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平均成本法是指什么
平均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或商品成本时,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来计算最终产品或商品成本。
因为市场价格的波动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变动,会使产品或商品的单价不稳定,为了便于期末的成本计算,大多选用平均成本法来计算成本。
Ⅱ 如何计算某一商品成本
该商品所用直接原材料价值+分摊来的工人工资、机器设备折旧、水电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投入成本=产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由此反推出产成品成本。这是制造业一般的成本核算。进入商业流通后,要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考虑批发利润、税金(增值税、消费税等)。不清楚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可以看看《成本会计》。
Ⅲ 平均固定成本怎么算
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量的成本,具体地:平均总成本=总成本/总产量。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产量。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产量。短期平均成本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用AFC表示。
固定成本定义: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的特征在于它在一定时间范围和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维持不变,但是,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分摊(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向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固定成本分类:
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质量成本体系约束性固定成本: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Cost)。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酌量性固定成本: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频道。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平均固定成本怎么算?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Ⅳ 单位平均成本 怎么计算啊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单位平均成本(unit cost)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Ⅳ 计算总成本和平均成本
(1)总成本=10000+20X
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10000+20X)/X
(2)出售总收入=30X
(3)利润=30X-(10000+20X)
Ⅵ 已知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求总平均成本
设生产某种产品q个单位时的成本函数为:C(q)=100+0.25q平方+6q(万元)
求:Q=10时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当产量Q为多少时,平均产量最小?
最佳答案
1、总成本=100+25+60=185(万元) 平均成本=185/10=18.5(万元) 边际成本=0.5*10+6=11(万元)2、平均成本=100/q+0.25q+6》2*5+6=16,当且仅当100/q=0.25q时成立,得q=5.
Ⅶ 如何计算产品的成本
产品成本构成:
材料费——又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直接材料直接计入某产品成本,间接材料通过分摊记入某具体产品成本
人工费——直接生产工人的工资,记入方法同材料费
制造费用——主要是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车间机器设备折旧,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辅助车间费用——分摊记入产品成本
如果是多工序、多环节的加工,工序间(车间之间)可以用平行结转法(各工序成本汇总到工厂财务部门核算),也可用逐步结转法(各工序成本随着完工程度累计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还涉及到材料价格的选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等)和折旧方法(直线法、双倍余额法等),不同的会计政策,也会使成本计算发生差异。
Ⅷ 统计学原理题——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1)第四季度平均单位成本=(36+20+15)/3=24(元/个)
(2)第四季度总产量=27000/36/15%
=5000(个)
十月份的产量=5000*15%=750(个)
十一月份的产量=5000*40%=2000(个)
十二月份的产量=5000*45%=2250(个)
Ⅸ 怎么求一个季度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根据统计学原理和会计基础,用加权法计算平均单位成本。
平均单位产品成本=(22500++12000+25500)/(1800+1200+2000)= 12(元)
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该产品入库数=(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员工资、设备折旧摊销等等间接成本)/产品总数(不包括未完工产品)
其中属于各种规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计入相关规格产品的成本;其他间接成本,比如车间主任工资、车间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产设备折旧摊销等制造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规格的产品成本中去。确定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产工时,或者直接按各规格产品的数量比例。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期末一般都存在没有完工的在产品,所以上述成本都应该按完工程度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最后确定出产成品的总成本,除以这种规格产品的数量,就得到单位成本。
Ⅹ 平均成本的计算公式
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量的成本,具体地: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总产量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产量
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