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加权平均法怎么算主营业成本
扩展阅读
怎么画钻石水彩 2025-07-28 21:53:34
裱画的工具哪里有买 2025-07-28 21:45:46

加权平均法怎么算主营业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9-18 02:25:44

‘壹’ 用加权平均算营业成本 ,方法大概知道 ,有没有帮忙详细讲解的 。

加权平均是存货计价方法,如:你5月末材料10吨 单件100元 总金额1000元,6月购入本材料15吨,单价120元 总金额1800元,记材料帐时 6月末数量为25吨,总金额2800元,加权平均单价就是2800/25=112元,然后根据112元的单价计算材料发出的成本,如车间领用18吨,结转材料成本就是18*112=2016元。

‘贰’ 主营业务成本如何计算最好是有公式

主营业务成本等于各种商品销售数量×单位生产(采购)成本,
单位生产(采购)成本一般采用加权平均单价法计算

单位生产(采购)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入库(采购)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

‘叁’ 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加权平均价怎么算,公式

加权平均法是月末的时候,把月初和本月购入材料的单价和数量一起加权平均.

月末加权平均单价=(月初存货成本金额+本月购入成本金额)/(月初存
货数物量+本月购入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月末加权平均单价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月末加权平均单价
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期初成本金额就是上月末库存存货成本金额

‘肆’ 管家婆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怎么计算成本的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

‘伍’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怎么计算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时将每种资本的成本(税后)乘以其占总资本的比例,然后加总;公式为WACC=E/V×Re+D/V×Rd×(1-Tc)。

其中,Re =股本成本,是投资者的必要收益率;Rd =债务成本;

E =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D =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V = E + D 是企业的市场价值;

E/V =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资本化比率;D/V = 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资产负债率。

Tc = 企业税率

(5)加权平均法怎么算主营业成本扩展阅读:

使用加权平均成本法进行项目评估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就是有杠杆(债务)下的项目的权益资本成本(rs)该如何确定。

即使存在一个公开有效的资本市场,由于企业通常没有针对个别项目公开上市的股票,权益资本成本也无法直接获得,只能通过间接途径转换后取得。而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确定rs的关键是要求出权益资本的有杠杆的贝塔系数βL。

‘陆’ 加权平均法下的成本计算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6)加权平均法怎么算主营业成本扩展阅读:

上月月末材料或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上月月末结存材料或产品金额/上月月末结存材料或产品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

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或按上月月末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把成本分成三个项目,即:

①直接材料;

②直接人工;

③制造费用。

有的企业规模比较大,生产过程比较复杂,成本项目分得比较细。如果单位的规模很小,生产过程也很简单,可以只划分为两个项目,即:

①材料费用;

②其他费用。

合理选定费用分配标准

生产过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一项费用发生后,其用途往往不止一个,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不止一个。这样,一项费用发生后,往往不能直接地、全部地记入反映某一个对象的明细账户,而需要把这项费用在几个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成本计算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实物单位,也可以是相对单位。实物单位如件、台、公斤、吨、千瓦小时等。相对单位以标准实物单位表示,标准实物量换算公式为:

标准实物量=实物量×换算系数

确定成本计算单位是为了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利于成本的比较分析。单位确定是否正确合理,尤其是相对单位,对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有一定影响。

成本计算单位有时也可理解为担负成本责任的单位,如以车间或小组为单位计算成本,这里的单位具有成本中心的涵义

‘柒’ 怎么用加权平均法算成本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拓展资料:

计算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捌’ 怎样用加权平均法结转产品的销售成本

用加权平均法结转产品的销售成本:加权平场价=(期初成本+本月生产成本)/(期初库存数量+本月生产产量);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加权平场价。
进口商品,进入我国境内需要按规定汇率换算为本位币(即为人民币)再做入库处理。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账汇率可以是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汇率,也可以是当月1日的汇率。记账汇率一经选用,在登记入账时不得随意变更。关于采购成本的计算:需要分两种贸易方式。一种是FOB,其按离岸价进行的交易,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指定船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这种方式的贸易其运输费和保险都由买方承担卖方只负责承运。另一种是CIF,这种贸易方式的地点在货物运输的目的地,但货物交接依然在卖方的港口但卖方还要承担运费和保险费。
FOB方式下,采购成本=换算后人民币进货成本+运费+保险费+关税+消费税(具体看其是否为需缴纳消费税货物)+进口增值税(可以抵扣的话,不计入进口商品采购成本);CIF方式下:采购成本=换算后人民币进货成本+关税+消费税(具体看其是否为需缴纳消费税货物)+进口增值税(可以抵扣的话,不计入进口商品采购成本)整个过程中,商品的采购数量是不会变的,用采购成本/数量,即为进货商品采购单价,按进口商品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登记商品明细账。商品销售时,对应商品的进货数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销售数量小于进货数量时,形成存货,进多少销多少,存货为零,销售结转成本时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记在商品明细账的贷方。不会出现您问题中提到的情形。

‘玖’ 商品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法怎么计算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例:甲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发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18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A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A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A材料500件。3月份发出A材料成本

材料单价=(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件)

3月份发出A材料成本=500**37.5=18600(元)

结存材料成本=(200+400+400-500)*37.2=18600(元)

(9)加权平均法怎么算主营业成本扩展阅读

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i根据每种商品的月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计算结存商品价值,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方法是:

1、月末结存商品数量相等于或小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时,月末结存商品价值等于月末结存商品数量乘最后一次购进商品的单价。

2、月末结存商品数量大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但小于全月收入数量时,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起,依次向前推算,直司相等于结存数量为止,将相等于结存数量内逐次金额相加,它的总和就是月末结存商占价值。

3、月末结存商品数量超过全月收入数量时,月末结存商品价值等于本月收入;品总金额加超过数量乘以上月结存商品平均单价之和。

其公式如下: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月初结存品金额+月内收入商品金额-月内非商品销进价金额-月内结存商品金额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既符合先生先出精神,又具备加权平均法的优点。

‘拾’ 加权平均怎么计算成本可以举例吗

加权平均法可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法成本,就是按库存包装物,原材料库存表设好结存平均价,在本月出库领用生产数量*平均价得出的生产成本额。

不过早要设好包装物,原材料生产领用成本表每个栏目,设在包装物,原材料这二个库存表下,工作表2设入库统计表1号至31号止等内容;工作表3设出库统计表1号至31号止等内容;工作表4设成本表,设好表格和函数,成本表格中设,品名,规格,单位,平均单价,生产领用数量,金额,非生产领用的数量,金额,最后合计数量,金额。最后合计数量,金额栏自然总和包装物和原材料库表的本月出库数量和金额。这样在统计完毕时,这二种成本表就好了(顶端标题行设:包装物生产领用成本表,原材料生产领用成本表,)把工作表二张成本表可打印出作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包装物

贷:包装物—详见成本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详见成本表


非生产领用的数量,金额作分录

借:有关科目

贷:包装物—详见成本表

贷:原材料—详见成本表


总的会计工作各个所应用的表格设好,月终工作就轻松了,按时上交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