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礦產資源有哪些
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可燃有機礦產,和地下水四類
我國已發現礦產171中,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156中,其前置價值據世界第三位.
稀土金屬,鎢礦,錫礦,鉬礦,銻礦,鉍,硫,菱鎂礦,硼,煤等均居世界前列(總量)還有鋅,鈦,釩.
但是銅,鉀鹽,金剛石,硼,石油,天然氣短缺
⑵ 中國的資源有哪些
中國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有高等植物3萬多種,脊椎動物6347種,分別約佔世界總數的10%和14%;陸生生態系統類型有599類。中國不但野生物種和生態系統類型眾多,而且具有繁多的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品種及其野生近緣種。此外,中國生物特有屬、特有種多,動植物區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種豐富。 中國具有豐富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它有如下特點: (1)物種豐富。中國有高等植物3萬余種,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種中,中國就有10科,約250種,是世界上裸上植物最多的國家。中國有脊椎動物6347種,佔世界種數近14%。 (2)特有屬、種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種最多,約17300種,佔中國高等植物總種數的57%以上。6347種脊椎動物中,特有種667種,佔10.5%。 (3)區系起源古老。由於中生代末中國大部分地區已上升為陸地,第四紀冰期又未遭受大陸冰川的影響,許多地區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堊紀、第三紀的古老殘遺部分。如松杉類世界現存7個科中,中國有6個科。動物中大熊貓、白鰭豚、揚子鱷等都是古老孑遺物種。 (4)栽培植物、家養動物及其野生親緣的種質資源非常豐富。中國是水稻和大豆的原產地,品種分別達5萬個和2萬個。中國有葯用植物11000多種,牧草4215種,原產中國的重要觀賞花卉超過30屬2238種。中國是世界上家養動物品種和類群最豐富的國家,共有1938個品種和類群。 (5)生態系統豐富多彩。中國具有地球陸生生態系統,如森林、灌叢、草原和稀樹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凍原等各種類型,由於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又分各種亞類型599種。海洋和淡水生態系統類型也很齊全,目前尚無統計數據。
⑶ 我國有哪些礦產資源佔世界首位
中國礦產資源(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礦產自給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一部分礦種(礦組)的儲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但人均佔有量卻低於世界水平。
中國至少在50 萬年以前就開始利用礦產資源(見周口店古人類遺址)。
在明代和更早的時期,對礦產資源的利用技術就居當時世界先進地位。19 世紀後半葉,帝國主義以掠奪方式在中國開辦礦山,因而自清朝末年開始,中國的礦產資源就處於這種半殖民地的地位被開發掠奪。但到1949 年為止,中國探明一定儲量的礦種僅有18 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對礦產資源的大規模勘查,到1990 年年底,中國已發現162 個礦種,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48 個。主要有:
①能源礦產: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鈾、鈈等。
②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鉻、釩、鈦等。
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銅、鉛、鋅、鋁、鎢、錫、鎳、鉍、鉬、鈷、
汞、銻、金、銀、鉑等。
④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鈮、鉭、鋰、鈹、稀土族元素、鍺、鎵、銦、
鎘、硒、碲等。
⑤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熔劑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硅石、菱鎂礦、
耐火粘土、螢石、鑄型用砂、高鋁礦物原料等。
⑥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硫鐵礦、自然硫、磷、鉀鹽、鉀長石、明礬石、
硼、芒硝、天然鹼、重晶石、鈉硝石等。
⑦建築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雲母、石棉、高嶺土、石墨、石膏、滑
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磚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築用石材、大理石、鑄石用玄武岩、珍珠岩、沸石、蛭石、硅藻土、膨潤土、葉蠟石、剛玉、天然油石、玉石、瑪瑙、金剛石、冰洲石、光學螢石、藍石棉、壓電水晶等。
⑧中國從20 世紀50 年代以來,把地下水、地熱等也列為礦產管理。(見
中國水資源)
自50 年代以來,采礦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共建立了重要礦山5000 多處,鄉鎮集體和個體辦礦也有12 萬處。全國礦石產量從1949 年的4000 多噸,增加到1984 年的12 億多噸,采礦、選礦和加工技術也有很大提高。
