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鱼业的成本怎么核算
水产养殖成本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费用:苗种费用,租用场地费用,建设场地费用,饲料成本、饲养工具费用,雇佣工人(含技术员)费用,基础设施费用,消耗能源费用(日常生活开支),还有可能包括运输费用。反正跟水产养殖相关的开支都加上就对了。
⑵ 水产养殖业的会计科目怎么设置
水产养殖业的会计科目
(一)成本核算对象
水产业一般以水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水产养殖的主要产品有鱼、虾、贝类、藻类、鱼种、鱼苗等。
(二)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苗种、饲料、肥料和材料等。其中:苗种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鱼苗、鱼种、虾苗、蟹苗、贝苗、藻苗、水生植物的种子等,孵化用的亲鱼、亲虾也属于本项目;饲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饲料;材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渔需物资和渔具等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2.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水产养殖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奖金、福利费。
3.其他直接费,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直接费用。
4.制造费用,指应摊销、分配计入各产品的间接生产费用。
(三)成本计算公式
每万尾鱼苗成本=育苗期的全部生产费用/育成鱼苗万尾数每万尾(千克)鱼种成本=育种期的全部生产费用/育成鱼种万尾(千克)数
多年放养成鱼单位(千克)成本=(捕捞前各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本年生产费用)/成鱼总产量
逐年放养成鱼单位(千克)成本=本年成鱼放养的全部费用/本年成鱼产量
海水养殖成鱼单位成本=(捕捞前各年结转的生产费用+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捕捞费用)/海水养殖成鱼总产量
水产养殖业的会计核算
水产养殖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而现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其相关事项的处理却无明确规定。笔者针对目前水产养殖业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水产养殖业务流程,提出几点看法,供读者参考。
一、关于固定资产改造及折旧提取问题
水产养殖业的固定资产主要为养殖塘改造及进排水河开挖投资,其资产价值大约占水产养殖企业固定资产总额的80%以上。但此项资产与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属性完全不同,此项资产随着养殖生产及固定资产改良的进行,永远保持其实物形态,其原始价值不会逐渐消失。下面就养殖塘改造土地使用权来源不同作进一步分析。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有集体土地使用权开发从事养殖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自有的集体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归该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养殖塘改造及进排水河开挖完成后,形成企业相应的固定资产。此项固定资产随着养殖塘及进排水河的利用,淤泥会逐渐淹没河道及养殖塘,对该项资产利用价值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正常情况下,随着养殖塘及进排水河改良(大约五年大修一次)的进行,养殖塘及进排水河仍维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使用价值不会减弱。因养殖塘土地使用权属该集体经济组织,故笔者认为,不需要对养殖塘改造及进排水河开挖原始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只需将养殖塘改良投资计入“固定资产——养殖塘及进排水河改良投资”,在二次改良期间按直线法平均计提折旧。
2、其他经济组织及自然人投资设立的养殖企业租赁集体土地使用权开发从事养殖业。养殖企业租赁集体土地使用权开发从事养殖业,因其土地使用权在租赁协议规定的使用期内有偿使用,租赁期满土地使用权将归还出租方,故应将养殖塘改造及进排水河开挖的原始投资扣除租赁期满合同规定承租方应得补偿(如无补偿,此项不予考虑)在租赁期间按直线法平均计提折旧。养殖塘及进排水河改良投资会计核算方法如同上述第1条。
二、关于存货(水产品)成本核算和销售收入确认的.问题
水产养殖业存货与一般企业存货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现有水产养殖基本上采用混养方式,公共养殖成本占较大比重,且养殖前期(会计期中)塘内养殖品种繁多,难以估计存货数量,故无法准确核算各养殖品种的养殖成本;
(2)部分养殖品种(如小白虾)采用海水纳潮方式引入养殖苗种,养殖前期无法估算实际在养苗种数量,因而无法对投入饵料等公共养殖成本进行分品种分摊;
(3)外购养殖苗种成活率随水体成分、水温等变化较大,难以准确估算实际成活率,因而无法确定在养水产品数量;
(4)无法通过存货盘点来确定存货实存数量;
(5)水产品收获不按一般企业核算方式办理出入库手续,且水产品实行分期捕捞销售,难以采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存货成本结转方法结转已售存货成本。笔者针对水产养殖业的特殊性,对存货成本核算及销售收入确认提出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1、计划产值和销售毛利率法。即根据年初编制的本年度养殖计划,按每口塘各养殖品种计划产值占该塘总产值的比例分摊公共养殖成本;年中各月销售实现时,按实际销售收入确认收入,按计划销售成本率乘以本月实际销售收入计算结转养殖成本,差额确认利润;每期期末,根据养殖专业技术人员估计对每口塘在养水产品估计数量与计划数量相比较,结合现有市场水产品售价状况,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待该塘该品种水产品销售全部完成后,将账面的该养殖品种成本结余一次性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并冲转已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1]某水矿养殖企业共有600亩养殖塘,分20口(编号为A1—A20),每口塘养殖面积30亩。2002年度计划水产品养殖总产值为360万元。其中A1塘计划产值(销售收入)18万元,计划养殖成本16万元,具体各品种计划产量及产值为:青蟹3000斤,计9万元;螠蛏6000斤,计4.8万元;小白虾1500斤,计3万元;蛤蜊1500斤,计1.2万元。2002年2月份该养殖公司A1塘共投放苗种5.4万元,其中:青蟹3.8万元、螠蛏1.2万元、蛤蜊0.4万元;2002年2~12月份投入饵料5.5万元,2002年A1塘应分摊折旧、人工等费用为3万元。2002年6月份销售青蟹250斤,计7500元,7~11月份销售青蟹1900斤,计57000元。2002年11月30日根据养殖专业人员估算,塘内预计在养青蟹总量大约500斤,预计产值15000元,2002年12月实际销售青蟹650斤,计19500元。其会计处理如下:
(1)2002年2月购入种苗借:生产成本——青蟹38000生产成本——螠蛏12000生产成本——蛤蜊4000
贷:银行存款54000
(2)2002年2~12月份投入饵料共55000元,其中青蟹应分摊27500元(55000×9/18);螠蛏应分摊14667元(55000×4.8/18);蛤蜊应分摊3666元(55000×1.2/18);小白虾应分摊9167元(55000×3/18)。
借:生产成本——青蟹27500生产成本——螠蛏14667生产成本——蛤蜊3666生产成本——小白虾9167
贷:银行存款55000
(3)2002年1~12月份折旧费、人工等费用分摊方法及账务处理如同上述(2)。
(4)1002年6~11月份销售青蟹时借:银行存款64500贷:主营业务收入64500
应转销售成本为57333元(64500×16/18)借:主营业务成本57333贷:生产成本——青蟹57333
(5)2002年11月30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当时青蟹账面成本结余为20000元)
借:管理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
(6)2002年12月份销售青蟹借:银行存款
19500贷:主营业务收入19500
青蟹账面成本结余为23167元(38000+27500+30000×9/18-57333)借:主营业务成本23167
贷:生产成本——青蟹23167同时冲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借:存货跌价准备5000
贷:管理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0
2、联产品分配法。即除各养殖品种苗种支出独立记入相应品种的养殖成本外,对养殖过程中形成的联合成本(包括饵料、折旧费、人工费、修理费等)不分养殖品种,全部计入生产成本——联合成本,年末根据各产品全年实际销售额占总销售额(包括在养水产品现时予计销售额)的比重对联合成本按比例分摊,结转分摊入相应养殖品种的生产成本;每期期末,根据养殖专业技术人员估计对每口塘在养水产品数量进行估计,结合现有市场水产品售价状况,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年中各月销售实现时不确认收入,全部计入递延收益,年末将递延收益一次性转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将各品种的生产成本余额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冲转已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例2]承上例,假设2002年度,上述养殖公司A1塘共实现销售收入16.3万元,其中青蟹8.3万元、螠蛏5.2万元、小白虾2万元、蛤蜊0.8万元,其他相关资料同上。其会计处理如下:
(1)2002年2月购人种苗时会计处理同上。
(2)2002年2~12月份投入饵料借:生产成本——联合成本(A1塘)
55000贷:银行存款55000
(3)2002年1~12月份A1塘分摊折旧、人工费用等
借:生产成本——联合成本(A1塘)30000贷:累计折旧(应付工资等)30000
(4)2002年6~12月份销售青蟹
借:银行存款83000贷:递延收益83000
(5)2002年11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存货总体计提,假设成本大于市价5000元)借:管理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
(6)2002年12月31日分摊联合成本(假设无在养水产品)
青蟹应分摊43282元[(55000+30000)×8.3/16.3]借:生产成本——青蟹43282
贷:生产成本——联合成本(A1塘)43282
(7)2002年12月31日结转收入及销售成本借:递延收益8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3000借:主营业务成本81282贷:生产成本——青蟹81282
(8)2002年12月31日冲转存货跌价准备借:存货跌价准备5000贷:管理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0
水产养殖业的会计处理
1421消耗性生物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比照“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处理。
二、本科目可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应按收获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自行繁殖的育肥畜、水产养殖的动植物,应按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取得天然起源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产畜或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的,按转群时的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育肥畜转为产畜或役畜的,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五)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达到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归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费用,按应分配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成本”科目。
(七)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为农产品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农产品”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八)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162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
二、本科目可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按期(月)计提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还应同时结转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1623公益性生物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二、本科目可按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种类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外购的公益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公益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应按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天然起源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转为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应按其账面余额或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五)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等生产性采伐而补植林木类公益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林木类公益性生物资产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其他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原价。
