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制度文化旅遊資源是什麼
擴展閱讀
產品畫冊在哪裡下載 2024-10-06 05:14:22
為什麼測得總油小於石油 2024-10-06 04:50:13
什麼危險品價格高 2024-10-06 04:07:52

制度文化旅遊資源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9-13 19:18:48

㈠ 鄉村旅遊規劃怎樣體現鄉村文化

鄉村旅遊規劃怎樣體現鄉村文化

鄉村旅遊是依託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築和文化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閑游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遊方式,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整個旅遊業的產品和形式,有利於旅遊業樣式豐富和持續性發展。同時,鄉村旅遊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周邊斷線旅遊的繁榮。那麼,關於鄉村旅遊規劃怎樣體現鄉村文化呢?下文是由我為大家分享相關知識內容,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一、鄉村文化資源分析

文化的概念紛繁復雜,當代多數文化地理學著作分析,大多明確地以廣義的文化領域為研究對象,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既相對獨立,又彼此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里,對人類與鄉村自然長期相互作用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鄉村文化,我們用文化的三分法將其分為:鄉村物質文化、鄉村制度文化和鄉村精神文化。

1、鄉村物質文化

鄉村物質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鄉村生活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創造方式,及其表現的文化,既包括具體的器物,也包括這些器物的生產工藝和技術。鄉村物質文化是鄉村居民集體或個人智慧的外在顯現部分,具有直接的視覺體驗特點。包括鄉村田園景觀、鄉村建築景觀、農耕生活景觀、鄉村飲食文化、鄉村物質藝術文化等。可以說鄉村的這些物質文化資源是人們享受體驗鄉村魅力,感受鄉村生活,欣賞鄉村景觀的重要載體,是人們體驗鄉村旅遊的最直接的形式。

2、鄉村制度文化

鄉村制度文化又稱為鄉村社會文化,它的內容豐富,是鄉村地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為維護鄉村社會穩定、社會秩序而約定俗成的倫理道德及禮儀規范,對個人參與社會活動具有規范性作用,具有可看、可觀、可參與的特點。其中很多素材都可以成為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包括鄉村節日文化、鄉村節日民俗活動、鄉村禮儀文化、鄉村權力制度文化等。鄉村的這些制度文化(社會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含,利用其中積極的資源開發相應的旅遊產品來滿足遊客的需求,使整個鄉村旅遊的過程充滿了濃郁的差異性和地方性的文化體驗。

3、鄉村精神文化

鄉村精神文化是指鄉村作為一個穩定的共同體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結構與情感反應模式,通常表現為鄉村居民的性格、價值觀、生存觀等。它潛存於物質文化里,是隱性的,遊客只有通過長期的體驗才能領悟。包括村落、民居的選址布局藝術、朴實的生活習俗、豐富的鄉村口頭藝術等。鄉村的這些精神文化資源是遊客了解、學習和感悟我國豐富的鄉村文化,理解體驗“俗文化”的重要資源,是吸引廣大遊客到鄉村進行旅遊休閑的重要動力。

二、鄉村意象的營造

鄉村意象是鄉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在人們頭腦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圖像”,主要表現為鄉村景觀意象和鄉村文化意象,其本身可以說就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無形的旅遊資源,是表達和維護鄉村旅遊主題的重要載體,是鄉村旅遊活動開展的背景。它是由鄉村文化素材的三個層次相互揉合,共同在人們頭腦里形成的對鄉村的整體感覺和印象。其中鄉村景觀主要由鄉村聚落形態、鄉村建築和鄉村環境所構成,鄉村景觀意象就是由這些可見的實物直接給人們留下的表面印象;而鄉村文化意象是指鄉村傳統文化意象和鄉村“天人合一”內涵意象,它蘊含在景觀意象之中,通過物化的景觀表現出來,整體表現為鄉村的一種“氛圍”。可以說鄉村景觀意象是基於鄉村物質文化資源的一種表層性認識,而鄉村文化意象是鄉村意象的深層次內涵,是基於鄉村物質文化資源和鄉村制度文化資源,對鄉村精神文化資源的一種深層感知。鄉村意象所反映出的鄉村與城市巨大的景觀差異和文化差異,是吸引、滿足旅客參與旅遊活動的根本,因此鄉村旅遊的規劃開發必須以鄉村意象這種整體氛圍為基調,與鄉村旅遊開發主題相呼應,任何旅遊活動的規劃開發一方面都必須服從和維護鄉村意象這個整體;另一方面,必須通過各種手段維護和強化這種鄉村意象,增強鄉村旅遊地整體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鄉村文化代表著鄉村地區自然、歷史的沉澱,鄉村旅遊開發應深入發掘鄉村文化的底蘊,通過相應的旅遊活動、旅遊產品呈現給遊客,從而使不同地區的鄉村旅遊具備其特有的識別性,使不同地區的鄉村旅遊具有獨特的根基和旺盛的持續發展能力。同時也要反對因單純追求經濟利益、迎合獵奇心理而出現偽地方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過度“舞台化”傾向,減少鄉村文化的流失、防止旅遊者的“行為污染”和非鄉村文化的滲透,為旅遊者提供一個自然、地道和原生態的鄉村生活體驗。

