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源縣屬於江西哪兒
應該是上饒地區
❷ 江西的旅遊文化資源有哪些
江西山清水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就稱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江西風景名勝眾多,文化遺產豐富。李白曾在廬山詠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絕唱,毛主席曾帶著秋收起義余部來到井岡山,在這里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自此成為了中國革命的搖籃。李白曾在三清山留下「霓裳拽廣帶,恍惚升天行」。更有中國道教發祥地龍虎山、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等國家級風景區名揚天下。還有八一起義誕生地、英雄城南昌和中國瓷都景德鎮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紅色旅遊還有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廣場、賀龍指揮部舊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等。
上饒集中營、萍鄉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秋收起義廣場、贛州於都紅軍長征出發地,瑞金中共蘇維埃政府及其他政府職能部門舊址,吉安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博物館等、九江廬山中共會議舊址等。
❸ 江西臨川自然資源所有哪些
土地,礦產,森林,草原(草地),濕地,水等。
區內地層出露齊全,岩漿活動頻繁,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礦產基地之一,魚類資源也非常豐富,系全國淡水魚重點之一,鄱陽湖更是聞名中外的「魚庫」。
自然資源有石油、煤、金屬、天然氣、森林、土地、水、可燃冰、動物、植物等。自然資源指的是地球提供給人類衣、食、住、行、醫所需要的物質原料,也稱為地球資源。
❹ 江西在哪裡啊
內容提要:江西省簡稱贛,位於我國東南部、長江中下游交接處南岸,地處北緯24°29′-30°04′,東經113°34′-118°28′之間,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南北長約620公里,東西寬約490公里。 [面積]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4%。 [人口]2000年底,全省人口4140萬,佔全國人口的3.2%。 [民族]有漢、回、苗、畲、瑤等44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99.7%。 [行政區劃]設南昌、景德鎮、萍鄉、九江、新余、鷹潭、贛州7個省轄市,宜春、上饒、吉安、撫州4個地區,71個縣,14個縣級市、14個市轄區。 [首府]南昌市。 [主要城市]南昌、景德鎮、萍鄉、九江、新余、鷹潭、贛州。 自然條件 [地形]江西省位於東亞大陸板塊的東南部,是我國江南丘陵的重要組成部分。省東、西、南三面環山,中間丘陵起伏,北部為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及湖區平原,整個地勢由東、南、西三面逐漸向鄱陽湖傾斜,構成一個向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為主,兼有平原、崗地,山地面積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丘陵佔42%,崗地、平原、水面佔22%。 [水文]江西屬長江流域,長江從省境北部流過,贛江縱貫南北,同撫、信、饒、修諸水從東、南、西三面匯集鄱陽湖,形成以鄱陽湖為中心的向心水系,然後經湖口注入長江。 [氣候]江西省地處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夏冬季長,其特點為:春多雨、夏炎熱、秋乾燥、冬陰冷。總的來說江西氣溫適中,日照充足,雨量豐沛,無霜期長,冰凍期短,氣候隨緯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顯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氣候的年內、年際變化較大,極易出現各類災害天氣。 資源狀況: [氣候資源]江西省地處中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光熱水資源較豐富,全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4057-4794MJ/M2,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73.3-2077.3小時。 [土地資源]可開發利用的「五荒」資源面積529.8萬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1%,需要改造的"四低"資源面積6195.1萬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4.78%。在全省的3422萬畝耕地中,有70%左右屬中低產田。 [礦產資源]江西省礦產資源的特點是礦種齊全、礦床類型多、工業配套程度較高,其中銅、烏、錫、餓、金、銀、鉭、稀土、鈾、伴生硫、高嶺土、螢石、硅灰石、粉石英等14種礦產在國內外佔有一定的優勢。據1998年全省礦產資源統計年報,全省共發現各類礦產158種,探明有儲量的礦產101種,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54種,其中居全國第1位的有:銅、銀、鉭、銣、銫、碲、伴生硫、滑石、粉石英、化工用白雲岩10種;居第2位的有:鎢、金、鈧、水泥配料用頁岩、海泡石粘土、建築用大理岩、飾面用板岩、冶金用白雲岩、化肥用灰岩9種;居第3位的有:鉍、普通螢石、硅灰石、透閃石、葉蠟石、玻璃用砂6種。 總體來看,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中,具有普通意義的大宗礦產偏少,資源缺乏,如能源礦產(煤、油氣)、黑色金屬礦產(富鐵、錳礦)、化肥原料礦產(高磷礦石、鉀鹽)等;有色,貴、稀有金屬,冶化,建化等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在已有的儲量構成中,伴生組分儲量所佔比重較大;有色金屬礦床中,共伴生的有價礦產多,綜合利用價值大。 省級旅遊景區、景點2406處。 進入本網站了解江西更多資料: http://ke..com/view/1888001.htm
