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跳槽成本多少合适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跳槽成本多少合适

发布时间: 2022-08-16 02:42:10

A. 现在年轻人的跳槽成本有多高

据58同城招聘大数据显示,66.8%的受访者表示,跳槽换工作至少需要一个月,用于面试、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和补充相关专业知识;超过73.7%的职场人认为,新工作需要建立新的同事、业务关系,意味着要做新一轮的适应、调整和积累。

除了时间和资源成本之外,跳槽带来的金钱成本越来越高。颍州晚报记者走访有关招聘市场时发现,仅阜城就有几十家单位通过他们的平台招聘人才,不但有大小企业单位,还有个别事业单位,各层次的岗位都有。

而在应聘人员之中,不乏一些春节前辞职的返乡工人和高学历人才。他们反映,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不少人期盼获得更高薪的工作,但在寻找新工作期间,生活成本的压力也不小。个别求职人员透露,因辞职带来的金钱损失,大概与工作时三四个月的工资相当。

B. 员工离职成本是多少

No.1
金钱成本
根据业内人士调查: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0%,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
人员替换成本不只是前后工资差那么简单,还包括公司向外发布招聘信息的费用、新员工入职面试和能力素质测评的费用,如果是招聘中高级岗位,还会涉及异地交通费用、食宿费用,录用后的岗位培训、安家费用等。

No.2
时间成本
一个员工离职后,并不是招新上岗就能顺利填充其留下的坑。
录用前行政管理的时间成本,比如发布招聘信息和接收简历、筛选候选人、电话预约面试……如果再遇上几位中途放鸽子的候选人,可以说相当浪费时间了。
总的来说:从员工离职到招新,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恐怕HR比谁体会都深刻。
然而,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没有。
除了金钱、时间成本,还有HR老司机得出过很残酷的结论: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这时候的HR就像惊弓之鸟,看谁都像要离职的样子、看谁都可疑,大概就是这种状态:

No.3
无形成本
员工离职的成本计算,还要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影响,YOYO堵五毛钱,肯定有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吃过员工离职带来的“亏”:
1.业务绩效降低:员工离职后,会造成的部门阶段性人员短缺,一时间难以接续,而新人入职后,在适应阶段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2.用户满意降低:新人入职后,各方面业务都不熟练,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这个时候,用户的满意度往往会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用户投诉比例飙升。
3.数据泄露:一些员工离职前,会因为个人情绪或下一份工作需要,删除本职岗位的工作资料或带走重要资料,造成资料丢失、数据泄密,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上的整体优势降低。
4.引发劳动争议和法律诉讼:由于对员工离职管理不当,导致公司遭遇劳动仲裁、诉讼中败诉的风险,这也是HR需要切实面对的问题。

C.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一个员工离职后留下的坑,并不是再找一个人填上就万事大吉了。一般来说,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财富》发现,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150%,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

更为纠结的是:权威机构估算,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 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6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员工3个月离职和2年离职,差很大!

关于员工离职的原因,你当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观点,无非就是两个: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这话当然没错,但从HR的角度来看,不同层级、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提离职,其实有更复杂、包罗万象的原因。

1、入职2周离职

入职2周离职,说明新员工看到的实际状况与预期产生了较大差距,这些情况包括公司环境、入职培训、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

HR要做的是,在入职面谈时,就把实际情况尽可能的讲清楚,不隐瞒也不渲染,让新员工能够客观的认识他的新东家,这样就不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要担心即将到手的新人不来了,该走的总是留不住;然后把入职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包括从招聘到通知入职、报道、入职培训、与用人部门交接等环节,充分考虑到新人的感受和内心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和介绍,让新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让他了解他想了解的内容。

2、入职3个月离职

入职3个月离职,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这可能说明公司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任职资格、面试标准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认真审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时补救,降低在招聘环节的无效劳动。

