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归集的定义
成本归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一定的对象,如各种产品、作业、各个车间部门所进行的分类、汇总。
2. 成本由哪些构成,分别如何归集与分配
可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可直接进行,间接成本按照工作量法或其他方法进行归集与分配。
3. 计算产品成本应对哪些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为了有效地控制费用成本支出,应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比较正确、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成本计算。根据生产费用核算和项目成本计算的需要,一般应设置若干帐户进行成本的核算。实际上就是对各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项目成本的归集是通过一定的会计制度以有序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和汇总;而项目成本的分配是将归集的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过程,或称间接成本的分摊或分派。因此,对于不同性质的成本项目,分配的方法也不相同。
1、材料费的核算
项目成本中的“材料费”包括在项目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构成项目实体或有助于项目形成的各种主要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项目消耗的材料,应根据限额领料单、退料单、报损报耗单,大堆材料消耗计算单等,由项目材料员(主任)编制“材料消耗汇总表”,据计入项目成本。
在采购材料时,要提高材料核算的透明度,做到明码标价。对于自行采购的材料,按实际采购价结算,由此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或超支,应增减项目成本。
2、周转材料费核算
成本中的“周转材料费”是“材料费”项目的子项目,但周转材料使用和摊销及租赁费用对于项目成本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单列出来。周转材料费的管理包括以下几项:
2.1 周转材料应实行内部租赁制度,以租费的形式反映其消耗情况。按“谁租用谁负担”的原则核算其项目成本。
2.2 按周转材料租赁办法和租赁合同,由出租方与项目经理部按月结算租赁费。租赁费按租用的数量、时间和内部租赁单价计算计入项目成本。
2.3 周转材料在调入移出时,项目经理部必须加强计量验收制度,如有短缺、损坏,一律按原价赔偿,计入项目成本。
2.4 租用周转材料的进退场运费, 按其实际发生数由调入项目负担。
2.5 实行租赁制的周转材料,一般不再分配负担周转材料差价。退场后发生的修复整理费用,应由出租单位做出成本核算,不再向项目另行收费。
3、主材费核算
主材费的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3.1 项目对主材的使用必须要有收、发料单,应按单位要求编制“主材消耗报表”。
3.2 项目工程主材的单价,以项目经理部与供货单位签订的合同为准,消耗的金额计入成本。
3.3 应根据实际的形象进度、已完项目统计的产值、各类实际成本的消耗费,进行项目主材的核算。主材数量、金额的结存数,应与项目部财务的相符。主材的消耗应与施工产值相对应。
3.4 主材内钢材、水泥、木材等的数量、单价、金额均按合同价格核定,或按竣工结算单的实际数量、单价、金额结算。合同内的节约或超支由项目自负盈亏。
3.5 如发生主材的一般差价,可计入当月项目成本。
3.6 在主材外加工和部位分包生产过程中,项目经理部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经营利益或转嫁压价让利风险所产生的利益,均属于项目收益范围。
4、机械使用费核算
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是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机械而发生的各项费用。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使用费在项目成本中的比重也日益增长。因此,加强机械的管理和核算,对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加快机械的管理和核算,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加快生产进度。
机械使用费的管理,包括以下几项:
4.1 机械设备实行内部租赁制的,以租赁费形式反映其消耗情况,按“谁租用谁负担”的原则核算其项目成本。
4.2 机械设备租赁办法和租赁合同,由项目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与项目经理部按月结算租赁费。租赁费根据机械使用台班,停止台班和内部租赁单价计算,计入项目成本。
4.3 机械进出场费,按规定由承租项目单位负担。
4.4 项目经理部租赁的各类大中小型机械,其租赁费全额计入项目机械费成本。
4.5 向外单位租赁机械,按当月租赁费用全额计入项目机械费成本。
对于机械租赁费的结算,尤其是大型机械租赁费及进出场费应与产值对应,防止只有收入无成本的不正常现象,或收入与支出不匹配状况。
4. 生产成本是如何归集的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5. 企业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的方法是什么
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品种法 、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和作业成本法
品种法
也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深受它们的青睐。
1、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 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规模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3、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分批法
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单法。
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主要包括: 1.单件、小批生产的重型机械、船舶、精密工具、仪器等制造企业。 2.不断更新产品种类的时装等制造企业。 3.新产品的试制、机器设备的修理作业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器具、模具的制造等,亦可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
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先后顺序,根据生产步骤所汇集的成本,费用和产量记录,计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骤之间移动而顺序结转的一种方法。
多步骤复杂生产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可以运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具体说有下列企业: 1、半成品可对外销售或半成品虽不对外销售但须进行比较考核的企业。 如:纺织企业的棉纱、坯布, 冶金企业的生铁、钢锭、铝锭,化肥企业的合成氨等半成品都属于这种情况。 2、一种半成品同时转作几种产成品原料的企业。 如:生产钢铸件、铜铸件的机械企业,生产纸浆的造纸企业。 3、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对外承包必然在内部也要承包或逐级考核,需要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多步骤复杂生产,从总的说,只要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前举的运用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企业都可运用平行结转分步法。随着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推行,企业普遍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和责任会计,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大量的企业要按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规范化改组,企业内部的责权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车间的成本指标考核,必然要求各车间要计算半成品成本。所以,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运用范围将大大缩小,更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具体运用于下列企业: 1、半成品无独立经济意义或虽有半成品但不要求单独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如:砖瓦厂、瓷厂等。 2、一般不计算零配件成本的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如: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和基于ABC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 成本是怎么归集的啊
基本生产成本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
燃料、动力等直接费用先在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再按一定的方法转入基本生产成本
其他间接费用现在制造费用归集,再按一定的方法转入基本生产成本
7. 成本是什么方面的费用怎么做账
你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对。成本和费用是两码事。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两者区别: 1、内容不同。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它费用。 2、计算期不同。费用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 3、对象不同。费用的计算是按经济用途分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产品。 4、计算依据不同。费用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5、帐户和原始凭证不同。费用是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账户是生产成本等。产品成本是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帐户是库存商品等。 6、总额不同。一定时期内,费用总额不等于产品成本总额。因为两者的内容和价值量不同。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 7、作用不同。费用指标,分析其比重,了解结构变化从而加强费用管理等。产品成本指标,一是反映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二是资金耗费的补偿,三是检查成本和利润计划,四是表明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