中國礦產資源的不斷發現及其地質分布規律中國的許多礦產資源在不同地質條件下作有規律的分布,如:雲南東川銅礦、個舊錫礦、湖南錫礦山的
銻礦、貴州汞礦、華北地區的煤礦、東北地區的煤礦、新疆的煤礦、鞍山的鐵礦、江西的鎢礦、新疆阿爾泰的稀有金屬礦等。20 世紀50 年代初至60 年代初期,根據已掌握的一些礦產的形成和分布特徵,相繼擴大或發現並勘探了一批新的礦產資源產地,如:長江中下游鐵、銅礦,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釩鈦磁鐵礦,北京和冀東地區的鐵礦,白雲鄂博稀土及鐵礦,貴州六盤水地區的煤礦,東秦嶺、伏牛山地區的鉬礦,西南及中南地區的磷礦,祁連山地區的銅、鎳礦,新疆、陝、甘、寧地區的油田,松遼平原的大慶油田,渤海灣、河北、山東及江漢地區的油田等。70 年代中期以來,又在遼寧復州灣發現了與山東魯南地區類似條件的原生金剛石,在膠東半島擴大了金礦的遠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區以銅為主的多種金屬成礦帶和西藏的鉻鐵礦遠景,在江西、江蘇、安徽發現了鹽礦,在山東、南京、吉林等地發現了石膏礦,在南海與東海相繼發現了工業油流等等。
中國的礦產資源是按一定的地質規律而出現、分布的。
⑷ 我國有什麼富饒而豐富的物產、資源
一、礦產資源及其勘查開發現狀 中國現已發現171種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58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鈾、地熱等能源礦產10種,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產54種,石墨、磷、硫、鉀鹽等非金屬礦產91種,地下水、礦泉水等水氣礦產3種.礦產地近18000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7000餘處. 中國礦產資源的基本特點是: ——資源總量較大,礦種比較齊全.中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種類比較齊全,資源總量比較豐富.煤、鐵、銅、鋁、鉛、鋅等支柱性礦產都有較多的查明資源儲量.煤、稀土、鎢、錫、鉬、銻、鈦、石膏、膨潤土、芒硝、菱鎂礦、重晶石、螢石、滑石和石墨等礦產資源在世界上具有明顯優勢.地熱、礦泉水資源豐富,地下水質量總體較好. 人均資源量少,部分資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礦產資源人均量低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人均礦產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於較低水平.金剛石、鉑、鉻鐵礦、鉀鹽等礦產資源供需缺口較大. 優劣礦並存.既有品質優良的礦石,又有低品位、組分復雜的礦石.鎢、錫、稀土、鉬、銻、滑石、菱鎂礦、石墨等礦產資源品質較高,而鐵、錳、鋁、銅、磷等礦產資源貧礦多、共生與伴生礦多、難選冶礦多. 查明資源儲量中地質控製程度較低的部分所佔的比重較大.查明資源儲量結構中,資源量多,儲量、基礎儲量少; 經濟可利用性差或經濟意義未確定的資源儲量多,經濟可利用的資源儲量少;控制和推斷的資源儲量多,探明的資源儲量少. 成礦條件較好,通過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礦產資源的前景較好.石油、天然氣、金、銅等礦產資源的找礦潛力很大.老礦山深部、外圍和西部地區是重要的礦產資源接替區. ——相繼發現和探明了一大批礦產資源.以大慶油田為代表的一大批油氣田,使中國由一個貧油國轉變為世界上主要產油國之一.發現和擴大了白雲鄂博稀土金屬礦、德興銅礦、金川鎳礦、柿竹園鎢礦、欒川鉬礦、阿什勒銅礦、焦家金礦、玉龍銅礦、大廠錫礦、廠壩和蘭坪鉛鋅礦、東勝-神木煤田、紫金山銅金礦、羊八井地熱田等一批重要礦床.發現和探明了一批重要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西部地區礦產資源集中區逐漸顯示出良好的找礦前景.在一批老礦山外圍或深部找到了新的資源.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陸續取得一批成果.五十多年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使中國從礦產資源家底不清到成為世界礦產資源大國; 從已知地下水源地稀少到地下水在全國供水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形成了一支具有優良傳統和作風、技術力量雄厚的地質勘查隊伍,為中國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礦產資源開發規模迅速擴大.1949年,中國保留比較完整的礦山僅300多座,年產原油12萬噸,煤0.32億噸,鋼16萬噸,有色金屬1.30萬噸,硫鐵礦1萬噸,磷不足10萬噸.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先後建立了大慶、勝利、遼河等大型石油基地,大同、兗州、平頂山、「兩淮」、准格爾等煤炭基地,上海、鞍山、武漢、攀枝花等大型鋼鐵基地,白銀、金川、銅陵、德興、個舊等大型有色金屬基地,開陽、昆陽、雲浮等大型化工礦山基地,形成了能源與原材料礦產品的強大供應系統.一大批礦業城市拔地而起,促進了中國的城市化建設.目前,中國的礦產品產量、消費量居世界前列.2002年,中國共有大型礦山489座,中型礦山1025座,小型礦山和砂石粘土采場14萬多處,從業人員907萬人.礦業產值4542億元.生產原油1.67億噸,天然氣327億立方米.礦石和砂石粘土採掘量48.49億噸,其中:原煤13.80億噸,鐵礦石2.31億噸,磷礦石2301萬噸.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012萬噸.目前,中國原煤、鋼、十種有色金屬和水泥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磷礦石和硫鐵礦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五位.國有礦山企業是中國礦產資源開發的支柱,也是能源、原材料工業的穩定供應基地.原油、天然氣和36%的其他礦石產量都來自7679個國有礦山企業.