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
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边际利益:又作边际效益、边际收益,指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利益。一般而言,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会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
边际成本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
假如有一家饺子店,每个月的成本是30000元,也就是说每天的成本是1000元。每份饺子售价11元,原料成本1元。也就是说每天要卖100份饺子才能支付每天的成本。一个是平均成本1000元,一个是原料成本1元。
边际成本按照经济学中的解释为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也就是说生产100份饺子后的再生产每份饺子的边际成本是1元。
而超出100份的饺子在卖出后,再次获得的收益就被称作边际收益,于是饺子店开始在晚上8折售卖多出来的饺子。但超出100份饺子后,制作每份饺子就要多付员工加班费1元。
因此,他们每多卖出一份饺子,边际收益就是11*0.8-1-1=6.8元
而他们的边际成本就是每份1元成本和每份增加的人工成本1元,也就是2元。这样最终饺子店每份饺子都能赚到4.8元的利润。
但如果还剩下20份的时候,要求店长按照8折去卖,那今天就不能达标。但实际上,店长所要付出的边际成本仅仅是1元。
(1)零边际成本是多少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贰’ 零边际成本社会:垄断会死于你我之手
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才能够替代原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那一套玩法。
先梳理一下老的玩法。
回到资本主义的现状。整个市场经济经过20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上采用垂直一体化。
铁路就是最早搞垂直一体化的行业。早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里投资铁路的都是一些大型的投资公司,也会投资煤矿,就是为了确保火车运营正常。当时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甚至买下了宾夕法尼亚最大的钢铁厂,保证铺铁轨、造火车稳定。太平洋铁路公司在车站周围建了好多宾馆,满足住宿要求。
垂直一体化的思路就是做一个产业的时候,往上游和下游同时做延伸。 要做垂直一体化的东西,需要巨无霸的企业,而且往往是非常集权化的,自上而下地去贯彻。
因为铺铁轨一铺就是好几千里,还要监控整个国家的铁路,要维修,要协调货物的运输,制定旅客的行程计划,确保准点率,构成了一个整体。整个系统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带来一个连环效应,危及整个系统的运行。
所以需要有一个大型的企业来协调这件事,自上而下做计划,这样效率最高。
铁路之外,很多其他的行业也跟着这么学。
1870年芝加哥印刷公司出现了规模化的产业效应之后,很快就向垂直一体化的方向去进化了。离火车站越来越近,方便把印刷物运出去。制造印刷设备的公司聚到一块去了,印刷企业的修建公司也聚集在一块,最终这些公司相互融合、相互兼并,形成一个大集团。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建一个集中管理的大型企业,把上下游全部囊括进去,生产流通环节全部打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开始用一些更新的能源,比如石油。
生产石油要求更高,用到很多知识,炼油和市场营销环节也不简单,整个链条是特别复杂的。石油公司要想盈利,必须牢牢地控制着石油整体产业的运营,通过集权化的方式去管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在20世纪就建立了从采集石油到加油站,从油井到消费者的链条,把所有的石油业务囊括其中。后来这家公司被美国的反垄断法打击,这家公司分解了。
中国的“三桶油”才真的厉害,中石油巅峰的时候简直就是一个小国家,有过100万员工,有自己的医院、幼儿园、警察局,垂直一体化的程度简直是国中之国。
垂直一体化是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主流的企业生产协作的方式。这种极权式的管理把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环节全部打通,很容易形成垄断。
但是,垂直一体化的好处挺多。
沟通协作效率很好,用比较低的成本号召企业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
经济学家斯科揭示了交易成本的重要性,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会形成垄断,就是因为企业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比市场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效率更高。形成一家大的垄断企业之后,供应商把原材料提供给下游的生产企业,一个命令就解决了。在市场上的话,非常费劲,涉及到大量的谈判,非常低效率。所以还有 节约交易成本 的优势。
七八十年代的电子科技革命把能源通信的技术、交通的技术全部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延续到今天还在不停地往前推进。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的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组织生产协作方式有很大冲击,出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
这个新技术让原来集权式的自上而下的生产协作的方式发生了转向,转成一个开放式的、分布式的、横向的协作方式。现在的企业扩展的方式,是把产业链的很多中间环节去掉,让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整个产业的链条特别扁平化了,边际成本削减到零。
很多娱乐产业、内容产业,出版发行印刷这些产业,以前都是垂直一体化,从宣传推广到包装制作,到跟渠道的合作,什么资源都能打通。新时代出现了自媒体,目标人群被分得特别细碎,用分部式去中心化的组织协调方式去完成生产。
现在很多商业机会其实都是源于移动互联网,上亿的用户都可以通过一个APP跟你发生联系,整个过程中渠道都是打通的。企业的扩张方式不是纵向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而是横向发展。
微信不是去整合跟聊天通信有关系的上下游,比如铺设网络电缆,制造手机电话WiFi,而是从社交这点打到其他点上去,比如在微信里打车,通过小程序骑共享单车。
现在的石油公司、电力公司确实还是采用垂直一体化的方式,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互联网带来的组织协调方式的转向,不是只跟互联网沾边的产业才可以用。
比如 能源 领域。今天在家里用的各种电,其实都是通过国家电网运输到我们每家每户的。国家电网就是一个渠道,上游是五大国有电力公司负责发电,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垂直整合的方式。
如果你去东南沿海的各个省份,海边的小城镇,你就会经常看到塑料大棚。塑料大棚上面没有简单地铺塑料薄膜,而是太阳能的多晶硅面板。多晶硅面板就是用来吸收太阳光,靠太阳能发电,把电转到小城镇里。
通过太阳能发电之后,你就充当了原先五大国有电力公司跟国家电网的角色,这就是一种分散的去中心化的解决能源问题措施,这个就叫做 分布式的发电 。很多新能源专家都比较看好分布式发电的未来,大伙都认为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分布式发电解决一些基本的用电问题,不用受到垄断企业的剥削。
还有很多其他领域也是这个特点,比如 教育 。网上有很多线上的课程,像哈佛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很多全球知名的大学网络课程。这就体现了教育的平权。
原先你要上一个名牌大学,通常要交比较昂贵的学费,或者说你要付出一个特别惨的成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战胜绝大多数人你才能进入一个好的学校,才有机会去听那些比较牛的教授讲课。
