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超市商品损耗率如何计算
一、分类核算方式
由于分拆类生鲜品多以整片猪、牛、羊等畜产屠体和整禽形式采购进超市,在卖场加工分解,分类核算就是以采购单品的批次采购总成本与分解后各对应单品销售额总和作对比,核算采购单品的批次销售毛利。核算可以细化至采购单品的批次,也可以大而化之成为一定期间内(月、半月或周)的肉类或者水产部门的分类核算。
1、分类核算的基本计算方式
假设我们按照采购单品批次为核算基础,分拆类生鲜品分类核算主要依据以下基本计算公式:
总采购成本 + 总损耗成本 + 毛利额 = 总销售额
在这个基本公式中,有几项为已知或者事先可以采集到的标准数据,其中:
【1】“总采购成本”是指采购单品的本批次采购成本总和(例如生猪采购金额),此项数据应该为已知项目;
【2】“总销售额”为采购单品分解成销售单品后销售额合计(例如本批次生猪分割成排骨、瘦肉和五花肉等销售单品之后的销售额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总销售额= (销售单品价格×销售单品重量) +……其中:单品价格是参照市场单品价而定的本超市销售单品定价
销售单品重量 = 总猪重量 × 销售单品出品率
【3】“总损耗成本” = 总销售额 × 标准损耗率
最终销售毛利可以通过上述公式和已知条件计算得出:
毛利额 = 总销售额 - 总采购成本 - 总损耗成本
毛利率 = 毛利额 ÷ 总销售额
2、分割试验与标准核算参数提取
在分拆类生鲜品的整个核算过程中,在采购单品的品级规格,以及转化到部门商品结构中的销售单品数量确定之后,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要进行一定批次和数量的分割试验,从中提取核算标准参数,这些参数包括:销售单品出品率、标准损耗率和预算毛利率。
【1】通过分割试验详细记录每个分拆后的销售单品占单位屠体重量的百分比,由此累计得出销售单品出品率;
【2】通过分割试验详细记录屠体分解过程中加工损耗、在卖场加工销售期间内的脱水损耗、合理的过期报废损耗和废料损耗等占单位屠体重量的百分比,累计得出标准损耗率;
【3】按照各销售单品的预定价格所得的销售额合计,可以计算出预算毛利额和预算毛利率。
当分割试验中累计出核算标准参数比较稳定时,管理人员可以在一定盘点周期内,直接使用这些经验参数推算出与采购单品量对应预算销售额和预算毛利(预算毛利额 = 总销售额 × 预算毛利率)。
由于这些核算参数属于需要不断累计的经验数据,也会受到来自采购单品质量状况和屠体分解作业管理的影响,因此连锁超市还需要在生鲜经营过程中定期进行分割试验,以便监控和修正核算参数,越是成本核算偏差较大,问题多发,分割试验的频率也要加大,以保证核算参数的准确性。
3、分类成本核算平衡
由于分拆类生鲜品加工和成本分解过程难以做到随时采集数据,所以部门内定期盘点作业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标准核算参数相对准确而稳定,分拆加工作业规范能够保证,那么定期盘点可以监控运营中的毛利状况,此时毛利率可能呈现出四种情况:
【1】实际盘点毛利率与预算毛利率基本吻合,误差值在合理范围内,或者实际盘点毛利率持续稳定地高于预算毛利率,此类盘点结果可以说明标准核算参数准确,加工作业稳定,损耗控制有效,整体运营处于良性状态。
【2】如果定期实际盘点毛利率持续偏低于预算毛利率,则需要依次检查以下几个管理环节,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调低毛利率预算:
★采购单品的质量品级是否符合采购标准要求;
★是否因为采购单品成本偏高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
★标准核算参数是否准确;
★分拆加工作业管理流程是否存在偏差。
【3】如果定期实际盘点毛利率持续在预算毛利率曲线上下跳动,则有必要加大盘点核查的频率,缩短盘点周期,重点检查各项作业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
【4】当以上方法仍无法找到毛利波动原因,则可以参照分割试验的方式对每一次分拆作业进行详细的分割出品记录,全面采集相关数据,这种方式繁琐,工作效率较低,但有利于比较全面地查找原因。
二、单品核算的可行性
由于各个连锁超市的生鲜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实际生鲜分类核算的执行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使人萌生出以单品核算方式一劳永逸地解决核算问题的想法。
1、单品核算的基本计算方式
分拆类生鲜品的单品核算的基本公式中,四项数据至少三项要准确把握,公式才是完整的、可以成立的,单品核算的基本方式如下:
单品采购成本 + 单品损耗成本 + 毛利 = 单品销售额
公式中的四项数据,“单品销售额”可以作为已知条件;“单品损耗成本”可以按照比例分摊方式提取;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计算“单品采购成本”和“单品毛利”,如果无法把握两者中的至少一项,那么这个基本计算公式就是不能成立。
2、单品核算的难点:单品采购成本计算
