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月末结存材料怎么算成本
扩展阅读
小餐饮店产品定位多少好 2025-05-20 09:06:46
装修的工具叫什么 2025-05-20 09:05:30
怎么区分石油和四氯外观 2025-05-20 08:48:40

月末结存材料怎么算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9-18 14:24:37

⑴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怎么算

按计划成本来进行核算的企业,其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公式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

按实际成本来核算的企业,其结存擦了的实际成本计算公式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入库材料实际成本)-本期贷方发生额(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⑵ 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率(-6+12)/(400+2000)=0.25% 借差 超支

结存的实际成本(400+2000-1600)*(1+0.25%)=802

因为不是有个0.25%的超支吗 计划成本要加个超支率才是实际成本
1材料成本差异率超支
结存的实际成本=(收入计划成本-发出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2材料成本差异率节约
结存的实际成本=(收入计划成本-发出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1 2是计算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公式 书上不写的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借方或-材料成本差异贷方
我解题是以百分率表示的

⑶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材料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移动加权平均法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3、先进先出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前面的批次的存货,材料单价)。

⑷ 月末结转成本的金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要看用的是存货计量的哪种方法。存货计量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四种,这四种都会影响库存商品金额,影响库存商品金额就会影响主营/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

1、加权平均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2、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3、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4、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4)月末结存材料怎么算成本扩展阅读: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有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做法。随销售随结转即在商品销售的同时结转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终一次结转成本。

此外,对非商品销售的发出商品的计算和结转,包括加工商品发出、商品短缺等,采用随发生随结转的方式。对其计算的单价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采用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细账的当日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

二是采用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期初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

⑸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怎么算

一、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如果是贷方余额,就是减;如果是借方余额,就是加。

二、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金额+本期购入原材料金额),这里的材料成本差异也是:借方用“+”号,贷方用“-”号。

三、原材料账户的金额都是用计划价*数量算出来的;实际金额-计划价*数量=材料成本差异;以上公式算出来是负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如果是正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借方。

四、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的计算。

1、按实际成本核算时,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入库材料实际成本)-本期贷方发生额(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2、按计划成本核算时,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

(5)月末结存材料怎么算成本扩展阅读

我们仅用材料取得和入库这一过程为例,用简单的分录来加以说明:

实际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均是以实际成本反映,所以月末不需加以调整。计划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

⑹ 关于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30000+70000-48000)*(1+0.00897)=52466.44元
说明: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计划成本+本期入库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
月,材料成本差异率=(200+500)/(30000+48000)*100%

⑺ 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怎么算

摘要 您好!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

⑻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末结存的材料实际成本怎么算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
材料成本差异如果是贷方余额,就是减;如果是借方余额,就是加。
同理,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金额+本期购入原材料金额),这里的材料成本差异也是:借方用“+”号,贷方用“-”号。
原材料账户的金额都是用计划价*数量算出来的;实际金额-计划价*数量=材料成本差异;以上公式算出来是负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如果是正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借方。
(8)月末结存材料怎么算成本扩展阅读:
计划成本核算的核算程序:
以原材料为例说明计划成本的核算程序。在计划成本法下,应设“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材料成本差异有入库时的“转入差异”和出库时的“领料应分摊差异”两种(个人的理解,表达不一定精确)。公式如下:
入库时的材料成本差异
=
材料采购-原材料
=
材料的购买价格(一般纳税人不含税)-
已定的材料的单位计划成本*材料采购数量
(1)在购入原材料时,发票账单已到,物资未到,企业按采购价格支付材料款及税金,在“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按实际成本计价(税金另计),账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价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托收承付等科目
(2)当材料已到,企业验收入库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采购数量)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或者分录为:
借: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采购数量)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3)(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在企业领料以后,月末做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和转出,
领料应摊销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购进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的计划成本+本月购进的计划成本)
领料应摊销的成本差异=领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成本差异(红字或蓝字)
(4)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材料实际成本指企业按照材料实际价格计算的材料成本。企业在进行材料平时核算业务中,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作价,也可采用计划成本作价。
两种不同的作价方法,材料核算的业务处理也不一样。在采用材料实际成本作价时,材料明细分类帐中收发金额都要按照材料实际成本计价结算,至于仓库中的材料卡片,只登记收发数量,不计算金额。对于材料凭证的计价。
收料凭证要根据发粟价格及采购费用确定,其中能直接计入某种材料实际成本的,可以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可按一定标准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摊。
至于发料凭证的计价,由于材料多系分批采购、分批领用,而每次实际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企业选定某种方法后,就不能随意改动。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材料实际成本搜狗网络-计划成本核算

⑼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末结存的材料实际成本怎么算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

材料成本差异如果是贷方余额,就是减;如果是借方余额,就是加。

同理,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金额+本期购入原材料金额),这里的材料成本差异也是:借方用“+”号,贷方用“-”号。

原材料账户的金额都是用计划价*数量算出来的;实际金额-计划价*数量=材料成本差异;以上公式算出来是负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如果是正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借方。

(9)月末结存材料怎么算成本扩展阅读:

计划成本核算的核算程序:

以原材料为例说明计划成本的核算程序。在计划成本法下,应设“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材料成本差异有入库时的“转入差异”和出库时的“领料应分摊差异”两种(个人的理解,表达不一定精确)。公式如下:

入库时的材料成本差异 = 材料采购-原材料 = 材料的购买价格(一般纳税人不含税)- 已定的材料的单位计划成本*材料采购数量

(1)在购入原材料时,发票账单已到,物资未到,企业按采购价格支付材料款及税金,在“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按实际成本计价(税金另计),账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价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托收承付等科目

(2)当材料已到,企业验收入库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采购数量)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或者分录为:

借: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采购数量)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3)(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在企业领料以后,月末做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和转出,

领料应摊销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购进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的计划成本+本月购进的计划成本)

领料应摊销的成本差异=领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基本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成本差异(红字或蓝字)

(4)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材料实际成本指企业按照材料实际价格计算的材料成本。企业在进行材料平时核算业务中,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作价,也可采用计划成本作价。

两种不同的作价方法,材料核算的业务处理也不一样。在采用材料实际成本作价时,材料明细分类帐中收发金额都要按照材料实际成本计价结算,至于仓库中的材料卡片,只登记收发数量,不计算金额。对于材料凭证的计价。

收料凭证要根据发粟价格及采购费用确定,其中能直接计入某种材料实际成本的,可以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可按一定标准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摊。

至于发料凭证的计价,由于材料多系分批采购、分批领用,而每次实际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企业选定某种方法后,就不能随意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