3、入职6个月离职

入职6个月离职,多半与直接的上级领导有关。HR要想办法让公司的管理者们接受领导力培训,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领导力应具备的素质。管理者要了解下级的优势,并让他的优势与岗位职责匹配,为公司发挥最大效用,同时也让员工体现出了他的价值。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一个教练,他有义务和责任发掘潜能和优势,并培养下属,成为下属成功的重要推动力。同一个部门换一个领导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同样一批员工的表现可能也截然相反,一个可能战斗力十足、激情四射,另一个可能抱怨漫天、团队涣散、离职频发。

直接上级应该是最先了解下属的各种动向和倾向的,他的一句话可能解决问题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没有处理好,队伍士气下降、战斗力下滑,就会进入不良循环。因此在1年内离职员工较多的团队,要注意他的直接上级可能出问题了。

4 、2年左右离职

2年左右离职,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系。这时的员工一般对企业已经完全了解,各种处事方式、人际关系、人文环境、授权、职业发展等等了解的都很全面,甚至包括公司战略、老板的爱好。

企业文化好的公司,在招聘环节对应聘者的价值观方面会有全面考察,希望新员工能融入到公司文化中,为文化的持续优化添砖加瓦;而企业文化不太好的公司,对应聘者的价值观要求不是太高,往往只是片面考察,希望他们进来能净化和改良文化氛围,但事与愿违:

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可能就有问题或有缺陷

即使他们价值观取向都是正向的,但一个人的力量无法与长久形成的氛围相匹敌

新员工入职,都在努力融入到团队,尽量表现的不那么离群,因此更容易被同化

当公司文化与新员工价值观冲突到一定程度,甚至达到临界或突破原则,就会导致关系破裂,离职就在所难免。作为企业,要每日三省吾身,察觉到公司内的不良因素,公司不在大小,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愉悦。

D. 你觉得跳槽时,加多少工资适合

很多人一说起跳槽,就会不自觉地将它和涨薪联系在一起,总觉得只要跳槽,自己的身价就会上涨。但其实,通过跳槽实现涨薪是有前提条件的。

一般情况下,跳槽涨薪要看行业的平均水平、公司的平均水平,最好不要超过平均水平的20%。比如,你要跳槽到这一家公司,在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就是5K左右的话,那么你在提期望薪资时,就不能太离谱,最好在5K左右。因为行业的平均水平已经限定了收入的上限,如果你提出了过高的数字,肯定会被认为是狮子大张口。

E. 如何计算跳槽给自己带来的成本损失赋能网

跳槽的本质是你自我估值变现的策略。
曾经有机构对跳槽者做过一个调查,得出的“跳槽成本”结论为:
时间成本
66.8%的受访者表示跳槽换工作至少需要一个月,而间接的时间投入,如面试、试用期等等还远不止于此。
资源成本
超过73.7%的职场人认为因跳槽带来工作内容或平台的变动,原先已经建立起的上下级关系、同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职场链条中的上下游资源关系,都会受到影响,中断甚至丧失。这些资源不能在新的岗位上完全发挥作用,需要做新一轮的适应、调整和积累。金钱成本
47.3%的受访者认为跳槽带来了生活成本的直接增加。比如,因工作地点的改变,有可能需要更换租房,而通勤的交通费、工作餐的费用也有可能上涨。
究竟怎么跳槽,才能让自己的损失控制到最小呢?
有把握地“裸辞”
“裸辞”非常潇洒,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尝试,尤其是在生活成本高的吓人的一线城市。虽说没有收入就没有安全感,但是对于那些专业技能过硬、市场紧需的人才,就完全不需要担心跳槽成本的问题了。
与其频繁请假、躲躲闪闪地去面试,还不如直接辞职,大大方方的“全职”找工作,提高求职效率,集中挑选所有最优机会,选中最优解直接闪电入职,薪水直接涨一个档,不仅没损失,还能尽早地提高收入。
骑驴找马
跳槽者中选择“骑驴找马”的人占大多数,既不丢掉现有的工作,又同时寻找更好的机会,
如果现在的工作和下家工作能够无缝衔接,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有些公司会要求求职者在短时间内就到岗上班,而你现在的公司又不能在短期内放你离职,这时你就会面临提了离职,但是新工作机会也没有等你的双重风险。如果你选择“骑驴找马”,一定要跟下家公司说明你能在多久之内到岗,避免这种“鸡飞蛋打”的尴尬局面。
内部推荐
一个公司缺了人,公司内部人员是最早知道的。而且公司HR是乐于接受内部员工推荐的求职者的,因为这样的招聘方式既能对求职者“知根知底”,又能大大降低招聘成本,何乐而不为?同样,如果你是朋友内部推荐给HR的话,你的求职成功几率会大大增加,能让跳槽更加有保障。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断缴社保。
如果你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没有户口,而且未来有买房买车等需求,那就一定不能断缴社保,因为如此规定的城市要求的都是连续缴纳N年社保,而不是累计,如果你中途断缴哪怕只有一个月,都要再重新开始了(想想都心塞……)。
正确的做法是,离职之后,如果原单位愿意,你可以将自己跟公司承担的所有费用交给原单位,请HR继续帮你缴纳社保,直到你找到下一份工作。另外,你也可以找代缴社保公司帮你续缴社保。
晨光科力普省心购,中小企业一站式办公采购平台。