鄉村旅遊發展意義:

一、發展鄉村旅遊對於旅遊業的意義

鄉村旅遊是依託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築和文化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閑游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遊方式,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整個旅遊業的產品和形式,有利於旅遊業樣式豐富和持續性發展。同時,鄉村旅遊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周邊斷線旅遊的繁榮。

二、發展鄉村旅遊對於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1、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充分利用農村旅遊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業功能,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村旅遊服務業,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

2、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增加價值。同時,也使農村生產的農副產品就地消費,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市場價格,促進農民增收。

3、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農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發展,進而減少國家對農村的扶持資金。同時,當地農民參與投資、經營旅遊業,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實現“生活寬裕”的目標

4、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促進城鄉統籌,增加城鄉之間互動。城裡遊客把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等信息輻射到農村,使農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現代化意識觀念和生活習俗,提高農民素質。

5、發展鄉村旅遊,可以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以農村文化為吸引物,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旅遊。同時,通過旅遊可以吸收現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鄉風。

6、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旅遊對於環境衛生及整潔景觀的要求,將大大推動農村村容的改變,推動衛生條件的改善,推動環境治理,推動村莊整體建設的發展。旅遊追求個性化、特色化、原生態、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遊村莊的獨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農村建設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說,發展農村旅遊,有利於農村乃至全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於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農村科學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容整潔”的目標。

7、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旅遊業在當地社區的參與度,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進行農村建設,提高當地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

三、發展鄉村旅遊對旅遊者的意義

鄉村旅遊優美的景觀和自然環境為旅遊者提供了愉悅身心、釋放壓力、返還自然的環境。滿足旅遊者休閑度假的需求,是城市旅遊者提供休閑度假、減壓的良好途徑。

;

㈡ 旅遊管理本科論文題目

旅遊管理本科論文題目精選

旅遊管理本科論文題目我已經為大家准備好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吧!

1.淺析現代酒店安全管理工作的特點

2.酒店人力資源外包管理存在的問題

3.淺談雲南旅遊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

4.論旅行社對散客的服務方式

5.淺談導游講解對旅遊景區形象的影響

6.論民俗特色旅遊的開發

7.旅遊網路預定系統的戰略研究

8.文化旅遊與文化市場建設

9.談挖掘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

10.淺談旅遊信息在經濟決策中的地位及其開發利用

11.關於旅遊對環境影響問題的思考

12.淺析影響現代旅遊業發展的因素

13.整體產品觀念在旅遊業中的應用

14.旅遊業的經濟功能及其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15.論旅遊服務的國際標准及我國的接軌方式

16.論自然保護區旅遊的持續發展

17.論旅遊景觀的視覺形象及其對景點開發與經營管理的意義

18.論風景旅遊資源開發中的視覺影響問題

19.關於商用旅遊信息系統的總體構想

20.旅遊與社會互動關系初論

21.旅遊動機形成的影響因素研究

22.論導游的品質對服務的影響

23.生態旅遊與可持續旅遊發展

24.旅遊發展對風情民俗資源的消極影響分析及其對策研究

25.需要層次論在旅遊飯店餐飲管理中的應用

26.旅行社經營機制轉換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7.旅遊廣告媒體對旅遊的影響研究

28.旅行社服務質量與遊客滿意感影響因素分析

29.旅遊業的社會弊端及其治理

30.旅遊飯店顧客導向定價模式淺析

31.生態旅遊綠色營銷的產品策略分析

32.淺論我國商務旅遊開發

33.淺論導遊人員的基本素質

34.知識經濟下旅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35.發展旅遊觀光農業問題初探

36.旅遊企業品牌戰略探討

37.中國旅遊教育與培訓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38.論生態旅遊資源的脆弱性及其保護

39.旅遊購物的投訴心理及服務對策

40.飯店服務人員個人能力培養途徑

41.飯店文化對員工行為的影響探討

42.旅遊保險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

43.我國新興旅遊形式的發展研究

44.提高我國旅遊從業人員心理素質的途徑分析

45.旅遊景區發展與保護問題思考

46.有關我國旅遊消費問題的研究

47.自助旅遊發展與管理

48.農家樂旅遊發展研究

49.旅行社管理中導游工資機制改革研究

50.旅行社管理中的難點與對策分析

51.飯店企業員工流失現象剖析及對策研究

52.飯店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創新

53.飯店如何進行商務旅客客源開發

54.導游職業道德缺失的防範與控制

55.旅遊服務人員的挫折與心理保健

56.新的放假制度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

57.旅行社旅遊線路設計研究

58.飯店經營管理發展趨勢分析

59.試論飯店企業的客源市場定位

60.談人力資源管理在飯店中的作用

61.論酒店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趨勢

62.論旅遊策劃在旅遊業發展中的作用

63.試論當今酒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得”與“失”

