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社会分摊成本一般多少
扩展阅读
蔬菜价格变动该怎么备注 2025-05-15 07:35:03

社会分摊成本一般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0-06 14:50:04

1. 怎样分摊成本

只有材料分开来算才能准确核算成本的,如果没分开,只好估计了

2. 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是指全部社会产品的总成本。它的含义甚广,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理论概念,是不易计算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了考察社会成本,只好采用统计的方法,把企业产品成本逐收汇总为部门平均成本。因此,部门平均成本就是某一种产品的社会成本。顾名思义,部门平均成本就是指同一部门生产同类型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它是在企业同类产品个......
查看全文

2、按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汇总起来的总成本,也可以指某一种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有时对于某一行业或部门的平均成本,也称之为社会成本。
查看全文

"社会成本"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国有企业为实现非经济功能所付出的成本,我们称为社会成本.有的经济学家把国有企业福利供给的成本作为其社会成本的操作性定义[2],并把企业的福利供给划分为潜在福利和显性福利
文献来源

2、所谓社会成本是指所有生产相同产品的各个企业个别成本的加权平均值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同一产品生产费用的平均支出它反映生产同类产品的中等生产条件和社会必要劳动耗费
文献来源

3、社会成本是指包装材料回收处理成本,泡沫塑料的回收处理费用高,这无疑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废弃物的高效回收利用是指包装使用或消耗完后,应实行分类回收,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进入新的生产过程
文献来源

4、社会成本是指快餐具回收处理成本其10倍于自身价值的巨额回收处理费用由餐饮业转嫁给了社会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文献来源

5、所谓社会成本是指由技术创新引起的环境生态恶化而使别的个体或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的那部分成本.由于这种社会成本是由全社会分摊的,因而,技术创新主体根本不用担心由于社会成本的提高而影响技术创新的收益
文献来源

6、植胶农场为实现非经济功能需要支付较大的成本,我们把它称为社会成本.根据科尔内的定义,社会成本是“一切涉及社会个别成员和集团的负担、损失、痛苦、牺牲或辛苦的现象”[7]
文献来源

7、社会成本是指快餐具回收处理成本,泡沫餐具.政府要花费10倍于自身价值的巨额回收处理费用,这由餐饮业转嫁给了社会,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文献来源

8、所谓社会成本是指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生产同一产品的平均成本.它反映了在现有生产力水平和条件下,全社会生产某种产品平均消耗的物质资料和人工费用的支出
文献来源

9、社会成本是指使用高速公路的所有消费者所负担的成本总和个人成本指使用高速公路的消费者个人所负担的成本.这两者都既包括显性成本也包括隐性成本
文献来源

10、该法第10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活动中所花去的全部耗费
文献来源

11、经济学把这全部成本称为社会成本.显然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等式:外部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减去私人成本.对于一个企业外部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减去企业成本
文献来源

12、然而在我国,政治成本(有时被更广义的称为社会成本)是客观存在的,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政策法规、税收、保护、监管、补贴等
文献来源

13、社会成本是指企业实现经济业务所消耗的资源或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即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外部效应.这些成本源于治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社会造成的损害及产品回收等
文献来源

14、社会成本是指由国家和社会所直接承担的教育费用.个体成本是由受教育者所承担的费用.由于地区和个人间的差异性,上述费用应取受该教育年限人才的平均水平为标准
文献来源

15、其他社会成本是指企,业污染环境后对他人担害的赔款及罚款.‘-环保负攒的具体计量工作应由财会人员牵头,环·保天员、工粗技术人员及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参加,共向研究、夯析、计舞
文献来源

16、这种代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包括占价就称为“社会成本”.在外部性问有权、使用权、出借权、转让权、用题上,产权界区含混所造成的混乱和尽权、消费权和其他与财产有关的权对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损害表现得最为利”
文献来源

17、所以这部分投入必须依靠政府动用社会力量建成后以税收或其他形式进行分摊这部分投入可称为社会成本.社会成本是种机会成本这种投资一般容易估算.准确计算与此相对应的社会收益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其一EDI的社会收益并不和社会成本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也难以从国民收入中分离出来
文献来源

18、这里的社会成本是指为降低环境影响而对社会支出的成本.笫环境会计报告的改进探析.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徐玲
文献来源

3. 房地产企业土地成本及其他成本如何分摊

论房地产开发中的成本控制

摘要:商品房价格持续居高不下,房地产投资不断增大,引起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从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现状入手,阐明政府及消费者不同态度,并针对房地产行业特点,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房地产行业的成本构成即土地费用、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市政公共设施费用,管理费用,贷款利息,税费及其他费用。从土地供应价格,政府行政性收费,市政公共设施分摊,企业税收负担,信贷政策,物价水平等方面分析引起房地产开发成本加大的主要原因,重点揭示商品房价格上涨与其开发成本不断增加紧密相关。在上述基础上,提出通过控制土地供应总量,降低地价;清理不合理行政收费;合理分摊市政公共设施费用;降低税收负担;拓宽融资渠道;保持物价稳定;维持合理利润空间等主要措施来真正有效实现平抑商品房价格过高之目的。

关键词:开发成本 合理利润空间 平抑房价

近几年来,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结束,商品房便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它不仅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成为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和投资领域的全新选择。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主动型”需求,城市改造房屋拆迁带来的“被动型”需求,城市化加速农民进城带来的“自动型”需求,使得房价在短短几年内,一路攀升。根据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2003年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与上年同季相比,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1%,土地交易价格上涨8.9%,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2%。政府、金融部门、开发商、建筑商建材行业对此都有不同的认识和准备。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GDP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政府和金融部门关注的重点。同时,房价的每次波动,也无不触动消费者敏感的神经,房价居高不下,成为压在百姓心头的一座大山。毕竟一套好房子是百姓圆一个幸福家园的梦想。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房价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在不影响国家税收前提下有效控制房价的攀升,创造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已成为房地产业规范发展的一个迫切问题。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现状

