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使醫療資源更合理
擴展閱讀
陝西竹產品哪裡買 2025-05-26 03:05:39
產品下架後dsr多久恢復 2025-05-26 02:47:51
ui和產品包裝哪個賺錢 2025-05-26 02:42:15

如何使醫療資源更合理

發布時間: 2022-04-23 19:02:40

『壹』 如何合理配置我國的衛生資源

摘要 我國現有的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從總體上講是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以及醫療市場的逐步形成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會對衛生服務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原有的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及服務模式已難以滿足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我國衛生資源匱乏,衛生資源配置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我國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及效率

『貳』 如何將互聯網與醫療行業更緊密地結合,讓患者更方便地看病

雲計算推動診療方式由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轉變,幫助百姓建立數字健康檔案,持續跟蹤和了解個人健康狀況;物聯網設備的應用讓可穿戴設備整合到日常物品之中,通過軟體支持與後方平台和雲端進行數據交互,監測用戶生理、環境信息,突破傳統醫療健康服務的限制。

『叄』 如何做到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

這個是根據國家的政策來執行的

『肆』 中國醫療資源該如何優化配置

第一個方面是,醫療資源的分配在城鄉之間差距極大。城鄉居民在保健服務利用和健康水平方面存在的差距。據調查,占總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衛生資源配置,占總人口70%的農村人口享有20%的衛生資源配置,87%的農民是完全靠自費醫療的。據衛生部基層衛生組織的有關資料顯示,農村36%的患病農民應就診而未去就診,65%的患病農民應住院而未去住院,這種情況比往年都有所增加。在農民陷於貧困的幾種原因中,生病是很重要的一條。如果一個農民得了重病,則不但使全家債台高築,淪為絕對貧困,甚至連累相關的親戚都受到影響。因此,有不少農民一旦有病,就只有聽天由命,自生自滅。原因不用說,一是農民沒有醫療保障,全靠自費,二是農村沒有像樣的醫療機構和人員,三是葯費和治療費用太高。

第二個方面是,醫療資源的分配,在階層之間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中國享有醫療衛生保障的人只佔15%,85%的人沒有醫療衛生保障。這85%沒有保障的人群中,主要就是處於社會貧困階層的人。國家公務人員都有公費醫療,尤其是,國家還有一個龐大的高幹特殊保健群體。這個高幹醫療保健,更是耗費是社會巨大的醫療資源。公費醫療制度對各類職工撥款標准不一,差異巨大,全國政協委員鄭楚光2000年在兩會提案中以湖北的例子說,湖北省公費醫療撥款省市機關部600元/人·年,正廳以上幹部8000元/人·年。而據監察部,審計署、衛生部於去年3月中旬的統計報告披露:地廳級幹部年公費醫療保健開支中,整容、美容、保健儀容,佔65%以上。目前,享有省部級醫療保健的高幹及其配偶也利用便利條件享受高幹醫療保健。這樣又造成醫療資源的極大浪費。而有些地方如甘肅和江蘇,為了表示對優秀私人企業家的關懷,把一些私人企業家也納入享受高幹醫療保健的行列。

『伍』 部分地區沒有疫情也做大規模核酸,抗疫資源該如何合理利用

我個人認為抗疫資源需要盡可能物盡其用,我們也需要避免在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中不當浪費。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醫療資源本身有限,我們需要把更多的醫療資源用在需要的地區和人身上,而不是為了所謂的排查而故意浪費這些醫療資源。在防控新冠疫情的過程當中,如果一個地方本身沒有爆發疫情,甚至這個地區連新冠確診的情況都沒有發生,我覺得這個地區完全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

有些地區沒有疫情也做大規模的核酸檢測。

這是一件非常浪費的事情,對那些沒有爆發新冠疫情的地區來說,為了進一步防控新冠疫情,有些地方甚至開展大規模的全員核酸檢測,通過這種方式來進一步保證相關地區的安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這些地方本身就沒有新冠確診患者,大規模核酸檢測是一件非常非常浪費的事情。

『陸』 疫情下醫療資源如何分配

1.在疫情流行期間,將稀缺資源分配給第一線的醫務人員、疾控人員和基本社會服務人員(維持社會正常運轉必需的人員),不但將使人員個體受益,而且使病人、其他社會成員和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大為受益。否則就沒有人去做疫情引起的治療、護理...
2.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冠病毒肺炎安全而有效的特效葯,大多數治療用葯僅是支持性和緩解症狀的,但呼吸器是搶救危重病人的重要設備,往往在疫情暴發時特別稀缺。有時也會產生肺移植手術的需要,對這些葯物和療法的分配和使用,則必須根據該病人...

