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南水力資源
湘江在湖南境內流域面積85383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的40.3%,涉及長沙、株洲、湘潭、衡陽、郴州、永州、婁底、邵陽等市。 資水在湖南境內流域面積26738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2.6%,涉及邵陽、婁底、益陽、懷化、永州等市。
沅水在湖南境內流域面積51066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的24.1%,涉及常德、懷化、湘西等市州。
澧水在湖南境內流域面積15505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7.3%,主要涉及張家界、常德等市。洞庭湖及環湖地區包括洞庭湖區和新牆河、汨羅江等直接入湖小流域。湖南省洞庭湖區總面積15200平方公里,新牆河、汨羅江流域面積9838平方公里。主要涉及常德、益陽、岳陽、長沙等4市。珠江流域湖南境內流域面積5109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2.4%,涉及通道、城步、江永、臨武和宜章等縣。贛江流域湖南境內流域面積683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0.3%,涉及汝城、平江、汨羅等縣市。
⑵ 湖南都有什麼湖泊
你好!湖南省的湖泊有,洞庭湖、東江湖、大通湖,黃蓋湖、毛里湖、冶湖、圍堤湖、荷葉湖、安樂湖、爛泥湖,湖南省是個湖泊眾多的省區,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希望能幫到你!
⑶ 鎏金湖南省最長的河流是
鎏金湖南省最長的河流是湘江。湘江:又稱湘水,為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內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9.46萬平方公里,全長856公里,歷年平均徑流量722億立方米。
湖南省除了湘江還有其他的三條河流。
資江:分南源與西源,源於廣西資源縣越城嶺北麓,流經廣西的資源、湖南的新寧、邵陽等縣市。
沅江:又稱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兩源,南源龍頭江,源自貴州省都勻的雲霧山,北源重安江,源於貴州省麻江縣平月間的大山。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北源源於湖南省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源於桑植縣八大公山東麓,南源源於湖南永順縣龍家寨,三源於桑植縣南岔匯合後東流。
⑷ 湖南省有哪些江河湖泊
洞庭湖啊,那麼著名。到沅江靠近南洞庭,那邊一般每天一月份的樣子打漁,可以去打漁
⑸ 湖南有四大江分別叫什麼為什麼這四大江不叫別的名字
湘江又稱湘水,為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內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9.46萬平方公里,全長856公里,歷年平均徑流量722億立方米。 湘江發源廣西臨桂縣海洋圩的海洋河,從湖南永州市東安縣的瀑埠頭向北流入湖南省境內,永州境內先後納入紫水、石期河、瀟水、應水、白水等支流,在衡陽匯蒸水和耒水,衡山納洣水,淥口匯入淥水,湘潭匯入漣水,長沙市區匯入瀏陽河和撈刀河,於望城的新康納溈水,至湘陰的濠河口分左右兩支匯入洞庭湖。
湘江水系地處長江之南,南嶺以北,東以羅霄山脈與贛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脈與資水毗鄰。湘江主要支流瀟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淥水和瀏陽河由東岸匯入幹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漣水、溈水從西岸匯入。湘江流域大都為起伏不平的丘陵與河谷平原和盆地,下游地區長沙以下的沖積平原范圍較大,與資江、沅江、澧水的河口平原連成一片,成為全省最大的濱湖平原。
湘江流域的海拔高度上下游相差不大,但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水的集流。各支流的上游多曲行於山地之中,表現著山溪河流的特徵。湘江在永州以上稱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時穿切岩層而過,形成峽谷,流域內石灰岩分布很廣,岩洞較多,地下水對河水的補給量較大。湘江在懷化至衡陽之間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錯落其間,亦有峽谷。湘江在衡山以下為下游,地勢平坦,河水平穩,沿河沙洲斷續可見。湘江河口散布著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遺跡。
資江又稱資水,湖南四水之一,長江的主要支流。
