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改進lte資源映射
擴展閱讀
如何投放到顧客的資源 2025-05-17 13:05:40
如何零成本讓手超好看 2025-05-17 13:02:07

如何改進lte資源映射

發布時間: 2022-05-16 02:25:42

❶ LTE fdd PRACH中子載波映射是怎麼映射的

關於PRACH的資源映射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看,一部分是資源映射,一部分是OFDM符號成形。以上行20MHz,PUSCH信道為例。假設PUSCH被分配了6RB的傳輸帶寬,即72個子載波,資源柵格一共有1200個子載波,但20MHz帶寬用到的是2048點的IFFT,先要把這三者的關系弄明白。我所說的資源映射是72個子載波映射到1200個資源柵格上,這個需要根據系統分配的位置來映射;而OFDM信號成形則是將1200個資源柵格用2048點的IFFT去實現,實現的時候就需要[600(1200中的後600點),zeros,600(1200中的前600點)]。
對於PRACH,與上述PUSCH相似,只不過72個子載波變為了864,1200個資源柵格變成了14400,而2048點的IFFT變成了24576。因此資源映射是先把864映射到14400上,再把14400分成兩段,做24576點的IFFT。
值得注意的是,PRACH只佔6RB,因此資源映射和OFDM成型可以放到一塊來實現,即把864->14400->24576這種位置對應關系直接簡化為864->24576。這應該是樓主說的第一種方法。
又由於頻率移位相當於時間上乘以相位,故也可以直接將864贏得到24576的最低頻,之後再根據需要的頻移,在時間上乘以相位,這叫做時域頻率移位。
至於那種方法比較合適,要看你24576的IFFT實現方法了,如果有高效的24576IFFT,那麼可以先做資源映射,然後直接24576IFFT,這樣相當於省掉了乘以相位的步驟,省掉乘法運算就降低了演算法復雜度。如果沒有高效的24576IFFT,那麼可以用其他點數的IFFT來迭代計算,這時候使得864點在24576的最低頻,有利於迭代計算IFFT,當迭代結束後,再乘以相位因子,實現時域頻率移位。
具體選用哪種方法,真的要看你的實現方式了。

❷ lte網路是什麼意思怎麼改5g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項目是3G的演進,始於2004年3GPP的多倫多會議。LTE並非人們普遍誤解的4G技術,而是3G與4G技術之間的一個過渡,是3.9G的全球標准,它改進並增強了3G的空中接入技術,採用OFDM和MIMO作為其無線網路演進的唯一標准。在20MHz頻譜帶寬下能夠提供下行326Mbit/s與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區邊緣用戶的性能,提高小區容量和降低系統延遲。LTE一開始的定位僅僅是3G的加強版,但是隨著後期的發展,大大超出當初設計者的預期。本來只能稱做3.9G,但是由於不斷的在繼續改善升級,所以後續版本已經成為了真正的4G。
聯通4G用戶打開LTE功能,不換卡不換號不換套餐,拿了5G手機在有5G網路覆蓋的地區,就可以登錄使用5G網路(下行速率最高峰值300Mbps),如果辦理5G套餐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速率。聯通4G套餐用戶可通過營業廳辦理5G套餐。

