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主要交通运输有哪些方式各有何优缺点
现代运输方式中主要的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
一、海洋运输。
(1)优点: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
(2)缺点: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
二、铁路运输。
(1)优点:速度快,运输不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
(2)缺点: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需要以其它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
三、航空运输。
(1)优点: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在火车,汽车都达不到的地区也可依靠航空运输;
(2)缺点:成本太高,普通货物运输不适用。
四、公路运输。
(1)优点: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
(2)缺点:仅限于距离短途运输。
五、管道运输。
(1)优点:由于采用密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散失、丢失等损失,可用于运输量大,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
(2)缺点:灵活性差,运输货物较单一。
② 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速度最慢、价格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价格最高的是航空运输,价格最低的是水运;速度最快的是航空运输,速度最慢的是水运;运输量最大的是水运,运量最小的是航空运输.
故答案为:航空运输;水运;航空运输;水运;水运;航空运输.
③ “轻轨”和“地铁”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一、轻轨的优缺点
1、轻轨的优点
(1)较大程度地缓解沿线区域交通紧张矛盾。
(2)全线采用弹性整体道床、无缝钢轨,并减少轨道接缝,使车轮柔和地接触钢轨,大大降低了震动。
(3)列车运行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00公里,大大提高了出行速度,节约时间。
2、轻轨的缺点
(1)建造成本高,需要使用各种先进设备,资金投入比较高。
(2)建设周期长。
二、地铁的优缺点
1、地铁的优点
(1)保护环境。地铁运行过程中不受其他车辆的干扰,而且运行速度快,许多人都会选择乘坐地铁,从而减小了私家车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2)减少噪音。地铁建立在地底下,隔音效果好,减少了车辆带来的城市噪音,相对来说比较环保。
2、地铁的缺点
(1)建设时间长。地铁的建造需要前期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政府的审批,通常需要试验以确保安全,这一系列的规划就需要大量时间,而且建造时也需要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基本完工。
(2)建造成本高。
相关区别
城际轨道
城际轨道交通简称城轨,连接相邻城市或城市群之间的客运专线轨道系统,可采用地铁轻轨或采用高铁快铁,亦可采用磁悬浮轨道。我国还没有跨越城市的轻轨线路,所以我国的轻轨都不是城际轨道交通。
城际铁路
城际铁路既属于城际轨道交通又隶属国家铁路系统。城际铁路线就是国家铁路线,与国家铁路干线相对应、相连接和相联系,使用国家统一标准的列车轨道、运营模式以及管理单位等。因此,所有的城际铁路都不是轻轨铁路,所有的城际列车都不是轻轨列车。
有轨电车
轻轨系统使用专用轨道和车站,拥有独立路权,列车无法混行,因此我国的轻轨都不是有轨电车。
轻轨列车
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列车,采用5~8节编组列车。
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列车,采用2~4节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站台长度。B型车和C型车造价和技术含量要小于A型车。
④ 高中地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比较中的生产效率是怎么回事连续性与稳定性又有什么区别
公路:
主要特点:
1、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2、技术要求和地形要求低: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术比较容易解决,易在全社会广泛发展,可以说是公路运输的最大优点。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避免中转重复装卸,批量、时间不受限制,客、货在途时间较短,对贵重、易碎、要求防腐保鲜物品的中短途运输尤为适宜。
4、可实现直达运输: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5、运量小:每辆普通载重汽车每次只能运送5吨货物,长途客车可送50位旅客,仅相当于一列普通客车的1/30~1/36。
6、运输成本较高:分别是铁路运输的11.1~17.5倍,是沿海运输的27.7~43.6倍,是管道运输的13.7~21.5倍。
7、运行持续性较差:如我国1998年公路平均运距客运为55km,货运为57km,铁路客运为395km,货运为764km。
8、污染环境较严重: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和引起的噪声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9、能耗较大:分别是铁路运输能耗的10.6~15.1倍,是沿海运输能耗的11.2~15.9倍,是内河运输的113.5~19.1倍,是管道运输能耗的4.8~6.9倍。
发展趋势:
公路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公路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客运发展的方向;公路货运将向快速、长途专重载发展。公路物流领域将广泛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
铁路:
主要特点:
1、准确性和连续性强:几乎不受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一般情况下能够发车和到站,准时性强。