❺ 江西和哪幾個省交界
江西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簡稱「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昌。江西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13°34′36″-118°28′58″,北緯24°29′14″-30°04′41″之間。
江西省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為主,涵蓋山地、丘陵、平原、水域四大地貌。江西位於長江以南,緯度較低,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且復雜多變。
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總面積16.69萬平方千米,下轄11個設區的市、100個縣級行政區(縣、不設區的市(縣級)、市轄區)、1個國家級新區。
(5)江西資源哪裡擴展閱讀:
江西省的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底,江西已發現各種有用礦產193種(以亞礦種計)。其中,已探明有資源儲量的139種,居全國前十位的有71種。鉭、鈾、重稀土、銣、伴生硫、化工用白雲岩、粉石英、麥飯石等8種居全國首位。
2、耕地土壤
土壤與植被紅壤和黃壤是江西最有代表性的地帶性土壤。以紅壤分布最廣,總面積13966萬畝,約占江西總面積的56%,根據紅壤的發育程度和主要性狀,大致可劃分為紅壤、紅壤性土、黃紅壤等類。
3、植物資源
江西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具有典型的亞熱帶森林植物群落。有種子植物約4000餘種,蕨類植物約470種,苔蘚類植物約100種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達五百餘種,有標本依據的就有300餘種,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種。
4、動物資源
歷年調查表明,江西有脊椎動物600餘種。其中魚類170餘種,約佔全國的21.4%(淡水魚);兩棲類40餘種,約佔全國的20.4%強;爬行類70餘種,約佔全國的23.5%;鳥類270餘種,約佔全國的23.2%強;獸類50多種,約佔全國的13.3%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西
❻ 江西省有什麼旅遊資源
江西省簡稱贛(省會南昌),位於東經113°34'—118°28',北緯24°29'—30°05',面積16萬多平方千米。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北部為鄱陽湖平原,中部為贛中丘陵,南部與東西邊境為山地。本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2—19.7°C,1月平均氣溫為4—9°C,7月為28—30°C。夏季長達4—5個月,春秋各2個月左右,冬季約3個月,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毫米。漢族佔99.96%,其餘有苗、回、瑤、畲等民族。盛產水稻、茶葉、柑橘、淡水魚,為江南木材、竹的主要產地之一,銅、鎢、鈾、稀有金屬、稀土礦儲量居全國前列。
旅遊資源:江西富山水之勝。長江滾滾而過,江邊屹立著秀、俏、險、奇的避暑勝地廬山。中國五大淡水湖之首的鄱陽湖煙波浩淼,是珍禽王國。湖畔則有含鄱口、石鍾山等名勝。贛江縱貫南北,沿江有吉安青原山等。贛粵交界處的大庚嶺梅花遍山,龍虎山、圭峰則以丹霞地貌奇觀而聞名。江西「物花天寶,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書院遍布。故有「文獻之邦」美譽。廬山白鹿洞書院為「海內第一書院」,鉛山鵝湖書院、玉山懷玉書院、吉州白鷺書院等亦名播海內。江西多有道教聖地,如龍虎山及上清宮、天師府。佛教凈土宗發祥地廬山東林寺。南昌滕王閣為中國古代四大樓之一。景德鎮則為中國「瓷都」。江西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地方文藝:贛劇發源於上饒,已有500餘年歷史,為弋陽腔嫡派,表演朴實細膩,音樂秀、美、嬌、甜。江西採茶劇由民間歌舞、燈彩發展而來,已有300餘年歷史,以精彩的表演和幽默、詼諧的台詞取勝,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飲食文化:九江特產桂花茶餅、酥糖等,石雞、石耳、石魚、興國三蒸等為風味名菜。
❼ 江西什麼礦產資源最豐富
江西有色金屬、貴金屬和稀有金屬礦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銅、鎢、鈾、鉭、重稀土、金和銀礦被稱為「七朵金花」。江西已建成亞洲最大的銅礦和全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
截至2013年底,江西已發現各種有用礦產193種(以亞礦種計)。其中,已探明有資源儲量的139種,居全國前十位的有71種。鉭、鈾、重稀土、銣、伴生硫、化工用白雲岩、粉石英、麥飯石等8種居全國首位。
鎢、銅、銀、金、鋰、銫、碲、電氣石、光學螢石、滑石、陶瓷土、玻璃用脈石英、水泥用輝綠岩等13種居全國第2位;鈹等14種居全國第3位。