❸ lte下行調度不足應該從無線側哪些方面排查

1、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明確什麼是LTE。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無線通信系統呈現出移動化、寬頻化和IP 化的趨勢,移動通信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為應對來自WiMAX ,Wi-Fi 等傳統和新興無線寬頻接入技術的挑戰,提高3G在寬頻無線接入市場的競爭力,3GPP 開展UTRA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術的研究,以實現3G技術向B3G和4G的平滑過渡。LTE的改進目標是實現更高的數據速率、更短的時延、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系統容量以及改進的覆蓋范圍。 LTE(Long Term Evolution)項目是3G的演進,它改進並增強了3G的空中接入技術,採用OFDM和MIMO作為其無線網路演進的唯一標准。從LTE制定的目標需求可以看出,100Mbit/s的傳輸能力已遠不是3G所能比的,那麼其使用的技術也必將有較大的提高。在方案的徵集過程中有6個選項,按照雙工方式可分為頻分雙工(FDD)和時分雙工(TDD)兩種;2、UTRA 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 ,LTE) 技術存在LTE FDD和LTE TDD兩大陣營。 LTE系統同時定義了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 和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兩種方式,但由於無線技術的差異、使用頻段的不同以及各個廠家的利益等因素,LTE FDD支持陣營更加強大,標准化與產業發展都領先於LTE TDD。2007年11月,3GPP RAN1會議通過了27家公司聯署的LTE TDD融合幀結構的建議,統一了LTE TDD的兩種幀結構。融合後的LTE TDD幀結構是以TD-SCDMA的幀結構為基礎的,這就為TD-SCDMA成功演進到LTE乃至4G標准奠定了基礎。近幾年LTE TDD產業進程也有了很大發展。3、FDD與TDD工作原理 頻分雙工(FDD) 和時分雙工(TDD) 是兩種不同的雙工方式。FDD是在分離的兩個對稱頻率信道上進行接收和發送,用保護頻段來分離接收和發送信道。FDD必須採用成對的頻率,依靠頻率來區分上下行鏈路,其單方向的資源在時間上是連續的。FDD在支持對稱業務時,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頻譜,但在支持非對稱業務時,頻譜利用率將大大降低。 TDD用時間來分離接收和發送信道。在TDD 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中, 接收和發送使用同一頻率載波的不同時隙作為信道的承載, 其單方向的資源在時間上是不連續的,時間資源在兩個方向上進行了分配。某個時間段由基站發送信號給移動台,另外的時間由移動台發送信號給基站,基站和移動台之間必須協同一致才能順利工作。4、LTE TDD與LTE FDD的比較 LTE TDD在幀結構、物理層技術、無線資源配置等方面具有自己獨特的技術特點,與LTE FDD相比,具有特有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LTE TDD的優勢有如下幾點:(1)頻譜配置 頻段資源是無線通信中最寶貴的資源,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多媒體業務對於頻譜的需求日益增加。現有的通信系統GSM900和GSM1800均採用FDD雙工方式,FDD雙工方式佔用了大量的頻段資源,同時,一些零散頻譜資源由於FDD不能使用而閑置,造成了頻譜浪費。由於LTE TDD系統無需成對的頻率, 可以方便的配置在LTE FDD 系統所不易使用的零散頻段上, 具有一定的頻譜靈活性,能有效的提高頻譜利用率。(2)支持非對稱業務 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以及未來的移動通信系統中,除了提供語音業務之外,數據和多媒體業務將成為主要內容,且上網、文件傳輸和多媒體業務通常具有上下行不對稱特性。LTE TDD系統在支持不對稱業務方面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根據LTE TDD幀結構的特點,LTE TDD系統可以根據業務類型靈活配置LTE TDD幀的上下行配比。如瀏覽網頁、視頻點播等業務,下行數據量明顯大於上行數據量,系統可以根據業務量的分析,配置下行幀多於上行幀情況。而在提供傳統的語音業務時,系統可以配置下行幀等於上行幀。 在LTE FDD系統中, 非對稱業務的實現對上行信道資源存在一定的浪費, 必須採用高速分組接入(HSPA) 、EV-DO 和廣播/組播等技術。相對於LTE FDD系統,LTE TDD系統能夠更好的支持不同類型的業務,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3)智能天線的使用 智能天線技術是未來無線技術的發展方向,它能降低多址干擾,增加系統的吞吐量。在LTE TDD系統中, 上下行鏈路使用相同頻率, 且間隔時間較短, 小於信道相干時間,鏈路無線傳播環境差異不大,在使用賦形演算法時,上下行鏈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權值。與之不同的是, 由於FDD 系統上下行鏈路信號傳播的無線環境受頻率選擇性衰落影響不同, 根據上行鏈路計算得到的權值不能直接應用於下行鏈路。因而, LTE TDD系統能有效地降低移動終端的處理復雜性。LTE TDD的不足: 由於LTE TDD在同一幀中傳輸上下行兩個鏈路,系統設計更加復雜,對設備的要求較高,存在一些不足:(1)由於保護間隔的使用降低了頻譜利用率,特別是提供廣覆蓋的時候,使用長CP,對頻譜資源造成了浪費。(2)使用HARQ技術時,LTE TDD使用的控制信令比LTE FDD更復雜,且平均RTT 稍長於LTE FDD的8ms。(3)由於上下行信道佔用同一頻段的不同時隙,為了保證上下行幀的准確接收,系統對終端和基站的同步要求很高。lte下行調度不足應該從無線側哪些方面排查