資江分南源與西源,南源大夷水,源於廣西資源縣越城嶺北麓,流經廣西的資源、湖南的新寧、邵陽等縣市。西源赫水源於湖南的城步縣青界山黃馬界,流經武岡、隆回等縣市。兩水在邵陽縣雙江口匯合後稱為資水。流經邵陽、新邵、冷水江、新化縣、安化縣、桃江縣等縣市,至益陽市甘溪港注入洞庭湖。幹流長653公里,流域面積282142平方公里,其中在湖南267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17.4億立方米。
沅江又稱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兩源,南源龍頭江,源自貴州省都勻的雲霧山,北源重安江,源於貴州省麻江縣平月間的大山,兩源匯合後稱清水江,至鑾山入湖南省芷江縣,東流至黔城與舞水匯合處稱沅江,流經會同、洪江、中方、漵浦、辰溪、瀘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縣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積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於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93.3億立方米。
澧水(拼音為lǐ shǔi)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北源源於湖南省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源於桑植縣八大公山東麓,南源源於湖南永順縣龍家寨,三源於桑植縣南岔匯合後東流。沿途接?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
⑹ 湖南省內有幾大水系
湖南省有四大水系。分別是:
第一水系 : 沅江
第二水系 : 湘江
第三水系 : 資江
第四水系 : 澧水
因湖南地勢東、南、西三面高,北面低。水流沿著山谷匯入四水,從南向北流注洞庭湖進入長江。這是湖南的地理特徵。湖南的河流屬雨源河流,一遇暴雨,水位陡漲陡落。四水一般自4月開始漲水,7、8月以後,水位低落。但有些年份也出現冬汛。一般以4至9月為汛期,10月至翌年3月為非汛期。湖南地表水資源極為豐富,全省平均徑流深一般在500~1500毫米之間。但湖南各地水資源分布不均,且水土資源的組合不相適應,35%的水資源屬於洪水徑流,難以很好利用,容易導致水災。湖南河流所夾帶的泥沙甚少,年平均含沙量在0.1~0.5公斤/立方米。冬季河水清澈見底,不結冰。
一、湘江
湘江發源於廣西省臨桂縣海洋圩的海洋坪,稱海洋河,北流入湖南省,經零陵納瀟水,茭河口納舂陵水,衡陽匯蒸水和耒水,衡山納洣水,淥口匯入淥水,湘潭匯入漣水,長沙匯入瀏陽河,新康納溈水,至濠河口分左右兩支匯入洞庭湖,全長856公里,是湖南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湘江水系地處長江之南,南嶺之北,東以羅霄山與贛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脈與資水毗鄰。湘江主要支流瀟水、舂陵水、耒水、氵米水、淥水和瀏陽河由右岸匯入幹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漣水、溈水從左岸匯入。湘江流域大都為起伏不平的丘陵與河谷平原和盆地,長沙以下的沖積平原范圍較大,與資、沅、澧的河口平原連成一片,成為全省最大的濱湖平原。湘江流域的海拔高度上下游相差不大,但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水的集流。各支流的上游多曲行於山地之中,表現著山溪河流的特徵。湘江在零陵以上稱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時穿切岩層而過,形成峽谷,流域內石灰岩分布很廣,岩洞較多,地下水對河水的補給量較大。湘江在零陵至衡陽之間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錯落其間,亦有峽谷。湘江在衡陽以下進入下游,衡山以下,地勢平坦,河水平穩,沿河沙洲斷續可見。湘江河口散布著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遺跡。湘江水系有通航河流31條。湘江主幹流通航660公里。湘江流域降水量比較豐沛。降水集中於春夏兩季,4至6月為多雨季節。雨季湘江水位上漲,最高水位出現於4至7月。湘江及其支流多漫灘,枯水時期,河灘高出水面,洪水期均被淹沒。洪水一來,河水暴漲成災。湘江沿岸鋼鐵、冶金、化工、農葯等工廠的廢水排入湘江,水質受到污染。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1978年《我國地表水污染概況評價》一書稱「在全國12條主要河流中,湘水污染程度為第一」。
二、資江