64.如何正確處理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關系

65.入世後旅遊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66.旅遊企業經營效益評估方法的創新

67.旅遊業風險的控制與迴避

68.計算機技術在旅遊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69.淺析我國國有飯店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70.旅遊業的網路營銷發展態勢及對策

71.旅遊開發中人文景觀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

72.旅遊目的地形象的傳播策略初探

73.如何樹立優秀旅遊區域形象探討

74.生態旅遊在我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75.試析旅遊品牌效應

76.如何增加旅遊產品的文化

77.試論旅遊對接待地的社會文化影響

78.試論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79.淺論生態旅遊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80.我國貧困地區旅遊業發展思考

81.旅遊交通對旅遊業發展的推動及完善措施分析

82.古鎮旅遊開發及發展策略

83.試述導游風格的塑造及培養對策

84.少數民族地區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85.我國經濟型酒店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86.旅遊企業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構建

87.雲南經濟型酒店經營模式探析

88.淺論雲南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

89.雲南經濟型酒店二線城市發展模式研究

90.旅行社計調人才素質提高及培養途徑

91.略論中國旅遊企業的品牌意識

92.旅遊管理信息化與電子商務研究

93.論供應鏈優化與飯店庫存的動態管理

94.酒店集團財務管理分析

95.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

96.我國導游薪酬制度改革策略探討

97.經濟發達區城郊休閑度假村SWOT分析及其開發策略

98.杭州茶館文化與城市休閑文化的初探

99.淺析影視旅遊中以影視作品為媒介的旅遊目的地營銷

100.論體驗經濟視野中的旅遊產品設計

101.旅行社不正當競爭現象、症結與對策研究

102.探討如何加強我國旅行社的市場競爭力

103.旅遊企業產品差異化經營不足之原因分析

104.環境保護與中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105.論旅遊企業員工素質與服務質量的關系

106.旅遊對於民俗風情資源的消極影響及對策研究

107.旅遊利益相關者權益的保護與利益分配

108.試論我國生態旅遊發展的基本思路

109.論企業文化建設在飯店管理中的作用

110.中國與其他國家旅遊業的比較和啟示

111.旅遊服務語言藝術探討

112.影響旅遊者選擇旅行社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

113.鄉村旅遊開發與公共資源優化配置研究

114.試論民俗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115.導游員管理模式探析

116.關於我國旅行社品牌經營管理模式的探討

117.試析旅遊心理與散客旅遊管理策略

118.試析旅遊宣傳中的心理策略

119.論網路經濟多地點經濟

120.文物古跡保護與開發的博弈研究

121.飯店大學生流失原因與對策研究

122.現代信息技術在旅遊業中的對策研究

123.論旅遊文化在旅遊產業中的重要性

124.區域旅遊合作的現狀調查與保護研究

125.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面臨新的挑戰

126.京津冀都市圈構建對河北省旅遊業的影響

127.試論工業旅遊的特徵及發展前景

128.河北生態旅遊的發展探討

129.旅遊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130.探析中國公民出境旅遊市場行業政策的變化

131.網路化對旅行社經營的影響及對策

132.城郊旅遊開發思路與對策研究

133.旅遊飯店質量成本控制

134.飯店人力資源激勵問題

135.試論旅行社的誠信經營

136.試論發展農業旅遊的意義及對策

137.旅行社與旅遊景區關系營銷研究

138.旅遊目的地安全事故探析

139.論導游在旅遊地形象建設中的作用

140.城市會展業發展的影響及制約因素

141.旅遊目的地的營銷策略研究

142.中國演藝旅遊市場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143.自駕車旅遊產品開發研究

144.信陽市茶文化旅遊發展策略研究

145.河南省文化旅遊發展戰略探析

146.論社區參與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147.旅遊市場細分中的旅遊主體消費特徵研究

148.探討如何加強我國旅行社的市場競爭力

149.對我國旅行社品牌經營管理模式的探討

150.鄉村旅遊休閑化提升的目標與戰略研究

151.浙江經濟型酒店深化發展對策探討

152.杭州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對城市旅遊資源開發的影響初探

;

