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价值功能成本是什么
扩展阅读
60s生存工具箱有什么用 2025-05-17 05:56:03
赣州钓鱼工具哪里买 2025-05-17 05:53:16
月子中心需要多少费用 2025-05-17 05:34:50

价值功能成本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9-28 09:02:08

A. 价格,成本,价值三者的关系

价值=原材料+加工费+额外费用,成本是一件物品生产出来所产生的费用,价格是市场销售的价格。
价值论涉及的是商品"价值"的决定、今天我们认为商品价值与价格是同义的,早期经济学家对两者做了区分,认为这两者是独立的概念。比如奎奈认为价值是上帝决定的,价格是人自己决定的,而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体现在使用价值,而价格体现在交换价值,两个概念的区分可以用着名的水和钻石悖论来说明、后来发展了交换价值的劳动论:认为长期交换价值由生产的劳动成本所决定。接着是边际主义者认为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最后马歇尔结合了上述两种方法,认为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价格。解决了悖论。价格即反应了需求者对商品的估价,又反应了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
价格指单位货物或服务的价值,其水平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即价格是单位价值(单价)。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在经济学及营商的过程中,价格是一项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为商品、服务及资产所订立的价值数字。在微观经济学之中,资源在需求和供应者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价格是重要的变数之一。在现代社会的日常应用之中,价格(Price)一般指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付款。在现代市场经济学中,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互相影响、平衡产生的;在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格是对商品的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事实上,这两种说法辩证地存在,共同在生产活动中起作用。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的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的分类:根据应用情况可以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根据形成的时间可以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根据生产经营的范围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根据与决策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包括节约企业的材料消耗、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行定额成本的管理、加强企业成本的预算控制以及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模式等。

B. 价值工程中的总成本是指___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是指实现功能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从产品来说,是以功能为对象而进行的成本核算。一个产品往往包含许多零部件的功能,而各功能又不尽相同,就需要把零部件的成本变成功能成本,这与一般财会工作中的成本计算是有较大的差别的。财会计算成本是零部件数量乘以成本单价,得出一个零部件的成本,然后把各种零部件成本额相加,求得总成本。而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成本,是把每一零部件按不同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组后计算的。价值分析中的成本的“大小”,是根据所研究的功能对象确定的

C. 功能成本法是什么

功能成本法是价值的工程中进行功能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功能的现实的成本与目标的成本的比较,发现薄弱的环节,挖掘提高功能或降低成本的潜力。

定义

所谓功能成本法是用实现某功能的可能最低成本(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来评价功能的价值,以确定应改进的对象之方法。

特征

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购买者为获得某项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作为评价值,并以此作为功能量化的标准。由此,价值工程的基本方程式就转化为下式:

价值系数(Vi)=功能最低成本(Fi)/功能现实成本(Ci)

显然,根据上式,有下述评判标准:

当Vi=1时,表明用户为实现某项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与该功能的现实成本相吻合,功能价值较为理想。

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超过了用户为实现该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低,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品成本。

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用户为实现该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高。只要目标成本不是过于保守,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计算方法

所谓功能成本法是用实现某功能的可能最低成本(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来评价功能的价值,以确定应改进的对象之方法。

功能成本法的特征

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购买者为获得某项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作为评价值,并以此作为功能量化的标准。由此,价值工程的基本方程式就转化为下式:

价值系数(Vi)=功能最低成本(Fi)/功能现实成本(Ci)显然,根据上式,有下述评判标准:

当Vi=1时,表明用户为实现某项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与该功能的现实成本相吻合,功能价值较为理想。

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超过了用户为实现该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低,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品成本。

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用户为实现该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高。只要目标成本不是过于保守,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功能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功能成本法的计算办法有两种:

1.线性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数理统计中常用的一种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由于一般是利用功能与成本的变化关系,所以多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即根据有一定联系的功能与购建成本的两个变理:X与Y,在同行业中选择若干对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2.规模经济指数法。

规模经济指数分析法不是用线性关系而是用指数关系来反映功能与成本的联系。这种方法假定被估资产的购建成本随着功能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等比例的,而是呈指数曲线型增加,因而可以用下式表示被估资产重置净价:

被估资产生产能力

被估固定资产重估全价=标准资产价格×(————————)

标准资产生产能力

标准资产,是指已定型生产并大量投入使用的技术先进的资产。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功能成本法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D. 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

价值=功能/成本。

价值工程简称VE。以产品功能分析为核心,力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备功能,从而提高价值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和科学管理方法。

定义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简称VE),也称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A),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

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有些人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

E. 功能成本法的概述

所谓功能成本法是用实现某功能的可能最低成本(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来评价功能的价值,以确定应改进的对象之方法。
功能成本法的特征
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购买者为获得某项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作为评价值,并以此作为功能量化的标准。由此,价值工程的基本方程式就转化为下式:
价值系数(Vi)=功能最低成本(Fi)/功能现实成本(Ci) 显然,根据上式,有下述评判标准:
当Vi=1时,表明用户为实现某项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与该功能的现实成本相吻合,功能价值较为理想。
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超过了用户为实现该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低,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品成本。
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用户为实现该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高。只要目标成本不是过于保守,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F. 成本与价值的区别

成本: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价值: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也表示某物具有积极作用,有价值。
(6)价值功能成本是什么扩展阅读:成本的分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6.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7.按计算根据可分为个别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产过程中的顺序关系可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
10.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11.按与收益的关系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3.按与现金支出关系,可分为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
14.按与计划的关系,可分为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
15.按数量变化关系,可分为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别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迟发生,可分为可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
18.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19.按形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1.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
为了便于进行成本管理,还可运用其他一些成本分类概念,如机会成本、责任成本、定额成本、目标成本、标准成本等等。

G. 价值与成本名词解释

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这些价值是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一般定义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2、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3、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
4、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

H. 价值工程中的总成本是指什么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是指实现功能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从产品来说,是以功能为对象而进行的成本核算。一个产品往往包含许多零部件的功能,而各功能又不尽相同,就需要把零部件的成本变成功能成本,这与一般财会工作中的成本计算是有较大的差别的。财会计算成本是零部件数量乘以成本单价,得出一个零部件的成本,然后把各种零部件成本额相加,求得总成本。而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成本,是把每一零部件按不同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组后计算的。价值分析中的成本的“大小”,是根据所研究的功能对象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