『柒』 如何解決醫療資源分配問題

醫療資源分配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本身的都是以追逐利益為主呀,那相對來說那利益高的地方計算資源當然好呀,利潤低的地方醫療資源就比較差呀。

『捌』 上海方艙醫護暈倒患者抱起緊急送醫,醫患關系如何才能像這樣一樣和諧

『玖』 如何進行需求側改革,來優化現有醫療資源的配置與利用

第一個方面是,醫療資源的分配在城鄉之間差距極大。城鄉居民在保健服務利用和健康水平方面存在的差距。據調查,占總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衛生資源配置,占總人口70%的農村人口享有20%的衛生資源配置,87%的農民是完全靠自費醫療的。據衛生部基層衛生組織的有關資料顯示,農村36%的患病農民應就診而未去就診,65%的患病農民應住院而未去住院,這種情況比往年都有所增加。在農民陷於貧困的幾種原因中,生病是很重要的一條。如果一個農民得了重病,則不但使全家債台高築,淪為絕對貧困,甚至連累相關的親戚都受到影響。因此,有不少農民一旦有病,就只有聽天由命,自生自滅。原因不用說,一是農民沒有醫療保障,全靠自費,二是農村沒有像樣的醫療機構和人員,三是葯費和治療費用太高。

第二個方面是,醫療資源的分配,在階層之間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中國享有醫療衛生保障的人只佔15%,85%的人沒有醫療衛生保障。這85%沒有保障的人群中,主要就是處於社會貧困階層的人。國家公務人員都有公費醫療,尤其是,國家還有一個龐大的高幹特殊保健群體。這個高幹醫療保健,更是耗費是社會巨大的醫療資源。

『拾』 如何統籌城鄉醫療衛生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和使用的方面

醫療衛生資源的宏觀分配指在國家能得到的全部資源中應該把多少分配給衛生保健,分配給衛生保健的資源在醫療衛生各部門之間如何分配,如癌症研究應分多少,預防醫學應分多少,高技術醫學應分多少等。宏觀分配還必須解決如下問題:政府是否應負責醫療衛生事業,還是把醫療事業留給市場,如果政府應負責,則應將多少預算用於醫療衛生。如何最有效地使用分配給醫療衛生事業的預算,如預算應集中於腎透析、器官移植、重症監護這些搶救方法,還是集中於疾病的預防;哪些疾病應優先得到資源的分配;以及為改變個人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如吸煙),政府應投入多少資源等等。資源的微觀分配指醫務人員和醫療行政單位根據什麼原則把衛生資源分配給病人,怎樣分配才算公正合理。
當涉及稀有資源時,哪些病人可優先獲得資源(如有兩個病人都需要腎移植,但只有一個腎可供移植時)。為了進行微觀分配,首先需要規定一些規則和程序來決定哪些人可以得到這種資源,即根據適應症、年齡、治療成功的可能和希望、預期壽命和生命質量等主要是醫學的標准進行初篩;然後再規定一些規則和程序從這范圍中最後決定哪些人得到這種資源。這組規則和程序的規定常常要參照社會標准:病人的地位和作用、過去的成就、潛在的貢獻等。但對社會標准,爭議較多。
衛生政策中最有爭論的問題是一個國家是否應該讓醫療衛生社會化,如應實行公費醫療或醫療保險,還是讓醫療衛生商品化,還是採取某種混合折衷的方式(如醫療衛生的基本需要由國家負責,而高技術醫學則由病人自己根據收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