江西,簡稱「贛」(gà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昌。又稱江右,別稱贛鄱大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為干越之地和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江西地處中國東南部,北緯24°29′14″至30°04′41″,東經113°34′36″至118°28′58″之間,東鄰浙江省、福建省,南連廣東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長江,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環鄱陽湖城市群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主體部分之一。
(7)江西資源哪裡擴展閱讀:
一、地形地貌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為主;盆地、谷地廣布,略帶平原。地質與地貌地質構造上,以錦江—信江一線為界,北部屬揚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屬華南褶皺系,志留紀末晚加里東運動使二者合並在一起。
後又經受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構造帶,南部地區有大量花崗岩侵入,盆地中沉積了白堊系至老第三系的紅色碎屑岩層,並夾有石膏和岩鹽沉積。
北部地區形成了以鄱陽湖為中心的斷陷盆地,盆地邊緣的山前地帶有第四紀紅土堆積。這是造成全省地勢向北傾斜的地質基礎。
二、水資源
江西地處粵閩高、中溫熱水帶邊緣,截止2008年7月8日,發現溫泉百餘處、熱水鑽孔20多處。最高溫度達82℃(溫泉)及88℃(鑽孔)。以60℃以下的多,約占總數的86%左右。
溫泉總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熱水鑽孔總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溫泉分布以贛南和贛中南為最密,約占總數的62.7%,熱水孔也多集中於該區,約佔64%左右。
❽ 請問江西有什麼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江西全省種子植物約有4000餘種,蕨類植物約有470種,苔蘚類植物約有100種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達五百餘種,有標本依據的就有300餘種,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種。植物系統演化中各個階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時發現不少原始性狀的古老植物,還有「活化石」銀杏等。這些豐富的植物資源充分表明,包括江西省在內的中國亞熱帶地區是近代植物區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江西水域面積廣闊,山地峻峭延綿,植被覆蓋率較高,竹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較為優越,特別是近年來環保措施的不斷加強,豐富的動物和竹林資源日益得到有效保護。歷年調查表明,全省現有脊椎動物600餘種。其中魚類170餘種,約佔全國的21.4%(淡水魚);兩棲類40餘種,約佔全國的20.4%強;爬行類70餘種,約佔全國的23.5%;鳥類270餘種,約佔全國的23.2%強;獸類50多種,約佔全國的13.3%。魚類和鳥類種類較多,經濟價值較大,成為開發利用和資源保護的重點。
礦產資源
江西為環西太平洋成礦帶的組成部分。區內地層出露齊全,岩漿活動頻繁,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礦產基地之一,也是我國礦產資源配套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
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種礦產中,江西已發現各類固體礦產資源l40多種,其中探明工業儲量的89種;礦產地700餘處,其中大型礦床80餘處,中型礦床100餘處。在探明的89種礦產儲量中,居全國前五位的有33種。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銅、鎢、鉭、銫、鉈、鈧、金、銀、鈾、釷、伴生硫、溶劑白雲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銣、鋰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釔礦、鉍、鈹、岩鹽、蛇紋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鉬、鈮、螢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錫、鋯、玻璃用白雲岩等。特別是銅、鎢、鈾釷、鉭鈮和稀土被譽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江西銅業位居世界前三,旗下的德興銅礦為亞洲最大的露天銅礦。其他還有不少金屬、非金屬礦產也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屬類除鐵礦儲量可觀外,尚有大型錳礦產地,質量優良;贛北地區釩礦規模大,資源前景好。江西還發現有特大型銀礦、特大型鉛鋅礦以及中型以上金礦鉛鋅礦、銻礦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非金屬礦產有70餘種,大中型礦床20多處。其中瓷土、熔劑灰岩等量大質優。還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潤土、滑石、花崗石、大理石、珍珠岩等多種礦產,其中贛西粉石英礦面積大、儲量豐、埋藏淺,礦體裸露,適宜於工業規模露天開采。江西地處粵閩高、中溫熱水帶邊緣,現有溫泉百餘處、熱水鑽孔20多處。最高溫度達82℃(溫泉)及88℃(鑽孔)。以60℃以下的多,約占總數的86%左右。