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权资本成本的账务处理
股权资本成本会计的账务处理:
(一)股权资本成本会计的账户设置
设立“资本成本”、“股权股利”账户。其中,“资本成本”是为了归集并计算资本成本而设立的账户,其下设立两个二级账户——“债权资本成本”和 “股权资本成本”。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资本成本;贷方登记转出并计入相关费用科目的资本成本;期末余额应为零。“股权股利”是用于核算应付投资者的资本成本的账户。该科目借方登记已确定要支付的股权资本成本;贷方登记已确认但未支付的股权资本成本;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支付的股权资本成本。
(二)资本成本会计的账务处理
1、债权资本成本的账务处理
传统财务会计将债权资本成本作为期间费用一并计入“财务费用”账户。而资本成本会计则是将债权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一起计入“资本成本”账户,并通过该账户分配到各资本使用项目中。当计提债权资本成本时,应借记“资本成本”账户,贷“应付利息”账户;当支付债权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账户,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账户。
2、股权资本成本的账务处理
(1)股权筹资费用的处理。股权筹资费用的账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二是分期摊销计入当期费用。如果筹资费用数额较小可直接计入当期费用,支付筹资费用的会计分录为:借记“资本成本”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如果筹资费用数额较大则应分期计入当期费用,支付筹资费用时会计分录为:借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账户,并贷记“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确认筹资费用时应借记“资本成本”账户,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账户。债权筹资费用如上述股权筹资费用一样处理。
如果筹集股权资本是为用于自制、自建固定资产的建造,在完工前产生的股权筹资费用应资本化,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账户,贷“现金”或“银行存款”账户。完工后的股权筹资费用计入“资本成本”账户中。
(2)股东投资报酬的账务处理。股东的投资报酬是通过“股权股利”账户进行核算。在确认股东的投资报酬时,应借“资本成本”账户,贷记“股权股利”账户。
期末,“股权股利”账户按照企业的支付形式转入相应账户。若董事会宣布以发放股利的形式支付股权资本成本,则从“股权股利”账户转入“应付股利 ”账户的贷方,在发放股利时借记“应付股利”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根据经营者要求将支付的股权股利作为追加投资额的,则计入股东权益的“资本公积 ”账户的贷方。
3、分配资本成本的账务处理
(1)对购进机器设备及自建厂房等固定资产上占用的资本成本的账务处理。购置的固定资产,需承担的资本成本可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所属部门的费用账户,借记“管理费用—资本成本”账户,贷记“资本成本”账户。自制、自建固定资产在完工前所承担的资本成本需要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账户,之后承担的资本成本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所属部门的费用账户的借方。
(2)其他剩余的资本成本作为期间费用计入“管理费用—资本成本”账户的借方。
股权资本成本会计信息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和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作为股权资本成本会计的基础环境,就很难达到它的功能。但这并不能否认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对中国的现实意义。资本成本信息有助于将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同时,它有助于企业树立资本成本意识。这对于中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上市公司资金营运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编辑]
Ⅱ 用友T6成本会计权限设置,急!!!
在服务器上 系统管理 用ADMIN登录进去 点权限 那里面可以设置
Ⅲ 生产成本会计科目的T字型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写在借方嘛
是的。
生产成本会计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 在产品的成本。 生产成本会计科目的T字型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写在借方。 “生产成本”科目属于成本类科目,其账户结构与资产类相似。
企业发生各项归属于成本的费用记在账户的借方,表示成本增加,完工产品验收入库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记在账户的贷方,表示成本减少。
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科目,日常发生的成本在借方归集,完工产品成本转出一部分后,剩余在产品成本的成本(即本科目的余额)还是留在借方,所以下期的期初余额是在借方。
(3)成本会计账户如何设置扩展阅读: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Ⅳ 生产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包装物
贷:包装物—名称及规格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名称及规格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职工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折旧种类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配件)
贷:原材料—修理备用件—名称及规格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水费)
贷:预收账款—预提水费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电费)
贷:预收账款—预提电费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燃料名称)
贷:原材料—燃料—煤炭
借:制造费用—其他辅助费(有关费用)
贷:有关科目—有关细目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名称及规格