⑶ 水产养殖业的成本如何核算
水产养殖成本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费用:苗种费用(育苗费用),投喂饲料费用(包括育苗开口饵料及后期养成饲料),租用场地费用(建设场地费用),雇佣工人(含技术员)费用,基础设施费用,消耗能源费用(水、电、煤等),还有可能包括运输费用。
⑷ 养殖业(养鱼塘)的怎么计算成本收益当中涉及的费用大致上有哪些 还有饭店的费用又有哪些
之前我做过养殖和酒店方面的会计, 怎么说呢,看你的规模吧,规模不大的,鱼苗,饲料都应该进入生产成本,至于买一些小工具、维修一些小东西,就应该进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就基本很少了,毕竟养殖没那么多管理上的工作,鱼塘的租赁也是营业费用哦,记得别搞错啦,呵呵,
至于饭店就更简单了,你买的大件设备就固定资产,记得折旧哦,服务员之类的工资计入营业费用,管理阶层(经理、办公室员工)的就计入管理费用,至于水电、场地租赁都计入营业费用。希望能帮到您。呵呵。
⑸ 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
养殖动植物的成本包括种苗、饲料、肥料等材料的成本。在销售或入库前消耗的,应分摊的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
养殖成本是反映人工养殖成本的指标。指人工养殖水生动植物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养殖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水产品所发生的费用总额。养殖成本按计算范围可分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不同种类水产品的养殖成本应分别计算。如养鱼、养虾、海带养殖等的费用。,如果在同一个水域养殖几种产品,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合理分摊养殖成本。育种的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种子费、饲料肥料费、材料费、工资福利费、其他直接费、合作生产费、企业管理费等。
⑹ 水产养殖业会计如何建帐,最好有详细会计科目,不要从百度复制
水产养殖业, 参照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账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比照“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处理。
二、本科目可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应按收获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自行繁殖的育肥畜、水产养殖的动植物,应按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取得天然起源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产畜或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的,按转群时的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育肥畜转为产畜或役畜的,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五)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达到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归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费用,按应分配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成本”科目。
(七)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为农产品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农产品”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八)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
二、本科目可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按期(月)计提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还应同时结转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二、本科目可按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种类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公益性生物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外购的公益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公益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应按郁闭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天然起源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转为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应按其账面余额或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五)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等生产性采伐而补植林木类公益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林木类公益性生物资产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其他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原价。
⑺ 饲料是决定养殖效益之一,水产养殖户该怎样计算好关于饲料的成本账
饲料是决定养殖效益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然而在面对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价格、不同质量的甲鱼饲料产品时,养殖户往往很难抉择。这里就让我们和养殖户朋友一起详细地算个经济账吧!