國有礦山企業不僅為工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多種經濟成分的礦山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目前,非國有礦山企業達到14萬個,其中港澳台商投資礦山企業132個,外商投資礦山企業160個. ——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五十多年來,中國物探、化探、遙感、鑽探、坑探等礦產資源勘探技術和實驗測試、計算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提高了礦產資源勘查的科學技術水平.礦產資源綜合利?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煤突厥綻貿尚饗裕試蠢寐手鴆教岣摺D殼埃泄細值幕厥章飾?/span>40%,廢舊有色金屬的綜合回收率為27.70%; 鉑族和稀散元素幾乎全部來源於綜合利用; 近三分之一的硫酸原料也是由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中綜合回收.一些礦山企業對與煤伴生的瓦斯、油頁岩、高嶺土、高鋁粘土進行綜合開發,對煤矸石、粉煤灰進行加工利用,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礦產品對外經濟貿易快速發展.2002年中國礦產品及相關能源與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111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8%.原油、鐵礦石(砂)、錳礦石(砂)、銅精礦、鉀肥進口量較大.鉛、鋅、鎢、錫、銻、稀土、菱鎂礦、螢石、重晶石、滑石、石墨等優勢礦產品的出口量較大.中國礦產資源領域的對外合作不斷擴大.通過海洋油氣資源對外合作勘查,陸續發現了一批新的油氣田,海洋油氣產量逐年增加.到國外勘查開發油氣資源已具一定規模,到國外勘查開發固體礦產資源也已開始.在煤層氣領域與一些國家建立了長期的研究開發合作關系. 我們的祖國有富饒的物產:河北的鴨梨.
⑸ 我國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
古老的神州大地,不僅領土廣大,而且地形類型齊全,氣候復雜多樣,大江大河眾多,植被土壤豐富多彩。這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中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約佔33%,高原約佔26%,盆地約佔19%,平原約佔12%,丘陵約佔10%。正如人們形容的那樣,中國的土地是「七山二丘一分田」,這一分田,對於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農業大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同時,多種多樣的地形,也為我國發展農、林、牧、副、漁多種經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風區。受季風之惠,我國在北緯15°~30°的土地,不僅沒有形成乾旱的荒漠,反而雨水豐沛,植被繁茂。由於受季風影響,我國雨熱同期、多種多樣的氣候及夏季普遍高溫等特點,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是一個山高水長、河湖眾多、河川徑流量極為豐富的國家。我國的陸地面積與歐洲和美國差不多,但大河數量遠遠超過歐洲和美國。就連面積大於我國2倍多的北美洲,真長度超過1000千米的大河數也僅及我國的三分之二。這些河川湖泊,塑造了肥沃的平原,滋潤了富饒的沃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這一條條東流入海的大河巨川,是我國豐富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數量大,品種多,是世界上礦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
以上所述我國土地、氣候、水、礦產等資源的情況,說明了我國自然資源是十分豐富的,所以過去人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種說法在歷史上對於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起過積極作用。其實「地大」、「人多」是事實,「物博」則是相對的,從總量來說是豐富的,而人均數量又是不足的,這才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之一。
⑹ 我國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從自然資源來說:我國有土地、水、森林、礦產、能源、草原、海洋、內陸水產、野生動物等等多種
⑺ 我國的資源有多少種類
我國資源種類太多,分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物資源,自然資源有高山流水、沙漠盆地,這些所蘊含的風能、水能、地熱能。我國擁有大量湖泊,有青海湖、鄱陽湖等,我國土地資源山地230萬平方公里,高原250萬平方公里,盆地180萬平方公里,平原115萬平方公里,丘陵95萬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171種,已探明儲量的157種,其中鎢、稀土等儲量世界第一,煤、鐵、銅、銀等位居世界前列。
森林資源一點九五億公頃,有種子植物300科,2980個屬,26400種,從用途來說,有用材林木1000多種,葯用植物4000多種,果品植物300多種,纖維植物500多種,澱粉植物300多種,油脂植物600多種,蔬菜植物也不下80餘種,成為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動物資源陸棲脊椎動物2070種,其中鳥類1170種,獸類400多種,兩棲類184種。
⑻ 我國都有哪些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
