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完工产品成本如何计算
一、完工产品成本(制造成本),会计学术语,是指产品已全部完工时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包括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核算。
二、方法:1、在清查中发产品盘亏和毁损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2、经过批准,对在产品盘盈进行处理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3、在处理在产品盘亏和毁损时,一律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4、各月末的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5、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某种产品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6、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小、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7、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工资、制造费用等的分配,不适用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8、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本工序工时定额+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50%/产品工时定额
9、根据月初在产品费用、当月生产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资料,完工产品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当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1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例子:某企业某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为2000元,本月耗用材料4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是8000元,该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4000元,车间水电等费用4000元,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4400元,厂部预付半年报刊费1200(含本月)。该车间本月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总额是多少?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2000+本月耗用材料40000+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8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4000+车间水电费4000-月末在产品成本4400=53600
‘贰’ 完工产品成本是怎么进行核算的
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期初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成本计算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一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
在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时,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是有区别的。在计算原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时,应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不论产品完工与否,每一在产品数量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换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逐步投料的,那么,各成本项目都按完工程度计算出相同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项目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或约当产量就等于在产品数量),其他成本项目要按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采用约当产量法,要求科学地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而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采用技术或其他方法测算出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产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于所在工序的50%(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项目视为全部完工)。
[例]甲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为100工时,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的单位工时定额是:第一道工序30工时,第二道工序70工时。则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计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30+70×50%)/100=65%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是指先对在产品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末根据在产品数量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并进而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减去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即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相互抵销的企业。
(6)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是指按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与定额成本法相比,定额比例法要求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因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根据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作比例分配。通常情况下,材料项目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项目则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在定额比例法下,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10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资(或其他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2、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生产成本”科目转出。其中,产成品转入“产成品”科目;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不论其完工与否,均应结转至“在建工程”科目。“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月末在产品成本。
‘叁’ 如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该产品入库数=(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员工资、设备折旧摊销等等间接成本)/产品总数(不包括未完工产品)
1、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其中属于各种规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计入相关规格产品的成本;其他间接成本,比如车间主任工资、车间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产设备折旧摊销等制造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规格的产品成本中去。
确定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产工时,或者直接按各规格产品的数量比例。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3)完工产品生产总成本工时怎么算扩展阅读:
总成本又称“寿命周期成本”。指产品从研制、生产、使用、直到淘汰整个时期的成 本。一般用C来表示。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制造成本包括产品从用户提出需要开始研制起,经过设计、试制到生产这一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用G来表示。
使用成本包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等使用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用c2表示。总成本c则等于c1±c2。价值工程的着眼点,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
因此,不仅要注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要重视降低使用成本。只有产品的总成本降低了,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体现出对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积累。
‘肆’ 完工产品成本是怎么进行核算的
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期初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成本计算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一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
在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时,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是有区别的。在计算原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时,应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不论产品完工与否,每一在产品数量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换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逐步投料的,那么,各成本项目都按完工程度计算出相同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项目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或约当产量就等于在产品数量),其他成本项目要按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采用约当产量法,要求科学地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而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采用技术或其他方法测算出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产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于所在工序的50%(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项目视为全部完工)。
[例]甲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为100工时,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的单位工时定额是:第一道工序30工时,第二道工序70工时。则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计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30+70×50%)/100=65%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是指先对在产品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末根据在产品数量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并进而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减去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即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相互抵销的企业。
(6)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是指按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与定额成本法相比,定额比例法要求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因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根据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作比例分配。通常情况下,材料项目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项目则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在定额比例法下,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10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资(或其他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2、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生产成本”科目转出。其中,产成品转入“产成品”科目;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不论其完工与否,均应结转至“在建工程”科目。“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月末在产品成本。
‘伍’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如何计算
月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库存的盘点数量*产品加权单价
产品加权单价=(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入生产数量)
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月初、月末在产品及当月完工产成品成本四项费用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月初在产品成本+当月发生生产费用=当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分别按产品品别、产品批别、或产品步骤设置“基本生产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应按照车间、产品或劳务设置“辅助生产明细账”,并按成本、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照生产单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按费用明细项目设专栏。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应根据有关凭证记入“基本生产明细账”成本项目栏。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根据有关凭证记入“辅助生产明细账”有关成本、费用栏;属于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制造费用,根据有关凭证计入“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有关费用栏。
月终时,将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汇集的费用,按其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
然后,将“制造费用明细账”所汇集的费用采用适当分配标准分配给各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记入各“基本生产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栏。
最后将各“基本生产明细账”所汇总的费用总额(期初的费用加上本期记入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5)完工产品生产总成本工时怎么算扩展阅读: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生产类型的特点,还要考虑成本管理的要求。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在产品成本计算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结合,构成了以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为主要特征的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对象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品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2)以产品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件、小批生产。
(3)以各种产品及其所经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除上述三种基本方法外,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和成本计算的要求,还可采用其他一些成本计算方法。如分类法、定额法或标准成本法等。
‘陆’ 完工产品总成本的计算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但是前两个数字是知道的?后面的是数字如何计算啊?
月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库存的盘点数量*产品加权单价;
产品加权单价=(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入生产数量)
‘柒’ 定额成本计价法,怎么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题目如下图,求助各位会计大神
一、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有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二、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是将月末在产品的各项费用按各该费用定额计算,亦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实际的生产费用与定额费用的差异均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的全部成本(如果有月初在产品,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在内)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成本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单位定额成本。
三、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适用范围
其一,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因而月初和月末单位产品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不会大;由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因而月初在产品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总额与月末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总额的差额也不会大。因此,月末在产品不计算费用差异,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
其二,在修订消耗定额月份,月末在产品成本按新的定额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中包括了月未在产品按新的定额成本计算所发生的差额,这样不利于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因此,采用该种方法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必须比较稳定,不要经常修订消耗定额。
由此可见,该种方法的关键是计算确定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计算是分成本项目进行的。直接材料项目根据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在产品材料成本定额计算,人工费、制造费用项目根据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和单位定额工时的费用额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