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增值税在利润表中是怎么体现的呢
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在利润表里体现,但依据增值税计提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进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在利润表里体现
⑵ 企业缴纳的各种税收,在企业利润表中具体反映在哪些项目上
利润表并不一定包括企业需要缴纳的所有税收,如果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需要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就不会在利润表中体现。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印花税等”会计科目,都是表示企业需缴纳的税收。
法律分析
调整未分配利润,所以,汇算清缴所得税额不会在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项体现,但是会影响本年度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所得税汇算清缴是补交的上年所得税,在本年利润表中没有体现。印花税归在管理费用里计,放在利润表里。印花税的税费是归集在管理费用这个科目里,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没关系,当然首先体现在利润表中啊,但最终还要反映在资产表的“未分配利润”科目中。印花税目前是反映在“管理费用”中,等明年实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时,就反映在“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营业税金及附加不会在资产负债表里体现的,只会有利润表里体现该数据的.应交税费属于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根据期末合计数填制到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如前所述,企业缴纳的税费有很多,但是,这些税费并非都通过“应交税费”账户核算。其中,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均不通过“应交税费”账户核算,而是直接缴纳并计入相关费用或资产账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⑶ 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如何反应到利润表里
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就是应纳增值税额。增值税是价外税,在会计核算中,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与成本费用无关,提取销项税和进项税额抵扣都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与财务费用无关,也不反映到利润表里。
补充:增值税不同于价内税——营业税,既然与成本费用无关,当然就与利润无关,更不会在利润中体现,增值税无论你交多少,都与利润没有关系,至于你交了多少,并不减少利润。
例如:某项进销业务,购进货物120000元,发票上注明增值税税额20400元,该项货物以含税价180000元买出,单从这笔销售业务来计算,不考虑其他地方税,那么该业务应缴纳增值税:
销项税额:180000÷(1+17%)×17%=153846.15×17%=26153.85元
应纳增值税=26153.85-20400=5753.85元
那么,在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是:153846.15,主营业务成本是120000,主营业务利润:153846.15-120000=33846.15元
应纳增值税5753.85元是不需要在利润表中反映,也没有地方反映。
⑷ 附加税在利润表中如何体现
税金及附加是个损益类科目,应该在账簿上单独设立。体现的是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
⑸ 计提所得税在利润表中怎么体现
计提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在利润表中,写在所得税费用科目反应。
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税差怎么在成本利润分析表里体现扩展阅读: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在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⑹ 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如何反应到利润表里难道实际利润没减少吗自己核算成本是否应试计算
你提的这个问题比较有趣,你在上面也明白税金是税金。利润是利润。
增值税是流转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是不影响利润的。因为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差额交给税务局,只是相当于你从客户那里收了一笔钱(销项税额),将这笔钱的一部分交给供应商(进项税额),另一部分交给国税局(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你说的这个问题不会影响你的利润表,因为你进货时已向进货单位垫付了增值税,这些税金并不计入你的原料成本;而销货时收到了对方公司付的增值税款,这些税金又并没有计入你的销售收入,所以他不影响你的利润。
真正影响的只是你的现金,所以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考虑增值税的收付。
⑺ 为什么增值税不会在利润表中体现出来呢
增值税是价外税。
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并非要上缴全部的“代收税款”,它存在一部分可抵扣金额。这部分可抵扣金额就是企业购置资产以及发生成本费用时的进项税。
在会计科目设计上,增值税不像企业所得税,它在负债类科目“应交税费”里核算。这给了会计人一种根深蒂固的理解,增值税不是费用,它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拓展资料:
增值税影响利润的方式
明白地说,增值税肯定对利润有影响,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少缴增值税等于变相地增加了利润;多缴增值税意味着减少了利润。
直接影响体现在:
1资产购置时、发生成本费用时若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应的进项税可用于抵扣,这等于降低了成本费用;反之,如未能取得专票,成本费用等于增大了;
2缴纳增值税后还有附加税,附加税是费用,会影响到利润;
3混合销售时高低税率的业务切割不清,税务会从高征税,从高征税会导致收入减少;
4视同销售会降低成本,视同销售是税务把成本费用当收入看,要从中抠出一块当作增值税销项税,等于减少了成本费用;
5进项转出会加大成本,一旦税务不认可某项成本费用用于了应税项目,不允许进项税纳入抵扣,这等于增大了成本费用。
增值税对利润的影响有时会拐个弯,通过影响资产负债表淡化其对利润影响的色彩。间接影响体现在:
1竞争对手纳税为低税率或偷漏税时,规范纳税的企业在竞争中是不利的。如果没有增值税,合同额即收入,有了增值税后收入额缩水了。对比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就容易理解了,100万的商品销售合同,一般纳税人能确认收入85.47万元(100/1.17=85.47),小规模纳税人能确认收入97.09万元(100/1.03=97.09)。交税低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2坏账的影响。企业在确认收入时要相应确认销项税,收入与增值税销项税都体现在应收账款之中。不管应收账款是否能收回,增值税都必须如期缴纳。如果应收账款(收入+销项税)最终被确认为坏账,其中企业确认的销项税等于被认定为费用了。
参考资料:
网络-增值税
⑻ 每个月交的企业所得税怎么在利润表上反应
我认为不可以,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在月终时按规定比率计提的所得税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下月缴纳时冲减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服务行业按所购发票缴税时属预缴行为,在按发票额缴税时应先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月终按当月收入确认应计提的营业税,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