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西部資源寶庫是哪個省
擴展閱讀
服裝設計成本多少 2025-05-16 20:27:14
s11鑽石用什麼英雄好 2025-05-16 20:24:25

西部資源寶庫是哪個省

發布時間: 2022-05-17 16:29:27

① 西部地區有哪些資源

礦產方面:西部地區礦產資源優勢突出,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已經 探明儲量礦產130種。在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的鉀鹽、天然氣等13種礦產資源保有儲量佔全國的50%以上,處於絕對優勢。鉛礦、銅礦等9種礦產資源具有比較優勢,儲量佔到全國的30--50%。煤、油等能源礦產豐富,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能源接替基地。

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區內有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森林、草原廣泛分布,水能資源、旅遊資源等也異常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比較低,因此有人稱西部地區為「貧困的富饒」。
西部地區各種自然資源中尤以能源和礦產資源最為突出,是國內最富有的「兩源兼富」地區。西部地區的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等都比較豐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近幾年在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發現許多大中型整裝油氣田。據「八五」期間全國第二輪油氣資源評價,西部地區擁有全國陸地資源總量43.9%的石油和78.75%的天然氣,估計最終可采儲量達到110億噸當量。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全國規劃中的十大水電基地,有7個分布在西南部。西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一些稀有金屬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前茅。按45種主要礦產工業儲量潛在價值計算,截止1998年,西部地區礦產資源潛在價值44.9萬億元,佔全國的50%左右。在已探明的百餘種礦產中,保有儲量佔全國80%~90%以上的有30多種。尤其是國家急缺的磷、鉀鹽、鎳、石棉等重要資源尤其豐富,在國內佔有絕對優勢,個別礦種儲量佔全國的99%以上。
西部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後備資源潛力較大。西部12個省(區、市)土地總面積675.464萬平方公里,人均102.8畝,為全國人均的2.5倍;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38%,人均2.5畝;未利用土地佔32%,可供開發利用的後備資源潛力較大。西部地區農牧業優勢明顯,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和棉花調出區,農業宜用地資源開發潛力大。青海、新疆、西藏、內蒙古是我國四大牧區。西北地區光熱資源豐富,日照時數是中國最長的地區,有利於發展大農業。西南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少,但森林資源豐富,有全國木材蓄積量最大的西南林區,其面積雖僅佔全國的24.4%,但蓄積量卻佔全國的45%以上;草山、草坡面積廣闊,水熱條件較好,具有發展畜牧業的優越條件,復雜多樣的生態環境是形成西南地區畜產品豐富的重要基礎。西南地區水資源也非常豐富,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50%,土壤條件較好。
西部地區地域遼闊,氣候復雜多樣,光熱水土資源別具特色,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西南地區雨水充沛,林草繁茂,森林覆蓋率達17.28%;生物物種豐富,被譽為世界植物的基因庫。西南地區是我國發展橡膠、甘蔗等南亞熱帶經濟作物不可多得的寶貴地區。西北地區自然環境復雜,氣候條件多樣,為種類繁多的動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獨特條件。區內有數十種珍稀植物,如太白梅花草、獨葉草、冬蟲夏草、藏紅花、天山雪蓮等。同時,本區還有上百種珍禽異獸,如大熊貓、金絲猴、羚羊、野氂牛、白唇鹿等;青海湖的鳥島是我國西部內陸地區最大島類棲息地。新疆帕米爾高原地區和天山、阿爾泰山等地有馬鹿、棕熊、松雞等珍禽異獸。西部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保存較好,是我國以及世界生物資源的寶庫,我國已在西部地區建立了多處自然保護區。
西部地區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獨特,民族風情濃郁,形成了眾多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自然旅遊資源方面,有名冠天下的華山、峨嵋山、天山等奇峰峻嶺以及浩瀚的戈壁沙漠、廣闊的草原。人文旅遊資源方面,西部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僅在陝西就有古遺址10,378處,古墓葬4,011處,出土文物100餘萬件,有「人文始祖」黃帝陵、秦始皇陵等古跡,秦始皇兵馬俑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甘肅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古「絲綢之路」等;四川有峨嵋山、長江三峽、黃龍寺—九寨溝等名勝古跡1,000餘處;雲南四季如春,自然景觀優美,有三塔寺、洱海公園等名勝,而且雲南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構成了獨特的旅遊資源;貴州黃果樹瀑布,西藏高原風光、布達拉宮、大昭寺等都是聞名遐邇的旅遊景點。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業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極為有利的條件。
總體上看,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但是西部的資源開發程度較低,巨大的發展潛力尚未得到發揮,很多資源的開發程度不足10%,有些甚至不到1%。資源產業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基礎