假设有A和B两种饲料,A饲料品质好,但价格高;B饲料品质一般,但价格较A饲料低。假设以同样质量的甲鱼苗种,同样的管理水平,同样的温室设施条件,同样的水电、人工和用药成本,同样的商品鱼价格(16元/斤),以全程使用8吨饲料为例,我们来对比一下A饲料和B饲料的养殖收益:
其次,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优质的饲料产品使养殖水体的水质更稳定,甲鱼体质健康,病害少,这无形中又大大节约了用水、用电和用药的成本;再者,选用优质的饲料产品甲鱼生长更快,缩短了上市时间,使得我们可以更及时地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⑻ 渔业养殖业企业如何做账
设置“生物性资产”科目,这是必设科目。其余的各类科目与其他企业一样。二级至三级科目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注明,便于你的区分和入帐。
成本核算:初始成本就是池塘的折旧和消耗是一部分,你购进的虾苗是一部分,人工是一部分、水电费、饲料、各类物耗是一部分、管理费用、为饲养这些虾而进行融资的利息等也是一部分。总和就是你要核算成本的内容。
具体点如下:
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苗种、饲料、肥料和材料等。其中:苗种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鱼苗、鱼种、虾苗、蟹苗、贝苗、藻苗、水生植物的种子等,孵化用的亲鱼、亲虾也属于本项目;饲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饲料;材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渔需物资和渔具等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2.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水产养殖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奖金、福利费。2
3.其他直接费,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直接费用。
4.制造费用,指应摊销、分配计入各产品的间接生产费用。
对于各类成本就直接归集相应的科目内即可。
1、买进的各种鱼苗,饲料、渔药,
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水产养殖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2、购进的船只,为固定资产,按期计提折旧;所支付的机油费计入间接费用
3、为池塘改建所支付的各种挖机工程、围网款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按收益期计入管理费用。
4、渔业养殖属于一般享受增值税、所得税减免企业,对票据的要求不是很严。
⑼ 渔业养殖的会计科目与账务
(一)成本核算对象
水产业一般以水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水产养殖的主要产品有鱼、虾、贝类、藻类、鱼种、鱼苗等。
(二)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苗种、饲料、肥料和材料等。其中:苗种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鱼苗、鱼种、虾苗、蟹苗、贝苗、藻苗、水生植物的种子等,孵化用的亲鱼、亲虾也属于本项目;饲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饲料;材料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渔需物资和渔具等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2.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水产养殖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奖金、福利费。
3.其他直接费,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直接费用。
4.制造费用,指应摊销、分配计入各产品的间接生产费用。
(三)成本计算公式
每万尾鱼苗成本=育苗期的全部生产费用/育成鱼苗万尾数每万尾(千克)鱼种成本=育种期的全部生产费用/育成鱼种万尾(千克)数
多年放养成鱼单位(千克)成本=(捕捞前各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本年生产费用)/成鱼总产量
逐年放养成鱼单位(千克)成本=本年成鱼放养的全部费用/本年成鱼产量
海水养殖成鱼单位成本=(捕捞前各年结转的生产费用+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捕捞费用)/海水养殖成鱼总产量
⑽ 海水养殖业会计核算探讨
关于海水养殖业会计核算探讨
论文摘要: 为了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以水产养殖为经济模式的产业经济正异军突起,但水产养殖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而现有的制度及及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其相关事项的处理却没有明确规定。尤其是渔业地区或以海水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模式的地区,核算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核算的品种效益,并且直接关系到养殖的品种是否值得推广或产业经济发展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否真实反映本地区的经济指标;对于而言,规范水产养殖业会计核算更为重要。
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及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海岛地区水产养殖(以下简称“海水养殖业”)业务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看法。