在上述计算公式中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将“总采购成本”准确地分解为各个“单品采购成本”?如果成本不能有效分解,那么“单品销售毛利”也难以准确计算。
现在的总采购成本可以两种分解计算方法:
【1】平均分摊计算法
将采购单品的“总采购成本”按照销售单品出品率,平均分摊到各个销售单品上,进而计算出各销售单品采购成本。这种方法十分简便,但会出现高毛利单品和负毛利单品同时并存的现象。例如:肋排等单品的销售毛利会很高,而肥油、五花肉和肉皮等单品的销售毛利就会出现零毛利或者负毛利的情况,所以平均分摊计算法并不是一种准确的成本分解法,也不能达到单品核算的真正目的。
【2】比例倒推计算法
以各个销售单品的零售价为基准,以分割试验中积累提取出的分类预算毛利率为依据,向回倒推出各个销售单品的采购成本,最后按照如下公式寻找动态平衡:
总采购成本 = (单品成本价×重量) + (单品成本价 × 重量) + ……
这种核算方式在理论上为单品核算提供了一种便捷方式,但对现场管理配合的要求非常高。
三、未来分拆类生鲜品成本核算的解决途径
现场加工是中国连锁超市生鲜经营吸引顾客的一大亮点,有企业经过销售数据分析发现,现场切肉的销售方式比用托盘包装肉的销售方式,在销量上要好很多。这说明现在中国的消费者对于饮食安全性越来越关注,而个别超市中过期肉类重新包装销售的作法所产生的顾客心理影响,更将顾客推向现切现卖的柜台。随着超市生鲜经营现场加工作业的增多,难度和复杂程度不小,对企业加工作业流程及其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反之现场管理水平又直接影响着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但是任何一位同业人员都应该认识到:第一,目前超市现场加工作业远远赶不上规模化专业肉联厂的管控水平和专业性,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很难达到或者赶超;第二,在未来连锁店铺不断增加的趋势下,分拆类生鲜品在各连锁店铺分散经营和管控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有必要调整连锁超市生鲜经营的思路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解决这类核算问题的指导思想应该立足于以下几点:
【1】目标:逐步降低超市现场分拆加工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在卖场最大程度上实现加工和销售的适度分离;
【2】连锁超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对分拆类生鲜品加工进行集中作业管理,然后将分解后的销售单品(部位肉)配送到各连锁店铺销售,把核算问题放在更为集中和专业化的加工管理环境下解决;
【3】在生鲜供应链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方式,争取扩大销售单品(部位肉)从规模化专业肉联厂直送卖场的比例;
【4】在按照部位肉单品陈列的前提下保留现切现卖柜台及其销售方式,以适应现阶段顾客的消费购买习惯。
从国外的情况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生鲜供应链和相关产业已达到相当高的分工配合程度,屠体分解加工中的成本分解已经在生鲜供应链上游的饲料、养殖、屠宰场等环节逐步得到分解转化,大量的销售单品(部位肉)能够做到直供卖场,卖场只保留配合销售所必需的简单加工处理,从而大大简化现场管理,零售终端也不在为麻烦的成本核算问题所困扰。
由于目前国内的生鲜供应链现状和相关产业配合程度较低,饲料、养殖和屠宰环节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生鲜供应链上的渠道管理不规范,违规养殖(例如垃圾猪)和私屠乱宰(例如注水肉)屡禁不决,分拆类生鲜品的品种、价格和低温物流配送等方面尚无法为零售终端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环境,问题多多。但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国内生鲜供应链一定会向高度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合的方向演进,现阶段零售卖场生鲜加工管理和成本核算问题是与目前“过渡阶段”相伴生的问题,同业人员应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以利应对,现实的选择无非是:
★以相对粗放的分类核算方式度过这个进退两难的发展过渡期;★以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来整合生鲜供应链资源,使加工管理和核算得到集中管控,改善生鲜采购配送环境;★与肉联屠宰企业合作,实现销售单品(部位肉)直送卖场,接受低毛利率的现实。
㈡ 怎样计算水果损耗率
水果原来的重量里包含着水份,我们只要估计水份的流失,就可以了。
㈢ 自营水果毛利率和损耗率怎么核算
毛利率是进销价格差率,例如:苹果进价1元销价2元,毛利率为100%。
损耗率是进销数量差率,例如:苹果进了100斤卖了90斤,亏损(亏称、让称、丢失、促销品尝、腐烂)10斤,损耗率为10%。
产品部件:
是由企业自已解决还是委外加工,一般来说自行生产其毛利要高一点,主要零部件采取委外加工方式生产的企业,其利润要分一部分给协力厂家,此时企业的毛利相对要低一点。
上述关于毛利率的分析仅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也有例外的时候。对于毛利率的分布,通常是高科技行业的毛利率比普通产业的毛利率高,新兴产业的毛利率比传统产业、夕阳产业的毛利率高,相对于同类产品,新开发的产品毛利率比原有老产品的毛利率高。
(3)水果损耗占比采购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毛利率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市场竞争
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市场上没有这类产品,或这类产品很少,或这类产品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质量、功能价值要占有优势,那么产品的价格自然是采用高价策略,反之如果是经营大路产品或夕阳产业,市场比较饱和,那么只能是取得随大流的销售价格,取得平均的销售毛利。
二、企业营销
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还是有其他别的原因考虑,如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则可能采取先以较低价格打开市场,待市场占稳后再根据市场认同度重新调整定价策略,如果是为了尽快地收回投资,企业可能以较高的价格打入市场,再进行逐渐渗透之策。
市场对成熟产品通常是实行价高量小,价小量大的回报方式,如何在价格与销量之间进行平衡,以求得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进行营销策划所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㈣ 水果损耗会计分录怎么做
非合理损耗的会计处理:
1、物资在运输途中的短缺与损耗,除合理的途耗应当计入物资的采购成本外,能确定由过失人负责的,应当
借: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贷:在途物资 或 物资采购等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如果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转出相应的进项税额,下同)
2、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才能转销的损失,应当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在途物资 或 物资采购等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在查明原因后,再分别处理。
3、有残料价值收回的,应当
借:银行存款 等科目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查明原因,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应当
借: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等科目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查明原因,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当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根据会计处理的不同,商业返利可具体描述为:
1、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的形式。例如:在一个月内,销售电磁炉30台,赠配套橱具10套;
2、直接返还货款的形式。例如:读者来信中,让利2.1万元若直接以现金或银行存款返还百货公司,即为直接返还货款;
3、冲抵货款的形式。例如: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购买2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购买至5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5%,以此类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货款中扣减。
销售返利处理
据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并给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对于购货方已付款或货款未付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
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并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㈤ 损失占比计算公式