贷:生产成本—结转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4)成本会计账户如何设置扩展阅读: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Ⅳ 工厂的成本会计要怎么做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一、成本核算的要求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企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折旧率的种类和高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否采用待摊或预提方法以及摊提期限的长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材料成本的组成内容、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时发出材料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种类、采用分类差异时材料类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摊销方法、摊销率的高低及摊销期限的长短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费用。1.材料费用。2.燃料费用。3.外购动力费用。4.工资费用。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6.折旧费。7.其他生产费用。
(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首先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两类。1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1)原材料,也称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也称直接燃料及动力。
(3)工资及福利费,也称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企业可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上述成本项目做适当调整。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否则,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
2.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三、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
Ⅵ 生产成本会计科目的设置
可以,但是那样太麻烦了。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都是直接列在成本中心里的。制造费用不需要写明细,只要在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后面加明细就好了。不用再生辰成本后面一个一个的加明细
Ⅶ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应设哪些账以及会计科目
现以实际举例可以参考一下 自己人多给分奥 财务科账目建设计划 账目设置:1内部控制账。2对外公开帐(主要应付国税)3银行部门(如没特别要求只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1.会计需设账目:德吉汽销账2套(真实账。应付税务账)2.德吉汽车销售账1套(真实账)3.出纳需设账目:德吉汽车销售账2套(真实账。应付税务账)4.德吉汽车修理账1套(真实账)设置账目有:现金帐 银行存款帐 应收款帐 固定资产帐 材料。库存商品共设一本 应付款帐 增值税账 资本帐 损益类帐。共9套帐 银行贷款需设备抵账,及时掌握什么时间借入,什么时间应还款,利息是多少。设置的会计科目 资产类: 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 应收帐款 预付帐款 其他应收款 材料、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负债类: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预收帐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交税金资本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所得税需调整的帐: 预收款、预收款现在在一本帐上,下一步要分开做二本帐,因属性不同,预收帐款是负债类,预付款是资产类帐户、管理费:1、增设福利费科目,主要用于伙房开支、看病人、购买食品、调解招待费科目、因招待费科目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数额过大,只允许列支5‰一旦税务局发现后年底还得调帐。 2、增设其他支出科目 3、减培训费、服务费两科目转营业费用科目营业费设:1、差旅费、通讯费、工资、燃油、交通补贴、培训费、服务费、其他 2、能否将维修费用列入本科目
Ⅷ 成本会计的成本核算如何建立起来
工业企业生产加工过程核算和生产成本的计算工业企业生产加工过程核算和生产成本的计算工业企业生产加工过程核算和生产成本的计算 资料:某工厂1993年7月内发生以下各项经济业务 1、生产车间从仓库领用各种材料进行产品生产,其中:用于生产A产品甲材料150公斤,单价10.5元,乙材料100公斤,单价16.56元;用于生产B产品甲材料120公斤,单价10.5元,乙材料80公斤,单价16.5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231 -B产品 2580 贷:原材料-A产品甲材料 1575 -A产品乙材料 1656 -B产品甲材料 1260 -B产品乙材料 1320 2、结算本月份应付职工工资,按用途归集如下: A产品工人工资 5000 B产品工人工资 4000 生产车间职工工资 2000 管理部门职工工资 3000 借:生产成本-A产品 5000 -B产品 4000 制造费用-工资 2000 管理部门-工资 3000 贷:应付工资 14000 3、按规定根据职工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A产品 700 (5000×14%) -B产品 560 (4000×14%) 制造费用-福利费 280 (2000×14%) 管理费用-福利费 420 (3000×14%) 贷:应付福利费 1960 (14000×14%)4、计提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900元,其中: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600元,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300元 借:制造费用-折旧 600 管理费用-折旧 300 贷:累计折旧 900 5、按计划预提应由月份车间负担的修理费200元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 200 贷:预提费用 200 6、车间报销办公费及其他零星开支400元,以现金支付 借:制造费用-办公费 400 贷:现 金 400 7、车间管理人员李朋出差报销差旅费237元,余额63元归还现金 借:制造费用-差旅费 237 现 金 63 贷:其他应收款-李朋 300 8、将制造骒用总额如数转入“生产成本”帐户,并按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摊配计入A、B两种产品的成本中去 第一步:计算制造费用总额
制造费用总额=②2000+③280+④600+⑤200+⑥400+⑦237 =3717元 第二步: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100% =[3717÷(5000+4000)]×100% =0.413 第三步:计算A、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A产品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5000×0.413=2065元 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B产品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4000×0.413=1652元 第四步:结转“制造费用”至“生产成本”帐户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065 -B产品 1652 贷:制造费用 3717 9、结算本月份A、B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本月份A产品100件,B产品80件,均已全部制造完成,并已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入帐 A产品实际总成本=①3231+②5000+③700+⑧2065 =10996元 A产品单位成本=10996÷100 =109.96元 B产品实际总成本=①2580+②4000+③560+⑧1652 =8792元