㈢ 文化在推動再生資源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文化資源是一種可供文化產業開發利用的, 凝聚了某一群體獨特精神價值的 資源。和自然資源一樣,文化資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重要資源。文化資源 具有無形、傳承性、穩定性、共享性、持久性等特徵。文化資源對人類社會的發 展起著方向性、支撐力、凝聚力、推動力的作用。 從傳統文化方面來看,所謂文化資源,並不僅僅指有形的古老建築,還有廣 泛的內容。如日本與韓國制定對文化財產進行保護的國家法律,對文化財產的界 定就包括以下五類: (1) 有形文化財產,如建築、繪畫、雕塑等 (2) 無形文化 財產,如戲劇、音樂、工藝技術等 (3) 民俗文化財產,如衣食住行與宗教信仰 等風俗習慣 (4) 紀念物,如各種古代庭園、陵墓、名勝與自然景觀等 (5) 傳統 建築群,如故宮等。范圍很廣幾乎把所有與文化有關的事物都包含在內。 文化資源對經濟的直接影響在於文化產業。 1998 年我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 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0 ? 75% 、 第三產業增加值的 2 ? 33%, 文化產業從業人 員僅占就業人員總數的 0 ? 4% 。而在許多發達國家,文化產業早已成為經濟 增長和吸納勞動力的支柱產業之一。 1998 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 出僅占其消費性支出的 2 ? 27%, 這種狀況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也低於一般 的發展中國家。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 , 1997 年我國的實際文化消費總量大約為 650 億元,而文化的潛在消費能力或需要約為 3000 億元,差距可謂巨大。在開 發城市文化資源方面,全國各城市都認識到這一點,都在大力挖掘自己的歷史文 化資源。如河南新鄭是黃帝故里,相傳農歷三月三是軒轅黃帝一統天下、成就偉 業的日子,後人為表達對軒轅黃帝的敬仰之情,從春秋時期就舉行拜祖活動,延 續至今。 1992 年新鄭市開始舉辦炎黃文化旅遊節。 11 年來,每年都有海內外 的炎黃子孫前來登山朝聖、尋根拜祖、觀光旅遊,並因此促進了新鄭市的對外經 貿合作。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文化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尤其是在滿 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首先,文化資源是現代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本」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這是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本 錢」 但是, 。 我們不能只守著一座金燦燦的文化資源寶庫, 而應有把文化資源 「變 現」的意識、勇氣和能力,即把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現代產業資本,把文化需求 轉化為市場機制。 文化產業的興辦與發展必須以文化資源為依託。離開文化資源這一基礎,文 化產業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文化資源異常豐富。 這些文化資源種類繁多,文化蘊含豐富,與經濟的可滲透性強,可開發程度高, 這就為北京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總體優勢。 首先,北京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它是 50 萬年前北京猿人的發祥地, 又是傳說中上古時期的幽州古戰場。春秋時期的燕國就已經在這里建薊城為都。 此外,北京在宋代以前一直是北部邊陲軍事重鎮,而自遼代開始便成為國都,並 一直延續五朝。都城的歷史文物古跡,獨特的皇城文化景觀,更是一份至為寶貴 的歷史文化遺產。據統計,北京的古代文化遺存共有 7309 項之多,其中,周口 店北京猿人遺址、長城、故宮等三項已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名 錄。從國際國內上看,歷史文化資源如北京這樣豐富的屈指可數。當前,北京的 歷史文化資源絕大部分尚未被當作一種產業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 甚至還有相當 一部 分尚未得以修復,基本處於「塵封地下」的狀態。由此可見,僅就歷史文化資源 來看,北京文化產業的潛力是何等巨大,前途又是何等光明。全面開發這些歷史 文化資源的現代價值,包括其社會價值、審美價值與經濟價值,不但對北京文化 產業的勃興與繁榮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發揮北京的文化優勢,實現北京城市的 文化定位都具有重要意義。北京的文化資源是多方面的。 除上述之外,尚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資源(如京味文化),瑰麗多姿的旅 游文化資源(包括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源遠流長的藝術文化資源(如京劇、 北京曲藝等),富於傳統別具特色的商業文化資源(如老字型大小)。特別值得重視 的是,北京在尖端科學技術研究與社會科學新學科研究方面的雄厚實力,為文化 產業與國際現代化先進水平接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提供了發展高科技文化產 業、信息文化產業、咨詢文化產業、現代國際會議服務產業以及律師事務所、各 類智力策劃公司等所必需的科技知識性的文化資源。 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為北京文化產業的發展展示出一派光明燦爛的前景。 2006 年至 2009 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長 21.9% ,高於全市經濟增速 7.5 個百分點。 2009 年,北京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 1489.9 億元,佔全市 GDP 的 12.3% ,增速為 10.7% ,高於全市經濟增速 1.4 個百分點。其中,營業收入 5985.7 億元,同比增長 10% ;從業人員 114.9 萬人,同比增長 7.3% 。今年 上半年北京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 804.3 億元,增速 15.7% ,高於全市經濟增 速 2.5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網站)。由此可以看出來 文化資源在文化產業發展的地位。 中華傳統民間文化是我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參與全球綜合實力競爭的取之 不盡用之不竭的重要資源。 傳統民間文化資源在中國未來的文化產業發展中將占 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能將發揮引領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在未來 的文化市場上,沒有民族特色、沒有文化品位的文化產品是缺乏競爭力的,而這 種民族特色和文化品位的建立和被認可, 必然是紮根於民族文化土壤的文化產業 及其產品。 其次,文化資源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一個經濟區域內豐富的文化資源是進行文化資源產業化開發的前提和基礎。 理解了這點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現在各地都在爭奪所謂的 「文化名人、 文化名城」 現象。如,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為其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可持續性的資源 支持。西安歷史文化積淀厚重 ,周秦漢唐文化遺存豐富 ,有「天然歷史博物館」 美譽。西安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其地域文化之發達 ,歷史之悠久 ,輻射 力之廣遠 ,都是其他古都城市無法比擬的。西安的文物古跡在全國名列前茅 , 文物景點多達 2 944 處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 34 處 ,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單位有 72 處;而西安的古遺址、陵墓多達 4000 余處 ,館藏出土文物 15 萬余 件。隨著考古不斷發現 ,西安文化遺產數量還每年以約 40 處的速度遞增。西安 的宗教文化資源也較為豐富 ,宗教寺廟保存完好。古代長安曾是佛教、道教、伊 斯蘭教及西方基督教匯聚、發展、衍生宗派的聖地。西安的樓觀台已有 3000 年 歷史 ,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是伊斯蘭教四大清真寺 之一。佛教大慈恩寺、大興善寺、香積寺、華嚴寺、凈業寺、草堂寺等六大宗派 的祖庭都保存完好。 這些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為西安文化產品提供了豐富資料和 實物標本 ,也為其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支持。 但是,在文化資源產業化的過程中也受到方方面面的阻礙。如,市場法規不 健全 ,實踐中存在著「執行難」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我國文化產業起步晚,文 化產業的法規與其他方面的法規制度相脫節。導致了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執行 難」的問題 ,這無形中增加了民營資本和外資的投資風險;行政管理體制不暢 , 管理人員觀念陳舊 ,服務意識淡薄 ,致使行政效率不高。 長期以來 ,受計劃經濟 體制的影響 ,文化管理部門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政府辦文化、管文化的思想。在 管理上以行政管理為主 ,直接干預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 ,同時文化發展體制上 的多頭管理 ,又導致在文化市場上行政干擾過多 ,不利於文化產業的發展; 融資 渠道不暢 ,發展文化產業的資金不足;文化產業人才缺乏 ,人才培養意識滯 後 …… 文化資源具有滿足人的需要的功能, 是最高層次、 最具開發價值的重要資源。 文化資源的功能及多樣化特徵,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資源供給、資產支 撐和資本保障。必須把握好文化產業培育與文化資源開發的關系,從根本上解決 文化資源產業化的種種阻力,提高文化資源的自主開發能力和市場開發效應。這 樣才能最大化的發揮文化資源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中作用。 作者:顏丙浩

