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刷成本核算详细
一、总报价公式是:纸张费+印前费(含设计费、制版、打样费)+开机印刷费+印后加工费+税率(不开发票除外)+送货费
制版、腹膜、过油等基本以十六开起算,装订以1页起算,各地材料费、加工费、人工费各不相同,你应和当地各供应商联系采集好相应数据就能记算。
二、印刷计价流程:
纸张费(包括损耗)+印刷费+后加工费+包装费+运费=印刷所需费用
(注:另外如有特别费用,另计。比如菲林输出等)
常用纸张开度:全开=2张对开=3张三开=4张四开=8张八开=16张16开
三、纸计价公式
(1).重量(定律):大度纸0.531重量 正度纸0.43重量
(2).计算方法:重量(定律)×令数×吨价(千元/吨)×克数=总货纸款
(1)印刷企业机械使用怎么核算入成本扩展阅读:
1、印刷价格算法过于复杂而不透明,一般的企业和个人对印刷品的价格的计算方法不太容易了解和掌握。印刷品的报价牵涉到印刷前是否采用CTP制版;印刷所采用的机型:比如对开机、四开机、六开机、八开机以及单色机、双色机、四色机、五色机、六色机、八色机等等;
印刷品所用纸张类型:比如克数不同的双胶纸、双铜纸、哑粉纸、单粉卡、灰底白、卡纸、特种纸等;印刷油墨耗材:普通油墨、易干油墨等;过光胶及哑胶,过UV及磨光过油,击凸烫金、啤版粘贴等各种复杂的印后加工;运输物流等。
2、印刷报价因为采用点对点的服务,牵涉印刷厂及印刷业务员、广告设计公司等利益问题造成现在印刷价格高低不一,使客户不能客观、透明地了解相关印刷品的价格。而印刷厂因为印刷报价问题也需要专门设置报价及核价部门,费时费力。
❷ 印刷业怎么进行成本核算
印刷业成本核算基本上分
【一】印前成本
1,美工及排版设计
a, 美术制图设计
b, 打字排版设计
c, 桌面排版设计
2, 版面底片加工成本
a, 分色
b, 综合拼版
3,晒版,完成部制版模成本
4,印前准备成本
a, 印刷机准备成本
b, 压印、印后加工准备成本
【二】纸张及原料成本
a,基本纸张成本
b,附加原料成本
【三】油墨及加工原料成本
a,基本油墨成本
b,附加加工原料成本
【四】正式印刷和加工运作成本
a,基本印刷机运作成本
b,压印、附加加工机器运作成本
【五】印后各种完工及装订成本
a,折页加工成本
b,捡拾配页加工成本
c,缝线装订成本
d,铁线装订成本
e,热胶包本装订成本
f,铁线、胶圈装订成本
g,精装硬皮加工装订成本
h,压印、烫印加工,凹凸成型加工成本
i,,鸡眼`、打洞、扎线,扎带、插页粘工、加工成本
【六】包装、运输,成本
以上印刷业成本核算要根据厂家所在地的采购资源、支援情况
和生产、行政运作成本自行决定核算成本及报价。
❸ 印刷业成本核算
一、总报价公式是:纸张费+印前费(含设计费、制版、打样费)+开机印刷费+印后加工费+税率(不开发票除外)+送货费
制版、腹膜、过油等基本以十六开起算,装订以1页起算,各地材料费、加工费、人工费各不相同,你应和当地各供应商联系采集好相应数据就能记算。
二、印刷计价流程:
纸张费(包括损耗)+印刷费+后加工费+包装费+运费=印刷所需费用
(注:另外如有特别费用,另计。比如菲林输出等)
常用纸张开度:全开=2张对开=3张三开=4张四开=8张八开=16张16开
三、纸计价公式
(1).重量(定律):大度纸0.531重量
正度纸0.43重量
(2).计算方法:重量(定律)×令数×吨价(千元/吨)×克数=总货纸款
(3)印刷企业机械使用怎么核算入成本扩展阅读:
1、印刷价格算法过于复杂而不透明,一般的企业和个人对印刷品的价格的计算方法不太容易了解和掌握。印刷品的报价牵涉到印刷前是否采用CTP制版;印刷所采用的机型:比如对开机、四开机、六开机、八开机以及单色机、双色机、四色机、五色机、六色机、八色机等等;
印刷品所用纸张类型:比如克数不同的双胶纸、双铜纸、哑粉纸、单粉卡、灰底白、卡纸、特种纸等;印刷油墨耗材:普通油墨、易干油墨等;过光胶及哑胶,过UV及磨光过油,击凸烫金、啤版粘贴等各种复杂的印后加工;运输物流等。
2、印刷报价因为采用点对点的服务,牵涉印刷厂及印刷业务员、广告设计公司等利益问题造成现在印刷价格高低不一,使客户不能客观、透明地了解相关印刷品的价格。而印刷厂因为印刷报价问题也需要专门设置报价及核价部门,费时费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刷自助报价
❹ 请问怎样计算印刷厂的印刷成本
根据13.5*23.5的规格,推算出应该用16开正度纸(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也就是一张纸一本册子可以做。我们是用200克铜,按3000本计算,因此推算出:
1、纸单价:0.86(正度纸的固定系数,另大度纸为1.06系数) * 2.0(200克的铜版纸)* 0.5万元/吨(举例200克铜版纸为5000元/吨)=0.86元/张
纸总价:[3000(印3000本)* 16P(每本的P数) / 16开] * 1.1%(计纸耗为10%)*0.86元/张=2838元
2、制板费:16开100元-250/P,也可按高的金额计算15元/P*16=240
3、印刷费:3300张纸已含损耗/16开/500张/令=0.42令
0.42*4色*30元/色令 +120元PS版=170元,没有达到开机费,则按600元开机费算。
4、复膜:3000本*2P封面及封底*1.1(浪费纸张10%)/16开 * 0.5元/平方复膜=206元(实际会算300元,每本0.1元/复亚膜
5、烫金:每平方厘米约为0.06元,请自算。
6、16P,只能用骑马钉,0.01-0.05元/本,3000本一般不会超100元。
