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單談談什麼是殼資源,和借殼入市
殼資源就是已經在二級市場掛牌上市的公司,但是這個公司並不怎麼樣,面臨停牌或是退市的風險,可以被准備上市的企業以低價買過來,然後完成注資,上市。這樣借殼上市可以繞過ipo的繁瑣程序和要求!
2. 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目的有一項是殼資源重組,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和操作
殼資源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時享有上市公司的相應權利和義務。但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此時可通過股權收購等手段成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借殼上市」。
例如A公司想上市幕集資金,但相據證監會的規定,達不到上市的條件(比如說要求資產達到一定數量,連繼三年盈利等條件)。
3. 「借殼上市」中,殼的概念
殼公司也稱殼資源,指那種具有上市公司資格,但經營狀況很差,准備成為其它公司收購對象,注入資產的公司,即成為非上市公司買殼收購目標的上市公司。
4. 殼資源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殼資源」是指一家公司想上市,但是自身又不符合上市標准,於是就去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然後借該公司為「殼」,把想上市的公司資源融入這個已上市的公司,這樣原來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就可以變相上市了。 一般來說,殼資源用的多是退市或ST等業績不好的公司為多,因為成本比較低。
拓展資料:
1、「殼資源概念股」即為以「殼資源」為選股和炒作題材的相關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殼資源概念股的價值來自縮短上市周期的時間優勢和審核獲批的確定性優勢,未來隨著注冊制的逐步推行,公司想要通過借殼上市的時間優勢和確定性優勢將弱化,殼公司價值會出現大幅下降。殼資源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時享有上市公司的相應權利和義務。
2、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 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此時可通過股權收購等手段成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借殼上市」。殼資源概念股就是這些能被借殼上市的股票。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時享有上市公司的相應權利和義務。但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此時可通過股權收購等手段成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借殼上市」。
3、A公司想上市募集資金,但根據證監會的規定,達不到上市的條件(比如說要求資產達到一定數量,連繼三年盈利等條件)。 於是A就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B公司的控股權,這樣A公司就可以由B增發股票(因為B有這個資格)的方式,進行融資.就是說B公司是A公司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殼" 。B這樣的公司就叫作"殼資源"。
5. 借殼上市是怎麼一回事
借殼上市就是將上市的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
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大規模籌集資金,以此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已成為一種「稀有資源」,所謂「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
要實現借殼上市,必須首先要選擇殼公司,要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資產情況、融資能力及發展計劃。選擇規模適宜的殼公司,殼公司要具備一定的質量,不能具有太多的債務和不良債權,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組的可塑性。接下來,非上市公司通過並購,取得相對控股地位,要考慮殼公司的股本結構,只要達到控股地位就算並購成功。
借殼上市帶來的問題:
借殼上市易滋生內幕交易,由於借殼上市會導致殼公司的股價大幅度飆升,所以一些知道內幕消息的人會在借殼之前購入殼公司股票牟利,構成內幕交易.