❹ LTE是怎麼做資源分配的

RRC無線資源控制負責LTE空中介面的無線資源分配與控制,還承擔了NAS信令的處理和發送工作。由於RRC承擔了LTE 空中介面的無線資源管理工作,可以看成LTE空中介面的大腦,是LTE 空中介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從RRC的功能看,LTE空中介面與WCDMA空中介面沒有什麼區別。

❺ LTE是在OFDM調制之後成幀那麼各天線埠如何映射到10ms幀上

這個是時分的概念,ofdm是頻分的概念,10ms幀 分10個TTI,每個TTI成為subframe子幀,每個子幀有14個ofdm symbol,一個數據塊(根據1個子幀的容量分割後的)在一個子幀里發送。可以認為一大堆貨物一個車皮裝不下,分割成多個車皮的容量,裝多個車皮運送,車皮就是子幀。

天線埠一般是指不同的數據流(包括相同數據不同編碼後的流,例如TM2發射分集),每個數據流都是有自己的10ms幀,然後映射到實際的物理天線上,物理天線的個數大於等於天線port口數(暫且認為你的問題是針對這個的),例如幾根天線發送相同的流。

❻ LTE DCI資源分配欄位是如何指示上下行資源的

你在糾結資源分配類型?O(∩_∩)O哈哈~
上面舉的這個例子貌似不太合適吧。DCI0裡面應該沒有RIV指示的,RIV僅僅在DCI格式1A,1B,1C,1D中才有的。也就是資源分配類型2對應的幾種DCI格式。
資源分配類型2(集中式和分布式映射都有)用log(n*(n+1)/2)個比特去傳輸RIV的值,終端得到RIV值後,可以根據協議213第7.1.6.3節的公式計算出自己分配資源的起點和分配資源的大小,從而獲知自己分配的資源有多少,在哪裡。
換句話說簡單的說,為了節約比特數,用一個數值RIV來表示兩個值RBsatrt和Lcrbs的含義。

❼ 請問LTE是怎麼做資源分配的子載波映射和資源映射一樣嗎

OFDM的資源映射過程

❽ LTE系統中天線埠的數據是如何映射到物理天線的呢

LTE裡面的antenna port是和RS一一對應的,不一定與物理天線一一對應
其實對於UE而言,eNB側有幾根物理天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獲得從每一個antenna port到UE的一根天線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

在使用Cell specific RS的時候可以在每一個物理天線上分一個RS,這樣在UE側可以通過信道估計辨別出antenna port 0, 1, 2, 3
LTE的下行發送過程:
1)對於來自上層的數據,進行信道編碼,形成碼字;
2)對不同的碼字進行調制,產生調制符號;
3)對於不同碼字的調制信號組合一起進行層映射;
4)對於層映射之後的數據進行預編碼,映射到天線埠上發送。