2、运输速度快:时速一般在80到120公里。
3、运量大:一般每列客车可载旅客1800人左右,一列货车可装2000到3500吨货物,重载列车可装20000多吨货物;单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 输能力达1800万吨,复线达5500万吨;运行组织较好的国家,单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输能力达4000万吨,复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输能力超过l亿吨。
4、运输成本和能耗较低:铁路运输费用仅为汽车运输费用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运输耗油约是汽车运输的二十分之一。
5、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较大:铁路运输需要铺设轨道、建造桥梁和隧道,建路工程艰巨复杂;需要消耗大量钢材、木材;占用土地,其初期投资大大超过其他运输方式。 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用于建筑工程,如路基、站场等;一旦停止营运,不易转让或收回,损失较大。另外,铁路运输由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业务部门组成,要具备较强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各业务部门之间必须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在运输指挥方面实行统筹安排,统一领导。
其他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特点:
地铁(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不占/占用土地少、投资巨大、工程量大、施工期长);
轻轨(基建投资较小、安全性舒适性接近于地铁、能耗相对小、公害小、但运量也小于地铁);
磁浮(速度快、噪声小、单位乘客能耗小、安全性较好、造价高、运量小、成本高)
发展趋势:
全面提速,动车组和高速铁路的运用;客运专线的修建和运营;重载运输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客货分离,解决目前能力紧张的问题。
水运:
主要特点:
1、载运量大:长江干线驳船顶推能力达3-4万吨;世界上最大的油船已经超过50万吨。
2、成本较低:我国沿海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40%,美国沿海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的1/8,长江干线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的84%,而美国密西西比河干流的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的1/3~l/4;
3、能耗较低:不到铁路的60%。
4、投资小,建设航道不需要占用土地。
5、劳动生产率高:沿海运输劳动生产率是铁路运输的6.4倍,长江干线运输劳动生产率是铁路运输的1.26倍;
6、受航道制约和气象因素影响较大;
7、运送速度较慢。
发展趋势:
码头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运输组织向规模化、网络化;积极发展国内水路集装箱、商品汽车水路运输,大力发展江海直达和多式联运。
航空:
主要特点:
1、运行速度快:现代喷气式客机,巡航速度为800~900km/h,比汽车、火车快5~10倍,比轮船快20~30倍,距离越长,航空运输所能节约的时间越多,快速的特点也越显着。
2、机动性好:飞机在空中飞行,受航线条件限制的程度比汽车、火车、轮船小得多。它可以将地面上任何距离的两个地方连接起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飞行。
3、运输路径短:飞机的航道一般接近直线,不需绕过太多障碍。
4、安全和舒适型好:喷气式客机的巡航高度一般在10000m左右,飞行不受低空气流的影响,平稳舒适。
5、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在相距1000km的两个城市间建立交通线,若载客能力相同,修筑铁路的投资是开辟航线的1.6情,铁路修筑周期为5~7年,而开辟航线只需2年。
6、载运量小、噪声大、成本和运价较高、受气候影响较大,影响其准时性与正常性:飞机的舱容有限,高空运输成本是在铁路、公路、管道、航运等方式中费用最高的。
发展趋势:
提升总周转量,发展支线运输,充实国际航线,完善和建立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使技术设备、人力服务和航空安全综合保障管理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航空安全能力、航空信息化技术、劳动生产率接近世界水平。
管道:
主要特点:
1、运量大,劳动生产率高:一条管径为720毫米的管道就可以每年运送易凝高黏原油2000多万吨,一条管径l220毫米的原油管道年运输量可达1亿吨。管道运输是一种连续工程,运输系统不存在空载行程,因而系统的运输效率高。
2、成本和能耗较低:节能和高度自动化,用人较少,使运输费用大大降低。在无水条件下,采用管道运输是一种最为节能的运输方式。
3、连续性强、安全性好:管道运输方式,既安全,又可以大大减少挥发损耗,同时由于泄露导致的对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也可大大减少。
4、投资小、占用土地少:管道建设的投资和施工周期均不到铁路的l/2。管道埋于地下,只有泵站、首末站占用一些土地,占用土地少。
5、建设周期短、费用低:管道运输系统的建设周期与相同运量的铁路建设周期相比,一般来说要短1/3以上。
6、灵活性较差:调节运量及改变方向的幅度较小,“承运”的货物比较单一,也不容随便扩展管线。
发展趋势:
管道的口径不断增大,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运距迅速增加;运输物资由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流体逐渐扩展到煤炭、矿石等非流体。
⑤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灵活性差。
公路:发展快,应用广,地位日趋重要,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⑥ 兴建成本最高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成本最高的应该就是地铁吧。