B产品单位成本=8792÷80 =109.90元 借:库存商品-A产品 10996 -B产品 8792 贷:生产成本-A产品 10996 -B产品 8792 10、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总分类帐户和“生产成本”明细表 借 制造费用 贷 借 生产成本 贷 ②2000 ⑧3717 ①5811 ⑨19788 ③280 ②9000 ④600 ③1260 ⑤200 ⑧3717 ⑥400 ⑦237 3717 3717 19788 19788 生产成本明细表 单位:元 成本项目 名称 材 料 工 资 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 计 A产品 B产品 3231 2580 5000 4000 700 560 2065 1652 10996109961099610996 8792879287928792 合 计 5811581158115811 9000900090009000 1260126012601260 3717371737173717 19788197881978819788
11、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成本计算表产品成本计算表产品成本计算表产品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成 本 项 目 A 产 品 B 产 品 总成本(100件) 单位成本 总成本(80件)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3231 5700 2065 32.31 57.00 20.65 2580 4560 1652 32.25 57.00 20.65 产品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 10996109961099610996 109.96109.96109.96109.96 8792879287928792 109.9109.9109.9109.90000 12、登记“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表 借 生产成本-A产品 贷 借 生产成本-B产品 贷 ① 3231 ⑨10996 ①2580 ⑨8792 ② 5000 ②4000 ③ 700 ③560 ⑧2065 ⑧1652 10996 10996 8792 8792
一一一一)、)、)、)、首先首先首先首先,,,,各生产车间成本组成分为各生产车间成本组成分为各生产车间成本组成分为各生产车间成本组成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和和和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两大部分两大部分两大部分两大部分::::二二二二)、)、)、)、上述非生产车间费用归集与分配上述非生产车间费用归集与分配上述非生产车间费用归集与分配上述非生产车间费用归集与分配::::1)、对生产系统后勤保障部门制造费用进行汇总求和;三三三三)、)、)、)、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直接材料成本,可通过统计或账面查询,计算材料消耗量*材料消耗单价得出直接材料成本;2)、各车间“制造费用”又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本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可称为“直接制造费用”,比如本车间工人工资(“直接人工”),本车间固定资产折旧等,这部门费用可以直接从相应成本中心(车间)制造费用账户中取值;二是,除上述生产车间外,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还需设置生产办公室、生产技术科、设备维修科、装卸队等相关生产系统的后勤保障部门,这些部门发生的费用也列支为“制造费用”,并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分摊至各生产车间。2)、根据企业生产结构特点及产成品层次、属性的特点,可以按人员比例、工资比例或是特定比例对生产系统后勤各部门费用进行分摊;(本模板中以各车间“工资”为统计指标,对生产系统制造费用在各车间中进行分配)1)、按照上述一)、二)描述,本模板中辅助生产车间“水电汽”、“污水处理”所归集的制造费用为本车间“直接制造费”和按照本车间工资分配的计入的生产系统后勤部门制造费用;四四四四)、)、)、)、第四车间多产品成本费用的分配第四车间多产品成本费用的分配第四车间多产品成本费用的分配第四车间多产品成本费用的分配::::五五五五)、)、)、)、半成品消耗价格半成品消耗价格半成品消耗价格半成品消耗价格::::注注注注::::如果半成品期初存在余额,则消耗价格应该使用移动平均价进行计算,此模板中忽略此问题,所消耗半成品即本期生产入库的半成品此模板只是简单地表达了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部分环节此模板只是简单地表达了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部分环节此模板只是简单地表达了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部分环节此模板只是简单地表达了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部分环节,,,,因各行各业生产工艺因各行各业生产工艺因各行各业生产工艺因各行各业生产工艺、、、、产品性质等各不产品性质等各不产品性质等各不产品性质等各不相同相同相同相同,,,,不能直接拿来应用不能直接拿来应用不能直接拿来应用不能直接拿来应用,,,,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应用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应用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应用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应用!
Ⅸ 成本会计怎么做
一般来说,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并没有太大区别。成本会计人员要做好以下几点:
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保管员/仓库记账员接口,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 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6、期间末做材料预算,成本对比,进销差价分析。 控制生产成本。
(9)成本会计账户如何设置扩展阅读:
成本会计的内容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
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分析企业周围的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状况,充分掌握正确的信息,完善情报体系是制定成本计划的基础。
同时改善企业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是改善企业成本计划的重要条件。要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必须深化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项目以及按生产经营期限,分别制定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分期的费用预算及成本计划,组成有机的成本计划体系。
参考资料:成本会计_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