㈣ 人文旅遊資源有哪些

問題一:中國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分別包涵哪些類別? 學術界按旅遊資源的成因或其屬性分類,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型。前者是指地貌、水體、氣候、動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構成的、吸引人們前往進行旅遊活動的天然景觀,具有明顯的伐賦性質;後者內容廣泛、類型多樣,包括各種歷史古跡、古今偉大建築、民族風俗等等,是人類活動的藝術結晶和文化成就。也有的將其分為三類,除上述兩大類型外,還有復合型旅遊資源。
按傳統旅遊資源觀分類,我國旅遊資源包括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民俗風情資源、傳統飲食資源、文化資源和工藝品資源,以及都市和田園風光資源等。按現代旅遊產業資源觀分類,我國旅遊資源包括觀光型旅遊資源、度假型旅遊資源、生態旅遊資源和滑雪、登山、探險、狩獵等特種旅遊資源,及美食、修學、醫療保健等專項旅遊資源。
ask.koubei/question/1307120901979

問題二:人文旅遊資源的分類 一、歷史遺跡旅遊資源 1、古人類遺址2、古代歷史文化遺產3、近代革命活動遺址二、古建築旅遊資源 1、宮殿建築2、祭祀建築3、民居建築4、偉大工程三、古陵墓旅遊資源 四、宗教旅遊資源 五、園林建築旅遊資源 六、民族民俗旅遊資源 1、服飾2、飲食3、節日節慶4、風物特產特點1、歷史性 2、強有力的生命力 3、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4、活躍性

問題三:我國人文旅遊資源的內涵主要有哪些 主要指歷史古跡、文化遺跡,以及文化藝術、民族習俗、城鄉建設等。
可 供旅遊者參觀游覽的各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一般可分為自然風光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兩大類。前者是指自然賦予的、尚未作其他開發利用的、能使人們產生美感的自然環境和物象及其地域組合,包括水光山色、江河湖泊、陽光海灘、奇石異洞、流泉飛瀑、旅遊氣候、生物資源等有美學價值的景物;後者是人類歷史與文化的結晶,主要包括一國或一地區特有的民族風情、歷史古跡、旅遊文化、城鄉風光、旅遊商品和風味佳餚等。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能增加就業和收入,具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和經濟意義。

問題四:世界著名的人文旅遊資源有哪些地方 中國的長城、明十三陵、故宮、清東陵、清西陵等等!
日本奈良!
希望採納!謝謝!

