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收入计算公式
一、利润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2、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减免
税额
-抵免税额
其中: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 成本收入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拓展资料: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库存成本是在建立库存系统时或采取经营措施所造成的结果。库存系统的成本主要有购入成本、订货费用、保管(储存)费用及缺货成本。
(一)购入成本
购入成本的两种含义:
1.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入成本是指单位购入价格与购入数量的乘积;
2.当物品由企业内部制造时.购入成本是指单位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
单位成本始终要以进入库存时的成本来计算。对于外购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包括购价加上运费。对于自制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则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
(二)订购成本(或称订货费用)
订购成本是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候发生的费用。订购成本包括:提出订货申请单、分析货源、填写采购订货单、来料验收、跟踪订货等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内部各部门人员的费用,如采购、财务、原材料控制与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2.管理费用.如办公用品、电话、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说明:
①订购成本的主要特征是和采购次数直接有关,而与订货量的大小无关;
②不同公司的平均订购成本相差很大;
③确定订购成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④可用采购总成本除以年订货次数来估算订购成本。
(三)储存(保管)成本
物品在仓库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收货、存储和搬运费用等。
1.存储费用,即取暖、照明以及仓储建筑物的折旧费;
2.人员费用;
3.库存记录的保存费用,即管理和系统费用,包括盘点和检查库存;
4.安全与保险的费用;
5.库存物品变质、损坏和过时所发生的成本,
3. 怎么核算分公司收入成本
可以这样建:
1、收入
1.1 A公司 1.2 B公司
2、成本
2.1 A公司 2.1 B公司
……
或者可以这样建
1、A公司
1.1 收入
1.2 成本
1.3 支出费用
1.4 ……
但如果要考虑到生成总帐凭证和抛转的话,最上面的方案比较可取。要求不高,就第2种比较直观。
4.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怎么算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或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主副产品(或不同等级产品)的销售收入应全部计入营业收入;所提供的不同类型服务收入也应计入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各种直接费用。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一、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企业应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和结转情况。
企业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期末,应将"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二、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5. 请教分公司账务如何做
一、会计分录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应付款
分公司做账和总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总公司打过来的款项一般都记和总公司之间的往来账。但是记住,分公司没有实收资本,所以权益类只有未分配利润有发生数。
二、分公司不独立做账的情况下,会计一样要记帐,只是最后要把账报上去,给总公司统一记帐。
三、独立情况下,在分公司当地税务机关纳税;不独立的话,和总公司合并纳税。
四、分公司是非独立核算单位,注册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只核发《营业执照》不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关于分公司的会计核算方式有两种:一是报账制;二是分账制。
1、报账制:分公司设一出纳,不设会计。出纳只做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流水账。每月将发票等原始凭证送总公司进行会计核算。
2、分账制。分公司设会计和出纳,对分公司的业务活动进行会计核算。每月将分公司的会计报表送总公司,由总公司合并报送有关部门。分账制下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经济业务往来,设置“内部往来账”。总公司设“其他应收款——××分公司”账户;分公司设“其他应付款——总公司”账户。在报表合并时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内部往来账正好对冲为零。这样即使总公司下有两个及以上的分公司核算也不会乱。
(5)分公司收入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1、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有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限定的市场区域和明确的竞争对手;
2、总公司对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进行授权控制管理,使其拥有与经营责任相适应的管理权限;
3、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的管理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市场销售、财务管理上与总公司保持紧密的联系。在不损害公司整体利益和其他利润中心利益的前提 ,拥有较大的灵活性;
4、各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有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5、总公司对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进行内部考核.并有相应的撤励机制。对外实行市场价格结算各种资源和费用.对内实行内部结算价格结算各种资源和费用。
6.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如何计算
营业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之和,营业成本是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之和,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即日常中正常经营产生的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但是交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还要有对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就是说,利润总额加上或减去一些与税法上不符合的项目,得出一个数,乘以所得税率,得出所得税。
所得税一般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在汇算清缴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需调整出来,如一些坏账或者减值准备、政府罚款、金融资产的升值等。
7. 分公司会计成本的核算
销售分公司成本核算就是单纯产品成本,一般要计算单品成本金额及比例,和系列产品成本金额及比例。
8. 怎么核算分公司收入、成本、费用
账务设置上应在总账下按各分公司设立分账以及账户单独核算。
9. 总公司和分公司会计上怎么核算
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其账务可以不单独核算,而并入总部处理,分公司作为内部核算单位,只做往来账。可设置“内部往来”的会计科目,处理内部往来款。
例如,收入
分公司会计处理:
借:库存现金 等
贷:内部往来—收入
上交总部收入款时
借:内部往来—收入
贷:库存现金 等
总部会计处理:
借:内部往来—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
收到分公司上交款时
借:库存现金 等
贷:内部往来—收入
如果分公司不独立核算,其装修费等直接由总部进项会计处理,分公司不作处理,把相关单据交总部。
分公司的支出
借:内部往来—支出
贷:库存现金 等
收到总部拨款
借:库存现金 等
贷:内部往来—支出
固定资产也一样,分公司不作处理,只登记固定资产卡片或登记内部台账。
可以在“内部往来—收入”或“内部往来—支出”下面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10. 总分公司收入如何核算
根据你的叙说,你们分公司属于独立核算性质。
因为是总公司拨款,分公司帐上没有注册资金(实收资本。总公司拨给分公司的款,总、分公司各自挂在往来上。
平时, 除了企业所得税外,总、分公司各自独立核算收入、成本、费用等,各自税务纳税申报。
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分公司不需要申报企业所得税,由总公司编制合并申报表,进行申报。
总公司如果要区分总、分公司的经营情况,可以建立损益类明细帐,每季度末将分公司季度报表合并登记(不需要每月合并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