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检查公司销售成本
扩展阅读
怎么获得点券钻石 2025-05-20 10:09:33
成都竹产品哪里买 2025-05-20 10:06:59
石油精炼器什么意思 2025-05-20 10:06:45

如何检查公司销售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9-18 02:14:07

① 财务软件中如何查询商品销售成本

看你用什么计价方式,如果是移动加权平均,销售出库单只要记账后,就可以在出库列表里查,如果是全月平均法,就要到核算里,等月末处理后才能在销售列表里查询。

② 销售成本的稽查

一是根据“营业费用”的借方发生额,对照有关凭证,稽查开支是否真实合理,有无超过标准列支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二是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营业费用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作出处理。三是选出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四是核对营业费用有关项目金额与累计折旧、应付工资、预提费用等项目相关金额的勾稽关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五是检查营业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合规,有无多转、少转或不转营业费用,人为调节利润情况。

③ 在科目余额表中怎样查看本期的销售成本、收入和利润

销售成本看本期借方累计发生额;销售收入看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至于本年利润,如果一直是盈利的话,就看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亏损的话就看本期借方累计发生额。

本期利润可以这样看: 本月利润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本期借方累计发生额后,如果是正数,则盈利;反之,则亏损。盈利或亏损多少额,就是减出来的数字。

如果每年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了未分配利润,在当年度内,本年利润的科目余额表期末数应该等于报表(利润表)的本年累计净利润。

而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期初数+本年净利润=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

(3)如何检查公司销售成本扩展阅读:

一是稽查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的单价,有些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的销售利润,故意提高产品单价结转销售成本,降低库存产品的成本;

稽查时根据“产成品”明细账把结存产品单价与贷方结转销售成本的产品单价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有较大出入,说明结转销售成本的单价有问题,需按结转销售成本的计价方法进行复核调整。

二是审查结转销售数量是否正确。稽查结转销售成本计价方法,是在肯定销售数量正确的情况下计算的,如果结转的销售数量不实,企业多转产品销售数量,则销售成本总额亦随之扩大;稽查时要以“销售汇总表”中的销售数量与“产成品”明细账贷方结转销售成本的数量进行对照核查。

三是查看产品差异(采取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是否在已售产品与结存产品之间合理分摊,转入销售成本的差异额是否正确。要验算结存产成品所负担的差异率与转入销售成本的差异率是否一致,即差异额除以产品结存数量。

④ 抽查结转销售成本的凭证一般检查什么怎么检查

主要是核对
结转成本
的金额计算。结转的成本数据是如何计算的。核对结转的依据-
成本计算
表。

⑤ 我公司本月无生产,但是有销售,请问怎么核算本月的销售单位成本越详细越好,帮帮忙了

我公司本月无生产,但是有销售,请问怎么核算本月的销售单位成本?
根据你公司销售的什么东西做(如材料、库存商品等),再查看销售是根据什么方法结转成本的(如先进先出,后进先出还是加权平均),报到税局部门的核算方法。

⑥ 销售成本在年报中如何看,就是营业成本吗

销售成本不一定等于营业成本,关注年报中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有一定必要。

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

营业成本,也称作运营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在实际操作中,营业成本应当与营业收入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所以,相对于营业收入来说,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所谓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如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比如说,建筑装饰企业在拾捡工地上的钢材尾料时,聘用了几位工人,并支付给工人劳务费,那么支出的这笔费用便属于营业外成本。