F. 现在年轻人的跳槽成本有多高

跳槽的成本几乎为零,但是跳槽失败所产生的风险比较大,稍有不慎跳槽失败会变成无业游民,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都没有保障。


在成熟人的眼里要告诉年轻人跳槽有风险,谁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但是还要综合个人能力、行业情况多方面把握信息,综合判断,降低跳槽的风险。

G. 跳槽时多大的涨薪幅度,才是较为合理的

跳槽时多大的涨薪幅度,才是较为合理的?

3.基本上只要不比现在差,甚至只要不太差,就应该赶紧离开。这当然是合理的。跳槽到更大的公司平台,职业发展空间更好,学习和自我实现的机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是,目前的工资水平是底线。为什么现在的工资水平是底线?因为我不建议去大平台公司降薪。如果一个公司在薪资上不能让你满意,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不满意的地方更多。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慢慢变成了一个不满的女人。当然,很多情况下,大公司大平台的薪资水平必然会比你现在的水平高。

H. 跳槽一次的成本到底有多大为何有人会经常跳槽

我们都知道跳槽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自己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窗期,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想要跳槽。他们之所以跳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满上一家公司,有可能是工作待遇不够好,也有可能是职业发展受限,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他们决定离职。

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离职是因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觉得这份工作一眼就能看得到头,以后没有什么竞争的空间,于是想趁着自己还年轻换一份工作尝试避免自己在舒适区里待太久。

当然频繁的跳槽对于自己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建议大家再考虑职业发展方向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思索再三,千万不要冲动,跳槽频繁跳槽也会给别人留下一种稳定性较低的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你的面试,最后祝大家都能够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

I. 跳槽一般能够涨薪多少怎么跳槽才能大幅度涨薪

很多人都是靠跳槽来涨薪的,在原公司,如果没有正规的涨薪制度,想要涨薪就只能通过和老板谈判,然后,这样的效果往往并不好。但是不是为了涨薪,就要频繁跳槽呢?我认为不是的,涨薪这个“薪”字,其实并单单是指金钱,所以想要涨薪,要做到以下的事情:

我们常常以为,跳槽之后薪资升高了,就不需要成本了,错,你的成本在于你的适应性、适配性还有适时性。你到了一个新的公司,要适应新的老板新的同事和新的环境,这都会影响你的发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还有你的适配性,一个零件在一架机器里很重要,换一架可能就无关紧要了,那么你确保你这颗零件在新公司,能找到适配点吗?至于适时性,就涉及到机会成本了,你放弃了什么,这就是你的代价,其次,你跳槽的时机是你的时机还是公司的时机,这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