溫泉總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熱水鑽孔總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溫泉分布以贛南和贛中南為最密,約占總數的627%,熱水孔也多集中於該區,約佔64%左右。主要分布區域為贛中贛南的遂川、上猶、全南、安遠、石城等21縣市,贛東的臨川、崇仁等9縣市,贛東北的德興等4縣市,贛西北的星子、武寧、銅鼓、靖安等14縣市。江西地下熱水、礦水化學類型較簡單,以微礦化(<1克/升)重碳酸鹽鈉質或鈣質水為主,占總數80%以上,次為弱礦化( 1~3克/升)重碳酸鹽硫酸鹽鈉質或鈣質水。氟離子及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較高,分別為2~13及40~110毫克/升。在已作水質分析的溫泉及熱水孔中,有30多處符合飲用水標准,其餘有氟、錳、鐵、砷等離子超標;40餘處宜於灌溉,其餘為水溫及氟、砷、氯化物等超標;30多處宜於水產養殖,其餘為氟、銅、硫化物、鋅、砷、汞或鉛等超標;70餘處可作醫療礦水,其中氟水50多處(武寧的湯里、上猶的暖塘等),硅水近30處(遂川的湯湖、南豐的湯尾等),另有鐳水(武寧的溫湯、銅鼓的溫塘等)、碳酸水(尋烏的吊神排、贛州的清水塘等)、氡水(祟仁的湯溪、瑞金的鹹水等)、淡溫水(樂平的龍潭等)及鈾、錳、鋰、碘、溴、鍶、硼和硫化氫水等若干處。
❾ 江西省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哪個縣市
江西省的銅: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五分之一,工業儲量佔全國儲量的三分之一。德興的斑岩銅礦,是全省重要的銅礦,探明儲量佔全省總儲量的67.7%;伴生的金佔全省總儲量的98%,伴生的銀佔50%以上;伴生的硫達2067.7萬噸,佔全省總儲量的26.4%。江西銅礦儲量大,埋藏淺,易采易選,開采時能同時回收多種伴生礦產,使一礦變多礦,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目前江西已建成亞洲最大的銅礦和全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
江西省的鎢:黑鎢儲量在全國占第一位,礦床分布以贛南為最多。該類型礦床易采易選,並伴生有錫、鉬、鉍、銅、鈹、鈮、鉭和稀土等多種礦產。
江西省的鉭鈮:主要分布在贛中和贛東南地區。
江西省的稀土:江西擁有罕見的花崗岩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礦床,具有易開采、易提取、放射比度低的優點,且品種齊全,特別是重稀土的儲量很大,其中釔族稀土探明儲量佔全國第一位。礦床主要分布在贛州地區。
江西省的黑色金屬類除鐵礦儲量可觀外,尚有大型錳礦產地,質量優良;贛北地區釩礦規模大,資源前景好。
根據金礦床的分布和成礦特徵江西省可劃分出以下四個金礦成礦區: 1、瑞昌一九江一彭澤金礦成礦區; 2、九嶺一高台山金礦成礦區; 3、贛中金礦成礦區; 4、崇義一興國金礦成礦區。
江西還發現有特大型銀礦、特大型鉛鋅礦以及中型以上鉛鋅礦、銻礦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江西省的非金屬礦產有70餘種,大中型礦床20多處。其中瓷土、熔劑灰岩等量大質優。還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潤土、滑石、花崗石、大理石、珍珠岩等多種礦產,其中贛西粉石英礦面積大、儲量豐、埋藏淺,礦體裸露,適宜於工業規模露天開采。
❿ 江西屬於什麼地形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為主;盆地、谷地廣布,略帶平原。地質與地貌地質構造上,以錦江—信江一線為界,北部屬揚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屬華南褶皺系,志留紀末晚加里東運動使二者合並在一起,後又經受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構造帶。
南部地區有大量花崗岩侵入,盆地中沉積了白堊系至老第三系的紅色碎屑岩層,並夾有石膏和岩鹽沉積;北部地區形成了以鄱陽湖為中心的斷陷盆地,盆地邊緣的山前地帶有第四紀紅土堆積。這是造成全省地勢向北傾斜的地質基礎。
地貌上屬江南丘陵的主要組成部分。省境東、西、南三面環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錯分布,北部則為鄱陽湖平原。鄱陽湖平原與兩湖平原同為長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長江和省內五大河流泥沙沉積而成,北狹南寬,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地表主要覆蓋紅土及河流沖積物,紅土已被切割,略呈波狀起伏。湖濱地區還廣泛發育有湖田洲地。水網稠密,河灣港汊交織,湖泊星羅棋布。
(10)江西資源哪裡擴展閱讀:
江西省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為主,涵蓋山地、丘陵、平原、水域四大地貌。江西位於長江以南,緯度較低,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且復雜多變。
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總面積16.69萬平方千米,下轄11個設區的市、100個縣級行政區(縣、不設區的市(縣級)、市轄區)、1個國家級新區。
截至2017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622.1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818.5億元,第一產業1953.9億元,第二產業9972.1億元,第三產業8892.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5187元。
參考資料網路-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