有了互联网之后,大学会主动把课程传到网上,不是要考上那个学校或者负担他们昂贵的学费,才能去学习。
当然这个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它只不过是把课程传到网上,直接来网上听课的人没法像真的在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一样,能够修学分,能考试,老师会给他们批改作业,这些都做不到。
但也有机构,有老师给你点评作业,有人给你出考试试卷,然后给你打分,给你结业证书。这样的机构这两年在美国很火。
他们都是搞的互联网在线教育,就是一个网上的大学,除了给你课程之外,已经能提供很多其他的服务了,跟真的大学是差不多的。所以这就是教育产业的一个巨大的转向,未来的教育很多人都看好,它不再采用集中管理集中拨款的那种。
工作 领域。以前的时候你要有一个一技之长才能找到工作,你进一家公司,天天去上班,这样才能赚到薪水,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今天咱们会发现社会上、市场上好多工作大部分都是通过兼职完成的。
有一个网站叫猪八戒网,上面经常发很多需求,平面设计、策划、视频剪辑的活,出一个价格,然后看有没有人来接这个活。这样就不用像传统的那样,你开一家公司然后要去雇一个策划,雇一个设计,还要制定一堆考核规定,天天监督着让他来工作。
这就是一个时代带来的变化。
作者里夫金还举了很多其他的例子,各行各业的。把整个社会连接在一起的主要方式,是一个自由的分布式的方式,而不是以前那种集权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了。
今天听到企业经常喊要保持组织的扁平化,其实也是脱胎于这个逻辑,而这种新的方式就代表了未来零边际成本社会的主要的社会协作的模型。这就是作者里夫金眼里取代市场经济协作方式的一个最主要的力量。
‘叁’ 边际产量为零,边际成本是多少
0
‘肆’ 什么叫做边际成本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也可能会增加。
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4)零边际成本是多少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的定价方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企业以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属于成本导向定价。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成本定价法是达到市场均衡的定价方法,此时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短期利润为零。由于边际成本是商品在不考虑沉没成本的情况下可以销售的最低价格,因此企业在短时期内能继续维持下去。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在市场需求曲线和厂商边际成本曲线给定的情况下,由两条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在竞争市场上,由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形成的均衡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从长期来看,也等于厂商的最低平均成本。这样,边际成本定价一方面保证了厂商获得最大收益,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消费者能够获得低价,从而获得最大效用。
所以,在竞争市场上,边际成本定价是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一种定价方法,但是,在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厂商是在平均成本下降阶段进行生产。根据边际成本下降拉动平均成本下降,边际成本上升促使平均成本上升理论,此时,边际成本一定位于平均成本的下方。
也就是说,按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一定小于平均成本。因此,厂商此时是亏损的,会退出生产。
‘伍’ 简述《零边际成本》
在这本书中,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开创性地探讨了极致生产力、协同共享、产消者、生物圈生活方式等全新的概念,详细地描述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生产和生活模式的转变。他认为,“产消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和3D打印产品。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组织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开放式网络课程……
作者敏锐地察觉到,从生产力发展上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贡献很可能远远超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数十亿人和数百万组织连接到物联网,从而使人类能以一种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在全球协同共享中分享其经济生活。这个连通性转折点的重要意义甚至有可能超过20世纪电气化所带来的经济变革,以及随之产生的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传播。
里夫金分析认为,在数字化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 “交换价值”被 “共享价值”取代。他甚至预言,“零成本”现象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这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我们正在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
‘陆’ 边际成本怎么算
图解:
拓展资料: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 Changes in Total Cost)/ 产量变化量( 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柒’ 为什么边际成本总是大于零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做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成本对产量无限小变化的变动部分。即:产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在相关范围之内,增产或减产1个单位的产量成本就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在经营决策分析中,边际成本可以用来判断产量的增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剩余时,只要增加产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边际成本,就会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或亏损减少。
边际成本(Marginal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因此,边际成本是不可能小于零的。
‘捌’ 新媒体中零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里夫金分析认为,在数字化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 “交换价值”被 “共享价值”取代。他甚至预言,“零成本”现象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这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我们正在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