② 西部有哪些資源寶庫

1、礦產資源

礦物資源,又名礦產資源,是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賦存於地殼內部或地表埋藏於地下或出露於地表,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並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體。

西部具有顯著的礦產資源優勢,雖然部分礦產資源的開發成本較高,但是礦業開發已經成為西部重要支柱產業。西部的能源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天然氣和煤炭儲量,佔全國的比重分別高達87.6%和39.4%。

2、土地資源

西部地區土地資源豐富。西部不僅擁有廣袤的土地資源,而且擁有較高的人均耕地面積和絕大部分草原面積。西部土地面積佔全國的71.4%,人均佔有耕地2畝,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耕地後備資源總量大,未利用土地佔全國的80%,其中有5.9億畝適宜開發為農用地,適宜開發為耕地的面積1億畝,佔全國耕地後備資源的57%。

3、水能資源

以位能、壓能和動能等形式存在於水體中的能量資源,又稱水力資源。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和海洋熱能資源。

由於我國地貌類型由西向東呈三級階梯狀,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資源豐富,水資源佔全國的80%以上,其中西南地區佔全國的70%。西南地區水資源豐富,而西北地區缺水。中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西南地區豐富的水資源是西南地區的寶貴財富,為工農業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條件。

4、旅遊資源

西部的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別具一格,具有資源類型全面、特色與壟斷性強、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特點。

世界聞名的景觀包括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高原聖湖、羌塘野生動物園、浩如煙海的大漠戈壁、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廣闊牧場、雄偉壯闊的祁連冰川、波濤洶涌的九曲黃河、山水洞林石一體的喀斯特地貌、秀麗壯觀的長江三峽等等。

5、電力資源

經國務院批准,貴州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天生橋至廣東第三回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雲南寶峰至羅平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於2000年11月8日同時在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開工建設。此前,對「西電東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慶萬縣至三峽電站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和雲南宣威火電廠也開工建設。

③ 中國西部有什麼文化特點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徵。

1、地域性。西部地理復雜多樣,西北地區遼闊無垠,西南地區山水切割,青藏高原嚴寒高拔。西部文化在這里也表現出了鮮明的地域性。

2、民族性。西部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並形成了包括語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舞蹈、節目、服飾、建築、手工藝、禮儀習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產方式等在內的民族文化。

3、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種完全封閉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將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轉化吸納為自己的成分,從而變得生機勃勃。

(3)西部資源寶庫是哪個省擴展閱讀:

地理角度看,中國西部由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成。從經濟角度看,西部又包括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個自治州。

西部地區疆域遼闊,地質復雜,人口稀少,經濟落後,交通閉塞,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但由於生態環境脆弱和開發難度較高等條件的制約,西部地區面臨開發和保護相對失衡的局面。

參考資料:西部文化 網路

④ 中國的中西部地區是指哪幾個省

中國中部地區,東接沿海,西接內陸,按自北向南、自西向東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個相鄰省份。截至2017年底,中部地區國土面積約102.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68億人,生產總值約17.94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約4.87萬元。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陝西省、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重慶市十二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土地面積681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71%;

人口約3.5億,佔全國總人口的28%。西部地區疆域遼闊,大部分地區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

(4)西部資源寶庫是哪個省擴展閱讀:

中部地區歷史厚重,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工農業基礎雄厚,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梯隊,依靠全國約10.7%的土地,承載全國約26.51%的人口;

創造全國約21.69%的生產總值,是我國的人口大區、交通樞紐、經濟腹地和重要市場,在中國地域分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6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規劃》指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繼續做大做強洛陽、宜昌、蕪湖、贛州、岳陽等區域性中心城市。」

《規劃》將中部地區定位為「全國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規劃》提出「發展壯大經濟增長極。壯大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形成南北呼應、共同支撐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長地帶。」

西部地區是我國的資源富集區,礦產、土地、水、等資源十分豐富,旅遊業十分旺盛,而且開發潛力很大,這是西部形成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的重要基礎和有利條件。

首先西部具有顯著的礦產資源優勢,雖然部分礦產資源的開發成本較高,但是礦業開發已經成為西部重要支柱產業。西部的能源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天然氣和煤炭儲量,佔全國的比重分別高達87.6%和39.4%。

西部地區全部礦產保有儲量的潛在總價值達61.9萬億元,佔全國總額的66.1%。21世紀初已形成塔里木、黃河中游、柴達木、東天山北祁連、西南三江、秦嶺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紅水河右江、西藏「一江兩河」十大礦產資源集中區。

2000年,西部地區的礦業產值分別占其工業總產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17.3%和5.97%,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09和1.67個百分點。

攀枝花、六盤水、金昌、克拉瑪依等城市已經成為地區經濟發展中心,促進了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此外,西部地區成礦地質條件卓越,以往地質勘查程度較低,具有巨大的開發利用潛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部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部地區