碼字、層和天線埠的區分。
1、碼字:
碼字是指來自上層的業務流進行信道編碼之後的數據。不同的碼字q區分不同的數據流,其目的是通過MIMO發送多路數據,實現空間復用。
由於LTE系統接收端最多支持2天線,所以發送的數據流數量最多為2。這決定了不管發送端天線數為1、2或者4,碼字q的數量最多隻為2。
當發送端天線只有一根時,實際能夠支持的碼流數量也只能為1,所以碼字數量最多也只能為1。
如果接收端有兩根接收天線,但是兩根天線高度相關。如果發送端仍然發送兩組數據流(兩個碼字),則接收端無法解碼。因此,在收端信道高度相關的情況下,碼字數量也只能為1。
綜上,碼字q的數量決定於信道矩陣的秩。
2、層
由於碼字數量和發送天線數量不一致,需要將碼字流映射到不同的發送天線上,因此需要使用層與預編碼。
層映射與預編碼實際上是「映射碼字到發送天線」過程的兩個的子過程。
層映射首先按照一定的規則將碼字流重新映射到多個層(新的數據流),參見P68表3-23、3-24。(註:層的數量小於物理信道傳輸所使用的天線埠數量P)。
預編碼再將數據映射到不同的天線埠上。
在各個天線埠上進行資源映射,生成OFDM符號並發射,參見P67頁圖3-11。
3、天線埠
天線埠指用於傳輸的邏輯埠,與物理天線不存在定義上的一一對應關系。天線埠由用於該天線的參考信號來定義。等於說,使用的參考信號是某一類邏輯埠的名字。具體的說:p=0,p={0,1},p={0, 1, 2, 3}指基於cell-specific參考信號的埠;p=4指基於MBSFN參考信號的埠;p=5為基於UE-specific參考信號的埠。
從層到物理天線埠傳輸是通過預編碼來完成的,參見P69的兩個公式。由公式可見,無論層數是多少,只要其小於用於物理傳輸的埠數,即可通過預編碼矩陣W(i)將其映射到物理的傳輸天線上。
對於p=4、5的情況,再P69第4行有介紹。P={0,4,5}都指單天線埠預編碼,即使用的發送天線為1。由於層數量必須小於天線埠的數量,所以此時層數為1,適用表3-23第一種情況,層映射前後的碼字是相同的。
曾有人指出,p=4、5時,發送端可以使用發送分集。理論上這是可行的,但是在LTE的規范中,p=4、5僅適用於單天線埠的預編碼。由P69的預編碼中的1 、 2 、 3 小點分別介紹單埠、空間復用、傳輸分集的三種預編碼方式。P=4、5不屬於傳輸分集。
4、總結
碼字用於區分空間復用的流;層用於重排碼字數據;天線埠決定預編碼天線映射。

LTE系統支持基於多碼字(Multiple Code Word,MCW)的空間復用傳輸。
所謂多碼字,即用於空間復用傳輸的多層數據來自於多個不同的獨立進行信道編碼的數據流,每一個碼字可以獨立地進行速率控制,分配獨立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 Quest,HARQ)進程;而單碼字的空間復用傳輸是指用於空間復用傳輸的多層數據僅僅來自於一個信道編碼之後的數據流。具體情況可以參考圖 4-47所示的信道編碼和串並變換(層映射)的流程,其中Q=1時表示單碼字的空間復用傳輸,Q>1時表示多碼字的空間復用傳輸。

其中L為空間復用傳輸的層數目,LTE系統支持的最大層數目為L=4(當傳輸天線數目為4,且空間信道秩為4時),而LTE支持的最大碼字數目則為Q=2,即碼字和層存在一對多的映射關系。具體映射關系如表4-1所示。

在空間復用的情況下,支持基於空間信道秩的慢速自適應。目前的工作假設是終端可以反饋一個整個帶寬的秩大小,從而決定空間復用傳輸的層數目。
目前LTE支持開環的空間復用技術。

❾ lte cqi怎麼映射到相應的mcs

由模擬得到,以及實際手機特性校正,形成sinr 和mcs的表格,收到手機上報的cqi 做短期長期平均濾波計算出相應的sinr查表調度mcs,另外還要考慮bler的大小對sinr做相應的補償

❿ 一個關於LTE物理層中PDSCH 資源映射的RB先後順序……

此時要針對不同的UE/RB(無線承載)而言吧。
如果以無線承載為單位分配資源,假如此無線承載分配到的VRB為4個,如上,如果不跳拼的話,會在分配的的PRB上先頻域後時域映射。被佔用的RE採用打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