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业企业中质量成本投入比例多少合适
生产的产品不同,所占的比例也就不同。倒推一下,按传统工业企业,传统工业企业附加值低,利润率在5%左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约占10%。以此推算,生产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00-5-10=85%左右。基本来说,传统工业企业技术含量低,工人工资约占5%;辅助制造费用5%;燃料动力+原材料差不多达到85-5-5=75%左右。
㈡ 工业原材料占成本的比例、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外帐
倒推一下,按传统工业企业,传统工业企业附加值低,利润率在5%左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约占10%。
以此推算,生产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00-5-10=85%左右。基本来说,传统工业企业技术含量低,工人工资约占5%;辅助制造费用5%;燃料动力+原材料差不多达到85-5-5=75%左右。
(2)工业按投入成本多少来分扩展阅读:
原材料成本比例法指制造费用按照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作为标准分配到产品成本上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比较方便。特别是有些生产车间,使用同一种原材料生产各种产品,或者原材料成本占有较大比重,加工过程比较简单。
制造费用的发生主要用于原材料的加工处理,最适宜采用原材料成本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但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车间,各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差别较大,则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
一般将作为劳动对象的采掘与农牧业产品称为原料,把经过加工的原料(如钢材、水泥等)称为材料。两者合称“原材料”。有些原材料在这一企业是原材料,而在另一企业则是成品。工业原材料来源于部分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
前者主要包括直接由采掘工业生产的产品,如原煤、原油、原木、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由采掘工业生产又经过加工的产品,如生铁、钢材、水泥、煤和石油制品;合成材料,如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等。
这类原材料一般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影响,并越来越多的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后者主要包括由农业生产的植物或动物性产品,如谷类、原棉、甘蔗、牲畜、鱼类、乳类等;由农业生产又经过加工的产品,如面粉、皮革等。这两类原材料的比例可间接反映工业发展水平。
㈢ 工业成本如何计算分配比例
你算出来的比例是错的~~!~!~!应该是10.8% 40.5% 27% 21.7%
㈣ 工业按投入要素有哪些
按照工业的投入要素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1、资源密集型工业。如 采掘工业、制糖工业。
2、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服装工业。
3、资金密集型工业。如:钢铁、化学工业。
4、技术密集型工业。如:电子、航天、核工业、激光工业。
㈤ 工业企业中质量成本投入比例多少合适
企业机会所有的成本都是为拉质量成本,他是最关键的,是可以控制多少的,其他什么劳务费等成本都是是单独性的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和由于质量损失所造成损失的总和。质量成本=鉴别成本十损失成本十预防成本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控制工序质量,减少故障损失而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GB/T19000.5的标准定义为:“是预防发生故障而支付的费用。”它一般包括下列项目。 ①质量计划工作费。为制定质量政策、目标及质量计划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包括编写质量手册、体系文件所发生的费用。 ②设计评审费。开发设计新产品在设计过程的各阶段所进行的设计评审及实验试验所支付的一切费用,也包括产品更新的设计评审活动的费用。 ③工序能力研究费。为使产品达到符合性质量,对工序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持工序能力而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④质量审核费。对质量管理体系、工序质量和对供应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质量审核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⑤质量情报信息费。对市场质量情报和厂内外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归纳、处理、早期报警和促进研究所发生的费用。 ⑥质量培训费。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改进产品质量为目的而对企业人员进行的正式培训或临时培训,包括制订培训计划直到实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⑦质量改进措施费。制定和贯彻各项质量改进措施计划,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水平而进行活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⑧质量奖。职工的质量奖及质量管理小组奖等用于质量(包括安全、节能)的奖金。 ⑨供货单位质量保证。因对供货单位提出质量保证要求而支付的外部质量保证费用。 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用于试验和检验,以评定产品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①进货检验费。对购进的原材料、协作件、外购配套件的进厂验收检验费用和驻协作厂的监督检查、协作配套产品的质量审核费用。 ②工序检验费。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在制品或中间品质量所进行的检验而支付的费用。 ③成品检验费。对完工产品鉴别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检验或试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产品质量审核费用。 ④试验设备维修费。试验设备、检测工具、计量仪表的日常维护、校准所支付的费用。 ⑤试验材料及劳务费。破坏性试验所消耗产品成本以及耗用的材料和劳务费用。3.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交货前因产品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如返工、复检、报废等等。也就是指产品在出厂前由于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之和。包括以下各项。①废品损失。指因产品(包括外购、外协产品物资)无法修复的缺陷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而报废所造成的损失。 ②返工损失。指为修复不良品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及为解决普遍性质量缺陷在定额工时以外增加的操作成本。 ③复检费。指对返工或校正后的产品进行重复检查和试验所发生的费用。④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质量缺陷而引起的设备停工所造成的损失。 ⑤产量损失。指由于改进质量控制方法使产量降低的损失。 ⑥质量故障处理费。指由于处理内部故障而发生的费用,它包括抽样检查不合格而进行筛选的费用。 ⑦质量降级损失。指产品质量达不到原有精度要求因而降低等级所造成的损失。 4.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如保修、保换、保退、撤销合同及有关质量的赔偿、诉讼费用等。也就是指产品在用户使用中发现质量缺陷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总和。它同内部损失成本的区别,在于产品质量问题是发生在发货之后。包括以下各项。 ①索赔费用。指由于产品质量缺陷经用户提出申诉,而进行索赔处理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②退货损失。指由于产品缺陷,而造成用户退货、换货而支付的一切费用。 ③保修费用。指在保修期间或根据合同规定对用户提供修理服务的一切费用。 ④降价损失。指由于产品质量低于标准,经与用户协商同意折价出售的损失和由此所减少的收益。 ⑤诉讼费用。即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诉讼费用。 ⑥返修或挑选费。即产品不合格而退换后返工修理或挑选的人工、材料、复检及有关设备折旧费用。
㈥ 工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分配标准如何计算
一般来说半成品都是不参与成本核算的,如何分配制造费用?一般企业的话都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以及直接材料,辅助材料,人工费等直接结转到该产品呀,若是厂办发生的制造费用当然是按一定比例分摊到生产车间!
㈦ 工业区位的工业按投入的主要要素的分类
多分布于高科技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特点为产品多处于增长期和开发期,更新速度快,技术成本高:投入要素为技术(例:微电子、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
㈧ 工业营业成本中其明细项目怎么计算
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各行各业不尽相同。
其中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约50%-70%,商业零售企业营业务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约85%-95%,商业批发企业营业务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约90%-99%。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发生时是在贷方,每到月末要在从借方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结转后,主营业务收入在月末没有余额,所以就没有借贷差。累计栏填写本会计年度截止到本期的累计发生额。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对待。主营业务收入可以记录本月发生额也可以设置累计发生额栏。
㈨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一般占售价的百分比在多少是合理的
生产的产品不同,所占的比例也就不同。这个要结合你要生产的相应的产品的属性进行设置相应的比例。
按传统工业企业,传统工业企业附加值低,利润率在5%左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约占10%。以此推算,生产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00-5-10=85%左右。基本来说,传统工业企业技术含量低,工人工资约占5%;辅助制造费用5%;燃料动力+原材料差不多达到85-5-5=75%左右。
拓展资料:
生产成本(proction cost)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贷方登记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生产过程尚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产品成本。该账户的明细分类账应按产品品种分别设置。
生产成本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是衡量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生产成本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用生产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当期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企业原材料消耗水平,设备利用好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等,都会通过生产成本反映出来。换言之,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果。
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㈩ 工业企业成本分摊的方法有哪几种
1、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
2、按生产工人工时、
3、按机器工时、
4、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
5、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
6、按产品产量等进行分配。
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