問題五:人文旅遊資源名詞解釋 人文旅遊資源是人類創造的、反映各時代、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俗民情狀況,具有旅遊功能的事物和因素。根據《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它也分為三大類,即古跡與建築類、休閑求知健身類(包括科教文化設施、療養和福利設施、動物園、植物園、公園、體育場館、游樂場所、節慶活動、文藝團體等)和購物類(包括市場與購物中心、著名店鋪、地方產品等)。

問題六:我國人文旅遊資源主要有哪八類 人文旅遊資源是人類歷史與文化的結晶,主要包括一國或一地區特有的民族風情、歷史古跡、旅遊文化、城鄉風光、旅遊商品和風味佳餚等。

問題七:海南自然旅遊資源有哪些?人文旅遊資源有哪些? 自然旅遊資源:1、海岸帶景觀:在海南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 50- 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 18- 30攝氏度,陽光充足明媚, 一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自瓊山至三亞東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 。環島沿海有不同類型濱海風光特色的景點,在東海岸線上,還有一種特殊的熱帶海岸森林景觀----紅樹林和一種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觀----珊瑚礁,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已在瓊山市東寨港和文昌市清瀾港等地建立了4個紅樹林保護區 。2、山嶽、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有的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歌嶺,奇石疊峰的東山嶺,瀑布飛瀉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嶺、類鋒嶺、吊羅山 、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遊和避暑勝地。 海南的山嶽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著熱帶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樂東縣尖峰嶺和瓊中縣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其中以尖峰嶺最為典型。 3、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海南已建立若干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馴養場, 其中有昌江縣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東方、萬寧市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陵水縣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等。 4、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遊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聞名全國的萬泉河風光最佳。大山 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洄於深山密林之中,中間大石迭置,瀑布眾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瓊中縣的百花嶺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負盛名。 5、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一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 。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 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 興隆溫泉、 南平溫泉、 藍洋溫泉 、七仙嶺溫泉 、官塘溫泉和半嶺礦泉等,適於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一體的旅遊。 還有五指山,天涯海角等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在這里提一下。 自然資源我分了5類,其中景點也大概有10個了。下面我說一下人文旅遊資源。 1、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居瓊遺址----東坡書院
位於儋州古城中和鎮,離儋州市 *** 所在地那大鎮40多公里,建於1098年(北宋時期)。書院里有載酒亭、載酒堂、奧堂龕等古色古香的建築,其中載酒堂曾是蘇東坡父子起居和讀書的場所。現在書院內大殿和兩側耳房展覽著許多蘇東坡的書稿墨跡、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屐圖》。另外,還有郭沫若、鄧拓、田漢等文化名人題詠的詩刻及書畫名家的藝術作品。東坡講學的彩雕陳列大殿正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館前,東坡笠屐銅像矗立在奼紫嫣紅的鮮花叢中。
中和鎮古時是儋州的州治所在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在此謫居三年。由於蘇東坡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幾百年來這里的人們都喜愛吟詩作對,中和因而也有「詩對之鄉」的美譽。除了東坡書院外,鎮里還有桄榔庵、東坡井、魁星塔等古跡。以及為紀念蘇東坡而修建的蘇公祠、為巡雷瓊兵備道焦映漢所修建的瓊台書院、丘浚(明代名臣)之墓、海瑞 (明代大清官)之墓,漢武帝派遺率兵入海南......>>

問題八:中國自然人文旅遊資源分別包括哪些要素 自然旅遊資源,主要是天然賦存的具有游覽觀光、休息療養、娛樂體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這些要素或以單體和單體組合,或以某種要素為主輔以其它要素組合構成旅遊資源。