论文关键词: 海水养殖业会计核算;核算特点;核算对象或品种
1 海水养殖业会计核算特点
海水养殖业是通过苗种的繁育和培养或外购苗种而生产出各种水产品,海岛水产养殖业经营模式一般以育苗、浮筏吊养、底播增殖、活鱼养殖为主,其核算具有以下特点。
1.1 成本具有不确定性
作为海水养殖的主要产品——水产品,主要是以繁育和养殖为主。由于受自然条件变化制约,变化无常的自然影响着水产品的产量和养殖成本。海域状况好、水温等自然条件适宜,水产品的产量就高,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就低;反之,水产品的产量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就高。
1.2 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
海水养殖业从育苗、中间育成、海上暂养、投入放养、收获或外购苗种、投入放养、收获的生产过程,生产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4-5年,一般在1-3年或以上。由于常年性投入,使得占用在某项产品的生产资金时间相对较长,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1.3 生产具有季节性,占用的资金量大
海水养殖业产品生产季节性较强,苗种投入时间相对集中,一般在每年的4~6月份或10~12月份,并且占用大量的经营资金;有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收获,比如:海湾扇贝规模养殖从当年苗种购入到浮筏吊养、直至秋季收获仅需5个多月的时间;而有的需要较长的生产时间才能回收,比如:某企业为了扩大虾夷扇贝底播养殖规模,大量购入苗种实施三龄贝底播养殖计划,从苗种购置、投入放养、海上看护到采捕收获大约需要36个月,资金占用量较大,资金需三年多才得以回收;活鱼养殖从幼鱼的投放、看护、饵料喂养、到成鱼收获,少则1年、多则3年以上,受海域状况、水温等自然条件制约,经历越冬过程,需要北鱼南养再回运过程,到回收季节还需关注的行情,若出口还需不断关注汇率变化,以确报该品种实现很好的效益。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占用企业经营资金较多,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
2 海水养殖业成本核算应考虑的问题
2.1 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或品种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海水养殖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的前提。海水养殖的任务是生产出各种水产品,因此,水产品品种是水产养殖业成本核算的对象,也就是对养殖期间所发生的各项品种费用进行分类、归集、核算。由于海水养殖养殖品种不同,因而在养殖过程中,各品种育苗、投入放养、收获的成本也不尽相同。海水养殖业按虾夷扇贝、鲍鱼、海参、海螺、海胆以及放养的鱼等来计算主要产品成本。这样能比较科学地归集和核算不同养殖品种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对海水养殖成本的和控制。
2.2 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2.2.1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帐户体系
为了归集养殖业各项费用,划分有关成本费用界限,正确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应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帐户体系。根据需要应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原、应交税金、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现金、存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帐户。
2.2.2 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
各种原始记录是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各种材料物资、燃料动力的消耗、各种生产工具的耗用、产品质量验收以及暂养台筏和养成台筏、当年(或以后年度)收获台筏、空筏各是多少,每月都必须有原始记录,以利于成本核算工作更好的进行。
2.2.3 建立健全养殖物资计量、验收、保管发放工作和盘点工作
各种养殖物资采购都必须有计划、按计划购买,然后办理入库验收手续,领用要办理出库手续。年终必须清点,并处理盈亏额。
2.2.4 了解生产工艺或流程
海水养殖业核算基础是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此说,作为财务人员或成本核算人员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全面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取得核算数据,为成本核算作准备。
2.3 正确核算项目
为了正确反映海水养殖成本项目的构成和范围,必须合理归集养殖成本项目,成本项目设置和划分的`是否合理,对养殖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海水养殖过程中,将养殖相关的费用支出作为养殖成本进行核算,与养殖生产无关的费用支出均不应计入养殖成本,关键看其是否直接或间接用于养殖生产方面。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正确划分和确定养殖成本核算项目。
根据海水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应设立苗种费用、台筏物资摊销、燃料费、维修费、折旧费、工资及补贴、饵料费用、水电费、生活费、差旅费、养殖物资盘点损失额、海域使用金等成本费用项目。
