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幾內亞自然資源還有什麼
幾內亞礦藏豐富,銅儲量1200萬噸,黃金儲量1756噸,銅金共生礦儲量約4億噸,產量分別列世界第11位和第13位。此外還有富金礦、鉻、鎳、鋁礬土、海底天然氣和石油等資源。庫土布和戈貝兩大油田儲量即達4億桶。南高地省油田儲量1700萬桶。天然氣儲量7萬億立方英尺,預測儲量15萬億立方英尺。森林資源豐富,熱帶原始森林覆蓋面積達3600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77%,林木總蓄積量約29億立方米,可采蓄積量為5億立方米。新幾內亞島氣候濕潤,南部的巴布亞平原地勢低平,有大片沼澤地,很適合鱷魚的生長。鱷魚是該國的珍貴動物。過去外國商人為了取得鱷魚皮,曾在這里大肆捕殺鱷魚,以至野生的鱷魚數量急劇減少。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後,一方面採取了保護這一寶貴自然資源的措施,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鱷魚的飼養業。
㈡ 幾內亞在哪裡
幾內亞,位於西非西岸,北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和馬里,東與象牙海岸、南與獅子山和賴比瑞亞接壤,西瀕大西洋。英語:The Republic of Guinea;法語:La République de Guinée
幾內亞自然資源豐富,有「地址奇跡」之稱。鋁、鐵礦儲藏大、品位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此外還有鑽石、黃金、銅、鈾、鈷、鉛、鋅等。水利資源豐富,是西非三大河流發源地,有「西非水塔」之稱。
幾內亞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專區三級,共有7個大區和1個首都科納克里市(與大區同級)、33個省、304個專區。
從前,一位法國航海家到達西非海岸,他上岸後問一當地的婦女:「這是什麼地方?」那位婦女不懂法語,用土語說了聲「幾內亞」,表明自己是婦女。航海家誤認為是地名,因此,就傳開了。也有一種說法:「幾內亞」一詞來源於柏柏爾語,意思大約是「黑人的國家」。
㈢ 幾內亞的主要礦產是什麼
內亞礦產資源相當豐富,素有「地質奇跡」之稱。其鋁礬土儲量240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三分之二,已探明180億噸,含鋁品位高達
58-62%。高品位鐵礦儲量100多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十五分之一,品位高達56-70%。而幾內亞年均出口1700萬噸鋁礬土、60萬噸氧化鋁,分別佔世界年產量的15%和2%,鐵礦資源尚待開發,其礦產儲量與產量極不相稱。
㈣ 幾內亞和赤道幾內亞是一個國家嗎
不是同一個國家,並且相距有數千公里。幾內亞在非洲西側,瀕臨大西洋;赤道幾內亞國土一部分在非洲大陸,一部分是島嶼分布在幾內亞灣。
幾內亞共和國簡稱幾內亞,北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和馬里,東與象牙海岸、南與獅子山和賴比瑞亞接壤,西瀕大西洋。幾內亞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但自然資源豐富,有「地質奇跡」之稱,鋁、鐵礦儲藏量大、品位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
赤道幾內亞位於非洲中西部,西臨大西洋,北鄰喀麥隆,東、南與加彭接壤。由大陸上的木尼河地區和幾內亞灣內的比奧科、安諾本、科里斯科等島嶼組成。赤道幾內亞的經濟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的出口產品是可可,其次為咖啡。
㈤ 幾內亞是哪個國家
幾內亞是位於西非的國家。
幾內亞共和國,通稱幾內亞,是位於西非的國家,東南接象牙海岸,南臨賴比瑞亞,西及獅子山,北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北和東北與馬里接壤。
尼日河、塞內加爾河、甘比亞河在幾內亞發源。幾內亞本來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幾內亞灣以北的整個地區,它來源於柏柏爾語,意思是「黑人的國家」。
幾內亞系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自然資源豐富,有「地質奇跡」之稱。鋁、鐵礦儲藏大、品位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此外還有鑽石、黃金、銅、鈾、鈷、鉛、鋅等。
地形地貌:
地形復雜,全境分4個自然區:西部(稱下幾內亞)為狹長的沿海平原。中部(中幾內亞)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賈隆高原,西非3條主要河流——尼日河、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均發源於此,被稱為「西非水塔」。
東北部(上幾內亞)為平均海拔約300米的台地。東南部為幾內亞高原,有海拔1752米的寧巴山,為全境最高峰。
㈥ 幾內亞什麼意思
幾內亞指的是幾內亞共和國。
位於西非西岸,北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和馬里,東與象牙海岸、南與獅子山和賴比瑞亞接壤,西瀕大西洋。幾內亞系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自然資源豐富,有「地質奇跡」之稱。鋁、鐵礦儲藏大、品位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