問題九:旅遊資源的特徵有哪些?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主要特徵類型
一類、①區域分異特性:旅遊資源是造成旅遊活動的最基本的因子。沒有景觀的地域分異,就不可能吸引需求不同的旅遊者。旅遊資源區域分異受自然地理和人類社會活動規律所控制,而前者的控製表現更為直接和明顯,如由氣候差異造成的緯度地帶性分布特性;受制於氣候干濕程度影響的經度地帶性分布特性;由於氣溫和熱量隨高度變化而造成的垂直地帶性分布特性;由內外因子綜合作用而形成的集中性分布特性,這種集中包括大小范圍的集中、團塊狀集中、條帶狀集中等。
②景象組合特性,包括:從種類上的同類組合和綜合組合;從空間上的集團組合和異地組合;從規模上有大小不同尺度的組合,有當地或近地的集團組合,也有遠距離的異地組合。 ③相似出現特性,自然和人文景象相似出現,給旅遊者造成近地旅遊之方便,但也給旅遊業發展造成一些問題,對於類似景點,不易多次重遊和加強其特色宣傳。此外還有潛在資源特性、季節變化特性、性質變異特性等。
二 類、1、價值上的觀賞性。(獨特性)它主要是用來看或觀賞的。這是旅遊資源同一般資源最主要的差別。
2、空間上的地域性。 地域差異性集中體現在各個地區的旅遊資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旅遊景觀魅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業是否有成就。
3、時間上的季節性。 (變異性) 主要指自然景觀受季節氣候的影響而呈現出的最佳觀賞季節。
4、使用上的永續性。 主要指旅遊資源只供觀賞不能帶走,因此可以長期供遊人使用。前提是保護和管理得好。
5、構景上的綜合性或多樣性。指旅遊資源往往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組成。
三類 (1)多樣性 對旅遊者構成吸引的各種因素都是旅遊資源。 需求千差萬別,概括為:「求美」「求異」,縱向上對遙遠的古代遺跡充滿敬仰、橫向上為異地的奇特環境和事物流連忘返、對美的本能追求使人們面對自然造化的優美景觀心曠神怡、對體現人類追求、凝結人類智慧的人工創造物一往情深。
(2)壟斷性――(不可移動性 ) 是指旅遊資源的實物本體不能朝向旅遊者移動。正是旅遊資源的不可移動性,才決定了旅遊活動暫時的和異地的特徵;消費者買走的只是映象和感受。
(3)定向性 一是資源分布的區域性。 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性―― 人們渴望了解居住地以外的世界;才形成了旅遊者向某個方向的旅遊流;旅遊流的指向是旅遊資源的吸引力。 二是同一旅遊資源吸引旅遊者的區域性;對某些國家或地區的旅遊者吸引力大; 對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旅遊者吸引力不大; 對另一些本就不具有吸引力。
(4)時間性(補充內容) 與旅遊活動的時間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時間的季節性。是指同一地理環境隨季節的變化在某一特定季節出現某些特殊景觀或特別的體驗感受適合於旅遊的現象。時間特定性或周期性: 旅遊景觀和事物在某一特定時間周期性地出現或發生。 傳統的節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每4年一屆奧運會 ;珠海每兩年一次的航展,歐美國家一年一度的狂歡節來臨; 每年農歷8月16錢塘江觀潮 ;日出日落,時代的變異性: 歷史遺跡、名人故居、廢棄的礦井、監獄等;登月旅行, 一些主題公園地衰落 。
(5)組合......>>

問題十:全國34個省份多有哪些重要人文旅遊資源? 中國人文旅遊資源
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及古城鎮旅遊資源
1.古人類文化遺址
(1)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
(2)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
1)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時候
2)距今約四五千年的時候
2.古城鎮資源
(1)中國城市的發展
(2)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特點
1)按一定的制度進行規劃
2)重視城市的選址
3)有圍繞的牆垣
4)以方格網街道系統為主
5)採用中軸線對稱的平面布局
6)重視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綠化
(3)城鎮類型
1)古都
2)文化名城
3)地區中心城鎮
4)著名物產的產出地
二、宮殿與禮制建築旅遊資源
1.宮殿
(1)宮殿布局
1)中軸對稱
2)左祖右社
3)三朝五門
4)前朝後寢
(2)宮殿外陳設
1)華表
2)石獅
3)日晷
4)嘉量
5)吉祥缸
6)鼎式香爐
7)銅龜、銅鶴
(3)中國現存的古代皇宮
1)北京故宮
2)沈陽故宮
2.禮制建築
(1)祖廟
(2)北京社稷壇
(3)天、地等壇
(4)名人祠廟
三、陵寢旅遊資源
1.封土的沿革
(1)秦漢兩代的「方上」
(2)唐代的「以山為陵」
(3)宋代的「方上」
(4)明清兩代的「寶城寶頂」
2.陵園的建築布局
(1)祭祀建築區
(2)寢殿
(3)神道
(4)護陵監
3.墓室結構
(1)土墓穴
(2)木享穴
(3)磚砌墓
4.隨葬品
5.中國古代墓葬的主要特點
(1)鮮明的政治等級性
(2)強烈的宗法觀念
(3)「事死如事生」的表現形式
(4)深受「堪輿學說」的影響
6.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陵寢
(1)秦始皇陵
(2)漢茂陵
(3)唐代帝陵
(4)北宋帝陵
(5)元代帝陵
(6)明代帝陵
(7)清代帝陵
四、園林旅遊資源
1.中國園林的起源與發展
(1)商周――中國園林的萌芽時期
(2)秦漢――中國園林的奠基時期
(3)魏晉南北朝――中國園林藝術的轉變時期
(4)唐宋――中國園林的成熟時期
(5)明清――中國園林的巔峰時期
2.中國園林的藝術特徵
(1)造園藝術,師法自然
(2)造園手法,有定法而無定式
(3)中國園林追求「三境」:「生境」、「畫境」、「意境」
3.中國園林的分類
(1)依園林的性質分類
1)皇家園林
2)私家園林
3)宗教園林
(2)依藝術風格分類
1)北方園林
2)江南園林
3)嶺南園林
4.園林常用的構景手段
(1)借景
(2)障景
(3)對景
(4)添景
(5)夾景
(6)框景
(7)漏景
(8)點景
5.園林的旅遊功能
五、其他古建築工程旅遊資源
1.長城
(1)長城修築歷史
(2)明長城結構分析
2.古代水利工程
(1)都江堰
(2)靈渠
(3)京杭大運河
(4)坎兒井
3.古代的橋梁
(1)河北趙州橋
(2)北京盧溝橋
(3)福建晉江安平橋
(4)泉州洛陽橋
(5)廣西三江風雨橋
4.天文建築...>>