古老的神州大地,不僅領土廣大,而且地形類型齊全,氣候復雜多樣,大江大河眾多,植被土壤豐富多彩。這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中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約佔33%,高原約佔26%,盆地約佔19%,平原約佔12%,丘陵約佔10%。正如人們形容的那樣,中國的土地是「七山二丘一分田」,這一分田,對於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農業大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同時,多種多樣的地形,也為我國發展農、林、牧、副、漁多種經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風區。受季風之惠,我國在北緯15°~30°的土地,不僅沒有形成乾旱的荒漠,反而雨水豐沛,植被繁茂。由於受季風影響,我國雨熱同期、多種多樣的氣候及夏季普遍高溫等特點,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是一個山高水長、河湖眾多、河川徑流量極為豐富的國家。我國的陸地面積與歐洲和美國差不多,但大河數量遠遠超過歐洲和美國。就連面積大於我國2倍多的北美洲,真長度超過1000千米的大河數也僅及我國的三分之二。這些河川湖泊,塑造了肥沃的平原,滋潤了富饒的沃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這一條條東流入海的大河巨川,是我國豐富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數量大,品種多,是世界上礦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
以上所述我國土地、氣候、水、礦產等資源的情況,說明了我國自然資源是十分豐富的,所以過去人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種說法在歷史上對於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起過積極作用。其實「地大」、「人多」是事實,「物博」則是相對的,從總量來說是豐富的,而人均數量又是不足的,這才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之一。
荒漠、沼澤是否屬於土地資源
自然資源是指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得的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由此不少同學可能會認為,荒漠、沼澤目前人類不能大規模的利用,所以不屬於自然資源。其實不然,土地資源與土地的關系就像水資源與水的關系一樣,兩者很難劃清界限。所以人們將當前可以利用和預見將來能大規模利用的土地,都作為土地資源。其實人們對荒漠和沼澤的利用早就開始了,例如人們將沙漠作為核試驗和衛星發射基地;古埃及人通過灌溉,將沙漠變成綠洲;我國東北三江平原多沼澤地,經開墾,昔日的「北大荒」,如今良田成片,變成了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成了祖國的「北大倉」。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荒漠、沼澤一定會得以大規模地開發和利用。
⑼ 中國的主要自然資源有哪些
中國的主要自然資源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
⑽ 我國有哪些自然資源位居世界位次
1、動物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據統計,全國陸棲脊椎動物約有2070種,佔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的9.8%。其中鳥類1170多種、獸類400多種、兩棲類184種,分別佔世界同類動物的13.5%、11.3%和7.3%。
在西起喜馬拉雅山—橫斷山北部—秦嶺山脈—伏牛山—淮河與長江間一線以北地區,以溫帶、寒溫帶動物群為主,屬古北界,線南地區以熱帶性動物為主,屬東洋界。其實,由於東部地區地勢平坦,西部橫斷山南北走向,兩界動物相互滲透混雜的現象比較明顯。
2、國土資源
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資源論,在面積位居世界前12位的國家中,中國居第11位。按利用類型區分的中國各類土地資源也都具有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量少的特點。
3、礦產資源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4、水能資源
中國水能資源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以長江水系為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黃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較大的水能蘊藏量。目前,已開發利用的地區,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游。
5、植物資源
中國幅員廣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植被種類豐富,分布錯綜復雜。在東部季風區,有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以及亞高山針葉林、溫帶森林草原等植被類型。
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區,有乾草原、半荒漠草原灌叢、干荒漠草原灌叢、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叢等植被類型。植物種類多,據統計,有種子植物300科、2980個屬、24600個種。其中被子植物2946屬(佔世界被子植物總屬的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