幾內亞國旗啟用於1958年11月10日。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紅、黃、綠三色。紅色象徵為自由而斗爭烈士的鮮血,還象徵勞動者為建設祖國而作出的犧牲;黃色代表國家的黃金,也象徵普照全國的陽光;綠色象徵該國植物。另外,紅、黃、綠三色也是泛非顏色,幾內亞人視之為「勤勞、正義、團結一致」的標志。
㈦ ★幾內亞共和國 有多少人口
1280 萬(2019年)。
幾內亞全國有20多個民族,其中富拉族(又稱頗爾族)約佔全國人口的40%以上,馬林凱族約佔30%以上,蘇蘇族約佔20%。
幾內亞共和國簡介:
幾內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Guinea;法語:La République de Guinée),簡稱幾內亞,位於西非西岸,北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和馬里,東與象牙海岸、南與獅子山和賴比瑞亞接壤,西瀕大西洋。
幾內亞系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自然資源豐富,有「地質奇跡」之稱。鋁、鐵礦儲藏大、品位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
此外還有鑽石、黃金、銅、鈾、鈷、鉛、鋅等。水利資源豐富,是西非三大河流發源地,有「西非水塔」之稱。可耕地600萬公頃,其中80%未開墾,農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㈧ 關於幾內亞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幾內亞共和國(The ReDublic of Guinea)
首都:科納克里
面積:24.5857萬平方千米
人口:964萬(2006年)
民族:富爾貝族(亦稱頗耳族或富拉族)約佔全國人口的40%,另有馬林凱、蘇蘇、基西、克佩勒等部族。
語言:法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語主要有布拉爾語、馬寧加語及蘇蘇奎伊語等。
貨幣:幾內亞法郎
國家地理
幾內亞位於西非,北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馬里,東接象牙海岸。南與獅子山、賴比瑞亞接壤,西瀕大西洋,海岸線約600千米。幾內亞地形復雜,全境可分四個自然區:西部(下幾內亞)為狹長的沿海平原;中部(中幾內亞)平均海拔900米。為高原地帶。中部被譽為「西非河流之父」,因為橫貫西非的眾多河流大多發源於此。如西非三條主要河流——尼日河、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均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東北部(上幾內亞)平均海拔約300米,為台地;東南部平均海拔600~1000米,稱為幾內亞高原或森林幾內亞。最高峰寧巴山聳立於此地區,海拔1752米,成為與賴比瑞亞、象牙海岸的自然分界線。礦產資源豐富,鋁礬土礦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3。沿海地帶為熱帶季風氣候,內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大部分地區終年炎熱,年平均氣溫為24~32℃。年平均降水量為3000毫米。
幾內亞國名的由來
「幾內亞」是從柏柏爾語「黑的」或「黑色的土地」演化而來的,即「黑人之國」的意思。1440年,葡萄牙人在西非登陸。將塞內加爾至迦納的三角地帶全部命名為幾內亞。即黑人之國。
㈨ 幾內亞是哪個國家
幾內亞本身就是一個國家。幾內亞共和國,簡稱幾內亞,是非洲的一個國家,位於西非西岸,北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和馬里,東與象牙海岸、南與獅子山和賴比瑞亞接壤,西瀕大西洋。
幾內亞系最不發達國家。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自然資源豐富,有地址奇跡之稱。鋁、鐵礦儲藏大、品位高,其中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此外還有鑽石、黃金、銅、鈾、鈷、鉛、鋅等。水利資源豐富,是西非三大河流發源地,有西非水塔之稱。可耕地600萬公頃,其中80%未開墾,農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幾內亞地形復雜,全境分4個自然區,西部為狹長的沿海平原。中部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賈隆高原,西非3條主要河流,尼日河、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均發源於此,被稱為西非水塔。東北部為平均海拔約300米的台地。東南部為幾內亞高原,有海拔1752米的寧巴山,為全境最高峰。
㈩ 非洲幾內亞灣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多少
幾內亞灣是非洲最大的海灣,沿岸10多個國家及臨近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超過800億bbl,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0%。2001年全球新探明的80億bbl原油中有70億bbl出自幾內亞灣地區。同中東的波斯灣一樣,幾內亞灣正因石油而升溫,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幾內亞灣資源潛力巨大,目前幾內亞灣探明擁有油氣資源的國家包括奈及利亞、赤道幾內亞、喀麥隆、加彭、剛果(布)、安哥拉、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靠近幾內亞灣的查德等國。
幾內亞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