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什麼人算人力資源
擴展閱讀
石油顆粒是什麼 2025-07-17 03:38:51
麻辣香鍋為什麼一直鑽石 2025-07-17 03:38:49

什麼人算人力資源

發布時間: 2025-07-16 22:28:45

1. 什麼是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又稱勞動力資源或勞動力,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
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如果從現實的應用形態來看,則包括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

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腦力和體力的人,而是指能獨立參加社會勞動、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所以,人力資源既包括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勞動年齡外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

關於勞動年齡,由於各國的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勞動年齡的規定不盡相同。一般國家把勞動年齡的下限規定為15歲,上限規定為64歲。我國招收員工規定一般要年滿16周歲,員工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0周歲(到60歲退休,不包括60歲),女性為55周歲(不包括55歲),所以我國勞動年齡區間應該為男性16—59歲,女性16—54歲。

從宏觀意義上來看,人力資源是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從微觀意義上來看,人力資源則是以部門或企事業單位進行劃分和計量的。

具體說來,人力資源的數量構成包括8個方面:

1.處於勞動年齡之內、正在從事社會勞動的人口,它占據人力資源的大部分,可稱為「適齡就業人口」。

2.尚未達到勞動年齡、已經從事社會勞動的人口,即「未成年勞動者」或「未成年就業人口」。

3.已經超過勞動年齡、繼續從事社會勞動的人口,即「老年勞動者」或「老年就業人口」。

以上三部分人口,構成就業人口的總體。

4.處於勞動年齡之內、具有勞動能力並要求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這部分可以稱作「求業人口」或「待業人口」,它與前三部分一起構成經濟活動人口。

5.處於勞動年齡之內、正在從事學習的人口,即「就學人口」。

6.處於勞動年齡之內、正在從事家務勞動的人口。

7.處於勞動年齡之內、正在軍隊服役的人口。

8.處於勞動年齡之內的其他人口。

二、人力資源的特點

由於人本身所具有的生物性、能動性、智力性和社會性,決定了人力資源具有以下特點:

1.人力資源是主體性資源或能動性資源。主體性或能動性是人力資源的首要特徵,是與其他一切資源最根本的區別。所謂主體性,就是說人力資源在經濟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一切經濟活動都首先是人的活動,由人的活動才引發、控制、帶動了其他資源的活動。另外,在經濟活動中人力資源是唯一起創造作用的因素。經濟活動的生命是發展、是進取、是創新,而只有人力資源才能擔負起這種發展、進取和創新的任務,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具有這樣的能力。

2.人力資源是特殊的資本性資源。人力資源作為一種經濟性資源,它具有資本屬性,與一般的物質資本有共同之處。即:(1)人力資源是公共社會、企業等集團和個人投資的產物,其質量高低主要取決於投資程度。從根本上說,人力資源的這個特點起因於人的能力獲得的後天性。因為任何人的能力都不可能是先天就有的,為了形成能力,必須接受教育和培訓,必須投入財富和時間。(2)人力資源也是在一定時期內可能源源不斷地帶來收益的資源,它一旦形成,一定能夠在適當的時期內為投資者帶來收益。(3)人力資源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例如勞動者自身的衰老就是有形磨損,勞動者知識和技能的老化就是無形磨損。

但是,人力資源又不同於一般資本,對一般實物資本普遍適用的收益遞減規律,不完全適用於人力資源。在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中,呈現的是人力資本收益遞增規律,這使得當代經濟的增長主要應當歸因於人力資源。

3.人力資源是高增值性資源。目前在國民經濟中,人力資源收益的份額正在迅速超過自然資源和資本資源。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勞動力的市場價格不斷上升,人力資源投資收益率不斷上升,同時勞動者的可支配收入也不斷上升。與此同時出現的還有一種變動,就是高質量人力資源與低質量人力資源的收入差距也在擴大。

人力資源的經濟作用日益強化,不僅僅是人力資源質量提高的結果,同時也是人力資源的使用過程是一個不斷自我補償、更新、發展和豐富化的過程所決定的。

4.人力資源是再生性資源。人力資源的再生性,主要基於人口的再生產和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人口總體內個體的不斷更替和「勞動力耗費→勞動力生產→勞動力再次耗費→勞動力再次生產」的過程得以實現。當然,人力資源的再生性不同於一般生物資源的再生性,除了遵守一般生物學規律外,它還受人類意識的支配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2. 開篇:什麼是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簡而言之,指的是那些處於勞動年齡、具有勞動能力、能夠被組織所用並為價值創造做出貢獻的人的總和。在廣義上,它包含了教育、能力、技能、經驗和體力等方面,通常涉及企業中人事部門的六大模塊,包括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勞動關系。

若要區分人口資源、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我們可以從它們的內涵和應用角度來理解。人口資源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人口,而人才資源則是指在人口資源中,具有較高技能、知識或創新能力的個體。人力資源則在此基礎上,強調的是這些個體所具備的腦力和體力,以及它們對企業價值創造的貢獻。在數量上,人口資源是最廣泛的,而人才資源則是人力資源中質量最高、數量最少的一部分。

人力資源具備八大特性,它們分別是不可剝奪性、生物性、社會性、時效性、資本積累性、激發性、能動性和載體性。不可剝奪性意味著人力資源是無法被強制剝奪的,必須通過良好的管理與開發,讓個體在自願的基礎上發揮其潛力。生物性與社會性反映了人力資源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而時效性則強調了人力資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價值。資本積累性體現了人力資源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激發性則強調了通過滿足個體需求來激發其潛力的可能性。能動性意味著個體在自我價值實現中的自主行動,而載體性則是指人力資源能夠承載、運輸和傳遞知識、技能和經驗。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是企業和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它不僅涉及數量的考量,更在於質量的提升和潛力的激發。通過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策略,企業和社會能夠更好地利用和配置人力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價值創造。

3.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指哪些人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也被稱為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們在企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的工作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於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和發展、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以及員工關系/勞動關系管理等多個方面。具體來說,人力資源規劃是指預測企業未來的人才需求,並制定相應的人才策略;招聘與配置則是尋找並吸引合適的人才,確保他們能夠被安置在最適合他們的崗位上;培訓和發展則專注於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個人素質;績效管理則是通過設定目標和評估表現來激勵員工;薪酬福利管理則涉及設計和實施激勵性的薪酬體系,確保員工的薪酬福利能夠吸引和保留人才;員工關系/勞動關系管理則關注維護和諧的勞動環境,處理員工之間的沖突以及與工會的關系。

這些專業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以便在實際工作中做出正確決策。他們往往需要與各部門的同事緊密合作,以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隨著企業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的角色也在不斷演變,他們不僅要關注員工的短期需求,還要考慮長期的職業發展。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以便更好地協調各方資源,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還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技術和趨勢,例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在招聘中的應用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他們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好地服務於企業和員工。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是一個多元化且充滿挑戰的職業領域,需要從業者具備廣泛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夠不斷適應變化,為企業和員工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