指定除自己外的所有角色为目标,然后依次(从下家开始)选择是否打出【杀】。
无中生有
出牌阶段,对自己使用。摸两张牌。
桃园结义
出牌阶段,对所有角色使用。按行动顺序结算,目标角色回复1点体力。
◆这张牌会让包括自己在内的角色各回复1点体力。
五谷丰登
出牌阶段,对所有角色使用。从牌堆亮出等同于现存角色数量的牌,然后按行动顺序结算,目标角色选择并获得其中的一张。
◆这张牌会让包括自己在内的角色每人各从一定数量的牌里挑选一张加入手牌。
借刀杀人
出牌阶段,对除自己外,装备区里有武器牌的一名角色A使用,A需对指定的一名角色B使用一张【杀】,否则获得A装备区里的武器。
◆A使用【杀】时,角色技能和武器技能可以照常发动。

❷ 三国时的盔甲用什么材料做的,弓箭真的可以刺穿吗

三国时期的铠甲应该多为皮甲,而且是硬皮的那种,用普通生铁做铠甲很浪费 而且也不利于作战。铠甲应该以皮质为主,在身体的要害处用金属材料。应该是这样的。
而将军与士兵的铠甲必然有些不同,根据我个人的推测 将军的铠甲不止在要害处用金属材料,在关节处也应该是用金属材料。
至于弓箭是否能穿透铠甲,理论上是可以的,当然了 这个和射击的强度和距离 有一定的关系。

❸ 网上购买三国杀问题。(必看)

建议楼主买第二家的,标准版玩着没意思,又不是正版,没有用。第二家的民间版可以不用,像那SP吕蒙英姿+克己,谁能打的过?收藏就行了~
如果可以的话民间版的就不用封塑了,没法玩。其他的最好封一下,盗版的卡质量不会太好,尤其是像这第二家便宜得离谱(不会是骗子吧?)容易坏。我也买过,不封塑的玩不了几天就出白边了。非常恐怖!再说了,这样的牌不好买,玩坏了再买多麻烦啊
实在不行就全封上,也贵不到哪儿去。
还有,封塑以后里面是没有空气的,怎么会发霉呢?要是封了还不如不封,厂家怎么赚钱?谁还会去封塑啊!所以,建议楼主买第二家,封塑的。

❹ 三国杀卡牌好玩吗一套大概多少钱

一套三国杀卡牌约40元人民币左右,但这个不属于集换式的卡牌,属于桌面纸牌,玩家共用一副卡牌,洗牌之后大家随机抽。集换式卡牌是每个玩家有自己的套牌,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游戏。高度和平衡性也不一样 三国杀之所以可以广泛并持续流传,主要是具备了以下特点:
1. 三国杀是一个卡牌游戏。卡牌游戏和棋类游戏相比,一般来说有更多的随机性和更低的门槛,以及更短的单局游戏时间,三国杀恰好满足这三者。
2. 三国杀是一个休闲游戏。完全可以不过脑子地玩,不用算计,不用策划,一个人乱玩,甚至所有人乱玩,都没有关系,大不了死了出局。玩三国杀的时候可以充分地放松。
3. 三国杀的两个来源:三国背景、杀人游戏,都是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因此无论从吸引新人还是保持新鲜感上都占了优势,并且大大降低了推广成本。
其他还有一些,但是都不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当然,在此之外,三国杀还是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的:
1. 平衡性不足够强。角色越多就越不容易平衡,这是显而易见的。40个角色的三国杀要做到完全平衡是不可能的。但是相对而言,米特版的三国杀还是存在不少角色的技能明显偏强或者偏弱,直接后果就是有的角色出场次数很多,有的角色很少。因此目前有很多人在对角色的技能进行修订。这点上我比较支持顿参蜀将偏攻,吴将偏守,魏将均衡的思路,但是鉴于顿参是个狂热的五虎将爱好者,他的改进最终就变成蜀将偏强吴将偏弱了。话说回来,这个量级的平衡性问题是可以靠大量游戏来发现和解决的,并不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就算不解决,也不会影响游戏的娱乐性,至多影响竞技性而已。
2. 规则复杂,上手不容易。尽管相对于大部分的桌面游戏,三国杀已经很简单了,但是在我看来还是不足够简单,至少大部分人在一局游戏之后并不能完全“学会”玩这个游戏。归根到底,一是牌的种类,比如装备牌、使用牌、外加奇怪的黑红方草的判定,很不简洁;二是大量人物技能的互动会产生二义性的解释。场上如果没有熟手时,很难知道具体的判断结果,这点要归结到没有一份完善的FAQ,但是如果有FAQ的话,新手很容易避而远之。
3. 元素缺乏可组合性。简单地说,只有加法,没有乘法。因此变化不足够多。技能和角色绑定了,每局就是N个角色的2N种技能。总共的40个角色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个问题,但是仍然是个加法。这里做个简单的调整,把部分技能移到其他东西,比如装备上,就形成了正交的乘法关系。10个角色10种装备,就是100种变化,乘法比加法来得高效得多。这个问题基本上被所有玩家所注意到并且在设计基于三国杀规则的新游戏时进行了改进。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如果设计出四种以上属性的正交连乘,那多半门槛就会很高不适合推广,平衡上也容易存在死穴了。
4. 随机性的偏差。三国杀游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抽身份和选角色,这是游戏的设置阶段。第二阶段是游戏的进行阶段。在我看来,游戏的随机性应该体现在第二阶段的抓牌和判定上。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第一阶段也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随机因素。大部分是技能带来的,比如甘宁的“劫营:每回合获得一名魏将一张手牌”,姜维的“遗志:场上每死掉一名蜀将,HP和HP上限同时加一”,以及大乔小乔的“铜雀:大小乔同时在场时HP上限+1”等等。这些人物的威力直接和其他人的初始选择相关,在游戏的设置阶段被别人所左右了。这点是很不科学的。另外就是当部分武将同时出现在场上时,其技能产生共振,可能会出现数倍放大的结果,也会大大减低该局游戏的竞技性。
简单地说,低门槛高天花板,随机性与策略性并重的游戏,三国杀总的来说,门槛够低但不很低,天花板被上面这些系统上问题制约,高不起来。尽管可以引进Bang!里的各种扩展包规则,但是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随机性略微重于策略性,这点只要解决了那些不当的随机性就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