按以上的流程1至6项相加就是3000本的总金额(这里没算设计费,也不包含去费)
❺ 印刷业成本核算的流程是怎样的
成本是指所耗费资源(人力、物力等)以货币的表现形式的对象化。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由此可知道:第一, 明白你的成本对象;例如:印刷一批书。第二, 统计成本对象的资源耗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并出分录: 1 统计该批书的排版费用等相关费用; 2 统计该批书的领用材料(墨,纸张等); 3 统计该批书的直接相关人员的工资(每道工序的直接人工的工资,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4 统计间接的生产费用(该批产品分担的折旧,水电,机器维修费等) 5 其他生产费用(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车间办公用品耗费等);第三, 入库结转成本,销售后出库结转;第四, 编制成本分析表; 制板(成本对象的资源耗费)—> 施墨(成本对象的资源耗费)—>—加压(成本对象的资源耗费)—>车间(成本对象的资源耗费)—>其他工序(成本对象的资源耗费)—>水电和折旧—结转成本
❻ 怎样建起印刷业成本核算账
1、印刷行业由于批次多,种类各不相同。应当采用分批法核算成本。
2、成本核算中最好采用定额法,每个成品找生产线上的人算出定额,然后根据定额分摊。
3、月末在在成品与产成本间按照定额工时分摊。
为了规范印刷、复制企业的会计核算,正确计算印刷、复制企业的产品成本,国家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制定了《印刷、复制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1).印刷具有连续、多品种生产和分阶段结算产品的特点,要求印刷产品成本核算采用分类与分批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按产品类别、定单、批量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分批核算成本的基础上,也可按“本”、“件”、“张”计算成本。
(2).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按实际发生数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如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定额成本法等方法核算的,应在规定的成本核算期内调整为实际成本。
3.为正确计算印刷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应按各个生产车间(包括独立工段、独立小组,下同)在生产过程中所担负的任务,划分为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
(1)基本生产,是指为完成各类印刷产品加工任务而直接进行的生产,例如电脑制版、胶印印刷、装订等基本生产车间,分别核算各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时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2)辅助生产,是指为本企业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生产,单独核算企业内部为印刷产品生产提供劳务时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4.为便于按加工步骤计算分类产品的分段成本和总成本,对具有几个生产工段多生产步骤的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还可按各工段在生产中担负的任务划分为基本工段和辅助工段。
(1)基本工段,是指直接为各类印刷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并能按产品的批别分别统计工时消耗且工时所占比重较大的主要生产工段,如制版车间的电脑排版、电 分,或CTP 直接制版等工段,印刷车间的轮转胶印、平印、零件印刷、上光、贴塑、过油等工段,装订车间的骑马订、平装、精装、联动机等工段。
(2)辅助工段,是指为基本工段提供劳务或对基本工段的产品进行检验的附属工段或工序,如制版车间的整版、磨版等工段或工序,印刷车间的晒版、调墨、成品检查、文字检查等工段或工序,装订车间的烊胶、毛(光)本检查、磨刀等工段或工序。
5.为统一印刷产品的计量单位,企业计算分类产品单位成本时, 应采用实物产量,个别不便统计产量的特殊产品可用百元产值;计算分批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机种单位成本时,应采用实物产量。
6.印刷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应设置以下成本项目:
(1)原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虽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如制版用的软片和各种药水,印刷用的油墨、橡皮布、PS版,装订用的热熔胶、线、布,压膜用的塑料薄膜、胶水等。