计算方式:
1、损失占比=(损耗量/净用量)×100%。
用消耗量表示为: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是用于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公式。其中的净用量指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损耗量为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损耗。主要用于各种工程预决算,全国通用,具有行业标准和法定意义。
2、损失占比=(损耗量/消耗量)×100%。
用消耗量表示为:消耗量=净耗量÷(1-损耗率)。
不是用于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公式。一般是施工单位用于计算材料采购量的公式,数值根据本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条件,材料的采购来源和途径,还有材料本身的加工特性等由自己确定,属自用公式。
电损费比例计算公式,总用电量/各分表用电量之和。
比如你当月用电300度实际给你计算为03度,那么额外的3度为电损,303/300等于1.01,再乘各分表的度数就是每家分摊的。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之一,因为电在传输会在高压线中产生些额外的损失 ,基本上这些损失会按比例加在每个用户的账上。
㈥ 水果店怎么计算
水果店的业务并不是很复杂,算账也比较简单,不会太难。
看自己开的店赚不赚钱,关注两个财务指标,毛利和净利润。
毛利=销售额-进货成本。
净利润=销售额-进货成本-其他支出成本
销售额就是支付宝,微信,现金等全部加起来。
进货成本就是自己去拿货付出了多少钱。
有时候会遇到临界情况,比如按月去统计,月份的最后一天进货了,但是货还没有上架,在计算净利润时,成本就上去了。计算方式可以把这部分进货成本剔除掉,也可以不剔除掉,没有太大关系。不剔除的情况下,这次把成本计算上了,下个计算期间这部分成本就没有了,下个周期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如果剔除了,下次计算的时候,记得把这部分成本给加上。
㈦ 超市生鲜商品的损耗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损耗率(scrap rate,SR):一个子件在制造某个父件的过程中,变成不良品的几率。同一子件用来生产不同父件时可能有不同的损耗率,因此定义在材料表BOM中。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正常的残次和损耗情况在核定单位产品的消耗和总耗料量后所确定的损耗的一定比率。 1:损耗率=(商品盘点损耗数量*平均成本/期间销售成本 (未税) 2:损耗率=(商品盘点损耗数量*商品售价/期间销售金额 (未税) 3:损耗率=(商品盘点损耗数量*平均成本/期间销售金额 (未税)
㈧ 水果店的成本核算方法
店铺租金,水果进货价和折损价格,人工费永加起来就是了。
㈨ 成本怎么算。有公式吗。比如说1斤蔬菜36元。一份150克。怎么算。有公式
一、生鲜损耗的计算公式
金额损耗率=损耗金额/(损耗金额+销售额)*100%
1、损耗金额=损耗数量*移动平均进价
2、损耗数量=单据报损+盘点盈亏数
3、移动平均进价=(期初入库进价*期初入库数量+本次入库进价*本次入库数量)/期初入库数量+本次入库数量
二、步留率的计算方式
步留率即为可利用率,不能利用部分即为加工损耗
步留率=切割后的重量/切割前的重量*100%;
步留率=毛重-损耗/毛重*100%
实际进价=原始进价/步留率
【例】:一条6kg的某商品加工后,能够出售部分有3.6kg,丢弃为2.4kg,则步留率为多少?
6-2.4/6×100
=3.6/6
×100=60%
三、包冰率的计算方式
包冰率常见于冷冻海产品、禽类产品计算真实准确进价所用。
包冰率=1-(解冻后的重量/原重量*100%)
例:某冰冻商品10kg,解冻后为9kg(可贩售商品),则其中损失为1kg,那该商品的包冰率为多少?
包冰率=1-(解冻后的重量/原重量*100%)=1-(9/10*100%)=10%
四、制成率的计算方式
制成率常见于自制熟食、蔬菜、水果、水产、精肉等深加工计算真实准确成本价所用。
制成率=成品总重量/原材料总重量(a+b+c…)*100%
【例】椰菜8kg,盐1kg,香油0.5kg,辣油0.2kg,蒜头0.3kg.·经过以上材料混合淹制成为泡菜贩售为6kg。
所以,成品率为
6/(8+1+0.5+1.2+0.3)*100%=60%
五、值入率和值下率计算方式
毛利率(实际)=值入率-值下率
注:值入率为初始毛利率;值下率即为销售损耗率
值入率=设定毛利/切割后的总售价╳100%
值下率=降价+报损金额/切割后的总售价╳100%
㈩ 水果成本计算公式
收入和成本对应结转.入账成本按购进的比例分配:比如三星的入账成本等于3000*60/(60+20+20)=1800,四星3000*20%=600,五星也是600元.
结转销售成本的时候就是卖了多少公斤,对应结转多少的成本(单位进价*售出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