2.4 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2.4.1 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
海水养殖业进行养殖成本核算时,应将一定期间费用成本,与有关的收益相结合,即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如燃料费、维修费、折旧费、工资及补贴、生活费、差旅费等不能明确直接进行品种归集的费用,可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按一定的分配方法和标准,分配到不同的养殖品种中。采用配比性原则进行成本核算,能准确地计算出一个时期的养殖成本和每个品种的成本。
2.4.2 权责发生制
为了真实反映海水养殖业经营状况,各养殖企业应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因为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企业会计报表是按照持续经营原则编制的,其损益的记录又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此,权责发生制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状况和经营业绩。
2.4.3 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是指发生的与海水养殖生产有关(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费用支出等等)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那些一次购置并长时间使用的耐用资产消耗(如房屋物、各种设备购置、养殖台筏等)。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的意义在于确定哪些费用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成本,哪些支出不应当计入当期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计算出各品种的养殖成本。
2.4.4 核算周期的确定
由于海水养殖专业性较强,养殖生产要经过育苗、中间育成、海上暂养、投入放养或外购、放养等过程,其生产周期一般在1-3年或以上,具有培育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海水养殖的成本计算期从购入商品苗或育苗开始,计算到销售为止,其成本计算期一般应与生产周期相一致。例如:虾夷扇贝生长周期分三种情形,(1)自当年6月份购入幼贝,经过浮筏暂养、挂养到11月份底播,到第三年4月末收获期结束,生长周期需要22个月;(2)如果养殖单位当年11月份购入商品苗直接底播,到第三年4月末收获期结束,生长周期需要18个月;(3)从育苗开始计算,经过中间育成、海上暂养、投入放养,到第三年4月末收获期结束,生长周期需要18个月;鲍鱼自底播到收获生长周期36个月,海参自底播到收获生长周期为36个月。
2.4.5 严格区分成本费用界限
严格划分各时期产品费用的界限,严格划分不同养殖品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严格划分收获产品和未收获产品的费用界限,凡能直接分清的成本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中,不好分清的成本费用,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计入各个产品成本。
3 养殖核算程序
现以某养殖企业外购虾夷扇贝商品苗投入底播生产,到产品收获为例,谈其成本核算程序。
3.1 成本核算
(1)某养殖企业购入虾夷扇贝商品苗直接底播,发生时,记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苗种费,贷:存款等科目。
(2)在底播增殖期内,发生的直接费用,应记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成本项目),贷:现金(或银行存款)等;若发生的费用为看护底播产品共同费用,借:制造费用,贷:现金(或银行存款)等,月末,按照配比原则将费用分摊结转到“消耗性生物资产”,记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成本项目),贷:制造费用。
(3)收获底播虾夷扇贝产品时,发生的采捕费应记入收获的产品生产成本中,记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采捕费,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4)虾夷扇贝收获时,苗种费按收获的程度(实收面积与应收面积的比例)逐月摊销。
(5)收获期结束后,应将该年度收获的虾夷扇贝所应承担的各种费用全部体现在当期收益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帐户余额为零。
3.2 销售核算
3.2.1 主营业务收入核算
该企业收到对外销售的虾夷扇贝产品款时,记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底播-虾夷扇贝-××场队,月末结到本年利润户,记借:主营业务收入-底播-虾夷扇贝-××场队,贷:本年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底播-虾夷扇贝-××场队。
3.2.2 主营业务成本核算
本科目核算当期已销售虾夷扇贝产品应承担的成本,月末结转时,记借:主营业务成本-底播-虾夷扇贝-××场队,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月末结到本年利润户,记借:本年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底播-虾夷扇贝-××场队,贷:主营业务成本-底播-虾夷扇贝-××场队。
3.2.3 主营业务利润核算
月末,本年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底播-虾夷扇贝-××场队帐户余额在贷方即为该场队当期收获的虾夷扇贝品种实现的主营业务利润,反之说明亏损。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