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品品种有100多种且都是自制配件怎么计算各个品种单位成本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⑵ 某企业生产100件产品的总成本150元.如果生产101件该产品的总成本为172元,那么101件产品
要看成本是否可以切割,比如多了一件成本多了22元,本来一件成本应该是1.5元。多出来了20.5元,这20.5是否可以独立计量,也就是说生产完了1件产品之后剩下的物料还有没有用,如果没用了,101件成本就是172,如果还有用可以留存供下批生产,那成本就应该是151.5元
⑶ 一种原材料多种产成品怎么分配成本
你可以利用产品数量法或者投入材料重量法进行分配。举个例子,数量法分配某一种材料生产A、B、C三种产品,投入原材料5000吨,每吨成本为20元,当期全部消耗完毕,A、B、C三种产品全部完工,生产A产品100件,生产B产品130件。生产C产品120件,根据上述条件,对原材料在三种产品中进行分配。三种产品的生产总数量为:100+120+130=350投入的总材料成本为:20*5000=100000A产品消耗原材料成本=100*100/350*100000=2857142.85B产品消耗原材料成本=130*100/350*100000=3714285.71C产品消耗原材料成本=120*100/350*100000=3428571.43
⑷ 一种产品,生产20件的总成本是35元,生产30件的总成本是43元,请问第30件的边际成本为多少
⑸ 产品成本怎么算
产品成本算法:通过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户核算,按生产的产品所需进行计算。
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动力(电费)、燃料(煤、柴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等等。按实际使用记账,月底合计就是当月生产成本。有的企业还有直接成本外的记“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本月生产线领用的原材料金额全部计入该科目
2、直接人工。本月给直接产线工人发放的工资、福利、五险一金等薪酬支出全部计入该科目
3、制造费用。与生产有关的所有费用,无法直接归集到哪种产品上的,都先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将所有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
(5)多件产品成本是多少扩展阅读
根据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带来了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为了反映费用的发生及按用途分类的情况,需要作一笔会计分录,即:
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贷:有关资产负债账户
⑹ 怎么核算单件的成本是多少
:一般的加工制造企业计算长成品的单件成本(也称单位成本),通常采用品种法核算。品种法核算把全部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主要指原材料的成本,可以根据各该产品的“领料单”直接计入。而费用成本如工人的工资、工资附加费、水电费、外加工费和制造费用等都是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共同费用,要用加工工时作为分配标准,求出分配率,之后用分配率乘以各该品种的工时,这样就把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了。为了直观的说明这个办法,现在举个例子说说:假定你单位生产两种电子产品,既甲产品和乙产品,甲乙产品各消耗的原材料为500元和480元,当月产量甲产品50件,乙产品120件,已知生产甲乙产品的工时分别为120个和240个,全部费用为2400元(包括动力费、人工费和制造费)。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甲乙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首先计算两种产品应分摊的费用:2400/120+240=2400/360=6.67元,所以甲产品应承担的费用=120*6.67=800.40元;乙产品应分摊的费用=6.67*240=1600.80元。再加上原材料成本构成总成本,则甲产品的 总成本=500+800.40=1300.40;乙产品总成本=480+1600.80=2080.80。其中甲产品为50件,单位成本=1300.40/50=26.01元;乙产品为120件,单位成本=2080.80/12017.34元。以上成本计算完毕。如果还要分析甲乙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还要主料成本、费用成本和同期对比,采用统计分析和财务的连环替代分析等方法去分析材料、费用等对于利润的影响。在计算原材料成本时还要计算在产品成本,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不做介绍了
⑺ 完工产品总成本的计算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但是前两个数字是知道的?后面的是数字如何计算啊?
月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库存的盘点数量*产品加权单价;
产品加权单价=(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入生产数量)
⑻ 没有生产工时多种不同产品怎么算成本
售价高的产品成本不一定高,售价低的产品成本不一定低。
工时的多少也不能反映加工成本的多少,且多数小型企业没有工时定额,这种多品种、定制化生产企业大型公司也很少有工时定额。工价代表的是行业平均水平,具体到具体公司有的部分比工价高,有的部分比工价低。这些分配的思路都是不正确的。
方案的关键是款式与款式之间、颜色与颜色之间成本差距大不大。如果不大或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比例的话,可先选择一种产品作为标准品,其他产品按系数折为标准品,但是这套系数需做大量的工作,不是随便定的,且一旦有新工序出现,工时材料等价格变动还应进行调整,多品种、定制化已决定了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复杂性,不要想简洁。简洁的结果只能是产品成本之间的扭曲。
⑼ 一件服装的生产成本大概多少钱 一体裤,一件生产成本,一吨有多少件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⑽ 题目:某企业生产产品1000件,产品售价10元/件,其变动成本为6元/件,固定成本3000元。
1.单价=(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8
2.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额-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量=5
3.广告前的利润为:1000*(10-6)-2000=2000,增加后的利润=1000*(10-6)*(1+50%)-2000-1500=2500
故可行
一.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二.成本分类
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将变动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变动成本、另一类是酌量性变动成本。
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拓展资料:相关区别
一、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变动成本的对称。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而变动。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
二、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变动成本法又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产品成本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当期的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产成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