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计算个别资本成本
个别资本成本计算: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一般模式: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借款额×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借款额×(1-手续费率)]
=[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1-手续费率)
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
公司债券资本成本
一般模式: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率=[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
【注】分子计算年利息要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分母筹资总额是根据债券发行价格计算的。
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
融资租赁资本成本
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计算只能采用贴现模式
普通股资本成本
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法
Ks=当年年股股利x(1+股利增长本)/当前等股市价X(1-筹资费率) +股利增长率
= 预计下年每股股利/当前每股市价X(1-筹资费率)+股利增长率
【提示】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采用的是贴现模式。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
与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相同,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同点在于不考虑筹资费用。
Ⅱ 请通俗举例讲解下企业存货的使用或者销售的“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这是一种按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在7月11日,公司发出200件存货,其中100件是期初存货,单位成本为10元,另外100件是在7月5日购入的存货,单位成本为12元;7月20日发出的100件为16日购入,单位成本为14元;7月27日发出的100件中,50件为期初结存,单位成本为10元,另外50件为23日购入,单位成本为15元。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7月份A商品的发出存货成本为:100*10+100*12+100*14+50*10+50*15=4850元。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则为: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即150*10+100*12+200*14+100*15-4850=2150元。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个别计价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适用于存货品种单一、进出频繁的企业。不过,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计算工作量较大,且需要对每批存货进行详细的记录。
个别计价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反映存货成本,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当然,企业是否采用个别计价法,还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
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个别计价法的原理和应用。
Ⅲ 计算各种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和综合资本成本
一、个别资本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一)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1.一般模式: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借款额×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借款额×(1-手续费率)]=[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1-手续费率)
2.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
(二)公司债券资本成本
1.一般模式: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率=[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
2.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
二、综合资本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方法: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净额=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解释:先确定整个筹资过程中的现金流量表,其中包括资金的获得、筹集费用、用资费用(计算税后资金成本率的话,这两项费用还应该扣除所得税的相抵额)、以及本金的支付等,然后再据此进一步求解使这些现金流量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该贴现率,就是这一次筹资确切的“(税后)资金成本率”。
资金成本率是单位时间内使用资金所需支付的费用占资金总额的百分比。资金成本率可分为单项来源的资金成本率和综合资金成本率。单项资金成本率是指为某项资金来源所支付的费用占资金来源的百分比,如借贷资金成本率、普通股票成本率、优先股票成本率及保留盈利成本率等。
综合资金成本率是以各项单项资金成本率为基础,通过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出来的资金成本率。资金成本率是企业筹集资金和进行投资决策所需计算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银行借款筹资成本=利率(1-所得税率)/(1-筹资费率)
发行债券筹资成本=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税率)/【债券筹发行价格(1-筹资费率)】
发行优先股筹资成本=股息/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发行普通股筹资成本=【预计第一年股利/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G
留存收益筹资成本=【预计第一年股利/筹资总额】+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