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财务部门包装物计入什么科目
一、包装物采购入库
这个业务很简单,包装物属于存货,所以采购入库时按采购成本,借记“包装物”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二、包装物发出
1、生产部门领用的包装物,构成了产品的成本,因此应将包装物的成本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包装物”;
2、随同产品一起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相当于单独销售包装物,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包装物”。
(1)包装物成本怎么入扩展阅读: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该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包括:
(一)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二)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三)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四)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绳、铁丝、铁皮等,应在“原材料”科目内核算;用于储存和保管商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应按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分别在“固定资产”或“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
包装物数量不大的企业,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包装物并入“原材料”科目内核算。单独列作企业商品产品的自制包装物,应作为库存商品处理,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包装物。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包装物。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包装物等,以及对包装物的清查盘点,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生产领用包装物,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出租、出借包装物,在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应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出租包装物),借记“营业费用”科目(出借包装物),贷记本科目。出租、出借包装物金额较大的可通过“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分次摊销。
以后收回已使用过的出租、出借包装物,应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收到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收到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押金,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退回押金作相反会计分录。
对于逾期未退包装物,按没收的押金,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应交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这部分没收的押金收入应交的消费税等税费,计入其他业务支出,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等科目;对于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加收的押金,应转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企业应按加收的押金,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应交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贷记“应交税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 “营业外收入——逾期包装物押金没收收入”科目。
②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什么科目
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计入销售费用科目。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也属于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与企业销售商品活动有关的费用,但不包括销售商品本身的成本和劳务成本,这两类成本属于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应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销售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所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销售费用,结转后,“销售费用”科目应无余额。“销售费用”科目应按销售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 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也属于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与企业销售商品活动有关的费用,但不包括销售商品本身的成本和劳务成本,这两类成本属于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应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销售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所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销售费用,结转后,“销售费用”科目应无余额。“销售费用”科目应按销售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设有独立销售机构(如门市部、经理部)的工业企业,
其独立销售机构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均列入销售费用。未设立独立销售机构且销售费用很小的工业企业,按规定,可将销售费用并入管理费。商业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属于商品流通费,一般不计入商品的销售成本,而是通过商品的售价来直接补偿。在安全投资的经济分析中,销售费用是计算经济效益的基础数据。
③ 包装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产品包装费用计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费用增加计入借方,同时会导致货币资金减少,资产减少计入贷方。产品包装费用的账务处理是:
借:销售费用—包装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会计分录
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
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
④ 购入的包装物计入什么科目
对于生产领用包装物,应根据领用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
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按其实际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应反映其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应反映其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其会计处理如下:
1、如果是包装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如果是包装企业商品的包装容器(桶、箱、瓶、袋等)借:包装物
贷:银行存款等
⑤ 用于包装产品的包装物应该计入哪个科目
1.对于生产领用包装物,应根据领用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
2. 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按其实际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3. 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应反映其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应反映其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包装物,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把它作为企业存货中一类独立的资产,并单独设置“包装物”账户进行核算。现行会计教科书中一般把“包装物”定义为:“为了包装该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可见,包装物的定义是从它的实物形状和功能来界定的,但本文认为这种界定并没有能真正把包装物与别的存货资产完全区别开来,它边界存在的模糊性和重叠性给包装物的确认带来了困难,同时给包装物的会计核算也带来了相关问题。
⑥ 包装材料应该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综述包装材料应该计入:
1.对于生产领用包装物,应根据领用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
2.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按其实际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3.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应反映其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应反映其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⑦ 企业生产过程中领用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
企业领用包装物可能计入的科目有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记入生产成本科目,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记入销售费用科目,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包装物是为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低值易耗品是劳动材料中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时间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的各种用具和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本科目核算企业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7)包装物成本怎么入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把好生产设施关。落实防高温,防泄漏,防雷击,防爆炸,防洪水,防泥石流的工作措施。高温情况下应严格监控生产设备和储罐等设施的温度变化,按照有关规章的要求及时进行降温,通风。
严格执行生产设备,压力管道和储罐槽车等设施的定期检测制度,具体包括检测设施的气密状况,防雷防静电能力以及耐高压、高温等性能。
建立健全化工行业设施安全状况监督机制,要求企业对凡不符合生产,储存要求的设备坚决予以更换或及时进行维修,从硬件源头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⑧ 出借包装物理的成本应计入哪个科目怎么做分录
你好:
(1)出借包装物的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出租包装物的成本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谢谢~~`
⑨ 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什么费用
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处理,相应地,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则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