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成品成本计算
生产费用分配至各个产品比如有
A
B
C三个产品。
材料费按产品领用直接计入各产品本期生产费用--材料费,
工资费用XX,制造费用XX,按产品消耗生产工时分配计入各产品生产费用;
【一般采用生产工时作为分配标准(依据)】。
按费用分配表,
借生产成本-A(B,C)-材料费
,
贷
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A(B,C)-工资费用
,
贷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借生产成本-A(B,C)-制造费用
,
贷
制造费用
第二次分配。完工在产之间分配
ABC各个产品,完工在产之间的分配一般采用《约当产量》即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一只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XX%。
连续生产的加工生产线,各工序在产品数量比较均衡的,一般按
约当产量
50%计算。
其中,材料的投入方式要区别,一次性投入--约当
产量
100%,分阶段投入--按投料进度--50%。
完工产品转出
借
库存商品(产成品)A-B-C
,
贷
生产成本-A-B-C
在产品成本保留在生产成本科目。。
2. 如何计算产成品成本
总成本=120*12.7+547.49=2071.49
每克成本=2071.49/(180*300+80*1040)=0.01509832361516
180g鸡爪每袋成本=0.01509832361516*180=2.72元
80g鸡爪每袋成本=0.01509832361516*80=1.21元
3. 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成本计算公式:期末成本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不同的行业计算成本的方法可能会不一样;不轮做什么方面的投资,成本的控制和核算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生产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资,直接的费用。就是组成产成品的直接费用;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销售的费用(广告费用、运费、税费等等等)=买入价+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费用(销售发生的费用不作为成本核算)。
(3)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成本的具体计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形成了几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恰当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企业的规模、生产组织形式和技术特点不同,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会不--样。例如,有的企业只生产最终的产成品,而有的企业除生产最终的产成品外,还生产各种各样的半成品。有的企业是采用大批量生产,而有的企业是采用小批量生产,甚至是单件生产等。
4. 产品生产成本怎么计算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同时,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就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具体公式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就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者是为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生产成本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分别为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5. 单位产成品耗用本步骤份额比怎么算
摘要 单位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的计算公式如下某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产成品产量×单位产成品耗用该步骤半成品数量×该步骤半成品单位成本为计算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单位成本必须先计算出各步骤半成品的各个成本项目的单位成本,方法有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法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6. 如何成本核算
企业如何进行成本快速核算,需把握以下几点:
如何理解并衡量成本快速核算能力?
是否能透过信息化系统获取成本管理能力现状?
如何衡量这些前置的业务单据及时处理的能力?
针对这些业务单据处理不及时/异常,我们应如何协助其改善?
成本检测异常有哪些类型?(日期、价格、工时、低阶码、在制、返工/报废…)
……
同时,面对成本核算难题,还可通过搭建智能核算平台,快速准确提升财务成本结算:
(1)异常快速处理:异常处理贯穿日常工作,财务人员根据基础信息检查表、生产异常检查表等异常处理的机制,分每日检查,每周检查拉取对应的异常数据并监督各部门处理,缩短月初异常处理的时间。
(2)工资快速产出:通过工艺转移及报工,每天进行车间工人生产数据的及时记录;月初通过系统自动抓取上月车间人员绩效数据明细提供给人事部门。
(3)成本快速核算:数据异常处理完成后,可以通过E10成本智能核算平台,一键进行成本数据核算,成本核算效率大幅提升。
7. 计算生产成本有几种方法
1、品种法。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2、分批法。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分步法。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4、分类法。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7)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不同的企业。按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确定成本计算方法。开展成本计算之前,先要确定采用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这要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同时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情况来进行选择。
2.设置有关的成本计算账户。为了计算产品的成本,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账户,即"生产成本"账户。其借方汇集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反映产品完工转出的制造成本。
8. 如何计算产品成本
其实掌握了一些方法,成本计算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1.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此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也可采用品种法。 2.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等,也可用于一般制造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而只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成本,通常不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即产品生产周期和成本计算期一致。 3.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2)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人当期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期末,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由于成本结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该法又称为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应当注意的是,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在产品是广义在产品,即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都称为在产品。它不仅包括本步骤没有完工的产品,还包括本步骤已完工但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 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平行结转分步法大大减少了核算工作量,能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但因其与半成品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资料,不利于半成品的实物管理,也难以全面反映各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