(2)印刷用纸,是指为委印单位代垫纸张进行产品加工时,该产品实际耗用的纸张成本。
(3)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气和动力费用。
(4)工资及福利费,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各种属于工资性质的补贴和职工福利费。
(5)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报废损失,包括纸张超伸放、产品缺交与补版和重制重印的损失。
(6)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车间为加工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水电 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7)委托外加工,是指委托外加工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7.企业进行印刷产品加工生产,应按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用途,分别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及相应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明细账予以归集。
(1)基本生产明细账,应按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及其所属各个基本工段和各分类产品别设置,分别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登记。对基本生产车间所属各辅助工段的生产费用,可以合并设置一个账户予以归集;辅助工段只设置工资及福利费一个成本项目,其他各项生产费用并入“制造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
(2)辅助生产明细账,应按各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及为受益部门提供的劳务或产品别由厂部统一设置,分别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登记。
(3)制造费用明细账,应按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及所属工段分别设置,并按制造费用细目进行归集。
8.原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企业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应按车间、部门、工段和用途别归集的“材料耗用汇总表”,据以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有关明细账。
(2)基本生产车间一个基本工段生产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产品,且耗用同一种原材料,应尽可能分别统计各类产品的实耗数,并按实耗数计入产品成本; 如不能划分而又必须分配的,可按实物产量、工时比例或产值比例进行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9.人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基本生产车间的工资及福利费,应按车间、部门的“工资汇总表”,据以登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和“制造费用”等有关明细账。
(2)基本生产车间的一个基本工段生产两类或两类以上产品, 各类产品的人工成本,可按该工段的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乘各类产品的实耗工时数(或实物产量)计算后求得。
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工段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 = 工资及福利费总额 ÷ 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总数
(3)基本生产车间的几个基本工段共同完成的同一类产品,其人工成本应按各工段的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乘各工段实耗工时数(或实物产量),分段计算各个工段成本,经加总后计入该类产品成本。
(4)基本生产车间辅助工段的工资及福利费,按各受益工段的受益程度采取定额法比例分配。
辅助工段发生对外供应劳务收入,不得直接冲减基本生产成本;对外供应劳务应负担的工资和福利费,可以根据实耗工时及工时工资率或定额成本进行分配。
❼ 印刷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具体怎么操作呀急急!寻求大家的帮助
印刷产品的成本核算不是几天就能学会的!最少需要半年的学习及培训才能勉强入行印刷成本核算行业!!!