⑤ 西部大開發中的西部指的是哪幾個省

中國西部的界定在通常意義上是指西北和西南地區,即包括西北地區的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三省兩區;西南地區包括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及西藏藏族自治區共三省一市一區。然而,根據國家的戰略部署,本次提出的西部開發,還包括了傳統意義上華北地區的內蒙古自治區以及華南地區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次中國政府提出的「西部大開發」,實質上是「大西部開發」。

⑥ 西部大開發,指的西部包含哪幾個省

西部大開發,指的西部包含: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6)西部資源寶庫是哪個省擴展閱讀

西部大開發取得的成效:

實施西部大開發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部地區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斗,全國人民大力支持,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也擴展了國家發展的戰略迴旋空間。

1、經濟實力顯著提升。

2、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區90%以上的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3、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交通運輸網路不斷拓展加密,空間可達性大幅提升。

4、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了一批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大數據、健康養生、旅遊文創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進。

5、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得到鞏固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區累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1.37億畝,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高。草原、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6、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2019年西部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萬元和1.3萬元,是1999年的6.5倍和7.8倍。「兩基」攻堅計劃如期完成,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


⑦ 西部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哪個省份

四川(26.8%)、雲南(20.9%)和西藏(17.2%),其次為湖北、青海、貴州、廣西,各在3%~8%之間

⑧ 中國的西部分別指哪些省份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12個省市及自治區,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內蒙古、廣西。

拓展鏈接: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 12 個省市及自治區,即西南五省區市(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總面積約 686 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 72%。

同時,西部地區與蒙古、俄羅斯、塔吉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爾、印度、緬甸、寮國、越南 12 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 1.8 萬余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 91%;與東南亞許多國家隔海相望,有大陸海岸線 1595 公里,約佔全國海岸線的 1/10。

2000年,西部大開發邁出實質性步伐,新開工了「十大工程」,即寧西鐵路、渝懷鐵路、西部公路建設、西部機場建設、重慶輕軌、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線、青海30萬噸鉀肥工程、西部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四川紫坪鋪水利樞紐等。與此同時,1999年還開工建設了一批配套項目。21世紀初這些項目都在順利建設中。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開工。這條鐵路長達1118公里,2007年完工。青藏鐵路將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而成為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通道,同時也成為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鏈接:網路-中國西部地區

⑨ 西部大開發是哪幾個省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國人口的22.99%。 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

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53%。 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簡介
西部大開發動員令
1999年6月,江總書記在西安就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發表重要講
話。他強調,加快開發西部地區,對於推進全國的改革和建設,對於保
持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政
治和社會意義。從現在起,這要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擺
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西部開發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改革的春風陣陣吹過。至此世紀之交,偉
大的中華民族又面臨著一個重大抉擇:為改變西部地區的落後面貌,
協調東西部經濟均衡發展,充分發揮我文明古國地大物博的自然優
勢,黨中央不失時機地作出了西部大開發的偉大戰略部署。祖國的繁
榮富強是每一炎黃子孫最大的心願,美好的生活是勤勞的中國人民共
同的願望。西部,作為更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正等待我們去探
索、去開拓。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央的戰略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社
會各階層無不為之心潮澎湃,雀躍不已。
傳媒人從來不會將自己置身於熱點之外。在這樣的歷史機遇面
前,如何向世人介紹西部的風土人情、豐富資源、無限商機與璀璨文
化;如何向西部人展示上海的熱情友好、時代形象、繁華經濟與海派
文化;如何推動東西部在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教育等各方面的
廣泛交流,的問題成為上視人當前急需思考。
中國西部簡介
"10+2+2"是西部地區的最新定義.中國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市(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組成.其土地
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
國人口總數的22.99%。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3%。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
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
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
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
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
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
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不僅有許多歷史文化,還有美麗的大草原,今年也因為這些可愛的景
色,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世界稱贊,獲得不少的榮譽。
西部開發地區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西藏、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等省、市、自治區。

⑩ 西部地區包括哪些省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陝西省、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重慶市十二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土地面積681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71%;人口約3.5億,佔全國總人口的28%。西部地區疆域遼闊,大部分地區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

同時,西部地區與蒙古、俄羅斯、塔吉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爾、印度、緬甸、寮國、越南12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8萬余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 91%;與東南亞許多國家隔海相望,有大陸海岸線1595公里,約佔全國海岸線的 1/11。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地理范圍大致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以北地區,主要包括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和河西走廊等地形區,多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從省區來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絕大部分地區,也包括陝西省和山西省的少部分地區。這一地區,氣候乾旱降水稀少,不適宜種植業的發展,農業以畜牧業為主,是我國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