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好,请问:我上季度有暂估入帐用含税价入帐的,现在怎样调整
暂估入账时的单价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的是含税价、一般纳税人是不含税价。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1、暂估入账时: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2、暂估入账后,与其他正常入库入账的库存商品一样,一并计算库存商品发出(包括说的销售出库)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1)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如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2)取得发票后,编制正式入帐分录: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XX公司或银行存款等
B. 暂估入库用了含税价,结转成本也用了含税价,专票到了怎么调整,怎么做分录呢
发票到了。原来估价入库的凭证,原封不动的红字冲回。拿到发票重新做一张分录就可以了。
C. 原材料暂估上月本应以未税价入账,可却以含税价入账了,并且已经结转成本,本月应如何调整啊
1、在8月份我是这样调整的:先把暂估红冲掉:
借:原材料 -6500
贷:应付账款 -6500
2、再按发票直接重新记账就可以了,不用再做暂估了。
借:原材料: 5555.56
借: 应缴税费-进项税 944.45
贷:应付账款 6500
3、调减多结转的销售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944.45
贷:原材料 -944.45
希望能帮助到您!
D. 暂进商品是含税价导致用加权平均法的销售成本高于销售价如何处理
调账。把购进商品的税去掉。如果你原来是用暂估的,暂估的进项,我是用“其他应收款-待抵扣进项”来反映的。这样,购进商品的价里就没有包括税了
E. 上月暂估入库金额入多了,本应是不含税金额,误把税额也估进去了。上
如果是暂估入库就是还没有收到税票,这个月收到税票转进项税的时候进行调整,冲减成本。
借:应付暂付
进项税
主营业务成本(负数)
贷:应付账款
如果税票本月来不了,也可以直接调,冲减成本+冲减往来
借:主营业务成本(负数)
贷:应付暂付(负数)
F. 原材料入成含税价了,成本也做成含价了要怎么调回来
对一般纳税来说,现行的增值税实行的是价税分离,购入原材料是按不含税价格入账的,所以在领用原材料时当然也只能是按不含税价格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存货是按价税合计也就是含税价入账的,所以领用原材料的成本是含税价。
G. 估价入库单是含税价,那会计分录怎么做
等票来了在结转在途物资时一并做进项税处理。第一个分录为什么是“在途物资”呀,货已经入库而且已经出货了啊,还有,那成本怎么做呢,是不是也按估价去算成本?我看你写的“货已发,”,以为未入库呢。如果已经验收入库,记入“原材料”,本月按暂估入账,等发票来了将暂估冲出,重新登账。成本怎么做呢,是不是也按估价去算成本?按道理说暂估价是临时记账,下月应及时冲回,不能参与成本核算,但实践中有时发票要晚半年甚至更长,暂估价入账的材料早已流转到库存商品甚至销售环节了,许多企业只能按暂估价结转成本,待正式发票到后,再按正式价格调整已结转的成本,即“多退少补”。你们可以参照。1,估价入库是收到货但未收到发票(进价和货款不明确)时的处理方法,此时不能记应付账款——客户,而是要记应付账款——估价入库。2,等收到发票(进价和货款明确)后,就该对原估价入库冲红,即取消估价入库对库存和应付账款——估价入库的影响,并作新的采购单增加库存并增加应付账款——客户。3,估价入库,直接打开估价入库单,选择日期、供应商、仓库、货品明细、价格等,确定。冲红,记着,千万别直接对原估价入库单进行冲红!而是打开采购收货单,选日期、供应商、仓库后,从操作中选“选择估价入库单”,从中选出要处理的估价入库单,修改价格后,确定。这一步操作同时完成了估价冲红和正确价格的入库(你可以找到估价入库的红单)。1、加权平均法下,原材料暂估入库的入库单填写的是不含税价。2、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下月初再原分录冲回即可。拿到发票时,首先冲回已经暂估入库的原材料:然后,再根据发票金额入账:拿到发票时,首先冲回已经暂估入库的原材料:然后,再根据发票金额入账:
H. 原材料暂估上月本应以未税价入账,可却以含税价入账了,并且已经结转成本,本月应如何调整啊
加到本月差额,并作备注
I. 金蝶专业版暂估入库是含税价,现在发票到了金额是不含税的,专票,怎么修改
将原来暂估入账的分录负数冲销掉,再按正确的发票正常做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