資江自邵陽縣雙江口以上分為兩支,左支為郝水,右支為夫夷水,夫夷水發源於廣西資源縣,流入湖南新寧縣,往北流至邵陽縣雙江口。郝水發源於城步縣北茅坪坳石井,流經武岡、洞口,先後納蓼水與平溪,至隆回納辰水,至邵陽縣雙江口匯納南來的夫夷水,經邵陽市納邵水,新化以下納石馬江、大洋江、渠江,安化以下納敷溪、氵伊溪、沂溪等支流,於益陽以下甘溪港注入洞庭湖。資江全長653公里。資江流域西以雪峰山與沅水分界,東隔衡山與湘江毗鄰。流域內多山地和丘陵,西南部為高山峻嶺,整個流域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資江自西南蜿蜒流向東北。馬跡塘以下河谷開闊,益陽以下為沖積平原。資江流域海拔上下游相差較大,上源茅坪坳海拔500米以上,至益陽23米,從河源到益陽、相差492米,資江流域大部分流經丘陵與山谷,河谷兩岸山脈逼近,雨水集流快,河流水位陡漲陡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徵。資江武岡以上為河源段,坡降陡急,水流淺窄。武岡至小廟頭為上游,水道長226公里。在小廟頭匯合夫夷水和邵水,流量大增。小廟頭至馬跡塘為中游,長271公里,其中小廟頭至柘溪間多為峽谷,過柘溪後地形開闊,至馬跡塘又為峽谷,馬跡塘以下進入下游,河谷開闊,河中多洲灘,桃江以下屬洞庭湖回水影響范圍,兩岸平緩。益陽以下為沖積平原。資江流域降水比較豐沛、多暴雨,河水暴漲暴落,一般從4月開始漲水,最高水位發生在4至6月,8月以後水位下降。最低水位一般出現9至12月或1至4月。資江河水的補給,主要靠雨水、地下不補給。由於資江流域多半是一些小支流,集中面積不大,而區間徑流很大。在夏季,雨量集中,徑流量也集中。一般秋冬季降水較少,河水主要靠地下徑流補給。資江流域植被較好,河水多數時間清澈,只有洪水時期呈現渾濁現象。資江流域水質一般是良好的。
三、沅江
沅江發源於貴州東南部,有南北二源,以南源為主。南源龍頭江,源出貴州都勻縣的雲霧山雞冠嶺,又稱馬尾河。南北二源在爐山縣上汊河口匯合,稱清水江,河水在貴州鑾山入湖南芷江縣境,東流至黔陽縣黔城鎮與舞水匯合,始稱沅水。沅水在湖南境內流經芷江、懷化、會同、黔陽、漵浦、辰溪、瀘溪等縣,至沅陵折向東北,經桃源、常德注入洞庭湖。常德德山為沅水河口,德山以下及漢壽境內為流入洞庭湖的尾閭。沅水全長1033公里。沅水流域高山環繞,東以雪峰山與資江分界,南以苗嶺山與柳水分界,西以梵凈山與烏江相隔,北以武陵山與澧水為鄰。沅水流域南北較長,東西較窄,左岸支流較多,主要有舞水、辰水、武水、酉水。右岸主要有渠水、巫水、漵水。沅江流域多崇山峻嶺,坡度大、峽谷多、灘險多、水充湍急,這是沅水的特點。沅江自河源至黔城屬上游,多高山深谷。黔城至沅陵為中游,為丘陵地區。沅陵以下稱下游,桃源以下為沖積平原。沅江流域降水量一般由東向西漸減,由上游向下游漸增。沅水下游一帶和黔東一帶為高雨區,這與四川盆地東來的氣團形成的三峽雨區及南部來的海洋氣團形成的黔東雨區有關。降水季節一般從4月份起,4至7月降雨最多。降雨的特點是,局部區域性暴雨,暴雨以中、下游出現最多,雨量較大。沅江為山溪性河流。沅江流域徑流深分布隨著地勢與降雨的變化而有差異,其特點是上游向下游逐漸增大。沅江的含沙量:舞水、漵水、辰水、武水及酉水等河流含沙量較大。這些支流進入幹流以後,隨著幹流水量沿程增大,含沙量也沿程增長。沅水水質基本是好的。
四、澧水
澧水位於湖南西北部,跨越湘鄂兩省,地處長江之南,北以武陵山北支與湖北清江水系相隔,南以武陵山脈南支與沅水為分界,西起湘鄂崇山,東臨洞庭湖尾閭,地勢西、南、北部較高,東部較低,幹流及主要支流皆自西北流向東南。澧水源頭在桑植縣南岔以上,分北、中、南三源,以杉木界北源為主。三源在南岔匯合後,往南經桑植、永順,再向東流,納入茅溪,經大庸至慈利,納氵婁水,至石門納渫水,經臨澧至澧縣納道水、涔水,流至津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澧水全長388公里。澧水自源頭至桑植縣城稱為上游,處高山峻嶺之中。中游自桑植至石門,為丘陵地區。下游自石門至津市,流經臨澧、澧縣一帶,地勢開闊平坦。澧水是湖南4大河流中最短的一條。澧水流域降水分布特點是,上游多於下游,丘陵區多於平原。澧水上游平均年降水量在1600~1800毫米。澧水下游地勢低平,雨氣團一掃而過,降水量反而較少。澧水流域一般從4月份起雨量才有較明顯增加,4至8月最多,又以夏季最為集中,冬季雨量最少。在雨季或暴雨出現時期,每引起山洪暴發。個別年份9、10月雨水仍多,水位仍有上漲現象,但從全年來看,已是落水趨勢。一般從9月以後至次年3月進入低水時期,個別年份出現河干。澧水屬山溪性河流,徑流分布隨雨量分布不同而異,上游雨量豐沛,大庸以上徑流深在1000毫米以上,涼水口以上達1500毫米,為全省之冠。下游雨量較少,徑流深在600毫米以下,為全省低值地區之一。澧水含沙量較湘、資、沅水為大。因為澧水多高山深谷,河流湍急,土壤侵蝕現象嚴重。非汛期內,河水清澈,含沙量極微。澧水污染程度不大。
⑺ 湖南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是什麼河
沅江市湖南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它有五強溪水電站,是湖南省最大的水電站。
⑻ 湖南的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哪兩條河上
湖南的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沅江和湘江
湖南水電基地可開發的水能資源裝機容量在25MW以上的大中型水電站共70多處,總裝機容最約9000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約400億kW·h,其中裝機100MW以上水電站共20處,其中湘江5處、資水2處、沅江9處、澧水4處,總裝機容最7334.5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