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移动平均成本和实际入库成本有什么区别
用一个案例说明:
公司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2006年9月1日存货100件,每件23元,10日购入400件,每件22.5元,20日购入200件,每件22元,30日购入333件,每件20元.12日发出300件,25日发出300件.9月末库存货的成本为多少啊?
9月1日存货2300
9月10日存货增加 9000,总成本11300,单位成本 11300/500=22.6
9月12日出库300,成本为22.6*300=6780,剩余存货总成本11300-6780=4520,共200个
9月20日购入200件,共4400元,总库存400个,价值8920,单位成本22.3
9月25日发出300件,共22.3*300=6690,剩余100个,价值2230
9月30日购入333件,共6660元
9月末存货6660+2230=8890
以上就是移动平均成本及计算方法。
实际入库成本是指实际买价加上运费、途中损耗后的成本。
⑵ 入库的成本怎么计算
确定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然后用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每种产品的产量。入库成本就是库存商品的生产成本或者购货成本,以及能够归属于入库产品达到入库前状态的直接成本,如运输途中的搬运费、储存费等。材料入库成本的五种实际计价在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它们的核算过程是通过单据的记账功能实现的。记账后,系统将所输入的入库单据登记存货明细账。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库存商品的成本】
1、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2、自制的存货,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装物、自制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各项实际支出。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
⑶ 用友u8 按照“全月平均”的 成本核算方式,进行“材料采购入库”,怎么得到成本核算价等
1、材料入库单在库存系统中审核
2、材料入库单在采购系统中生成发票并结算
3、存货核算系统中对采购入库单进行记账
4、存货核算系统中对采购入库单对应的仓库进行期末处理
5、查询报表就可以了。成本应该已经分配完成啦~
⑷ 移动平均成本什么意思实际入库成本什么意思区别是什么
移动平均是指本次入库后形成库存金额除以库存数量得出加权平均成本,实际入库成本是指当期入库金额除以入库数量得出当期入库成本!
⑸ 商贸企业成本核算用先进先出法好还是加权平均法好
您好,会计学堂李老师为您解答
一般企业都是选择加权平均法,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先进先出法特点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其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