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标准工时怎么算出来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系数: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是将实际的操作时间调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
其中影响评比的因素包括:
a)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b)设备工具的完善度
c)操作者的教育程度
d)工作的困难度
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宽放:宽放是指由于疲劳,生理需求,管理需求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给予标准工时制定调整的一个方法。
产能的定义
产能:是指单位工作时间内的良品的产出数
工作时间:员工的实际的作业时间,由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良品产出数:生产现场的产出必须一定要是良品才能作为产能计算的依据
产能的计算
产能的计算公式:
产能=单位工作时间/周期时间
拉的周期时间是指该拉产出单位产品的时间间隔,它等于该拉的瓶颈时间
单位工作时间是指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通过工时系统的实施,可实时掌握现场所有生产线人员或生产线的状态,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及调度生产线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系统的工时统计等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工时、产能及效率数据,用于核算员工工资及计算人力成本,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统计、核算。该系统收益如下:
绩效管理:帮助客户轻松实现生产绩效管理,实时掌控个人、班组、车间的效率数据;
生产效率: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班时间;
生产调度:随时掌握各生产线人员的工作状况,帮助实现灵活的人员调度;
消除浪费:减少生产闲置时间,减少人员及时间的浪费;
物料管理:通过移动终端的网络功能,及时通知仓库补充物料;
管理决策:为管理决策提供全面、实时数据;
客户服务:使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实时掌控订单进度,提高出货的准时性。
B. 关于标准工时,请问如何算成本
标准工时算成本可以用软件来完成,我平时是用的vioovi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这个软件比起很多同类型的标准工时相关软件都要好用,可以根据生产线情况进行各种分析和改善,得出的数据呈现的也是可视化,有了这个软件给我们这些ie带来了很多方面的便利。
C. 请问怎么计算生产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
1.
生理宽放一般取2%~5%。
2.
疲劳宽放一般取5%~20%;
3.
管理宽放一般取3%~10%4.特殊宽放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
D. 标准工时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怎么计算
【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如下】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 66 000 ÷1 200 - 60 000 ÷1 000 = -5(元)
【差异分析】
标准工时 = 1 000 × 10 = 10 000(小时)
实际工时 = 1 200 × 8 = 9 600(小时)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 60 000 ÷ 10 000 = 6(元/小时)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 66 000 ÷ 9 600 = 6.875(元/小时)
则,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8-10)× 6 = - 12(元) (节约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8 ×(6.875 - 6)= 7(元) (超支差异)
根据计算可知,单位C产品实际好用公式低于标准工时,导致12元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的节约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低于标准费用分配率,导致7元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的超支差异。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综合结果,使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总成本产生5元的节约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如下】
标准费用分配率 = 80 000 ÷ 10 000 = 8(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100 000 - 10 × 1 200 × 8 = 4 000(元)
【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100 000 - 80 000 = 20 000(元) (超支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8 - 10)× 9 600 = - 19 200(元) (节约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 8 ×(10 000 - 9 600)= 3 200(元) (超支差异)
根据计算可知,C产品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高于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导致20 000元的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超支差异;由于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低于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导致19 200元的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节约差异;由于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高于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导致3 200元的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的超支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能量差异的综合结果,使得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产生4 000元的超支差异。
E. 如何按工时计算成本啊
你好,人工成本=单位人工成本x产品数量,单位人工成本=总的人工成本/总工时
F. 产品的工时成本怎么算
工时是指做某工序即定的定额时间,不管任何人做该工序工时都是即定不变的,相当于工时定额,是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工艺确定时就确定了的,不通过计算,而是通过核定工时,根据工资数额来分配人工成本。
G. 如何进行标准工时的核算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
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
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
1.生理宽放一般取2%~5%。
2.疲劳宽放一般取5%~20%;
3.管理宽放一般取3%~10%
4.特殊宽放
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
H. 有没有专业的人员知道标准工时如何算成本啊
我兜兜转转也在不少公司里干过活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用的是vioovi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来计算企业里得许多数据,当然,用它来制定标准工时也不在话下。你就放心得去试一试吧。
I.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产量
1、标准产能:将单位时间除以标准时间即得标准产能。如1小时(3600秒)/46秒=78,即14”腰盘1小时的标准产能是78个;如8小时/46秒=620,即14”腰盘8小时的标准产能是620个。
产能的计算公式:
产能=单位工作时间/周期时间
拉的周期时间是指该拉产出单位产品的时间间隔,它等于该拉的瓶颈时间
单位工作时间是指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2、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正常工时=观测工时*评比因素)(标准工时=生产一个良品的作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