高價「殼資源」擾亂估值基礎。經營不善的公司可能被借殼,由於借殼升值期望,扭曲了市場對公司的估值,讓一些爛公司的市值依然很高。
借殼重組削弱,現有退市制度。由於借殼的原因,讓很多經營不善應該退市的公司最後都被借殼並購,導致原先應該淘汰的公司沒有被淘汰。
6. 什麼叫殼資源
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大規模籌集資金,以此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已成為一種「稀有資源」,所謂「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由於有些上市公司機制轉換不徹底,不善於經營管理,其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喪失了在證券市場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這個「殼」資源,就必須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資源的兩種資產重組形式。 所謂買殼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一些業績較差。籌資能力弱化的上中公司,剝離被購公司資產,注入自己的資產,從而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國內證券市場上已發生過多起買殼上中的事件。 借殼上市是指上中公司的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將主要資產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借殼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強生集團的「母」借「子」殼。強生集團由上海出租汽車公司改制而成,擁有較大的優質資產和投資項目。近年來,強生集團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於公司——浦東強生的「殼」資源,通過三次配股集資,先後將集團下屬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東強生之中,從而完成廠集團借殼上市的目的。 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是一種對上市公司「殼」資源進行重新配置的活動,都是為了實現間接上市,它們的不同點在於,買殼上市的企業首先需要獲得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而借殼上市的企業已經擁有了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從具體操作的角度看,當非上市公司准備進行買殼或借殼上市時,首先碰到的問題便是如何挑選理想的「殼」公司,一般來說,「殼」公司具有這樣一些特徵,即所處行業大多為夕陽行業,具上營業務增長緩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虧損;此外,公司的股權結構較為單一,以利於對其進行收購控股。 在實施手段上,借殼上市的一般做法是:第一步,集團公司先剝離一塊優質資產上市;第二步,通過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籌集資金,將集團公司的重點項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第三步,再通過配股將集團公司的非重點項目汀入進上市公司名現借殼)=市。與借殼上市略有不同,買殼上市可分為「買殼——借殼」兩步走,即先收購控股一家卜市公司,然後利用這家上市公司,將買殼者的其他資產通過配股、收購等機會注入進去。 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關聯交易。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關聯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據有關的監管要求,充分、准確、及時地予以公開披露。參考資料: http://y2.cn/viewthread.php?tid=119489
7. 什麼是殼資源
殼資源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時享有上市公司的相應權利和義務。但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也可以「借殼上市」。
例如A公司想上市募集資金,但根據證監會的規定,達不到上市的條件(比如說要求資產達到一定數量,連繼三年盈利等條件)。
於是A就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B公司的控股權,這樣A公司就可以由B增發股票(因為B有這個資格)的方式,進行融資.就是說B公司是A公司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殼" 。B這樣的公司就叫作"殼資源"。
8. 上市公司保殼是什麼意思
保殼是指ST股(被特別處理或退市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為避免被終止上市,採取重組、補貼等措施用以快速提高公司業績,從而在規定期限內保住上市公司資格的行為。
「殼」是指上市公司資格,因很多ST股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只剩一個上市公司資格牌照,而上市公司資格是國內爭搶的「香餑餑」(可以在股市圈錢融資)。
借殼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將主要資產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借殼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強生集團的「母」借「子」殼。
強生集團由上海出租汽車公司改制而成,擁有較大的優質資產和投資項目,近年來,強生集團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東強生的「殼」資源,通過三次配股集資,先後將集團下屬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東強生之中,從而完成了集團借殼上市的目的。
(8)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企業和地方政府為了保住珍貴的上市公司殼資源,通常會採取三種方式保殼:政府財政注資;賣學區房扭虧和重組。
其中,重組很普遍,重組成功股價翻倍也很常見。
國企央企資金充裕,很多企業有自己的投融資部門,一般來說資金主要投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大約5%;向中小企業貸款,或通過銀行發放委託貸款(利率比自己投低,但高於銀行貸款利率);還有就是買地,各地頻頻出現的地王都有國企影子,也是原因所在。
為清除「空殼」或「違規」私募,監管層連續祭出重拳。
目前,基金業協會已經發布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控制指引》、《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和《合同指引》,正在抓緊制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從事投資顧問業務管理辦法》、《託管業務管理辦法》和《外包業務管理辦法》;
並計劃修訂《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和《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最終,私募行業要構建一套「7+2」完整的自律規則體系。
9. 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是什麼意思
比如A公司想上市幕集資金,但相據證監會的規定,達不到上市的條件(比如說要求資產達到一定數量,連繼三年盈利等條件).
於是A就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B公司的控股權,這樣A公司就可以由B增發股票(因為B有這個資格)的方式,進行融資.就是說B公司是A公司在股票市融資的"殼"
B這樣的公司就叫作"殼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