1、市场现状

1998~2002年,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20%左右,其中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长速度接近25%。从国际到国内,都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根据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度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285亿元,同比增长32.5%,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3.9%,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近3个百分点。供销总量基本平衡,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1.99亿平方米,占同期竣工面积的95%,其中,销售面积增幅为32%,竣工面积增幅为29%,销售面积增幅大于同期竣工面积增幅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价格稳中有涨,去年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2458元,同期上升4.7%,全国有近20个地区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

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中国的房地产正处在一个发展的热潮中,供求两旺,产业兴旺是无可否认的。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既处于高速发展期,又处于转型、过渡期,市场发育还不成熟,行为还不规范,市场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风险。既需要警惕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性过热”现象出现,还需要警惕由于政府工程规模过大造成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的“盲目性过热”危险。现实要求政府和企业要共同把握市场脉搏,通过“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共同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
可售总成本是指应归属于可售房地产的土地使用费,拆迁补偿费,七通一平、勘察设计等开发前期费用;建筑安装费;基础设施费,公用设备,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费以及企业为直接开发建设工程而发生的其他间接费用。可售面积不能去除物管面积,因为物管面积实际上也是已经售了的,全部算在公共面积上面已经全部分摊给全体业主了。

4. 分摊费用标准和原则

公司的固定成本是不计算在收益内的。
利润分成是除去所有需要开销的费用后剩下的,包括员工的工资。
每个店应该按照每个点的营业利润区分配
不用平均分配,没有了竞争和比较,业绩是上不去的。

5. 生产成本的分摊

计算产品成本是要多到车间了解生产过程,要求车间提供各产品生产所耗用材料、水、电等等才能计算出各产品相对合理的生产成本。
你本次可以用销售单价来计算(分摊)成本,折算比例(250*1750+2000*100+680*175.84=Y,64万/Y=X,X分别*A、B、C就行了),因为产品销售单价不同,所消耗材料等是不同的,按相同产品计算成本是不行的,B和C就会亏损。

6. 社会成本的计算

计算部门或整个社会的社会平均成本,一般采用统计的方法,把企业的产品成本逐级汇总,然后形成社会平均成本。但一般社会平均成本往往更多的是指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理论概念,很难直接计算。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如政府对企业成本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权的话,那便使直接计算这种成本成为可能。
明确社会平均成本可以为了解整个社会和掌握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提供了依据。我们可以将本企业的实际成本与部门和社会的平均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能看企业的成本水平是否符合社会的经济效益要求,或者对其更好。
社会成本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反映整个社会或部门的平均劳动耗费量的耗费水平。从宏观上了解一定时期花费了多少劳动,创造了多少产品,其社会价值如何。同时,作为产品价格制定的依据,一般只能是社会平均成本,而不可能是个别企业的产品成本。

7. 成本的分摊

依销售收入比例分摊

金额 % 数量 单价
23,000 35% 60 383.33
34,000 52% 38 894.74
8,000 12% 23 347.83
65,000 100% 121 537.19

8. 成本费用的分摊方法

第一种,平均分摊法。把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平均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中,它使费用的发生比较稳定、平均。平均费用分摊法是抵消利润、减轻纳税的最佳选择。

只需生产经营者不是短期经营而是长期从事某—一种经营活动,那么将一段时期内(如1年)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

就可以将这段时期获得的利润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这样就不会出现某个阶段利润额及纳税额过高的现象。

第二种,实际费用摊销法。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摊销,多则多摊,少则少摊,没有就不摊,任其自然,这样就达不到避税的目的。

第三种,不规则摊销法。根据经营者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可能将一笔费用集中摊入某一产品成本中,也可能在另一批产品中一分钱费用也不摊。这种方法最为灵活。

企业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当企业的经营不太稳定,造成利润每月差别很大时,该方法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利润高时多摊,利润低时少摊,从而有效地避税。

(8)社会分摊成本一般多少扩展阅读: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摊时应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如何实现最小利润支付;

二是在费用摊入成本时如何使其实现最大摊入。

企业费用开支包括劳务费用开支、管理费用开支、福利费用开支、各项杂费开支等。其中,劳务和管理费用开支最为普通,也是企业费用开支中两项最主要的内容。

劳务费用开支和管理费用开支有多种标准,但最小最低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它是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来决定的。

拿劳务费用开支来说,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经营中都有一个劳务使用最佳状态点。在这个最佳点上,劳动力和各种人员配备使企业利益最大而劳务费用最省。

因此,寻找发现这一最佳结合状态点是使用费用均摊法的基础。

9. 什么是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Social cost)是指按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汇总起来的总成本,也可以指某一种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

社会成本还可以看成一种机会成本,即把社会的经济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而必须放弃的该经济资源最有利可图的其他机会。

【意义】

社会成本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反映整个社会中的各个机构平均劳动耗费量的耗费水平。从宏观上了解一定时期花费了多少劳动,创造了多少产品,其社会价值如何。同时,作为产品价格制定的依据,一般只能是社会平均成本,而不可能是个别企业的产品成本。
社会成本的分担与补偿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成本的计算社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生产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和。

10. 财务帐要增加600万左右成本要分摊到每个月,那么每月应该分摊多少怎么计算

不大明白600万具体是什么项目。
如果是直接的成本,则和收入进行配比,即确认收入后配比相对应的成本入账;
如果是期间费用,则按付款或报销单据计入对应月份入账;
如果是折旧或摊销,则依据公司的一贯原则,采取同样的折旧或摊销方法计算金额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