㈤ 中國玉器的四個時期,分別經歷了哪些朝代

中國玉器的四個時期包括:史前時代、先秦時代、西漢時期以及北宋時期。

中國古玉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影響深遠,玉和中,國,民,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藝,術的產生和發展存在著密切關系,它影響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人們的觀念和習俗,影響著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響著一大批文學、歷史著作。

中國玉器源遠流長,已有七千年的輝煌歷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們,在選石制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

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遼河流域,黃河上下,長江南北,中國玉文化的曙光到處閃耀,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為引人注目。

傳說中的夏代,是中國第一個階級社會。夏代玉器的風格,應是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過渡形態,這可從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玉器窺其一斑。

二里頭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紋又帶有商代玉器雙線勾勒的濫觴,應是夏代玉器。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間,是中國歷史上宋、遼、金的對峙分裂時期。宋代承五代大亂之餘,雖不是一個強盛的王朝,而在中國文化史上卻是一個重要時期。宋、遼、金既互相撻伐又互通貿易,經濟、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藝術共同繁榮。

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其玉質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豐,作品之多,使用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愛玉成風,乾隆皇帝更是不遺餘力地加以提倡,並試圖從理論上為他愛玉如命尋找依據。

定陵出土的明代玉璽、清代的菊瓣形玉盤、桐蔭仕女圖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時民間玉肆十分興隆,蘇州專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

(5)制度文化旅遊資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玉器往往表現出「天公之美」(質地)加「人工之美」(工藝)的社會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藝的融合。玉質感溫潤細膩,佩之則倍感體貼;它色感純潔無暇,賞之則凈化心靈;它音感清脆悅耳,聽之則滌盪胸懷。

而這些美學要素結合起來,不禁會使人感嘆玉石乃天地之精華,進而在崇敬、景仰之餘產生神秘的美感,這種神秘的美感與宗教等相互聯系,更加深了人們對玉的既愛又敬、不平凡中又蘊涵神秘的獨特審美趨向。

「玉器時代」的玉器是中華民族自己的藝術,是由遠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歷史、社會風貌最為全面和深刻,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藝術的奇葩。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玉器作為一種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物在中華文明史上形成了經久不衰的玉文化傳統。玉器的研究、鑒賞、辨偽和收藏是相輔相成的,它是一種高雅的、學術氣氛濃厚的文化活動,正是這種活動的經久不衰,將我國的玉器、玉文化研究不斷推向更高級的階段。

開發玉文化旅遊資源有利於弘揚中國玉文化。玉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創造的以玉器為主要內容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玉器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經過理學家的詮釋美化,成為高尚人格的象徵、美麗形象的代表,融合在傳統文化與禮儀之中,能比較系統地、完整地反映出地方風貌、生活習俗等,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弘揚玉文化是傳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

㈥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的原因是什麼

  1. 英國殖民者把統一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以便殖民統治的政策.

  2.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英屬印度人民反英斗爭高漲的形勢下,英殖民者於1947年6月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對印度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3. 規定根據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為兩個自治領,即主要分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斯坦和主要為穆斯林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各土邦有權決定參加前者或後者,但不能自治.

  4. 當時印度的主要政黨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都表示同意.8月14日和15日印巴分別成立自治領,正式實行分治.其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又於1950年和1956年先後宣布為獨立共和國.

  5. 蒙巴頓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國駐印度最後一任總督路易斯·蒙巴頓提出而得名。

  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帝國主義迫於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強大壓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7. 主要內容:根據居民宗教信仰,英屬印度分為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分別建立自治政府;

  8. 巴基斯坦由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構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權」後享有獨立地位,可分別談判加入印巴任何一個自治領。

  9. 這個方案為當時的主要政黨印度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所接受。1947年8月15日,英國把在印度的政權分別移交給印度國大黨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

  10. 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從此告終。英國在印度的經濟利益基本未受影響,而印度獨立法規定的內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形成了一些爭端,其中最嚴重的是克什米爾問題,為印巴日後的長期沖突埋下了伏筆。

  11.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

  12.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

  13.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

  14. 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15.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

  16. 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