其实我们国家的地铁建设,最高成本的是13亿每千米。
哪怕最低的也接近7亿每千米。
⑦ brt定价高于成本吗
brt定价高于成本。BRT的成本比较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的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的道路交通问题越发严峻,为了解决该问题,发展新型的交通方式势在必行但是面对数种新型交通方式。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
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⑧ 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主要有五种: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铁路:铁路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大,在运输的连续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公路:陆地交通运输方式中普及程度最高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的有力补充,目前的公路运输工具是汽车。
水路:运输能力大。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能力最大,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受气候影响大,水陆运输通用性能也不错,既可运客,也可运货,可以运送各种货物,尤其是大件货物。
航空:运行速度快、机动性能好,几乎可以飞越各种天然障碍,可以到达其他运输方式难以到达的地方。适合运输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少、时间紧的货物等。
管道:具有运量大、运输工程量小,能耗小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全天候运输,送达货物的可靠性高。管道可以走捷径,运输距离短;可以实现封闭运输,损耗少。
⑨ 哪种运输方式最经济
一、陆运、空运、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比较来说,水运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所以水运经济。
二、水运有以下四种形式:
1.沿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远洋运输。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
4.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三、各种运输方式经济的比较分析考虑的因素:
1.运送速度的比较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的技术速度较高,但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进行会让(单线)、越行(复线)及其他技术作业,因而营运速度比技术速度低。
水路船舶运输的技术速度一般低于铁路水路运输的货物运送时间比铁路慢汽车运输短距离的运送速度较高航空运输技术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运输方式。
2.运输成本的比较
(1)铁路货运成本
铁路货运成本结构具有两个最显着的特点:其一就是与运量无关”的成本费用(指线路、通信设备、大型建筑物、技术建筑物的运用维护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工资等)占铁路货运成本的50%左右。其二就是始发和终到作业费用约占运输成本的18%左右所以运距短时,成本高,只有运距较长时,成本才能大幅度下降。
(2)内河货运成本
水运业的基本成本结构是高的可变成本和低的固定成本。由于海运平均运距较长,所以海运货运成本大大低于其他运输方式。
(3)汽车货运成本
汽车货运的成本结构包括较高的可变成本和较低的固定成本,汽车货运成本一般比铁路、水运要高很多倍
(4)航空运输成本
航空运输的成本结构是低可变成本和高固定成本。
(5)管道运输成本
与铁路运输业相似,管道运输业的固定成本比较高,而可变成本所占比例低。
综合比较,铁路运输运送能力大,大宗货物运输成本低;水路运输工具载重量大,单位运输成本较低;汽车载重量小,单位成本较高;航空运输成本最高。
3.劳动生产率比较
铁路和水路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在确保客货大宗运输和远距离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汽车运输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的几种运输方式,但是在货运量小、距离短的零担运输时,则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4.燃料消耗量的比较
运输工具运行速度越高,阻力越大,单位燃料消耗量越高。各种运输工具在陆上、水上和空中,因速度提高而产生的运行阻力增大的状况各有特点。在低速情况下,船舶的单位阻力比火车小。但是,船舶的运行阻力具有因速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大的特点,即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发动机功率与速度的立方成正比,而发动机功率的增大又与燃料的消耗量成正比。5.始建投资的比较
在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线路投资中,铁路运输较高;水路运输是线路投资较少的--种.运输方式;汽车运输的线路投资介于铁路和水路之间,但高速公路的投资很大;管道运输的始建投资大;航空运输线路投资最少。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投资上,船舶尤其是海船,单船造价昂贵,铁路机车车辆的单车造价比船舶低得多,汽车的单车造价最低,飞机最贵。
6.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以外,在分析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时,还必须考虑到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性和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所以可知,水运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