⑦ 怎样检查企业账目

目前,加强财政监督和做好会计检查工作,是烟草行业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基层单位制度上不健全、不完善,甚至有许多漏洞。加强这方面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广大企业财会人员应尽的光荣义务。
我在多年的会计实践和管理工作中对工业企业帐目的检查,积累和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简称查帐十要。希望通过互相交流,得到更多的会计知识。其十要是:
一对比:就是把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以了解企业的基本面貌,再根据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检查。企业的经济指标很多,要选其主要的进行检查。如选定成本和利润指标时,要把该指标的基础数字和国家计划比、与邻月邻季比,与上年同期比,与历史水平比,这样就可以比出差距来。如某厂生产基本稳定,产、销都比较定型,但某个月份或季度,突然发现利润大幅度下降,成本升高;或利润骤然增加,成本急剧下降,这说明该企业在本期内销售价格上或成本摊提上有着非常现象。这种现象合乎制度或是违犯法纪问题,那就要紧接着开展第二步工作分析。
二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变化很多,情况比较复杂。影响成本和利润较大的客观因素有产品降价;原材料提价;产品变更;销售对象转化;工资调整;政策内一次性开支等等。主观和人为的因素有:经办人员会计业务不熟,计算技术不高,错列、错转了成本;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按成本结转规程办事;弄虚作假,乱支乱摊伪造盈亏。通过分析,弄清问题的实质,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帐目:企业帐目是分门别类地反映和监督一切经济活动的工具。作好帐目检查,是会计检查工作的中心环节。可根据情况分重点检查和普遍检查两种。重点检查的帐目有:
(一)现金、银行存款帐:此两个帐户是企业资金来龙去脉的必经之路,虽然收支繁多,但政策性很强。有些企业由于会计人员变更,存款长期和银行不对,又没有调节表,也不知错在那里,并且数字相差极大;有些虽然与银行余额相对,但发生笔数不符,银行有,企业没有,这说明利用企业帐户进行帐外活动。这里面究竟有没有问题?也是应该注意的。
(二)费用帐:包括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等支出项目的考核帐户。要看这些开支是否合乎制度和超越权限的乱支乱花现象。特别要对修缮费、修理费等分笔检查,看是否有把基建费用摊入成本。
(三)往来帐:属于结算帐户,但有时也会转化。有些应付款的呆帐,对方即已不存在,就应作为收入上交,决不能挪用或与其他不应开支的项目相抵。暂付或借款,不能非法报销变相贪污。还有些往来帐,是以条代帐、以单代帐,有些把债权和债务混记一团,核对不清,差额一报了之。这样最容易制造混乱,使混水摸鱼的现象发生。
(四)材料帐:材料的直接运杂费可以加入材料购进成本,可有些为了掩盖企业管理的实质,把请客送礼、超规定补助、以物换物的差价损失、白条开支等都报入材料帐户。对此帐户,不但注意来源,还应注意去向,材料耗用不执行计划价格核算的,都应按明细帐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但有些企业为了制造虚假利润,任意压低和提高材料耗用成本。如材料明细帐上,某种材料的数量结存还大量存在,但金额却发生大量红字,这说明多摊了成本,成了橡皮成本的调节基地。有的还把这部分款和超定额损耗、非法支出等相抵,或作为小家当留存下来。
(五)其他帐目:往往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帐户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营业外损益、销售费、各项专用基金开支、未完工程支出等,都需要重点检查。看是否有不合理开支的现象。对应该收帐的款项,如逾期押金、小工厂收入(要分清性质)、其他收入,都应收归国家所有。
检查帐目要对科目,还要注意对应关系,注意帐帐、帐表、帐实的相符。
四单据:原始单据是记帐凭证的基础。首先要注意单据的齐全,然后再看是否合法和真实。不论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都必须合乎制度。一定要注意检查涂抹、改写、伪造和白条开支等现象。关于该企业的对外发票、各有价证券,也必须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缺号短页,大头小尾,抽梁换柱,涂改伪造,赊销预付,隐瞒不报等情况。当月收入一定要与销货日报交款数相符。
五制度:要根据国家规定的各种政策、法令和制度,对照企业的执行情况。如查看实现利润是否按时足额入库,折旧基金是否按规定上交,各种税金是否按时交纳,纳税基数和税率是否正确,有无截留国家利润和偷税漏税现象。要检查流动资金、信贷资金及基建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作到了专款专用,有无动用流动资金搞基建的现象和坐支销售款等等。再者,还要查看各项开支标准的执行情况,有无乱支乱摊和私自提高各项提成、福利补助等标准的事项。
六比率:查对各种比率,是检查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简捷法和了解企业经营的简便法。企业常用的各种税率和利率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率等,都直接与成本和利润增减有关,必须按制度规定执行。还有一些比率是供了解企业情况的。如资金周转率,可比成本降低率等等。必须按规定的计算公式执行。
七资金:检查企业各种资金的正确运用,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对企业的资金平衡表进行概念性的分析。通过分析,再重点检查各种资金在使用中的问题。严禁贩卖生产设备,扩大变价收入和用发展生产的款项兴建楼、堂、馆、所或用于超越制度以外的福利设施性开支。
八摊提:企业在计算成本时,必须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跨期摊配帐户。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把它当作任意增高和压低成本的调节库,有人说:橡皮成本会松紧,预提、待摊、在产品,这些现象是存在的。检查时,要逐笔弄清预提、待摊的根据,分摊期限,差异率的变换,在产品库存的实际情况等,并查清增大或减少利润的目的。
九帐外:这里所说的帐外,是指企业财务部门直接经管以外的帐项。包括基建、总务、事务、附属医院、附属工厂、经营部、招待所、小卖部等有经济来往的单位,要查看这些单位领款有无预算、报销有无决算,决不能一张领据,成千上万的资金一报了之。还有一些帐外之帐,帐外之款,帐外之物都在企业财务帐之外,这是管理上的漏洞,检查时决不能遗漏。如在银行另立帐户、另立存折,另外保存现金,这都是不能允许的。
还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专项拨款和小型借款的借还和使用本应由财务部门记帐,按会计制度处理。但有的企业财务上就没此笔帐务,交与基建部门掌握,长期不报决算。有的房屋、机器都用坏了,还不知这些固定资产是怎样来的。更谈不上此项开支是超支或是节余?它的原始单据更不知在哪里!象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检查时不能放过。
十专题:所谓专题,即是专案专查的意思。根据群众揭发材料受上级委派去查一件有目的的问题,那就要有重点检查有关帐目,不需全面开花。因为,抓不住中心,会影响工作的进度。如截留国家利润,要查利润实现和去向;偷税漏税应查各项收入和纳税基数;乱支乱花要查开支的终结科目,贪污盗窃要查与此有关的一些手续。如在专题检查中,发现问题重大,联系面广,也可以根据情况,顺藤摸瓜,全面铺开。
以上所列的十个检查要点,虽各有侧重面,但也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为了便于总结,可用八句话表达上述内容,即:
对比加分析,查帐审单据,
开支按制度,提成对比率,
资金查去向,成本查摊提,
注意帐外帐,专案对专题。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体会。至于作好这项工作,还必须靠企业的领导,靠政策威力,靠群众智慧。

⑧ 公司的销售情况和成本情况是不是从账里都能查到还需要另外做销售台账和成

财务系统是无法做到的,除非是有单独的成本、销售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集成。一般财务人员需要登记的表格有:销售统计表(需要与销售人员半个月或者每月核对一次)、合同台账、成本支付跟踪表(控制统计动态成本发生情况)

⑨ 在哪里可以查询一个上市公司的销售成本

有的啊~在中间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