核算印刷成本分三个大概步骤:纸价 印刷费 后道费
纸价需要会算开度,
印刷费基本是固定的
后道加工工艺繁多,得有一套价格体系去核算的!!
❽ 印刷业成本如何核算具体的分录该怎么做
1、购纸:
借:原材料-纸 61025.64
应交税金-增值税 10374.36
贷:现金(银行,应付等)71400.00
2
借:制造费用—折旧 1789.17
贷:累计折旧 1789.17
3
借: 制造费用 -工资 5800.00
贷:应付工资-制造 5800.00
4
借:生产成本-材料 61025.64
贷:原材料-纸 61025.64
5
借:生产成本-工资 6750.00
贷:应付工资-生产 6750.00
6
收入:
借:现金(银行,应收) 8000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68376.07
应交税金-增值税 11623.93
7
结转产品成本
借:产成品 75364.83
贷:制造费用 7589.19
生产成本 67775.64
8
结转销售成本
借:产品销售成本 75364.83
贷:产成品 75364.83
9
结转利润
借:本年利润 6988.76
产品销售收入 68376.07
贷:产品销售成本 75364.83
10
缴纳税金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 1249.57
贷:现金(银行) 1249.57
❾ 如何进行机械生产的成本核算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中的计算程序:
1、确定成本计算方法。开展成本计算之前,先要确定采用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这要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同时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情况来进行选择。
2、设置有关的成本计算账户。为了计算产品的成本,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账户,即"生产成本"账户。其借方汇集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反映产品完工转出的制造成本。
对于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来说,发生的费用无非是两种:
①直接费用。
②间接费用,即共同性的、不是直接为生产这-对象服务的费用。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直接费用和 间接费用并没有差别,都应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但是,企业一般都是生产多种产品。这样,直接费用仍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间接费用就必须先要汇集起来,然后再分配摊入各个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这样,需要先单独设置一个账户,即"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的作用就是汇集各种间接费用,再合理地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上去。
如果废品和停工的情况比较多,就需要搜集有关的废品和停工损失资料,并专门设置一个"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把这些损失汇集到"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的借方,然后在其贷方作出恰当的处理并转出:如果是正常损失,一般应分配进入产品成本;否则应转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生产中发生的支出不一定就要计入生产成本,支出的期间与成本计算期间可能不一致。支出发生后有两种情况:
①生产中发生的费用在本期发挥出全部效益,效益不递延到下期。这种情况应把费用直接记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账户。
②本期发生的费用支出不应由本期负担。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 先支出,后计入成本费用。这种情况应设置"待摊费用"账户,支出时借记"待摊费用"账户,分期摊入成本费用时再贷记"待摊费用"账户。先计入成本,后支出。这种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账户,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预提费用"账户,支付再借记"预提费用"账户。
(9)印刷企业机械使用怎么核算入成本扩展阅读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均需要将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凡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这种产品成本;小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人有关产品的成本。
由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分配方法比较多,比如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企业极容易在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任意调节成本,借以掩盖成本超支、掩盖亏损。
除此之外,对于生产企业,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在会计期末,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时,还须明确期末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费用分配,而分配时,有些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操纵分配方法,任意增加或减少月末在产品成本,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从而造成财务报表信息偏离正常轨道。
❿ 印刷行业怎样核算成本
首先要确定,这工作不是会计改作的事,让生产主管去做。
本来都打好了百来字,清除了,因为我觉得这本身就不该你做。难道会计去现场测时间不成?给生产部门制定表格,让他们来填写,按单走。
一张生产单,包含从纸张出库到成品入库,中间所有的生产工序。生产中按实际来填写。然后你在一段时间后,比如一个月,分析报表,取出一个适当的值,作为你老板要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